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人生

出版時間:1995年1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滬寧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政治的人生》是王滬寧的個人日記,如王滬寧所說:政治的人生,并非指一種政治的經(jīng)歷,而是說,作為一名政治學的學者,我的大部分時間均用來做我的專業(yè)學問了,以致這一學問占據(jù)了我絕大部分的生命。

作者簡介

王滬寧,男,漢族,1955年10月生,山東萊州人,1977年2月參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國際政治專業(yè)畢業(yè),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教授。現(xiàn)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政治的人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0條)

 
 

  •      最經(jīng)典的一句是,有人靠感情來活,有人靠意志來活。確實感觸很大,王老師看書十分的雜,并且對幾乎他看過的每一本書都有一種理性的客觀的評價,不溫不火,令人佩服。做學問還是要耐得住寂寞的,他絕不會想到今天能到這個位置。也許對他來說,高處不勝寒吧,這么多年過去了。不知道他的書生本色還剩多少?
  •     王滬寧是了不起的人物,從他的這本日記可以看得出來。
      
      這個日記是94年的,一年后他便在曾慶紅和吳邦國的力薦下調(diào)任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組組長,02年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07年兼任中央書記處書記。
      
      能夠連任江和胡兩任領(lǐng)導人的第一“大秘”,王滬寧的政治學理論功底毋庸多說,其深厚的理論素養(yǎng),哲學素養(yǎng),以及博覽群書兼容并蓄的能力在中共的理論界頗受贊譽?!叭齻€代表”“和諧社會”“科學發(fā)展觀”都由王滬寧一手提出并完善,其中蘊含著深厚的理論基礎(chǔ),可惜沒有被這個失去耐心的社會重視,但是這不能磨滅王的功勞。
      
      在這本日記中可以看到許多后來影響中國社會理論的原始雛形,比如94年11月11日的日記中,王即已經(jīng)提出“以為人本”的理論雛形,他對此非常重視,在他正式的文字中應(yīng)該有比較詳細的記載。這個理論從雛形到他調(diào)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后提出并被最高層采用,醞釀了差不多十年吧。
      
      而就在第二天晚上,94年11月12日晚,他又詳細記載了他聽某院長談到在日本參觀信息實驗室時的深深觸動,在日記里他基本描繪出了今天網(wǎng)絡(luò)時代的生活面貌:在家上班、網(wǎng)上購物、網(wǎng)上電影……他認為這種社會模式會對社會就業(yè)和社會結(jié)構(gòu)造成很大影響,對于政府的管理模式意味著一種全新挑戰(zhàn)。
      
      王在復旦時讀書巨多,據(jù)他的博士生說,他們在復旦圖書館幾乎每本的借書名錄上都能看到王滬寧的名字。這一點在王滬寧的日記中也有反映,他本業(yè)是政治學出身,但是從他的日記中可以看出他的涉獵非常廣,從文學、歷史,到社會學,自然科學等等,都有記載和自己獨到的感觸。
      
      從時間上看,他的讀書時間都在凌晨時分,可見他的刻苦程度,而當時他已經(jīng)是復旦國際政治系主任。單純從這一點來說,那些瞧不起?!叭齻€代表”“和諧社會”“科學發(fā)展觀”的人都是相當無知的。
  •     作為一本日記,這本書上具體寫了些什么我已經(jīng)不能清晰地回憶起來了。但是仍然不能否認這本書對自己的影響?!罢蔚娜松⒎侵敢环N政治的經(jīng)歷,而是說,作為一名政治學的學者,我的大部分時間均用來做我的專業(yè)學問了,以致這一學問占據(jù)了我絕大部分的生命?!边@句話回答了我的很多曾經(jīng)的疑問和困惑。王滬寧老師在書中所展示的自己是理性的讓人不可思議的,而這種理性的背后,你又能看到他如大海般波瀾壯闊的情感。
  •     我一直在找一本反映1992年以后中國社會生活獨到見解的文獻。我希望那是一本即宏觀又具有個人色彩的讀本,使讀者在讀后也不忘記作者也是一個凡人,再普通不過的民眾。王滬寧這個在半夜三更看書看連續(xù)劇玩電腦游戲的學者,在他的日記中的思考卻又那樣得深邃。他為我們記下了DOS時代的點點滴滴。最后引述他在3月18日的一段文字:
      
       凌晨繼續(xù)研究《MS-DOS6.0》的書,對一些新的功能有所把握。用電腦,已近改變了我寫文章的方式,同時也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主要是出來的概念不一樣,用筆寫的時候出來的是筆劃,用電腦的拼音輸入法,出來的首先是聲音。不知用別的方式輸入的人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以后社會上會不會形成不同的階層,以由電腦造就的不同思維方式來劃分。
      
  •      這本書我只看了電子版,印刷版的本來就應(yīng)該不多,何況又是10多年前一套叢書中的一本,學者、名人大肆推薦尚未流行,當時的淡定清冷是可以料想到的。
       如果王沒有如今的地位,這本書難免是萬千沙礫中的一顆,畢竟誰會關(guān)注一個青年學者的思考和生活,即便他學問做的很好,年紀輕輕便是名校名教授?如今,也正是因為作者的地位,我們看到了書本以外更多的東西。
       他愛學生,帶博士,構(gòu)想法學院的前景,思考中國的未來和改革方向,去市里開會。他也午夜看雜書,看電影,和朋友去探望有特異功能的奇人,花園散步,寫詩,甚至自問自答是否寂寞。
       這本書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了領(lǐng)導人簡歷之外的成長軌跡和內(nèi)心世界。即便是偶然或者非情愿,這本書最終為我們還原了這么一個形象:一個活生生的、在不停思考著的人,一個有著喜怒哀樂、有感就要發(fā)的人。
       奇書一本。
  •     少一顆星是因為這畢竟是15年前的“部分”而已。作者不能盡言,我這等愚鈍自然也就不能全然意會了。不過我們必須承認作者的理性能力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所以對全文中所涉及的關(guān)于社會和人生的理性思考,至少我看不出有什么錯誤。
  •   觸發(fā)他思考的那個寫《王滬寧反對王滬寧》的正好是姜豐。
  •   一個學者,在當前的制度環(huán)境下,能為“現(xiàn)行的執(zhí)政模式”與“大勢所趨之民生呼喚”找到曖昧的媾和點,著實難得,也頗有當年辯論會“因惡而善”的翻覆手段的意味。
    但是,辯論會僅僅是辯論會,大家比的是技巧,而不是誰掌握真理。與之不同的是,真理永遠是真理,絕非巧舌如簧、另設(shè)名目就可以上演一出“李代桃僵”。還好,真理的檢驗靠的是實踐,所謂“事實勝于雄辯”。中國政治的戰(zhàn)略的錯誤用戰(zhàn)術(shù)來調(diào)整,實在是“看上去很美”。
    不過對于,把政治生命看的重于追尋真理的學者來說,能兩者“有機地”連接起來,并“糊弄著向前走的”其實已經(jīng)是不容易了。。。
    個人言論,并無所指,樓主見諒
  •   聽傳言王滬寧將任 上海市書記了??磥砹曁拥陌嘧記]有沿用 王先生這一超級智庫。
    年少時我也非常的憤青,右。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看到這國家,這社會的奧秘,非常喜歡王先生,政治理論派系的泰斗級人物,希望他一切都好!
  •   他去上海的話對上海人民應(yīng)該是個福音。
  •   記得一個八卦 聽說當初江老 甚至有意 讓王先生 作為第五代接班人。
    說明 王滬寧真的是有大學問者,而且可以連續(xù)2屆都作為第一智庫,絕對也是有思想有情商有一定政治素養(yǎng)的牛人。
  •   我的老師極其推崇王滬寧及其所提出的三個代表??
  •   進常委了吧
  •   三個代表本身有點社民黨的意思,可惜在黨內(nèi)老左的進攻下退回去了,和諧社會和科學發(fā)展觀近于扯淡,把這兩個東西當寶貝才是膚淺
  •   哪有電子版的?想看一看。
  •   網(wǎng)絡(luò)上有的,我也是網(wǎng)上找來的。
  •   但我卻怎么也搜不到呢!給個鏈接吧。
  •   去IASK 共享資料上搜吧。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820688.html
  •   多謝,找到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