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的解讀

出版時間:2009-01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作者:葉萌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在唐詩如何擴展了詩歌的題材,使詩歌的內(nèi)容更豐富,又如何提供了各種不同的風格,真正做到百花齊放,為后世作出了榜樣上,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解釋。尤其是在韻律和語言方面,作者對律體詩的形成過程和成熟發(fā)展,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對唐詩在用韻和對仗上的講究,唐詩構(gòu)詞和造句等問題,都有比較細致的探討,并有豐富的例證。

作者簡介

葉萌(1926-),字方生,成都人。上學時原名葉國華,1945年考入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中文系,后因貧病就近轉(zhuǎn)入四川大學中文系,1950年畢業(yè),旋參軍,改今名。1952年轉(zhuǎn)業(yè)來西北,歷任西北師范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曾講授漢語和文學方面的多門課程,發(fā)表有關(guān)論文多篇,后主要致力于漢語史和詩歌傳統(tǒng)的探討。其主要著作《古代漢語貌詞通釋》(山東文藝出版社1993年出版),論證古代漢語中的描繪性詞(即貌詞)是最能顯示漢語特點的詞類,并從古聲韻加以通釋,自成一家之言,曾獲本省社會科學一等獎,并獲華東六省一市優(yōu)秀圖書一等獎。

書籍目錄

緒說篇  唐詩與詩歌傳統(tǒng)    一  言志與抒情的傳統(tǒng)    二  唐詩對詩歌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  漢語特點及其靈活性在唐詩中的充分運用    一  唐詩諸家各有特點之故    二  語音形式方面的創(chuàng)新    三  唐人在用詞造句上的努力      四  對仗句在唐詩中的使用      五  關(guān)于探討唐詩的一些設(shè)想  詩道與妙悟    一  從唐詩看才與學的關(guān)系      二  修飾和語出自然    三  關(guān)于想象與虛構(gòu)  唐詩繁榮的背景    一  唐代詩風之盛與帝王的倡導(dǎo)    二  取士制度與唐詩    三  唐代的政治較為寬容于詩有利      四  社會風尚和前人成就對唐詩的促進內(nèi)涵篇  唐詩的題材及其擴展    一  感懷詩的流行和唐時的演變    二  懷古詠史詩的擴大    三  對人生短暫的哀傷及排解之道    四  詠景詠物詩的盛行    五  邊塞詩與閨情詩    六  有關(guān)唐詩題材的幾點余論  國事時政與社會現(xiàn)實在唐詩中的反映    一  唐詩與國事時政的關(guān)聯(lián)-    二  詩人對民生疾苦的關(guān)懷    三  對世道和社會陋習的嘆惋    四  作詩的現(xiàn)實根據(jù)  唐詩中的理趣    一  對人生的感悟    二  詩人們的為學處世之道    三  詩人對時世社會的認識    四  明事理有新意的唐詩  唐詩中的時與地    一  詩人對時序變遷的感受    二  詠寫各地風光    三  時與地并寫    四  今昔對比與異地對比韻律篇  律體詩的形成過程——兼論律體詩之成型不能僅歸功于沈宋    一  五言詩和七言詩的成熟    二  聲調(diào)對比的出現(xiàn)與律詩的萌芽    三  魏晉后詩人在聲律上的探索    四  唐初律詩之定型不能僅歸功于沈、宋  律詩成熟的重要標志:唐詩的拗救    一  律詩初起時的情況    二  A、B型句的拗救    三  C、D型句的拗救與起句的相對自由    四  七律的拗救問題    五  律詩不可違背的規(guī)范與絕句的變通  唐詩的用韻    一  唐詩所用的語音系統(tǒng)    二  律體詩的用韻    三  古體詩的用韻    四  古體詩的轉(zhuǎn)韻問題    五  唐詩用韻的其他講究語言篇  唐詩的煉字和用詞    一  關(guān)于唐詩的煉字    二  字或詞的活用    三  虛詞的運用    四  貌詞在唐詩中的運用和發(fā)展    五  詞語在詩中的重復(fù)使用    六  唐詩的構(gòu)詞  唐詩特殊的句法句型    一  名詞性詞組句    二  省略句    三  倒裝句    四  緊縮句    五  兼語句    六  其他特殊造句方式    七  詩句的節(jié)奏  唐詩在對仗上的講究    一  用對仗的開始    二  詩中對仗用于何處諸問題    三  句中對與當句對    四  流水對·借對·錯綜對    五  對仗在表達詩意上的作用    六  對仗的種類和忌諱風格篇  詩如其人與詩人的修養(yǎng)    一  詩人的胸襟與氣質(zhì)    二  詩人的學識    三  儒、釋、道思想對詩人的影響    四  避世與詩人的修養(yǎng)  初、盛唐詩的風格    一  初唐詩人的風格    二  改變詩風從陳子昂開始    三  李白杜甫各有千秋    四  從王、孟到韋、柳    五  高通、岑參與李頎、王昌齡  中、晚唐詩的風格    一  從盛唐到中唐的過渡    二  韓愈、韓門諸子與李賀的詩風    三  白居易、元稹與張、王樂府    四  中唐其他幾位詩人的風格    五  晚唐李、杜、溫、許四大家的風格    六  晚唐其他詩人的特點意境篇  “有我”與“無我”——詩人在詩中的“隱”和“現(xiàn)”    一  詩不可能無我    二  詩人在詩中直接出面的意義    三  詩人不在詩中出面仍可見詩人心情    四  詩人的隱和現(xiàn):主觀語氣與客觀語氣  文生于情與情生于文    一  詩文應(yīng)出自真性情    二  有真情和文采方能生情    三  情的憑借與情和意的關(guān)系  即景生情與融情入景    一  觸物興感情隨境變    二  移情于物融情入景    三  推想到夸誕而又合理的詩藝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唐詩的解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真正學者的唐詩解讀,平易淺近,而又有興味。
  •   解讀唐詩,采用平民化視角,為大眾也
  •   作者名氣不大,研究時間很長。一家之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