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地游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中國社會  作者:周游  頁數(shù):248  
Tag標簽:無  

前言

冷板凳坐得久了,周游自然會有坐不住的時候,偶爾還會拂袖而去:“老子不干了!”或“如獐獨跳,不顧后群”地游山玩水,或“如獅獨行,不求旅伴”地訪佛問道,然后又無可奈何地坐到冷板凳上讀書作文。不過,正因“逼上梁山”,周游寫出了《佛教圣地游》。    周游訪佛,似乎并不信佛,就像淮海居士一樣,掙揣在人生的湍流中,面臨的是文化的逆境,體味的是生命的蒼茫。他說:“我是一個不得志而逃于禪者,寧愿放棄繁華的都市生活,也不會遠離自然的撫慰。在這沒人認識我的地方,我自由地游蕩。沒有遠方的召喚,只有自己召喚自己,自己成了自己的遠方。”因其胸中一段沖和、一段窈渺,故目雖見于景物,卻不因景物所牢籠,有時遍處是景物,卻又全由心境之澄照,以致能如陶如洗,脫于坯模。周游追慕“信馬由韁,行云舒卷”的自然之風,幸得山水之靈氣,所以《佛教圣地游》行文泠泠清灑,齒吐芬芳,筆流空翠。周游慣于在寺中和塔旁徘徊,于慨嘆興衰之余而發(fā)沖淡簡適之心。他靈智卻審慎,博識卻不賣弄,富于激情卻落筆冷靜。周游用筆沉靜悠緩,不逞意氣,天然自成而又風味俱在,似不驚人而驚在其中。誠如軍旅作家張慶秋所言:“檢閱周游的散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追求散文語言的文白間雜,有效解決用現(xiàn)代白話寫散文過于簡單、過于直白、缺少變化的實際問題,而主動向古代漢語、文言文尋求支持??梢哉f,周游散文語言的文白間雜,其目的在于讓古漢語中仍有生命力的東西,經(jīng)過實驗性的轉(zhuǎn)換,在現(xiàn)代漢語中復活,是作家力求古為今用的體現(xiàn)?!敝苡涡娜で寮?,語言典雅,時有春花之爛漫,時有秋云之晦暗,時有禪師之逸韻,時有倩人之秀麗,清麗中而華美,華美中而含怨。這不是周游的一切,卻仍是周游的那點真實。    平心而論,周游是一個放逸之人,既鐘情家鄉(xiāng)的綠水,又向往他鄉(xiāng)的青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也可以說,他是一個仁智之人。他那率性而為、特立獨行、誓不與流俗為伍的個性注定他不可能躋身官場和商場,更不可能“春風得意馬蹄疾”地瀟灑人生,正如周游所言:“既沒有王維‘松風吹解帶’的飄逸,也沒有陶潛‘悠然見南山’的自在,更沒有蘇軾‘大江東去’的豪邁,只有李白一樣‘低頭思故鄉(xiāng)’的心態(tài)……”他之所以訪佛問道,是為尋求“一片圣地,一片浣濯身心、疏瀹塵垢的靈魂止泊之所”。他之所以淡泊名利,是因他對短暫的生命看得極其認真,所以對于個人的進退出處、活法死法,都力求作一番透徹的思考。他曾慨嘆:“生命的前方就是死亡,墓園已經(jīng)沒有多少空地,還是不斷有人無可挽回地去了。我也難免。”這就使他把“學道”和“悟道”看得比榮華富貴更為重要,而對于一己之個性與靈明,遂有一種特別的珍惜。    我欣賞周游及其《佛教圣地游》,因題數(shù)語而為之序。    許建平    二零零七年夏    七月三日

內(nèi)容概要

我是一個不得志而逃于禪者,寧愿放棄繁華的都市生活,也不會遠離自然的煦濡??吹们迮c看不清的每一處,愿意走與不愿走的每一步,我都腳踏實地,沒有省略任何一段際遇,沒有超越任何一種心情,沒有遠方的召喚,只有自己召喚自己,自己成了自己的遠方。

作者簡介

周游,本名仁忠。1965年了月出生于江蘇高郵。淡泊名利,喜歡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已經(jīng)出版四部文化散文作品集《孔子的緋聞——中國歷史名人再解讀》《回眸》等。

書籍目錄

地藏九華山
水簇普陀山
風涼五臺山
火樣峨眉山
僧名支硎山
佛青道場山
大明寺:苦旅的驛站
金山寺:江心的浮玉
寒山寺:留連的鐘聲
白馬寺:飄逝的僧影
永寧寺:湮沒的輝煌
凌云寺:神秘的大佛
拉薩朝圣
潼南訪佛
后記
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永平十四年(71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道士捧道教靈寶諸經(jīng)六百余卷登上西壇,僧人則捧佛像、佛舍利和《四十二章經(jīng)》登上東壇。褚善信等輩使出神通變化,有的騎草龍飛升,有的在虛空中往來等,雖有奇異,但皆尋常所見。然而,神通才顯,卻見焚經(jīng)臺下西壇火光沖天,六百多卷道教經(jīng)典頃刻之間焚燒殆盡。褚善信等人也頓失神通,不能再飛,一時窘相盡出。再看東壇的情形,熊熊火焰化作紅舌燦蓮,經(jīng)書悉數(shù)飛上空中,因而絲毫未損。又見空中綻放五色神光,寶花玉鬢由天上繽紛落下,天樂齊鳴??吹饺绱说南槿鹁跋?,劉莊及其群臣無不贊嘆不已。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其實,“火燒不壞經(jīng)典”在佛法那里只不過是個神通小技而已。但是因緣播種中國,不得不顯神跡,眾生只會臣服于表相的奇跡,卻不會臣服于真正的內(nèi)在,所以佛祖一定得勝贏道士,才能播下佛種??蓱z的是,褚善信、費叔才當場氣死,呂惠通等620多名道士當即表示背道從佛。此外,司空劉峻等260人,京師士庶390人,皇帝后宮陰夫人等,還有彩女190人等,大家始信佛法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一致請求出家。從此,佛法薪傳,綿延開花了。然而,“橘生于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晏子春秋》)。橘枳枝葉果實雖然外形相似,但其味卻迥然不同。為什么呢?水土有差異。天竺佛教傳人中土以后也不免是橘化為枳。在法音初傳的漢代,佛教只是神仙道術(shù)的附庸。當時社會上盛行“黃老”、神仙方術(shù),而佛教在中土的初步立足,憑借的是與道教斗法的勝利,而不是其精深教義的傳播,故在法音初傳的漢代,佛教只是神仙道術(shù)的附庸。劉莊并不懂佛經(jīng),王公大臣也不信佛,佛教的傳播還只能依附于神仙道術(shù)。

后記

終于可以寫后記了!    我已出過幾本小書,從未寫過前言,也沒寫過后記,但在《佛教圣地游》付梓之前,我不得不說幾句話——    這是一本佛教文化散文作品集。早在梁衡先生編出《名家佛性散文選》之前,我就完成了《佛教圣地游》??上В局奥糜巍绷嗽S多出版社,最終是中國社會出版社推出了。    感謝中國社會出版社!    感謝責任編輯薛麗仙女士!    感謝許建平先生作序推薦!    如果沒有他們不辭勞苦地作嫁衣,丑女恐難出嫁!    說老實話,我并不信佛,但是一個不得志而逃于禪者。誠如梁衡先生所言:“佛教在中國,就是這樣,許多人信,許多人不信,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角度。但是不管你信還是不信,它是一種客觀存在,從東漢傳人中國,已存在了兩千多年?!?《(名家佛性散文選)序》)除了臺灣,我?guī)缀踝弑橹袊?。這么多年,我一直在游蕩中沉默,看得清與看不清的每一處,愿意走與不愿走的每一步,我都腳踏實地,沒有省略任何一段際遇,沒有超越任何一種心情,都曾寫下了游記(日記),可惜已經(jīng)散失了許多?,F(xiàn)存的游記只有關(guān)于暗合佛門“四大集聚”的四大名山(九華山為“地”,普陀山為“水”,五臺山為“風”,峨眉山為“火”)以及支硎山、道場山和幾座名寺的文字。可以說,拙著只是我一小部分的日記而已。在整理修潤拙著時,張慶秋、許偉忠、王樹興、鄒小平、居永貴、李冬寧、姜傳欣諸君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并且提供了許多參考資料。得知拙著即將出版,薛嵩、董娟、奚錦屏、李龍奎、薛飛、石尚莉、劉燕妮、夏鶴生、夏云、馮重能、劉勇、孔勝、曾幼靈、吳建、李康、薛良全、胡曉陽、趙俊諸君提供了有關(guān)的攝影作品,為拙著增色!借此,聊表謝悃!由于QQ被盜,部分攝影朋友姓名、地址不詳,請與本人聯(lián)系【郵箱:yz69@msn.com】,以便付酬,順表歉意。    謝謝所有關(guān)愛著我的人!    謝謝所有傷害著我的人!    謝謝讀者垂青!    周游    2011—11.30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周游追慕“信馬由韁,行云舒卷”的自然之風,幸得山水之靈氣,所以《佛教圣地游》行文泠泠清灑,齒吐芬芳,筆流空翠。周游慣于在寺中和塔旁徘徊,于慨嘆興衰之余而發(fā)沖淡簡適之心。他靈智卻審慎,博識卻不賣弄,富于激情卻落筆冷靜。周游用筆沉靜悠緩,不逞意氣,天然自成而又風味俱在,似不驚人而驚在其中?!  S建平檢閱周游的散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追求散文語言的文白間雜,有效解決用現(xiàn)代白話寫散文過于簡單、過于直白、缺少變化的實際問題,而主動向古代漢語、文言文尋求支持??梢哉f,周游散文語言的文白間雜,其目的在于讓古漢語中仍有生命力的東西,經(jīng)過實驗性轉(zhuǎn)換,在現(xiàn)代漢語中復活,是作家力求古為今用的體現(xiàn)。  ——張慶秋

編輯推薦

《佛教圣地游》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佛教圣地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介紹的好全面,作者佛教功底深厚哦!
  •   本人喜歡佛,愿跟隨作者一路朝圣
  •   佛教是修心的?,F(xiàn)代社會,物欲橫流,更需修心。我總感覺自己生活在矛盾中,一方面向往自由處在的生活,一方面放不下身邊的一切。想想還是佛偉大,放下權(quán)力、金錢、美女,投身救苦救難的偉大事業(yè)中,不容易。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