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美]埃德溫?J.丁格爾(Edwin J.Dingle) 頁數:220 譯者:張建軍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旨在介紹1911年10月發(fā)生在中國武昌、漢口和漢陽三鎮(zhèn)那段人所共知的革命歷史。由于成書非常倉促,讀者很難指望從其中找到重要的政治意義。然而,在本書的講述過程中,有著大量有價值的東西,涉及中國革命主義的新信息以及導致目前風起云涌的革命高潮的一些重大事件。雖然此次革命的重要性在目前尚難理解,但本書的寫作,意在使那些不太了解中國的學者知道一些中國人生活中的動人之處。 革命爆發(fā)時,我正住在漢口。整個戰(zhàn)爭期間,我一直呆在漢口。當和談會議在上海舉行時,我離開了這個革命中心前往上海。我是革命領袖黎元洪將軍的私人朋友,因此在那段時間里,我全時段地從政治幕后獲得了大量獨家新聞,這使我有可能寫出發(fā)生在這個革命地區(qū)并明顯影響這一地區(qū)的主要活動。恰在革命爆發(fā)前夕,我的一本書在英國和美國同時出版。書中包含著一些神奇的預言性話語,它給那些從未對中國政治進行過研究的讀者提供了一個總的概念:當革命使數百萬青年民眾認清真相時,這個國家會是什么樣子。 非常感謝《大陸日報》的編輯托斯·米拉德先生(Thos.F.Millard)所在辦公室人員的熱心幫助。因為他們容許我自由地采用那一時期該報的所有內容,書中的很多信息就是選自《大陸日報》,盡管其中的許多文章是我在戰(zhàn)爭進行期間為該報所撰,我在其后所寫的許多東西亦來源于此。 特別感謝住在漢口的熱威·伯納德(Rev.Betnard),在本書準備階段,他曾給我以不小幫助。以“一些革命因素”為題的一章,以及以“袁世凱”為標題的那一章,出自他筆下,本書中的許多圖釋也得益于他的精心搜集。真誠地感謝斯坦利·馮·波克斯(Stanley V.Boxer)先生,他為本書繪制了兩幅地圖的草稿,并為戰(zhàn)場略圖撰寫了文字說明。 最后,為我自己說幾句或許還算公道的話,由于不可避免的環(huán)境關系,本書公開出版上市之前,我無法得到出版商提供的校樣。 埃德溫·J.丁格爾 中國湖北漢口 1912年4月1日
內容概要
該書英文原版出版的時間距辛亥革命爆發(fā)不到半年,旨在介紹1911年10月發(fā)生在中國武昌、漢口和漢陽三鎮(zhèn)那段人所共知的革命歷史。作者是一個外國人,對時局的實地觀察真切而又準確。本書內容包括了武昌起義、南北雙方在武漢的激烈爭奪、上海和平會議、民國建立等重要事件,以及許多重要人物,書中有70余幅當時拍攝的照片,更增加了讀者的現場感。全書既有作者本人對辛亥革命一些重要當事人的采訪,又有作者對時局的觀察與深層思考,同時,也對辛亥革命產生的原因作了深層次的分析,更像是介于新聞報道與學術研究之間的
“深度報道”。在本書的講述過程中,有著大量有價值的東西,涉及關乎中國革命主義的新信息以及導致目前風起云涌的革命高潮的一些重大事件。
作者簡介
埃德溫·J.丁格爾(Edwin
J.Dingle,1881—1972),中文名丁樂梅,出生于英格蘭康沃爾郡,1884年來到中國,在華生活多年,對中國有著很深的感情與了解,特別注意將中國的情況介紹給西方世界。
辛亥革命爆發(fā)時,作為上海《大陸日報》的記者,丁格爾就住在漢口。他還是革命軍領導人黎元洪的私人朋友。整個戰(zhàn)爭期間,他一直在漢口,目睹了革命發(fā)生初期的種種情況。南北和談在上海舉行時,他又去了上海、南京,接觸過袁世凱的幕僚。他利用獨特的身份,穿梭于各派政治力量之間,探尋政治幕后的消息,撰寫了大量獨家新聞。除此書外,他還著有《徒步穿越中國》、《我在西藏的生活》等著作。
書籍目錄
戰(zhàn)場略圖
引言
第一章 黎元洪:他的新中國藍圖
第二章 沖突的開始
第三章 革命戰(zhàn)爭
第四章 十里鋪的戰(zhàn)斗
第五章 漢口大火
第六章 武昌的政治活動
第七章 黎元洪期望和平
第八章 外國人的危急處境
第九章 漢陽的陷落
第十章 伍廷芳向世界呼吁
第十一章 和談會議——君主或共和
第十二章 孫逸仙歸來
第十三章 袁世凱
第十四章 四川動亂
第十五章 一些革命因素
第十六章 結論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人們都承認,在北京政權中,具有強烈的個性和具有綜合領導素質的那個人就是袁世凱。袁世凱在北京的第一個行動是精明的,但失敗了。他那個打算調停各派勢力的內閣實際上還未組成就解散了。連資政院也覺得自己除了只是舉手通過一些決議外,并無任何權力。不過,幾年前迅速罷免袁氏的攝政王被迫告退,成了這位內閣總理大臣對滿人的第一個大勝利。12月8日的《大陸日報》很好地敘述了“告退”的經過——皇太后這道允許攝政王“告退”的秘而不宣的詔令,構成這場政治大動蕩中所有事件里最有戲劇性的事件之一。它反映出改革勢力在貶黜滿人的計劃中已經有了巨大進展。這件事除了它本身那實實在在、具體而重要的意義之外,還說明了促使攝政王退職的袁世凱和攝政王之間的關系另有一番意趣。如果總理大臣袁世凱隱藏著某種報復心理,當下必在幸災樂禍,因為攝政王在短短三年前使袁氏丟官返籍,蒙受恥辱,如今袁完全戰(zhàn)勝了對方。誰也不知道,至少誰也說不出這件大事是怎樣促成的??墒?,袁世凱似乎一直為此活動,時間長達好幾個星期。他得到慶親王奕助的鼎力支持。他們二人對攝政王本人和隆裕皇太后說,為了解決當前帝國的動亂局面,攝政王應當隱退。攝政王不甘心退讓,但終于還是屈從了這一要求。從此,他完全退出了公眾視野。袁世凱及其追隨者和贊助者們希望,這一步驟會大大有利于朝廷,并有望與反叛者達成和解的可能。他們說,他們認為這會是事實??墒?,其他人,尤其是一些外國人認為,這一步驟如同其他很多步驟一樣,或許已經來得太遲;而且南方的騷亂分子會把這看成是朝廷方面軟弱的征候,因而會鼓起勇氣,繼續(xù)作戰(zhàn)。這些中國人說,事情不會如此。
后記
本譯本實際上并非第一個中文譯本,卻是目前最完整也最忠實于原書的譯本。 本譯本的接手是因中國人民大學蕭延中教授的引薦。當獲悉莫世祥先生曾有摘譯本(發(fā)表在《辛亥革命史叢刊》第七輯),2002年復有陳紅民教授主持翻譯的《辛亥革命目擊記》(中國青年出版社)時,譯者曾與出版社負責本書的賈宇琰先生談過個中詳情,賈先生在和出版社主編交流后仍決定重新組織翻譯,這樣,這本書的翻譯工作就開始了。 在翻譯過程中,我認真品讀了原書兩遍,即著手翻譯。在翻譯過程中,遇到不少專有名詞和歷史典故。為此,我查閱了黃光域先生編著的《近代中國專名翻譯詞典》和孫修福先生編著的《近代中國華洋譯名大全》以及其他一些工具書,對當時的武漢及鄰近地區(qū)的學校、機構等,進行了準確的對譯。盡管作者曾指出,“由于不可避免的環(huán)境關系,本書公開出版上市之前,我無法得到出版商提供的校樣”,實際上,全文并未因作者未來得及再校而出現文意含混之處。如果說有一丁點兒瑕疵,僅是七八處的文字略顯粗糙,全部如下: 第151頁(所指為原書,下同):hove to and cast anchor應為hove to cast anchor 第233頁:hour應為honour 第270頁:profered,應是proffered 第247頁:nakimura,應是nakamura 第287頁:antideluvianism應為antedeluvianjsm 第300頁:sinking應為sinkiang 第345頁:inate應為innate 需要指出的是,原書中腳注均標注為“木”。譯者在翻譯書稿時對某些地方標注了一些解釋性腳注,為行文方便,將原注和譯者注全部按順序改為腳注。譯者自認是本著認真的態(tài)度來完成本部譯稿的,呈現在諸位讀者面前的是一部最為符合作者本意的完整的譯本,但因能力學識有限,內中勢必還有一些不足,望有識者不吝指正。已經盡力的譯者只想在此處說,這個譯本終于可對得起丁格爾先生的在天英靈了。 在翻譯過程中,得到本系同仁郭永勝、丁曉杰兩位先生和韓澍同學的幫助,以及內蒙古圖書館忒莫勒先生的點撥。此外,還參考了莫世祥、陳紅民先生的兩個譯本。在此一并謹表謝忱! 張建軍 2011年9月19日正午
編輯推薦
《中國的革命1911-1912》:我是一個英國人,那時我一直在漢口。如果沒有辛亥革命,中國將會怎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