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覺的新起點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作者:李家宏  頁數:302  字數:289000  

內容概要

  《人類自覺的新起點》的學習讓我們對新的人類文明有所認識,即人類對于自己、自己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自覺,就是從自己本能、自己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支配、控制和奴役下解放出來,就是做自己本能、自己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自覺的主人,就是利用自己、自己社會的發(fā)展運動規(guī)律改造自己社會、改造自己生活、做自己社會的主人、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書籍目錄

自序一 
自序二 
導論 
第一章 人類社會在生存斗爭中發(fā)展進步,人的動物本能驅動人與人之間進行生存斗爭 
 一、人是具有勞動能力的動物,階級斗爭是具有勞動能力動物之間的生存斗爭 
 二、社會生產力和人類社會在人與人之間的生存競爭或生存斗爭中發(fā)展進步 
 三、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文明是人類生存斗爭的結果 
第二章 人類在生存斗爭中認知和利用客觀世界及其運動規(guī)律,通過認知和利用客觀世界及其運動規(guī)律而開創(chuàng)人類文明 
 一、石器時代及以前——人類文明的啟蒙 
 二、鐵器時代——人類文明的正式開始 
 三、大航海時代——促成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四、工業(yè)革命——人類文明的跨越式發(fā)展 
 五、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人類文明的進一步提升 
 六、列寧主義——人類文明一個新的里程碑 
 七、20世紀初期,人類理性在自然科學領域飛躍發(fā)展,其輝煌成果支撐起了如今的現代文明 
 八、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在生存競爭中的自發(fā)進步 
第三章 在自覺于生存斗爭之前,階級斗爭不可避免,族群爭斗必然存在,人類將被拘禁在彼此爭斗、相互攻訐而不能自持的畛域 
 一、生產力進步、生存條件改善、人口增長、生存斗爭激化之間的循環(huán)往復,使我們始終不能抵達人人自由、平等、生活幸福的彼岸 
 二、循環(huán)矛盾阻擋著人人自由、平等、生活幸福社會的實現 
 三、不能自覺于循環(huán)矛盾,人類便必然地被循環(huán)矛盾支配、奴役、蹂躪而不能自由、幸?!?br />第四章 實行生活資料按勞分配,自覺地超越人與人之間的生存斗爭,自覺地擺脫循環(huán)矛盾對人類的控制、奴役 
 一、對分工、貿易、貨幣的再認識 
 二、“按勞分配”——抑制和消減分工、貿易、貨幣的消極影響,克服生產不足的矛盾 
 三、“按勞分配”——關注于人的勞動,在推動社會進步中實現人的自由和解放 
 四、實行生活資料“按勞分配”,是人類對于自己本能和自己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自覺 
 五、實行“按勞分配”的方式及途徑 
 六、對“按勞分配”的解讀 
第五章 自覺于生存斗爭——拉美“玻利瓦爾革命”的出路 
 一、拉美地區(qū)的現狀及玻利瓦爾革命的形勢 
 一、玻利瓦爾革命的困難及其局限性 
 三、玻利瓦爾革命的希望——從自發(fā)走向自覺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公元前1400年左右,小亞細亞的赫梯人在冶煉青銅的基礎上逐漸掌握了冶煉鐵的技術。這是世界上最早期的鐵器制造。由于地球上的天然鐵是少見的,人類最早知道的鐵是隕石中的鐵,古代埃及人稱之為神物,而在人類能夠制造鐵器很久以前,人們就曾用這種天然鐵制作過刀刃和飾物,那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鐵,所以鐵的冶煉和鐵器的制造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時期。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希臘和古羅馬開始普遍使用鐵制的工具和兵器。約在公元前500年左右,歐洲大陸普遍使用鐵器。中國最早的關于使用鐵制工具的文字記載,是《左傳》中的晉國鑄鐵鼎。當人類普遍掌握了冶煉鐵的技術之后,鐵器時代就到來了。 鐵器堅硬、鋒利、韌性高,勝過石器和青銅器,并且它的制造難度不大,礦石儲藏廣泛,因而能夠普遍推廣使用。鐵器時代是人類發(fā)展史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時代。鐵器的廣泛使用,使人類的工具制造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生產力得到較大的提高,使農業(yè)耕作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催生了新興的地主階級,逐漸形成了新的生產關系,推動一些民族掙脫了奴隸制的枷鎖而進入了封建社會,也使世界上的一些落后民族從原始社會進步到奴隸制社會。 鐵器的廣泛應用提高了人類的勞動生產能力,食物供給狀況因此大大改觀,人們的生存安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社會生活漸漸安定下來。鐵器的廣泛運用使人類能夠掙脫動物界血腥爭斗的枷鎖,不再只像動物一樣活著,一方面拋棄了把人作為牲畜一樣對待的野蠻制度,使奴隸由會說話的牲畜變成了有尊嚴的人,一方面使人們不再不停地廝殺和征戰(zhàn),開始有了思想的自由,成就了人類社會的蓬勃發(fā)展。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人類自覺的新起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