敦煌演義

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甘肅教育  作者:李金壽  頁數(shù):316  字數(shù):300000  

前言

敦煌情結敦煌是我的福地。二十多年前第一次來敦煌,我就被這里幾千年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所震撼,被莫高窟精美絕倫的藝術光華所征服,被大漠環(huán)抱中秀似江南的田園風光所陶醉,也被偏遠地域里純樸善良的鄉(xiāng)風民俗所吸引。作為河西走廊西端生長起來的農家子弟,我為這里有如此美妙的所在而自豪。二十多年來,我已經(jīng)記不清來過敦煌多少次,每次來,這種感受都比前一次更為深刻。于是,我對敦煌就多了一份崇敬。連我自己都不能解釋,無論春夏秋冬還是風霜雨雪,無論青春勃發(fā)還是年過半百,我只要到了敦煌,就精力格外旺盛,興致格外高漲,思維格外敏捷,心情格外舒暢。周圍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熟慣,那樣的融洽,那樣的可人,似乎前世就在這里呆過,以至于狂歡不累,豪飲不醉。這一點,連同事們都能感覺出來,問我何以如此?我笑而答曰:那是我沐浴了佛光靈氣。于是,我對敦煌就多了一份依戀。根本沒有料到,我會在越過“知天命”之年到敦煌工作。當我以敦煌市民和莫高窟員工的身份,靜下心來認真審視和認識敦煌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和無與倫比的文化價值時,我才發(fā)現(xiàn),作為絲綢之路上中西方四大文明交融的一大都會,近百年來,展示敦煌的書著影視雖極為豐富,但都是從某一個角度作考證研究或點線介紹,通俗可讀而又全方位反映敦煌數(shù)千年歷史文化變遷的作品尚為空白。我意識到這個空白必須由我來填補?!抖鼗脱萘x》便從我的腦海中飄然化出。于是,我對敦煌就多了一份責任。對敦煌的崇敬和依戀,加重了這個責任的分量。不完成它,我就像對敦煌欠著一筆債。也正是在這種責任的驅使下,經(jīng)過一年多的潛心努力,《敦煌演義》終于從我的手上脫稿而出。借此書面世之機,向我在寫作過程中參考過的所有書著的作者獻上一份真誠的謝意!親愛的讀者,讓我們打開《敦煌演義》,沿著這條深邃而又空闊的歷史通道,走進古老久遠的敦煌,走進美麗富饒的敦煌,走進人類的敦煌,走進世界的敦煌,去領略西域風光的雄渾與壯闊,去發(fā)掘滄桑積淀的神奇與厚重;去檢閱金戈鐵馬的沖殺與搏擊;去聆聽普度慈航的祈禱與吟誦;去同情背井離鄉(xiāng)的漂泊與離亂,去體驗田園牧歌的安逸與寧靜;去沐浴藝術光華的滋潤與普照,去享受民族融合的吉祥與太平……

內容概要

站在高處,領略敦煌三萬里滄海桑田。走進深處,洞悉敦煌兩千年風詭云譎。第一部全面展示大敦煌歷史長篇力作!
讓我們打開《敦煌演義》,沿著這條深邃而又空闊的歷史通道,走進古老久遠的敦煌,走進美麗富饒的敦煌,走進人類的敦煌,走進世界的敦煌,去領略西域風光的雄渾與壯闊,去發(fā)掘滄桑積淀的神奇與厚重;去檢閱金戈鐵馬的沖殺與搏擊;去聆聽普度慈航的祈禱與吟誦;去同情背井離鄉(xiāng)的漂泊與離亂,去體驗田園牧歌的安逸與寧靜;去沐浴藝術光華的滋潤與普照,去享受民族融合的吉祥與太平……

作者簡介

李金壽,1954年生于甘肅酒泉農村。中學畢業(yè)后務農。24歲考入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進入公務員隊伍。曾任甘肅省玉門市人民政府市長,中共安西縣委書記,中共酒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現(xiàn)任敦煌研究院黨委副書記。著有《共和國的1000個第一次》、長篇紀實《歲月河生命歌》、《鄉(xiāng)風民俗話酒泉》、短篇紀實集《人間筆記》、《上訪者》、《老歌伴隨的記憶》,哲理詩集《感受西部》、《勸世忠言》。

書籍目錄

第一回  漢皇籌謀伐匈奴  張騫坎坷通西域
第二回 驃騎將勇武鎮(zhèn)祁連 匈奴王相殘敗河西
第三回 漢武帝宏略興敦煌 暴利長妙計得天馬
第四回 趙破奴千里列亭障 李廣利兩次征大宛
第五回 都護府經(jīng)略穩(wěn)西域 絲綢路暢通興胡商
第六回 兵戈起戰(zhàn)火滅又燃 狼煙息古道絕復通
第七回 倉孝仁峻法制豪強 皇甫隆良方移民風
第八回 三危山神靈顯佛光 莫高崖樂僔鑿石窟
第九回 呂光帥西域揚軍威 羅什僧敦煌葬白馬
第十回 段業(yè)信讒遣太守 李暠受擁建西涼
第十一回 后主暴政毀基業(yè) 李歆驕兵敗蓼泉
第十二回 北涼起兵圍敦煌 蒙遜引水灌城池
第十三回 遭屠戮古城變廢墟 罷刀兵西陲列魏土
第十四回 侯多尉決勝破外敵 令狐整運籌平內亂
第十五回 于義佛地護佛門 裴矩盛世主盛會
第十六回 賀拔氏乘亂動淫威 張李匪反唐食惡果
第十七回 拓疆土邊庭多戰(zhàn)事 支前線綠洲廣積糧
第十八回 安史亂橫禍衰唐室 吐蕃兵乘虛陷敦煌
第十九回 范國忠舉義殺節(jié)兒 吐蕃王斂暴息民怨
第二十回 張議潮聚眾謀大業(yè) 歸義軍奮勇逐吐蕃
第二十一回 受皇恩議潮八京師 起內亂淮深滅滿門
第二十二回 張承奉昏建金山國 回鶻兵強訂城下盟
第二十三回 蓄精銳曹氏雪國恥 爭權利內訌損歸義
第二十四回 李元吳揮師邊河西 莫高窟避禍藏經(jīng)卷
第二十五回 西夏將一火退強敵 蒙古兵兩戰(zhàn)陷古郡
第二十六回 西陲興兵造禍亂 明朝閉關棄敦煌
第二十七回 康乾理國復舊土 河隴移民建新家
第二十八回 土匪刀馬亂佛節(jié) 清軍楊柳度春風
第二十九回 窮道士落荒莫高窟 王圓箓發(fā)現(xiàn)藏經(jīng)洞
第三十回 官府肆意刮脂膏 鄉(xiāng)民怒抗采買糧
第三十一回 王道士圣物換洋蠟 斯坦因白銀買佛經(jīng)
第三十二回 大泉河邊興土木 藏經(jīng)洞里掠精品
第三十三回 殘經(jīng)卷輾轉解京師 眾官吏貪鄙雁拔毛
第三十四回 小和尚一心騙真經(jīng) 大學者再次劫圣地
第三十五回 沙俄兵莫高行逆惡 華爾納石窟下黑手
第三十六回 朱恩榮強力抓縣治 吳廷章兵變打敦煌
第三十七回 蔣匪軍敦煌施暴虐 郭元亨榆林護佛珍
第三十八回 于右任傾心救國寶 常書鴻慨然赴敦煌
第三十九回 戮力同心修殘破 含辛茹苦亮千佛
第四十回 兵荒馬亂度流年 歡歌笑語慶解放

章節(jié)摘錄

第一回漢皇籌謀伐匈奴張騫坎坷通西域話說自然之道,靜久必動,動久必靜。在那極其遙遠的古代,我們居住的星球發(fā)生了強烈的地殼運動,巖漿奔突,山河再造,洪水泛濫,氣候劇變,肆虐了不知多少萬年,熾熱的地球疲憊了,逐漸平靜并冷卻下來,于是在東半球北部留下了兩大高原,這就是現(xiàn)今位于中國西部的青藏高原和內蒙古兩原。兩大高原之間,形成了一條長達兩千余里的東西走向的狹長谷地。由于兩大高原之上千山疊嶂,萬壑阻隔,此谷地夾于兩原之間,地勢平緩,形若走廊,便成為華夏內地通往西部邊陲的必經(jīng)之路。又兼九曲黃河從谷地東端洶涌而過,此谷地位于黃河以西,便稱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南側的祁連山,是青藏高原的北緣,橫空出世,勢若墻屏,終年積雪,寒峰穿云,綿延千里的冰川春夏消融,匯聚成河,從各個山口破峽而出,便澆灌出走廊平原的千里沃野。尤其位于走廊西端三危山下的數(shù)百里綠洲,東有疏勒奔流而來,南有黨水湍泄而下,兩河匯流,滋潤出大漠環(huán)抱中罕有的膏腴之地,雖孤懸戈壁深處但水草豐茂,四面沙海圍困卻蒼翠欲滴,夏日青紗蔽野,碧浪平鋪,秋來草滿糧熟,黃云極目,清秀美麗,儼若江南,這就是我們的敦煌。敦煌亙古淵源,史無稽考。虞舜時期,江漢之間三苗族聚眾作亂,舜平息了暴亂,將三苗人流放遷徙到當時認為遠在天邊的三危山下,揭開了敦煌文明開發(fā)的歷史。生息繁衍千余年,其后世子孫分化為羌族和西戎,狩獵游牧,自食其力,和睦共處,相安無事。又過了數(shù)百年,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羌族的一支叫做月氏的逐漸擴張,占據(jù)了河西走廊中東部廣大地區(qū);西戎的一支叫做烏孫的也日益壯大,駐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包括敦煌一帶。秦漢之際,月氏勢力迅速強盛,乃西侵烏孫,大肆擄掠,并且殺了烏孫的首領難兜靡,迫使大部分烏孫人逃往匈奴,河西地區(qū)就被月氏一族獨占。匈奴是華夏北方一個古老的氏族,誕生興起在黃河河套的陰山地區(qū),他們主要以游牧巡獵為生,國家沒有固定的疆界,時大時小;居住沒有固定的處所,隨水草遷徙。匈奴人吃獸肉穿皮衣跨駿馬挽強弓,故世代以健壯剽悍著稱,以騎馬射箭見長。平時以放牧牲畜和獵食禽獸為業(yè),一旦發(fā)生戰(zhàn)事,則全民皆兵,人人攻戰(zhàn)侵伐,勇不可當。到秦始皇橫掃六合統(tǒng)一中原時,匈奴經(jīng)千余年生息繁衍。已經(jīng)成為一個強盛的民族,雄踞于北方的遼闊地區(qū)。強盛之下,早就萌生了擴張的念頭,如今烏孫人來降,使野心勃勃的匈奴單于敏銳地感覺到時機在握,這只威震四方的草原蒼狼,當即果斷地派遣右賢王率勁旅向剛剛占領河西走廊、立足未穩(wěn)的月氏發(fā)動猛攻。此戰(zhàn)大獲全勝,迫使月氏大部分退出河西地區(qū),西遷到伊犁河上游一帶。匈奴趕走月氏后,便把河西地區(qū)交給烏孫駐守。烏孫的部落頭目昆英是前任首領難兜靡的小兒子,性情剛烈且抱負遠大,他乘立足河西之地,易守難攻。兼有匈奴撐腰壯膽,有恃無恐,積極擴充實力,耕戰(zhàn)結合,秣馬厲兵,發(fā)奮十年,不僅民力寬厚,且有武裝之士數(shù)萬人。羽翼強硬后,昆英決定振本族雄風,報殺父之仇,西伐月氏。但班師遠征,以勞圖逸,恐難勝算,為把握起見,便又向匈奴求助。匈奴患在月氏,不在乎小小的烏孫如何強大,便慨然應諾,與烏孫聯(lián)手,對月氏發(fā)動突然襲擊,月氏大敗,其首領的腦殼竟被匈奴人砍下來做了飲酒的器具。強敵之下,月氏無奈,跋涉千里,到阿姆河邊的大夏定居。烏孫人占領了富饒美麗的伊犁河流域,既有農耕畜牧之利,又遠離戰(zhàn)火硝煙之害,于是再不思東遷,過自己獨立自由的生活去了。整個河西走廊即被匈奴獨霸,分別由休屠王和混邪王率眾牧獵駐守。兩次戰(zhàn)爭的大獲全勝,加上東西南北四處攻伐得利,使匈奴領地空前擴大,其控制地區(qū)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到遼河,西達蔥嶺,建起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龐大的草原帝國。武裝這個帝國的是數(shù)以千萬計的膘肥體壯的牛羊駝馬和數(shù)十萬精騎善射、能征慣戰(zhàn)的虎狼之兵。匈奴擴張壯大的歷史,也是對中原地區(qū)侵擾擄掠的歷史。匈奴占據(jù)區(qū)域,地廣人稀,財少物乏,相當部分的生活用度都靠向四鄰劫掠而來。按匈奴軍規(guī),在戰(zhàn)爭中無論官兵,誰劫掠到手的東西歸誰所有,并不充公,財貨女人,供其享用,俘虜奴婢,供其役使,且終身不變。在此巨大而長遠的利益誘惑下,匈奴將士對外攻伐時爭先恐后,勇猛異常。尤其秦漢之際,中原地區(qū)戰(zhàn)亂頌仍,與匈奴接壤的各諸侯國忙于在疆場戰(zhàn)陣中決定生死存亡,對邊地的侵擾無暇顧及,而且匈奴以騎兵見長,來如閃電,去如疾風,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抵之則威猛難擋,追之則望塵莫及,只好忍氣吞聲,深溝高壘,嚴加防范是了,哪兒有出兵反擊的念頭!公元前206年,漢朝立國,滅秦平楚、威加海內的一代梟雄漢高祖劉邦,不能容忍這些蟊賊的肆意搗亂,于是,對匈奴大規(guī)模的討伐開始了。公元前201年,天下大定,為消除邊患,劉邦調兵遣將,北征匈奴。此時漢朝軍兵,步兵占主體,雖人數(shù)眾多,只強于列陣攻守,不善野戰(zhàn)沖殺。和匈奴鐵騎相搏,一觸即潰,幾下子就被沖得稀里嘩啦。匈奴乘勢南下,燒殺掠奪更加肆無忌憚。漢高祖忍無可忍,于次年率領三十萬大軍,揮戈北指,御駕親征,一路上有戰(zhàn)則勝,有攻則克,原以為所向披靡,勝券穩(wěn)操,誰料到中了匈奴的誘兵之計。正當大軍得意洋洋、高歌猛進之時,突然在白登被匈奴六十萬鐵騎團團圍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外圍水源枯竭,軍內糧草斷絕,整整七天七夜。后用陳平計謀,厚禮賄賂加挑撥離間,分化匈奴陣營,包圍圈網(wǎng)開一面,漢朝君臣才得以逃脫。其狼狽狀況,自不待言。大戰(zhàn)失利,漢家皇帝明白了自己的薄弱之處,不敢輕言再戰(zhàn),便委曲求全,選擇了一條有點使大漢王朝丟人掉價的求和之路,即把漢朝公主嫁給匈奴單于為妻,兩家聯(lián)姻做親戚,以求息兵罷戰(zhàn)。這一辦法果然靈驗,北部邊庭由此安穩(wěn)了許多,但小的軍事摩擦仍接連不斷,戰(zhàn)爭的氣氛一直籠罩著漢都長安。漢王朝在對外和親求寧的同時,對內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數(shù)十年戰(zhàn)亂的創(chuàng)傷得以醫(yī)治。歷文、景兩朝,到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即位,開始建立皇帝年號,是為建元元年。此時,大漢朝國力盈實、民生康樂,中央府庫的存錢累百巨萬,長期堆放,穿錢的牛皮繩腐朽爛斷,錢都沒辦法清點了。國家儲備的糧食堆積如山,舊的沒有吃完,新糧又下來了,倉滿囤溢,只好將陳糧露天堆放,風吹雨淋,有的都腐爛變質不能吃了。農村田野,糧豐草茂,牛羊成群;市鎮(zhèn)居民,以馬代步,蔚然成風。一些達官貴人,要是騎上一匹母馬,都不好意思在人前行走,怕有失體面。商業(yè)手工業(yè)漸趨活躍,長安市井,店鋪林立,各種貨物,數(shù)量充足,花色繁多,一些巨商大賈,更是家財萬貫,富比王侯。漢王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敦煌演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