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北山石窟卷)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常任俠 著  頁數(shù):62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全集為《大足石刻雕塑全集》的縮印本。計分為《北山石窟卷》、《寶頂石窟卷》(上)、《寶頂石窟卷》(下)、《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等石窟卷》四個分卷。它按藝術(shù)類畫冊定位,它是以石窟雕塑的藝術(shù)價值為主題,同時兼及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來研究、編輯的。因此,該書以圖版為主體,以攝影為手段,以期用藝術(shù)的不乏歷史感的紀實(造像的質(zhì)、量、空間感)的手法來反映石刻的藝術(shù)風格和造像類別。該套書共收進精美圖片800余張,并且圖片質(zhì)量好,構(gòu)圖完美,做到了多、全、精的特點?!洞笞闶痰袼苋吩谧⒅仄渌囆g(shù)性的同時,也注重學術(shù)性和文獻價值,本套書為顯示更高的學術(shù)價值和權(quán)威性,特聘請專家擔任該書主編及分卷主編,并撰寫了共計20余萬字的研究論文、圖錄說明文字、大事年表等研究成果,以求更加系統(tǒng)、完整、全面地描述大足石刻的歷史文化背景、哲學思想體系、美學風格、藝術(shù)手法等特點。

書籍目錄

大足石刻概述  郭相穎一北山佛灣北段局部二佛灣第5號毗沙門天王龕唐末三佛灣第5號毗沙門天王龕左壁造像唐末四佛灣第5號毗沙門天王龕眷屬唐末五佛灣第9號干手觀音龕唐末六佛灣第9號干手觀音龕左壁造像唐末七佛灣第9號干手觀音龕左壁侍者唐末八佛灣第9號干手觀音龕右壁婆藪仙 唐末九佛灣第10號釋迦牟尼佛龕唐末—○佛灣第10號釋迦牟尼佛龕左壁造像唐末一一佛灣第10號釋迦牟尼佛龕蓮華手觀音唐末一二佛灣第10號釋迦牟尼佛龕摩訶迦葉唐末一三佛灣第10號釋迦牟尼佛龕大勢至菩薩唐末一四佛灣第10號釋迦牟尼佛龕天王唐末五佛灣第12號龕釋迦牟尼佛唐末一六佛灣第240號觀音、地藏龕唐乾寧三年一七佛灣第58號觀音、地藏嘉觀音唐乾寧三年一八佛灣第52號阿彌陀佛、觀音、地藏菩薩龕唐乾寧四年一九佛灣第5l號三世佛龕唐光化二年二○佛灣第5l號三世佛龕釋迦牟尼佛唐光化二年二一佛灣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jīng)變相嘉唐末二二佛灣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jīng)變相龕觀音唐末二三佛灣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jīng)變相龕上部造像唐末二四佛灣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jīng)變相龕左壁中部造像唐末二五佛灣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jīng)變相龕建筑局部唐末二六佛灣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jīng)變相龕上品上生圖 唐末二七佛灣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jīng)變相龕局部唐末二八佛灣北段小龕群唐末二九佛灣第24l號觀音、地藏龕地藏唐末三○佛灣第243號干手觀音嘉唐天復元年三一佛灣第248號觀音、地藏龕唐末三二營盤坡水月觀音唐三三佛灣第24g號觀音、地藏囊唐末三四佛灣第39號金輪熾盛光佛龕前蜀乾德四年三五佛灣第53號阿彌陀佛嘉觀音前蜀永平五年三六佛灣第37號地藏龕后蜀廣政三年三七佛灣第279號藥師凈土變相嘉地藏后蜀廣政十八年…………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大足石刻概述  大足石刻概述  “大足石刻”是保存于重慶市大足縣境內(nèi),自唐宋以來宗教石窟藝術(shù)品的總稱。是與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鼎足而三”的中國著名石窟?,F(xiàn)存的最早作品是建于唐初永徽和乾封年間(650年和655年)的尖山子摩巖造像。大足石刻自唐末有較大發(fā)展,經(jīng)五代至南宋達其鼎盛,公元g世紀末至13世紀初是造像的主要時期.余渡蕩及明、清。全縣共有佛、道、儒三教造像5萬余尊:其中佛教題材占80%,道教題材占12%,三教題材占5%.余為歷史人物等造像,銘文10萬余字。各級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達75個之多。其中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巖造像和多寶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舒成巖、妙高山、尖山子、干佛巖四處摩巖造像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余下的為大足縣文物保護單位?! 〈笞憧h地處東經(jīng)105。28’06“一106。0l’56”,北緯29。22’28”一2g。51’4g“。介于重慶與成都兩市之間,東距重慶120公里,西距成都270公里。縣域約1400平方公里,丘陵地貌,山巒起伏,溪谷縱橫.石巖綿延。年平均溫度1 7 3。C,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大足石刻多造于海拔500米左右的細砂巖之上.園石刻造像焱多,遍布全縣,故享有“石到之多”美譽,現(xiàn)已是遐邇聞名的古代宗教文化藝術(shù)與旅游觀光的勝地。  大足唐末為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靜南軍使韋君靖的治所,井于唐景福元年(8g2年)在縣城西北龍崗山(今名北山)建規(guī)模宏大的永昌寨貯糧屯兵,叉于寨內(nèi)鑿造佛像,為北山摩巖造像之始。南宋紹興年間,潼川府路兵馬都鈴轄.瀘南沿邊安撫使馮楫亦常游弋與屯兵大足,井捐資建北山多寶塔。北宋元祜年間石篆山莊主嚴遜出資購買土地.并役工建造了規(guī)模較大.佛、道、儒三教均有的極具特色的石蕞山摩巖造像。在眾多的官紳僧尼造像中.影響最大者奠過于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g年)出生于大足縣米糧里的名僧趙智鳳。他于淳熙至淳桔的七十余年間(約1179—124g)在家鄉(xiāng)寶頂山營建了縱橫五里,造像盈萬的宏大石刻密宗道場——寶頂山摩巖造像。致使宋時昌州就享有“東州道院”之勝譽。從州縣之興廢.和遍布全縣的石窟、寺觀,以及大量的造像和銘文里,可以看到g世紀末至13世紀初的四百余年間,大足是四川東南部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的重要地區(qū)同時也是宗教和宗教藝術(shù)盛行的地區(qū)?! 〈笞闶讨校斜鄙健氻斏降葹榇淼姆鸾淘煜瘢河心仙?、舒成巖等為代表的道教造像:有石門山、峰山寺等為代表的佛、道二教合一造像:有石篆山、妙高山等為代表的佛、道、儒三教合一造像。而且這些造像都同時出現(xiàn)在宋代大足縣這塊土地上。這一現(xiàn)象,既是大足石刻的時代烙印,也是大足石刻的一大特色。懦、釋、道三教是中國封建社會侍統(tǒng)思想文化的主要內(nèi)容。三者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是既斗爭叉融合.其過程大致可概括為“三教一致”——“三教鼎立”——“三教合一”三個階段。  大足石刻誕生在儒、釋、道三教關(guān)系發(fā)展史中的“三教合一”時代,所以它有別于誕生在“三教一致”和“三教鼎立”時代的石窟藝術(shù)。就大足石刻整體而論,它是于“母腹”中孕育干余年,才一朝分娩出的一座宏偉糈湛的三教造像藝術(shù)寶庫。對這個龐大的三教造像群,無論是研究或欣賞都不應(yīng)按三教肢解對待,否則難以理解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nèi)涵.難以窺視其完美統(tǒng)一的藝術(shù)形式。就全國石窟史而言,道教興建石窟造像,純系受佛教的啟迪,睛、唐漸起,宋時為盛a大足石刻中的道教造像,具有神系完整、神階明確、雕工精美、時代特色鮮明等特點,堪稱中國道教石窟造像之代表·大足石刻中的懦教造像,除了孔子與釋迦、老君同龕之外,還有單純的懦教龕,孔子居中儼然佛祖道君,兩側(cè)分立顏回、仲由等十哲弟子,亦儼然菩薩、真人。文廟中出現(xiàn)的孔子像可謂多如牛毛,但于石窟中出現(xiàn)孔子及十哲像實屬鳳毛麟角,在“三教一致”和“三教鼎立”之時,并無此現(xiàn)像,于此可見宋時儒家“宗教化”之深?!  ?/pre>

編輯推薦

  大足石刻的造像興盛期主要在唐宋,它是我國石窟雕塑群中規(guī)模較大、保存最為完整的石窟雕塑。大足石刻不僅以造像精美稱唐宋石窟造像之冠,就其內(nèi)容和雕塑手法而言亦為北方石窟少有:“三教合龕”顯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三大主干的融匯灌通;連環(huán)畫似的圖解佛典內(nèi)容亦為他地少有?!洞笞闶痰袼苋ㄈ木恚穼泐I(lǐng)略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之一的大足石刻雕塑的風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