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突圍

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企業(yè)管理出版社  作者:黃偉  頁數:213  字數:158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貨幣突圍——拯救“紙”醉金迷的世界貨幣體系》首先從目前世界經濟所處的虛假繁榮狀態(tài)切入,剖析這種虛假繁榮的本質和它之所以能夠長期茍延殘喘的根源。為了讓讀者能夠洞悉人類走入貨幣歧途的來龍去脈,本書從北宋王朝紙幣誕生之初開始論述。同時以全球化的視角,不斷對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史實進行綜合解析,從中尋找導致貨幣歧途的蛛絲馬跡。
《貨幣突圍——拯救“紙”醉金迷的世界貨幣體系》還對當下讀者一直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解答。例如:紙幣在中國古代為什么失?。考垘艦槭裁茨軌蛟谖鞣秸痉€(wěn)腳跟?凱恩斯主義的致命錯誤是什么?為什么說紙幣超發(fā)使德國、意大利和日本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發(fā)動者?西方的中國崩潰論為什么不靈?中國為什么出現工資漲幅遠遠落后于GDP漲幅的經濟怪象?為什么美國的經濟刺激計劃總是失???為什么美國如果QE3只會把自己的墳墓挖得更深?為什么中國獲得金融霸權反而會走向衰落?等等。
本書還將對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命運作出合乎邏輯的解析和預測,并對美元體系崩潰之后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如何構建提出系統(tǒng)的建議方案。最后,本書將從歐元的前途命運問題入手展望未來世界的發(fā)展趨勢。

作者簡介

黃偉,獨立經濟學家,著名財經評論人,《每日經濟新聞》報財經評論專欄作家,不受傳統(tǒng)思維模式禁錮,觀點新穎,分析獨到,大膽創(chuàng)新重構。出版專著《富國陽謀——看穿中國與西方經濟比拼之迷局》,提出有效生產力理論,并運用該理論在全面分析中國經濟崛起和美國經濟衰落過程的基礎上成功預言美國債務危機,其所提出的歐元衰敗根源是財稅政策和經濟模式不統(tǒng)一的觀點也已經得到事實驗證。作品深入淺出,文筆生動,可讀性強。

書籍目錄

第一篇 看清“紙”醉金迷的當今世界
 第一章 為什么世界經濟繁榮是虛假的
  印鈔機的驅動力來自政治
  尷尬的比較優(yōu)勢教條
 第二章 滴血的西方金融“紙”霸權
  殖民主義的血腥“奮斗”
  空前的全方位征服
  霸氣是怎樣煉成的
第二篇 “紙”從哪里來
 第三章 紙幣是民間謀利者的創(chuàng)造
  紙幣是民間謀利者的創(chuàng)造
  假公濟私的紙幣國有化
 第四章 多少王朝為“紙”而亡
  紙幣亡國的奧秘
  紙幣亡國古今同理
 第五章 長壽王朝的“紙”糾結
  明朝長壽在于棄“紙”
  明朝之亡與紙幣無關
  大清興亡紙幣有責
 第六章 為什么發(fā)明紙幣卻瘦了自己肥了外人
  官府是扼殺中國紙幣的兇手
  東方不亮西方亮
第三篇 熱戰(zhàn)和冷戰(zhàn)輪回的“紙”時代
 第七章 金本位制一失足成千古恨
  蠻不講理的無限法償
  經濟危機驅動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是“紙”危機
  西方紙幣泡沫摧毀圓明園
  “紙”仗人勢,喧賓奪主
 第八章 戰(zhàn)爭是金本位制的命運主宰
  和平讓國際金本位制茍延
  戰(zhàn)爭令國際金本位制雪崩
  短命的國際金本位制打折復辟
 第九章 為什么二戰(zhàn)是一場貨幣熱戰(zhàn)
  禍起紙幣的二戰(zhàn)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來得容易去得輕松
第四篇 拿什么消弭中國和世界的“紙”禍
 第十章 為什么紙幣能奪了黃金的王位
  致命的魅惑
  支撐紙幣的真正力量是什么
 第十一章 金融危機的真正根源是什么
  金融危機那點秘密
  房市是股市的風向標
 第十二章 凱恩斯主義為什么出了大問題
  擊中凱恩斯主義的要害
  誰才是消弭金融危機的真正救世主
  重整河山靠生產
 第十三章 為什么我們的工資漲得慢
  “慢漲”怪象是“擠”出來的
  “擠”不動的大自然
  數字里的來龍去脈
 第十四章 中國崩潰論為什么總是落空
  “不要白不要”的西方大禮
  投自己的資,讓洋人說去吧
 第十五章 中國接手金融霸權就將衰落
  最后的瘋狂
  美元崩潰的風險和人民幣所謂的“機遇”
  一張紙壓垮超級大國
 第十六章 讓世界貨幣體系脫胎換骨
  貨幣體系靈魂的涅槃
  讓黃金制約政府
  砸碎無限法償特權
  創(chuàng)建世界元
 結語 從歐元命運看世界向何處去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六章 為什么發(fā)明紙幣卻瘦了自己肥了外人 在紙幣發(fā)明國發(fā)生的紙幣亡國和棄紙幣興國的故事證明了什么?是否 可以證明紙幣是沒有必要的呢?但是,為什么紙幣在中國失敗之后,卻在 全世界興起,以致在20世紀把銅鐵等賤金屬徹底驅逐到輔幣地位,更把金 銀等貴金屬干脆剝奪了貨幣資格呢?而在征服全世界之后,紙幣最終又回 到中國成為了主幣,為什么非要“出國鍍金”才能“回國效力”呢?官府是扼殺中國紙幣的兇手 我們在討論明朝選擇白銀作為主幣的原因時,提到白銀適應了資本 主義早期階段的貨幣需求。那么我們是否可以進一步認為紙幣在中國出 現得太超前了呢?事實上不應該這么認為,因為紙幣在中國的產生是合 情合理的。中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在北宋時期領先全世界應該是公認的,而 當時的西歐還在中世紀的漫漫長夜里掙扎。中國的城市里手工業(yè)發(fā)達,像四川成都的蜀錦織造業(yè)從漢朝開始就十分興盛,以致政府在成都設有 專門官員管理這一產業(yè),成都因此被稱為“錦官城”。三國時,蜀國的 財政收入嚴重依賴于蜀錦貿易。唐代以后,蜀錦遠銷海外,到北宋則建 立成都錦院。不僅如此,四川還盛產鹽、茶,并且都銷往全國乃至出 口。手工業(yè)中心加上魚米之鄉(xiāng),經濟繁榮程度可想而知。在這個中心城 市里,商務往來必定頻繁,投資機會必然眾多,投資者融資需求一定旺 盛,內部因素使交子的產生變得順理成章。更有外部因素成為誘因。當 時四川通用鐵錢,鐵錢價值低,因此同樣金額重量更大,導致商旅極其 不便。市場產生解決這個問題的需求,就會有頭腦靈活的投資者想出辦 法滿足需求以便從中得利,于是促成交子產生。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符合經濟規(guī)律的。如果要說哪里不對,那一定是政府的問題。本來,私交子的流通并 沒有太大的問題。雖然偶有準備金率過低的交子鋪戶因為無力承兌而倒 閉,但是波及范圍并不大,通常僅限于工商業(yè)者群體。在受到市場懲罰 之后,剩下的交子鋪戶勢必更加謹慎經營,這實際上是一種市場機制的 自然調節(jié)作用。市場經濟從來都不保證所有人都會盈利,正如它從來都 不保證所有人都會虧損,否則就不能叫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正是用獎優(yōu) 罰劣的方式來實現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的,比如倒閉交子鋪戶的店鋪、員工等經濟資源一定會通過市場轉移給其他人,其他人會繼續(xù)經營,而 破產者可能會以打工仔身份就業(yè),其才能也不會被浪費掉。這些可以由 市場調節(jié)的事情,不用政府介入,除非當事人提出訴訟,那就依法裁 決。欠債就還錢,資不抵債就破產,惡意欺詐就罰款坐牢,如此而已。更進一步,如果確有加強監(jiān)管的必要,應該是強行要求交子鋪戶有充足 數量的準備金,同時限制他們從事高風險投資,這樣政府就始終是一個 裁判的角色。問題在于,當時北宋政府目的不純,他們嫉妒民間金融業(yè)者的高利 潤,于是濫用手中的公共權力與民爭利。也就是說,政府既當裁判又當 運動員,最后的混亂和崩潰在此時就已經注定了。官交子取代私交子之 后,性質就發(fā)生了變化。由于它不再是建立在當事人自愿接受的基礎 上,而是帶有了強制性,具有了無限法償性質。所謂無限法償就是指一 國貨幣在國內具有無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論任何時間任何人用任何大 小的金額進行交易支付,任何國民都不得拒絕接受。因此官交子不是市 場機制的產物,而純粹是行政命令的結果。更為致命的是,北宋政府人為擴大了交子的流通范圍,把僅主要在 工商業(yè)者之中流通擴大為在全社會流通。我們特別要看清一點,交子是 資本主義性質的工商業(yè)經濟的產物,如果僅僅在工商業(yè)者或城市之中流 通,就沒有大問題,因為工商業(yè)經濟并不是當時社會的主導力量。一旦把流通范圍擴大到全社會,事實上就把交子這種只適合于工商 業(yè)經濟的新事物強加給了自給自足的自然農業(yè)經濟,而在當時中國社會 中占據主導地位的自然農業(yè)經濟并不需要交子這種紙幣。換言之,私交 子并不超前,但是北宋政府強行發(fā)行官交子就大大超前了,這是一個揠 苗助長的彌天大錯。正是由于政府紙幣超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階段,所 以它必然失敗。中國歷史之中恰好有一個時期的貨幣流通情況可以證明以上觀點。在清朝初年順治皇帝終止短暫的紙幣發(fā)行之后,有190多年沒有發(fā)行紙 幣。清朝的社會經濟就像歷次改朝換代之后一樣,經歷了休養(yǎng)生息、恢 復生產、人口回升、重新繁榮等過程,與北宋自然產生交子之前別無二 致。只是清朝由于白銀豐富,抵消了紙幣的部分優(yōu)勢,使得清朝民間紙 幣姍姍來遲,但該來的一定會來。清朝初年,經濟恢復不久,即有當 鋪、錢莊等發(fā)行的銀票,不過這還只是本票性質的,即由出票人自己承 兌的票據,承兌機構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直到19世紀20年代,由于貿易金額增大,白銀也越來越顯得笨重,加上長途運輸被搶劫的風險很大,雇請鏢局成本巨大且也不保險。針 對這些具體情況,民間應運而生一種叫做票號的金融機構,經營匯兌 業(yè)務,其中山西票號天下馳名。票號發(fā)行會票,這就與唐朝的飛錢和北 宋的早期交子類似了。然后,又經過與交子類似的發(fā)展歷程,會票逐漸 進入流通領域,成為部分信用紙幣,就像私交子一樣。票號的會票加上 錢莊等其他民間金融機構發(fā)行的銀票和錢票形成了清朝的民間紙幣。我 們看到,在太平天國運動迫使清朝政府發(fā)行官方紙幣以前,民間紙幣的 流通對中國經濟并沒有產生危害,更多的是促進了工商業(yè)經濟的發(fā)展,沒有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歸根結底,這就是因為民間紙幣的流通范圍 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自然而然地限制在了工商業(yè)者和部分城市居民之 中,只有他們才便于經常與金融機構打交道,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自給 自足的農民不會經常與設在城市里的金融機構打交道。這種和諧狀態(tài)隨著1853年清朝政府發(fā)行官方紙幣而驟然改變。1851 年1月,洪秀全在廣西發(fā)動起義,建立太平天國,而后迅速向北發(fā)展。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武昌,隊伍壯大至50萬人。1853年3月太平軍攻 克南京,更名“天京”,定為國都。隨即太平軍展開北伐和西征,其中 北伐軍一度殺進直隸,威脅北京。而在太平天國運動影響下,黃淮一帶 又爆發(fā)了捻軍起義。一時間,大有黑云壓城城欲摧之勢,清王朝受到的 震撼可想而知。為了籌措龐大的軍費,鎮(zhèn)壓南北呼應的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清朝政府發(fā)行了“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從而突破了世世代代堅守了190多年的紙幣禁條。而且,由于軍情緊急,所需軍費甚巨,發(fā)行量很大,三四個月之間就發(fā)行了一百多萬串,之后 一發(fā)不可收拾。雖說這些紙幣不是無限法償,但是由于老百姓很難兌 現,所以幾乎就成了事實上的無限法償。但是,紙幣的市場購買力是無 限法償管不住的。咸豐六年,“戶部官票”貶值到只值銅錢八九百文,咸 豐九年則大幅貶值到二三百文。這還是在政府強制力最強的北京,出了 城就更低了。北京城外的農民由于害怕被強制接受紙幣而不愿意把糧食 運進城里販賣,結果城里的糧價比城外高出一倍,一墻之隔恍如隔世。(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農民寧肯放棄龐大的城市市場,也不愿意接受紙幣,是因為害怕收 到的紙幣貶值。但是,他們卻樂于接受規(guī)范的銅錢,事實上當時以銅錢 計算的糧價并無多大變化。這就說明農民不愿把自己創(chuàng)造的實物產品用 來交換信用度不高的、自身沒有價值的紙幣,只愿意交換貨真價實的金 屬貨幣。這等于說,如果非要農民接受紙幣,他們一定會索取非常高的 價格,那是他們在吃過紙幣苦頭之后的必然選擇。換言之,農村市場上 的紙幣出現了嚴重通貨膨脹。P58-62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貨幣突圍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觀點獨到,深入淺出,好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