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華秋色

出版時間:2008-07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李鑄晉  頁數(shù):320  字數(shù):269000  
Tag標簽:無  

前言

趙孟頫研究的契機在中國的文化藝術史上,趙孟頻無疑是一位最復雜且最難了解,但卻是成就最高的中心人物。雖為宋宗室,卻生長在南宋趙家已至窮途末路之時。及其壯年,更親眼目睹南宋為蒙古人所征服,導致其大半生都生活在蒙古人的統(tǒng)治下。這樣一位極其聰慧而又十分敏感的知識分子,身處變亂紛呈的宋末元初社會,其內心所感受到的痛苦可想而知。然而表面上,趙孟頫似乎頗能適應那個大時代,至元二十三年(1286),其接受元世祖忽必烈的邀請,成為首批南人赴大都(北京)之廷任高官之一員,這個個人決定不僅為其一生之轉捩點,更為宋元之間的文化困境打開了一條新出路。值得慶幸的是,趙孟頰經(jīng)歷的是元朝最英明的皇帝忽必烈的在位時期,忽必烈首先重用漢人,在政治上力求華化,而后更任用南人來建立其功業(yè),趙孟頫能夠深刻了解忽必烈的方針,此亦為其過人之處。對我本人而言,趙孟頫研究也是我學術生涯中的一個新開端。我雖打小對文學藝術皆有興趣,然對趙孟頻并無所知,可謂我開始接觸趙孟頻的機緣并不算太早。小時習字時但以漢碑(《史晨碑》)為主,并無接觸趙字,而文學上所讀又皆為唐詩宋詞,對元文學全無聞問。及至小學、中學的美術課程,一直都以鉛筆、炭筆及水彩為主,沒有國畫課程。我在中學期間的興趣則大半在電影及小說上,從無走入元朝文藝之路。大學時代正當抗戰(zhàn)期間,我因主修英文而讀了不少英、美文學名著,后來在一偶然機會下開始接觸美術史。之后赴美留學,專攻西洋文學及藝術名作之余,我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開始有了粗淺認識。開始任教之后,由于身為中國人之故,每每都需回歸中國文化傳統(tǒng),我因此才開始專注于對祖國文化傳統(tǒng)的研究。那時的美國正值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對亞洲歷史文化普遍都有濃厚興趣,與此同時,臺北故宮正式建館,開始有正式的研究設施。而日本的漢學研究一直都十分蓬勃。也就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我沉浸于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并開始對趙孟頫及元畫展開深入探索。從著手趙孟頫研究至今,轉眼已過了大約半個世紀。期間由于堪薩斯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對中國美術史教學的注重,以及克利夫蘭博物館對收藏元畫持續(xù)不斷的興趣,使得整個元畫研究相當蓬勃。許多關于元代書畫家(包括錢選、趙孟頫、鮮于樞、李衍、高克恭、曹知白、盛懋、陳汝言、康棣、方從義、普明雪窗、朱德潤、黃公望、吳鎮(zhèn)、王蒙、倪瓚、王冕等人)的博碩士論文或學術專論都已出版。我們可以說元畫研究以其特別豐富的收獲,成為中國斷代美術史上發(fā)展最大的一個朝代。在此,我希望這本論文集可以作為一個里程碑,將來若有其他機會,我亦期待我的其他元畫專論文章也能結集成冊。

內容概要

趙孟頫被視為元代初年最偉大的書畫家,他承前啟后,開創(chuàng)一代畫風,成為勾連中國藝術史的關鍵人物。然而,由于他身為宋代王孫,卻出仕元朝,這使他在遭受時人譏諷外,也備受后人非議,藝術成就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著名旅美學者李鑄晉教授,以如椽之筆,重新梳理趙孟頫的生平與畫藝,以微觀的考察剖析趙孟頫的身世、心境和畫作的內涵,也以宏觀的視野立論時代背景的困境與無奈,更搜尋上下千年時空,遠接唐宋,下啟元明清,為趙孟頫的畫藝作繼往開來的定位,使趙孟頫在藝術史上重新閃光。本書是李鑄晉教授花費畢生精力的重要論文集,為藝術愛好者不能不看的經(jīng)典之作。

作者簡介

李鑄晉,原籍廣東。南京金陵大學文學學士,1947年赴美,在愛荷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取得碩士、博士。之后即于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京都大學及歐、美、日、臺灣、香港各大博物館從事中國藝術史的研究工作。1973年,他又遍訪中國大陸如廣東、杭州、上海、北京、洛陽和西安

書籍目錄

趙孟頫研究的契機(作者序)趙孟頫的生平 趙孟頫的世系 趙孟頫的師承 趙孟頫一家的藝術與文學 趙孟頫仕元的幾種問題趙孟頫的畫藝 趙孟頫紅衣天竺僧圖卷 吳興趙氏三世人馬圖卷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卷 趙孟頫二羊圖卷 趙氏一門三竹圖卷

章節(jié)摘錄

插圖:趙孟頫一家的藝術與文學在中國美術史上,趙孟頫一家的天才與成就,可算是最顯赫的。東晉的王羲之、獻之父子,唐代的閻立本、立德兄弟,李思訓、昭道父子,都是早期的著名的藝術家庭。到了南宋,馬遠一家數(shù)代,人才輩出,至為有名。明清之后,這種家族的藝術表現(xiàn)更為強烈。如文徵明一家數(shù)代,支配了明代后半期的蘇州畫壇。到了清朝,王時敏、王原祁祖孫,以及他們的后代,以及王石谷一家數(shù)代的建樹,也支配了清代前半江南的畫壇。這些都成為中國美術史上的佳話了。比較上來說,趙孟頫一家,人才眾多,成就甚高,影響很大,對于整個元代的畫壇及文壇,都占極重要的地位。本文把所知趙家的文藝人才列出,可以表現(xiàn)這一家族的大概。趙孟頫的一家,自宋南渡以后,即居湖州(即吳興),傳了五代,到趙孟頫。因為他們家中是宋宗室,而且南宋的第二代伯圭,是宋孝宗之兄,因此他們一家與朝廷關系很深,而歷代都有任高官,但卻沒有以文藝知名。趙孟頫的父親與訔(1213-1265),一生都多在江蘇、浙江一帶任官,曾知嘉興、平江、臨安等府及浙西安撫使等職,但并未以文藝知名。因此趙孟頫在書、畫、詩、文各方面的成就,是他個人的,而非家中的傳統(tǒng)。不錯,宋代的帝王,以書畫知名的不少,如仁宗(1023-1063在位)以畫菩薩及馬著名,徽宗(1101-1125在位)及高宗(1127-1162在位)均以書畫知名,成就甚高。且在其任內,皆極力提倡書畫。此外宋代三百余年問,王公侍臣,以書畫名者,不在少數(shù)。最著名者,如北宋神宗駙馬王詵、宗室趙令穰等,都是中國畫史上的重要人物。不過趙孟頫與他們太疏遠了,所以并無什么直接的關系,但他與南宋宗室的畫家,卻可能有些關系。如南宋初年的宗室畫家趙伯駒、伯輔(1124-1182)兄弟,都居臨安附近,而且后者曾居吳興一個時期。他有兩個兒子,都是畫家。一名師睪(1148-1217),曾四尹臨安,善畫花草,另一名師宰,居天臺臨海,善畫竹。他們所居與臨安湖州都不遠,因此他們的畫藝,可能對趙孟頫有些影響。其他有住在海鹽的趙孟堅、孟淳二兄弟,都是著名畫家,孟堅曾為湖州椽,而且他在趙孟頫出生之時,仍然在世,故對后者一定有相當?shù)挠绊?,他的白描蘭蕙水仙和孟淳的墨竹,可能影響了孟頫的竹石。此外居住在湖州還有一位與孟頫同輩的孟奎,以竹石蘭蕙名,他的父親趙與訔(1179-1260),是宋朝的進士,曾知平江府,但世居湖州。他的弟弟與*,原居青田,后曾知臨安府,亦以墨竹名,其收藏古書畫極為豐富。趙孟頫年輕時,亦可能曾見其所藏。趙孟頫小時,隨其父任官而遷移。多在平江、臨安一帶,但他12歲時,其父卒于臨安,師葬湖州。到他14歲時,即以父蔭補官,大概都在臨安附近。到1276年,他23歲,元軍取臨安,他就回到湖卅『,讀書十年。1286年,程鉅夫奉元世祖之命,赴江南網(wǎng)羅人才,孟頫奉召赴北京。也在同一年他與管道異結婚。1289年,其子趙雍出生,其后又生趙奕。后來趙雍又生子趙鳳、趙麟,都能畫,因此趙孟頫全家及親戚,從事書畫或詩、文者不少,現(xiàn)將其一家之文藝人物列下:一、趙孟頫的父親有子八人,趙孟頫排行第七。另有女十四人,因此他同輩的親戚就不少,其中于書、畫、詩、文著名的有數(shù)人:(一)趙孟頤,字子奇,趙孟頫的長兄,曾任將仕佐郎,杭州路儒學教授。(見趙孟頫,《先侍郎阡表》,《松雪齋集》,卷8。)(二)趙孟頫(1251-1305),字景魯,孟頫的五兄。宋時曾以父蔭任官臨安。宋亡不仕?!叭找院材珵閵省沤?jīng)一過,細字謹楷,人傳以為玩。喜與名僧游,書《蓮花》、《華嚴》、《楞嚴》、《圓覺》、《金剛》諸經(jīng),皆數(shù)過?!保ㄒ娳w孟頫,《五兄壙志·代侄作》,《松雪齋集·外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鵲華秋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7條)

 
 

  •   一片遼闊的澤地和河水,從眼前直伸展到遠處的地平線。在這好像無際的景色里,紙張的尺牘已經(jīng)不存在------右側突兀的三角形,雙峰筆直的華不注山;盤踞左側的是如臥牛脊背的鵲山。兩山間,繁多的樹木,疏落散布。林間茅屋門前,三五只山羊靜靜反芻;流水中輕舟幾葉,漁叟撒網(wǎng)撐篙。寧靜秋日,木葉凋零,即使殘留枝頭也赤黃相間。村人于這美景渾然不覺,安然生計。然而,卻牽引出畫外之人,對于季節(jié)代謝、自然雄渾、人類渺小的頗多感觸。靛藍的憂郁、深褐的沉靜、鮮紅的溫暖、橙黃的靈氣,流暢筆端,把自然的趣味盎然躍然紙上。入定畫前,流水湯湯、清風徐徐,樸素寧靜。一絲懷鄉(xiāng)愁緒、渴望遠離煩囂喧鬧------夜來窗下讀書、晨起田耕漁釣。

    自古以來,以“士志于道”(孔子語)為信條的中國士大夫,小酒喝著、羽扇搖著,風花雪月、坐而論道,奉餓死首陽山“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為偶像,置大一統(tǒng)的漢民族傳統(tǒng)于不顧,抱著狹隘的大漢民族心理,對于正常的歷史選擇與合理的人生取向橫加非議;置趙孟頫在中華文明傳承史上無以倫比的作用與功績于不顧,一味地指責其所謂的“大節(jié)不忠、降志辱身”。\

    每逢朝代更迭,百廢俱興之時,中國的士大夫階層總會面臨一個問題:是隱姓埋名、歸隱山林、抱殘守缺;還是出山入仕、忍辱負重、融入新政。從執(zhí)掌政權的角度來說,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還是兼容并蓄百花齊放?趙孟頫是幸運的,他雖一生歷經(jīng)元朝五位皇帝,但首先遇到的正是元朝最英明的皇帝忽必烈------重用漢人、力求華化;趙孟頫也是睿智而有責任心的,他深刻了解忽必烈的方針,充分發(fā)揮其才能,為宋元之間的文化困境,打開一條承上啟下的通路,為后世留存了一大批寶貴的精神財富,力挽出現(xiàn)如秦初“焚書坑儒”之類暴行所造成的文化斷代悲??!\

    自一代英主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推行思想專制”以來,中國士大夫階層,始終處于“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矛盾糾結之中,既難忘眷眷紅塵又向往閑云野鶴、既深惡現(xiàn)實殘酷又感嘆無力回天,于生存的矛盾掙扎與內心的美好想往之間,寄情明志以書畫、抒發(fā)情感于詩文!

    超然時間空間的美好,展開了一幅溫柔恬靜的畫卷,把我們引進到如夢的平靜和睦之所,滲透進一種新的經(jīng)驗和觀點。世外桃源般的美好,更能襯映出動蕩社會背景下的殘酷,從而牽引出對現(xiàn)實的更深刻的認識!這樣的一筆財富,不單單屬于一個歷史階段、一種意識形態(tài)、一片地域范疇,它是人類社會所共同擁有的“大美”之作!
  •   趙孟頫字子昂,是元代最顯赫的畫家之一,也是最著名書法家之一,在中國書畫史上具有很廣泛的影響。他是趙宋世家的沒落貴族,入元后被征召為官,得寵于元世祖,仕途暢順,屢經(jīng)升遷,加上他在詩書畫論上的全面才識,也就當之無愧地成了元代畫壇的領袖人物。他的繪畫標榜復古,提倡筆墨法趣,喜唐人筆意,而輕宋院體畫;他的書法最佳為楷書、行書,集晉唐書法之大成,興復王羲之、王獻之書風,有“趙”體之稱。本書印制精美,值得收藏。
  •   趙孟頫的傳記,寫得很好,書的質量也不錯。
  •   很有詩意!聽抒情,浪漫!讀得舒心!
  •   高超的繪畫技巧,書法巨匠,傳奇一生。。。。很值得一看的書。。。
  •   是本性價比很高的書。個人非常喜歡。值得一讀再讀。
  •   很喜歡,看著舒服
  •   不要泛論的
  •   好書,專業(yè)!
  •   還可以,版式大小有點特別,比較方
  •   只是介紹了一下,還可以吧,反正都是知識性的。
  •   趙孟頫拋卻家世摒棄忠義泯滅民族氣節(jié),才學書畫數(shù)百年來不為有識之士所重,宜也!譬如“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詩,文筆工整大義凜然傳誦一時,百年后又有多少人能想到這居然會是第一大漢奸汪兆銘早期反清被俘后的絕筆!本書不問政治不管背景不知世論人,考據(jù)與辭章再優(yōu)秀也只是職業(yè)文人的稻粱謀。
  •   穿線裝,彩圖清晰,印制可算得上精美。海外作者在插圖上可謂做足功夫。
  •   小時候初學書法,臨的是顏真卿的《多寶塔》,后來喜歡上趙字,尤愛其俊逸。但漸入老境以來,則越來越喜歡米芾了。
  •   書粗略的翻了下,內容很詳細,下次有空細讀
  •   本以為是消遣著看看 后來發(fā)現(xiàn)內容還是挺學術的~
  •   僅在網(wǎng)上看到此書就買了,而且讓我仔細看完,非常好!詳盡地分析了趙孟頫的畫藝。讓我這個湖州人才了解湖州原來還有如此偉大的畫家、書法家,春節(jié)回湖州之機還特意去看了蓮花莊邊的趙孟頫藝術館,看了幾近亂真的《鵲山秋色圖》,收獲頗多。
  •   因為喜歡他的畫所以想了解他 這本書還不錯
  •   收到了。書裝設計高雅,內頁插圖清晰,著者語言凝練,畫作分析到位。謝謝卓越!
  •   趙孟頫的情況 挺豐富
  •   很好的一本書,價格也很合理
  •   本來想買一本比較閑適的書隨便翻翻,順便也長長知識,想不到是一本論文集。很失望!
  •   了解中國畫的人都知道,趙孟頫和鵲華秋色圖這兩個名詞放在一起意味著什么,敢于評論這樣一個話題的著作,怎么能不看呢。
  •   可以拿來反復研讀的好書
  •   精致,不浮躁的好書
  •   好書 兩個字
  •   李鑄晉先生分析《鵲華秋色圖》的方式可以成為論文的典范。那種抽絲剝繭的功力,縱橫捭闔的視野,令人佩服。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