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100%的愛

出版時間:2007-7-19  出版社:心靈工坊  作者:約翰.威爾伍德(John Welwood)  頁數(shù):245  譯者:雷叔云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當(dāng)一個人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宛如萬里晴朗的長空,有溫暖的陽光閃耀,那光芒照亮彼此的生命,掃除內(nèi)心的孤單、恐懼與憂傷。然而,這完美的愛,時刻卻非常短暫。我們走進關(guān)係中,心頭的烏雲(yún)又開始聚集:「你會百分之百愛我嗎?」、「你了解我要什麼嗎?」、「你是否會離我而去?」……我們再次陷入猜疑、不安、忌妒、爭吵、憤怒、控制、防衛(wèi)、討好、失望的情緒,交織出世間愛情的聚散悲喜。 想要遇見100%的愛情,向他人索求只是徒然;完美的愛不在外面,而在內(nèi)心靈魂的溫柔之處。我們都是盛載著完美之愛的不完美容器,因為我們是凡人,帶著舊日的傷痕,在付出和接受間進退失據(jù)。只有與內(nèi)在的靈性連結(jié),認識到自己值得被愛、生命值得信任、學(xué)會欣賞彼此的不完美,才能真正敞開心門,讓愛進來。 威爾伍德博士是資深心理治療師,他認為,愛的療癒是一種靈性工作:當(dāng)我們感受到被宇宙所愛(We are loved),並讓自己成為愛(We are love),伴侶雙方就展開生命與生命的深刻交流,靈性也將隨之閃亮。

作者簡介

約翰.威爾伍德其人
作者約翰.威爾伍德為臨床心理學(xué)家,也是執(zhí)業(yè)心理治療師,自八○年代起,他成為超個人心理學(xué)的前驅(qū),又引領(lǐng)風(fēng)潮,整合東方靈修傳統(tǒng)與西方心理治療。
他於一九七四年獲芝加哥大學(xué)臨床心理學(xué)博士,在學(xué)期間與體察治療學(xué)派(Focusing therapy)大師尤金.簡德林(Eugene Gendlin)密切合作,確定內(nèi)心覺知能夠脾益心理治療。他原出身圣公會家庭,早年為日本禪所吸引,并受到亞倫.華滋(Alan Watts)《東西方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 East & West)一書的影響,開始對「心理治療與禪宗開悟的互補關(guān)系」產(chǎn)生興趣。在七○和八○年代,曾隨丘揚創(chuàng)巴仁波切 (Ch?gyam Trungpa Rinpoche)修學(xué),三十五年來不斷接觸佛法與東方各種禪觀的傳承,兼及西方的靈修傳統(tǒng)。
目前他在舊金山灣區(qū)一面主持一個私人心理治療工作室,一面任教於加州整合研究學(xué)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Studies),并擔(dān)任《超個人心理學(xué)期刊》(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助理編輯,同時他也對心理治療師提供進修課程,內(nèi)容多為「靈性框架中的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 in a spiritual framework)與「不設(shè)限境界的療癒力量」(the healing power of unconditional presence),并在世界各地帶領(lǐng)心理/靈性(Psychospiritual)與有意識的人我關(guān)系(conscious relationships)工作坊。
他已出版八部著作,包括知名的《心靈之旅》(Journey of the Heart)、《愛與覺醒》(Love and Awakening)、《邁向覺醒的心理學(xué)》(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和《平凡的魔術(shù)》(Ordinary Magic)等,本書是最新的著作,曾獲頒二○○六年度「促進更美好人生之書」 (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以及「最佳佛教作品」(Best Buddhist Writing)等書獎,他刻畫人類內(nèi)心如何渴慕完美無瑕的愛,一旦展開人我互動,卻往往潰不成軍,哀鴻遍野。他善用譬喻和意象,以抒情的筆觸,輕叩我們內(nèi)心最不為人知的角落,雖說是心理學(xué)著作,卻嗅得到散文的鮮香。有趣的是,作者時時現(xiàn)身書中,自身的療癒與覺醒和他諮談對象的經(jīng)驗平起平坐,與其說作者是心理治療專家,倒不如說更像一位朋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遇見100%的愛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1條)

 
 

  •      我看這本書好幾年了,每次都是自己心里非常不舒服的時候會看看,算是淺讀吧,最近辭職了,有很多空白時間,就好好讀了這本書,感覺自己的成長又多了些。。。。這本書是我的老師,帶我走進靈修大門,在這里能和興趣愛好相近的人們溝通,這樣的感覺真好!
  •      因一個豆友的推薦,找來了這本書?;蛟S是因為之前看了好幾本素黑的書,閱讀此書時并沒有特別的觸動。此書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對 于傷痕和怨恨的處理,以及絕對之愛和相對之愛的部分。
       完美的愛,卻沒有完美的關(guān)系。我所理解的完美之愛,應(yīng)該是出于開放和溫暖的心態(tài)去迎接愛,如書中所說接納愛比給予愛更具威脅,這就涉及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素養(yǎng),給予者未必知曉對方所需何種程度何種方式的愛戀。接納來自他人的愛,更需要一份勇氣與果敢,在試探接納的過程中,你會猶豫,會害怕,更會擔(dān)憂,真正的心靈契合是很少見的。世人所提及的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志趣相投之樂,精神伴侶之怡。
       沒有完美的關(guān)系是為什么呢?而這關(guān)系的缺憾在哪兒呢?我想本書給予的答案便是沒有步調(diào)一致的人,人和環(huán)境永遠都處于變化之中。
      
      愛可以定義的非常簡單:一種開放和溫暖的強力組合,叫人真正去接觸,將喜悅帶進生命并心懷感恩,自足于自己、他人和生命本身。開放——心中純潔并且無條件地肯定——是愛的本質(zhì);溫暖則是愛的基本表現(xiàn)方式,從這個肯定自然延伸出來——想要探伸出去并且接觸、契入、滋養(yǎng)我們的所愛。如果愛的開放性像清朗無云的天空,它的溫暖就像自天空折射而下的陽光,放射出彩虹般的光譜,包括諸如熱情、喜悅、接觸、共享、仁慈、關(guān)懷、諒解、服務(wù)、奉獻等。
      
      愛和心的傷口總是手牽手出現(xiàn),如光影相隨,無論我們愛一個人多深,我們還是難以長期克服懼怕和不信任感。的確,另外一個人把我們點的愈亮,心的創(chuàng)傷愈容易現(xiàn)出陰影,愈發(fā)顯眼。只要沖突、誤解、失望一生起,不安全感便從心的幽暗角落涌出,輕聲地對我們說:“瞧,根本沒人愛你?!保ㄊ堑?,描述的很到位)
      
      喂養(yǎng)我們的怨氣——視我們的親密伴侶為報復(fù)對象,或者怨恨人生或者其他人對不去我們,這是一項自我毀滅的行動。因為我們想傷害、排拒所憎恨的人或事,無意間也傷害、排拒了自己。(在這種心態(tài)中,自己會非常不快樂)
      
      心抓住過去的傷痛是一種求生機制,這樣可以確保我們在萬一松防時,傷痛不會不知不覺又爬上心頭。抓住怨氣的心是全時間工作的哨兵,專守望來自他人的威脅。簡單地說,我們不想再受傷,像以前一樣——好久好久以前的那一次。(有時候傷疤留在那里而不忍揭開生出新肉,只是為了掩飾自己曾經(jīng)的痛)
      
  •     不是自己喜歡的文書,看到簡介是不錯,
      
      看了一半不想看了,貌似紙上談兵.
      
      沒多大意思,在長篇的括出愛,講來講去都很不實際.
      
      
      
      不是自己喜歡的文書,看到簡介是不錯,
      
      看了一半不想看了,貌似紙上談兵.
      
      沒多大意思,在長篇的括出愛,講來講去都很不實際.
      不是自己喜歡的文書,看到簡介是不錯,
      
      看了一半不想看了,貌似紙上談兵.
      
      沒多大意思,在長篇的括出愛,講來講去都很不實際.
      不是自己喜歡的文書,看到簡介是不錯,
      
      看了一半不想看了,貌似紙上談兵.
      
      沒多大意思,在長篇的括出愛,講來講去都很不實際.
      
  •     人性是一個需要療愈、需要知道自己天性很美的孩子,傳統(tǒng)的文化、藝術(shù)、神話、宗教、儀式都能幫助人性憶起他神圣的本性,但時至今日,丟失了傳統(tǒng),我們每一個人為了人性,必須療愈內(nèi)心,靠自己的力量喚醒內(nèi)在的美善。
      
      對于關(guān)系的理解,相互扶持,感受自己被愛,感恩所擁有的。扶持的意思是良性的情緒環(huán)境。
      我們都在懷疑自我,所以有些人喜歡批評,有些人喜歡抱怨,有些人喜歡發(fā)脾氣,有些人喜好考驗彼此……
      如同我們?nèi)舨粣圩约海簿秃茈y讓別人愛我們一樣。對付壞事情的唯一辦法就是逃避。肯定你自己,也意味著接納你這個糟糕不完美的人。
      世上沒有壞人,只有沒好好被愛的人。責(zé)怪別人可以不必為自己的問題負責(zé),別人錯了,你就得到了滿足。原來喜歡把自己忙得不可開交,轉(zhuǎn)移對自己的注意,說明你可能不是那么喜歡跟自己在一起。
      
      每一個人降生到這世界,都是嶄新的,獨特的,之前從未存在過。每一個人都有義務(wù)……去知悉和思考……世界上從未有過像他一樣的人,因為如果有像他一樣的人存在,他就不需要存在了。每一個人都是嶄新的,被召喚來完成他在這世界的獨特性,每一個人最重要的任務(wù)就是實現(xiàn)他獨特的、空前絕后的潛力、而不是重復(fù)別人——即使是最偉大的人——已經(jīng)做過的。
      
      自愛最大的障礙是習(xí)慣拿自己和他人比較,或者想要跟他人一樣。只要心里有比較的念頭——審視自己究竟是跟他人一樣,還是比他們更好或更壞,就是在貶低自己。
      相似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某人可以使杰出的溝通者,另一個人可以使敏感的傾聽者,再一個人衷心獻身于真理的求索,有人能激勵別人做到極致。這些天賦的美可以發(fā)光,只要我們能欣賞生命中的特質(zhì),而不在心中預(yù)設(shè)想要達到的標準。
      
  •     每個人內(nèi)在都有純?nèi)坏谋境醯拇髳?。這是單面的愛,只有付出伸展開放溫暖喜悅,沒有攫取收縮關(guān)閉冷酷恐懼。然而我們的過往經(jīng)歷制造了一個心理模式——沒有人真的愛我們。他們總是蓄意傷害我們,包括最親的人,伴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每個人都帶著這種心理模式與他人相處。于是我們不斷地試圖去愛卻又像刺猬一樣過度防衛(wèi)。到底是先有被害心理模式還是先有傷害?這大概就好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那樣無解。 暫且把這個問題放一邊,我們來看看,這些傷痕累累的靈魂,因為害怕再次受傷而過度反應(yīng)、過度防衛(wèi)的行為模式是否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主流模式?在這里我們無需去評判好壞對錯,只要用心去想一想這些靈魂遭受的創(chuàng)傷并隨后產(chǎn)生出并非完全自知的人際反應(yīng)模式,就足以讓我們心生慈悲——每一個靈魂都飽受苦難。
      
      然而我們需要認清的是,那些傷害并非蓄意。它們是經(jīng)由上一個傷害開始不斷傳播繼續(xù)。傷害并非生命的本意。愛才是。當(dāng)我們能夠認識到,童年時父母對待孩子不當(dāng)?shù)那榫w方式給孩子帶來傷害并非他們的本意,那么我們就能放下怨恨而開始真正愛他們。孩子就好像一只干凈的玻璃杯,任何去拿它的人都會在上面留下印記。有些笨手笨腳的父母還會將它打碎(這句話出自《你在天堂遇到的五個人》)。這世界上有很多職業(yè)都需要多年的學(xué)習(xí)并通過層層考核有資質(zhì)才能上崗,但為人父母卻不需要。這或許就是傷害的起始。
      
      想要改變,你需要全然打開自己。我知道這對大部分人來說很難,對我而言亦如是。因為打開意味著更容易被他人的棱角和防衛(wèi)刺傷。然而這本書告訴我們,首先要去體會被大愛注滿的靈魂。愛在你的里面,它一直都在,只不過被你外部世界的幻像所迷惑而與愛失聯(lián)。這也就是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擺脫一種莫名孤獨感的緣由。與愛失聯(lián)不僅體現(xiàn)在個人與個人的交往,也顯然體現(xiàn)在宗教與宗教、民族與民族、政府與政府之間。于是人們總是對對方的一言一行緊張萬分,總覺得對方是蓄意要從我這里拿走些什么。我所有的已經(jīng)這么有限,你還要來奪走。于是劍拔弩張。弄清楚了這個事實,我們才能嘗試著去走出第一步??傄腥讼确畔履菬o謂的盔甲而張開純?nèi)挥焉坪蜔o懼的懷抱。否則我們將永遠無法終止這無盡的戰(zhàn)爭。
      
      如果你能與內(nèi)在愛聯(lián)結(jié),你會發(fā)現(xiàn)別人從來無法在你這里拿走任何東西。你不是那個由外部世界來定義的你。你生來具足圓滿。書里還給出了一些體會本我及內(nèi)在大愛的方法。類似于我們瑜伽中的靜坐冥想。值得嘗試。我們總是試圖從一段定義為愛的關(guān)系中去找愛。我們下意識地索取,結(jié)果讓對方開始想要逃跑。假如這是一個本身就有滿溢的愛的靈魂,是不需要向他人去索取愛的。他的愛非常非常充足,他只會付出愛。這樣純?nèi)坏母冻鰰寣Ψ礁型硎?,繼而反饋于你。如果你愛他,就愛他的全部。如果你不能做到,那只能說明你給的愛不是愛,只是以愛為名義的一種脆弱交易。因為你自己感覺不到愛,所以要向他人索取愛。
      
      雖然對于我們來說,跟隨舊模式似乎容易些。但顯然已經(jīng)被告知這樣做行不通了。那么何不嘗試去用另一種方式愛呢,這樣的愛是可能的。作者在里面有個很好的表述。先體會與本初連接的縱向之愛,然后你才能將愛橫向地擴散出去??v向之愛用我所學(xué)瑜伽的理解,就是我們?nèi)梭w中脈的能量。愛是能量。中脈就好像每個靈魂的中軸線或者說主心骨,能將這條主心骨健全起來的人,才可能真正懂得如何去愛人。否則只是陷入一片瘋狂的以愛為名義的恐懼掠奪之中。
      
      在這個世界上,愛是完美的,不完美的只是我們的關(guān)系模式。讓我以本書的最后一句話來結(jié)束這篇文章:人類的愛盡管并不完美,我仍愿意參與。
  •     愛大致造成兩類創(chuàng)傷,使人害怕親密關(guān)系:父母若過多侵入,未能提供足夠空間,孩子長大了會害怕親密接觸,以防卷入、受控制、受操縱、造妨害;父母若未能提供溫暖的感情接觸,孩子長大了會害怕遭棄,會造成依附他人,當(dāng)然這兩類創(chuàng)傷也會顯示為其他癥狀。許多人兩類各占一點,造成“拉鋸”的人際關(guān)系,對方開拔走人的話,他窮追不舍;而當(dāng)對方迎上前來,他反而縮頭縮腦起來。
      
      當(dāng)這樣的人,愿意并嘗試去接受別人的時候,已經(jīng)是付出了極大的勇氣,但結(jié)果可能是更大的悲劇。
  •     非常喜歡這本書。其實有時看書,不一定是得到想要的答案,才算有收獲。只是在體會書中描述的那些,曾經(jīng)歷或正在經(jīng)歷的過程,會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因為被理解,就會有更多積極的能量,去經(jīng)營生活中珍視的關(guān)系、珍貴的情感。
  •     雖然標題很“新時代”,但是內(nèi)容并非如此。沒有空洞的口號和靈性自戀主義,不是只強調(diào)極性的一極而貶抑另一極,作者所強調(diào)的正是要對治自己黑暗的面向從而達到整合的目的。
      
      剖析細膩具體,指導(dǎo)方法實用,是西方心理技巧和禪修智慧相結(jié)合的好書,可以與《平常禪》相結(jié)合進行使用。
      
      身心乏鈍,無力進行深層剖析時,看一遍就能很容易的找到詞匯定義心中的感受。
  •     書還沒有讀完,先看了電子版,看了一半覺得我該去買回來。無法言語的感激這本書。這些年來我的愛總是找了一個有一個的寄主,不安、恐懼總是讓我一刻不能松懈。這本書讓我很放松,開始學(xué)會寧靜的自己去感受愛,也學(xué)會了體諒別人付出我的愛??傊且槐緶嘏诵牡臅?/li>
  •      關(guān)于愛的命題,那么歷久常新,總是讓我們渴望、追尋,卻又總讓很多人執(zhí)著,乃至迷失,也許愛是一門要用一輩子去修煉的課程。
       最近看了一些與愛和心靈成長有關(guān)的書,想在這里和朋友們分享一下其中幾本――約翰?威爾伍德的《完美的愛,不完美的關(guān)系》、艾?弗洛姆《愛的藝術(shù)》和夏綠蒂?凈香?貝《愛情與工作的每日禪》。
       這三本書,我是連續(xù)看下來的,它們在關(guān)于愛的理解和自我建立上其實有著不少的共通之處,但也有著各自的特點和側(cè)重。約翰?威爾伍德是美國著名的臨床心理學(xué)家和心理治療師,所以他撰寫的《完美的愛,不完美的關(guān)系》比較深入淺出,也有較多的個案和結(jié)合內(nèi)容的練習(xí),閱讀這本書能讓讀者找到一種心靈陪伴的感覺;艾?弗洛姆是著名的心理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愛的藝術(shù)》出版至今已有五十多年,一直被譽為當(dāng)代愛的藝術(shù)理論專著中最著名的作品,書中對愛有很系統(tǒng)全面的論述,在前半部更側(cè)重于哲學(xué)層面的系統(tǒng)理論,而后半部則是討論如何對愛進行實踐,這本書象是一位學(xué)識淵博的老師,閱讀中能讓讀者能對愛有了全面的了解;夏綠蒂?凈香?貝是美國“平常心禪”的創(chuàng)始人,她通過禪修的角度去講述愛情、關(guān)系和工作等問題,并在理論的基礎(chǔ)上引導(dǎo)人們?nèi)绾芜M行修行,書中采用了大量作者與學(xué)生的對話記錄來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作者的觀點,這本書更像是一位修行的導(dǎo)師,能讓一直生活在東方文化背景中讀者在禪修的過程中更深刻地了解愛。
       在《完美的愛,不完美的關(guān)系》的扉頁上寫著“本書為世界和平而作,愿眾生皆知自己無時不被愛著,而終能與自他和平相處”,從這段話里面,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書所講的愛,不單指狹義的愛情,更包括“大愛”。所謂“大愛”也就是書中闡述的“絕對之愛”、“完美之愛”,它是完全開放、純?nèi)弧o條件的愛,它表現(xiàn)為內(nèi)在信心、自我接納,在與生命的關(guān)系上,它示現(xiàn)為安寧、感謝、生之喜悅;與之對應(yīng)的則是包括通常狀態(tài)的愛情在內(nèi)的“相對之愛”,它是不完全、不恒常、不完美的光影交替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含有愛恨并存和說不清的情緒。威爾伍德在本書中正是以“絕對之愛”和“相對之愛”為起點,為讀者闡述了人際關(guān)系中的怨氣、恐懼、盲點、不安全感、侵略和操縱傾向等,從而反過來讓我們學(xué)會面對自己、諒解自己和接納自己,并尋回一直就在我們內(nèi)心不曾離去的“大愛”。當(dāng)然,這將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學(xué)習(xí)的過程,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渴望完美的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quán)利,然而,我們所經(jīng)營的任何一份關(guān)系無不傷痕累累。也許每個讀者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收獲,甚至不可能即刻由此解決各自生命中的難題,然而正如作者告訴我們的:“如果說完美之愛象太陽,關(guān)系中的創(chuàng)傷就是短暫遮蔽了陽光的云層,所幸,正如太陽不可能消失,我們開放和溫暖的本性也不會遭到瓦解?!蓖昝乐異蹃碜晕覀兊膬?nèi)心深處,安住在完美的天性之中,本書就是旨在指導(dǎo)讀者如何與內(nèi)心完美之愛建立聯(lián)結(jié),治愈創(chuàng)傷,悅納自己,溫暖他人。
       “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墒斓膼凼牵骸倚枰?,因為我愛你?!报D―這是弗洛姆在《愛的藝術(shù)》一書中經(jīng)典論述,也是十分打動我的一段話。在書中弗洛姆并不急于告訴我們要怎么做,而是先討論了愛情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要研究和討論愛情。關(guān)于愛,弗洛姆在書中有著跨越年代和文化的縱深分析,他指出“人們往往把這種如癡如醉的入迷,瘋狂的愛戀看作是強烈愛情的表現(xiàn),而實際上這只是證明了這些男女過去是多么寂寞。”愛之所以是一門藝術(shù),是因為再也找不出一種行為或一項行動像愛情那樣以如此巨大的希望開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敗而告終,但人們不可能永遠放棄愛情,唯有找到原因并探究愛情的意義,并學(xué)會愛情――如同學(xué)習(xí)其他的藝術(shù)。在愛情理論中,弗洛姆先從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講起,然后通過分析博愛、母愛、性愛、自愛和神愛這幾種不同對象的愛,讓讀者了解這些不同的愛的含義、特征、差異和心理因素,再進一步論述愛情在當(dāng)代西方社會面臨的問題和衰亡現(xiàn)象。在愛的實踐部分,作者首先告訴我們,“愛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需要我們有紀律、集中和有耐心,而且還需要克服自戀、學(xué)會客觀、理智和勇氣,在最后,弗洛姆指出“愛情是以信仰為基礎(chǔ)的”,相信自己是我們能作出許諾的先決條件,相信自己的愛情并相信這種愛情能喚起別人的愛以及相信這種愛的可靠性是愛情的基本條件。盡管在詮釋愛的角度和方式與上一本書并不一樣,但對回到對愛的最高層面的認識,他們又是共同的,就如弗洛姆的另一句經(jīng)典的話所說的:“如果我確實愛一個人,那么我也愛其他的人,我就會愛世界,愛生活。如果我能對一個人說‘我愛你’,我也應(yīng)該可以說‘我在你身上愛所有的人,愛世界,也愛我自己?!?br />    與之前兩位作者不一樣,凈香從一個女性的角度去討論愛情與關(guān)系,她是四位孩子的母親,她從事過老師、秘書和大學(xué)行政助理的工作,離過婚,直到四十多歲才開始禪修,天賦和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使她的思想成熟、清明且富有慈悲心,也更能理解和體會學(xué)生們對于生活的許多困惑。《愛情與工作的每日禪》一書以禪修的起步、修行、服務(wù)為線索,引導(dǎo)讀者如何去處理感情和關(guān)系,如何面對受苦和選擇,如何活在當(dāng)下等。凈香對于禪的談?wù)撏侏毜剑敝溉诵?,同時也很實用,她注重對整個人生的洞察力,而不追求特殊的體驗。她要求每一個學(xué)禪的人“把自己的生命由夢境里帶出,投入真實與無常的真相之中。”和前兩位心理學(xué)家一樣,凈香也指出面對自己真實自我的重要性,她認為通過坐禪可以使我們和有限小我之間的扭曲認同慢慢消逝,從而實現(xiàn)“無我,一個對生命坦率開放的回應(yīng)?!币虼俗髡呤痔岢U(即打坐),她認為不管修行了多久,都必須非常小心、一絲不茍地打坐。而圓滿的修行就是有能力接納生命,體驗它的本質(zhì),這和威爾伍德提倡對內(nèi)心完美之愛建立聯(lián)結(jié)有著本質(zhì)上的契合。在凈香看來,“關(guān)系的重點是生命由于這條管道而增加了力量,一個良好的關(guān)系會帶給生命更多的力量。這就是生命所追求的……只要兩人需求很少,關(guān)系就會很強壯,就能夠正常運作?!彼恢碧嵝盐覀兓钤诋?dāng)下的道理,修行就是要承諾自己對每一瞬間的體驗,這將能幫助我們處理欲望、怨氣、貪念、迷茫,以及面對無常、痛苦和失去,當(dāng)我們完全體驗自己的痛苦時,它就是快樂?!拔覀儫o法活著而沒有這一瞬間,因為它就是我們的生命。聽從它的指引就是去看它、感受它、嘗它、摸它、體驗它,然后由它決定有生命是需要做的?!泵恳粋€瞬間只有會發(fā)生的事情在發(fā)生,生命永遠是它自己的樣子,它不會永遠公平,也不會永遠可喜,但這不應(yīng)該妨礙我們享受它、欣賞它和感謝它,這也許就是凈香“平常心禪”的要義所在,也正是“大 愛”的表現(xiàn)。
       上面三本書都是很不錯的心智成長類書籍,它們談?wù)摰亩际恰皭邸?,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卻又同樣帶給人們心靈的撫慰和成長的智慧。在體驗愛和生命的這條漫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曾經(jīng)困惑,也都在此刻或彼時那么需要心靈的滋養(yǎng),因此,向我的朋友們推薦這幾本書,希望這些書中的智慧能帶來一路的心靈喜悅,并讓我們相信永遠有最純粹和無限的愛,就在心中。
      
  •     作者為大家指出,愛、與愛的感覺都是在自己的內(nèi)心中與生俱來的,從未消失過,我們都只記得想外看,向外尋找,而忽略了內(nèi)心,愛,在自己的心里面。就像作者所說的一樣,“想靠別人獲得喜悅,我潰不成軍”很精辟:)
  •     成為轉(zhuǎn)化之道的親密關(guān)系
      
      野獸愛智慧
      
      在現(xiàn)今,相愛的兩個人想要共度一生,要面對的挑戰(zhàn)與困難可說是前所未有。與過去相較,今日的伴侶從長輩、社會與宗教團體那里得到的協(xié)助與指導(dǎo),可說是少之又少。舊社會與經(jīng)濟體系為婚姻這種終生關(guān)系所提供的基本要件,如今絕大部分蕩然無存。即使是生養(yǎng)后代此一古老的誘因──傳宗接代與繼承家業(yè),或分擔(dān)家務(wù)與提供家計──也多數(shù)不再。男人與女人之間的關(guān)系,即缺乏明確指引又少掉了家族的支持,即欠缺宗教的環(huán)境又沒有了社會意義的督促,這種情形在人類歷史上堪稱首見。
      
      時至今日,婚姻從傳統(tǒng)所得到的支持絕大部分都失落了,夫妻跟家族、社區(qū)以及共有的價值也漸行漸遠,再也沒有多少令人信服的外在理由,足以維持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終生旅程;唯有使彼此相結(jié)合的個人內(nèi)在特質(zhì),才足以讓他們繼續(xù)走下去。如何建立健全的關(guān)系,彼此如何以及為何而廝守,全都要靠夫妻各自去摸索,這種情形也是有史以來首見。
      
      今天,在愛與承諾中蹣跚而行的男男女女,堪稱一群先驅(qū),置身于一塊人類從未自覺地探索過的領(lǐng)域。重要的是,只有了解這種情況乃是嶄新的,在親密關(guān)系中碰到了困境時才不致于自責(zé)。在過去的時代,有人若想要探索生命之奧祕,往往都是進入寺廟或修院,遠離固有的家庭聯(lián)繫。然而現(xiàn)在,對許多人來說,親密關(guān)系已經(jīng)成為新的生命荒原,讓我們與自己內(nèi)在的各種神魔面對面,要求我們將自己從舊有的習(xí)慣與盲點中解放出來,在日常生活中充分發(fā)展自己的力量、知覺與深度。
      
      在過去,傳統(tǒng)的婚姻因有其既定的社會功能,因而得以維持。現(xiàn)代的婚姻則是建立于情感而非功能,這樣的關(guān)系,不穩(wěn)定自不足為奇。浪漫的情感雖然激動人心,其易變卻也是惡名昭彰的。社會責(zé)任與浪漫情懷之外,長期的親密關(guān)系顯然需要有新的基礎(chǔ),需要有一種全新的觀點與精神,來幫助伴侶找到新的方向與動力。
      
      若要在親密關(guān)系中培養(yǎng)一種新的參與精神,我建議首先要承認并接受一個觀念:親密關(guān)系可以提供一個有力的機會,喚醒我們本性。親密關(guān)系若要發(fā)展的好,就必須要能夠反映并提升我之所以為我,而不是只反映社會、家庭或自己所造作的那個有限的自我形象。同時,親密關(guān)系必須以我之所以為我的整體作為基礎(chǔ),而不是單單建立在任何形式、功能與情感之上。要做到這一點可是一大挑戰(zhàn),因為,這趟旅程是在尋求我們最深層的本性。事實上,與自己的所愛結(jié)合可能正是這趟旅程的最佳載體之一。若依此而行,親密關(guān)系將成為一條道路,由此展開個人靈性發(fā)展的敞開過程。
      
      在歷史的婚姻辨證中,如果形式與情感、責(zé)任與愛情曾經(jīng)是正反命題,那么,我們現(xiàn)在便可以思考的新綜合命題就是:婚姻是一種需要雙方都自覺的親密關(guān)系,是天與地的結(jié)合。自覺的親密關(guān)系之旅必然會引發(fā)一些問題,這只要看希臘神話中艾勒斯(Eros)與賽姬(Psyche)的故事就可以明白了。艾勒斯在黑夜里成為賽姬的愛人,條件是她永遠不能看到他的容貌。兩人相安無事地過了一陣子,但因為看不到心上人,賽姬不免好奇他的真面目,想要一探究竟。當(dāng)她點亮燈看到艾勒斯的容貌時,他一飛而逝。為了要找回心上人,賽姬經(jīng)過了重重的考驗,最后,當(dāng)她終于克服萬難,與艾勒斯再度聚首時,兩人的愛乃更為完滿,能夠在白日進行了。
      
      這則神話點出了長久以來自覺(賽姬)與性愛(艾勒斯)之間的緊張。傳統(tǒng)西方的婚姻就有如黑夜中的愛情,然而,時至今日,在不自覺的常規(guī)之中,親密關(guān)系不再能夠順暢運作,我們所需要的是一種新的覺悟。正如賽姬一般,在自覺中,每向前一步都引發(fā)新的考驗,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寫照。
      
      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12:32,野獸愛智慧居
      
  •     雷叔云在翻譯這本書的時候,反復(fù)用到一個詞“失聯(lián)”,開始還有點不習(xí)慣這樣的說法,但是漸漸覺得對于這個詞的翻譯不錯。沒有看過英文原版,我猜原詞可能是disconnection.
      
      愛一個人,卻不要與自己內(nèi)在那本來就存在的愛失聯(lián)。愛一個人,卻不要丟了內(nèi)心的自愛。這是我從這本書中學(xué)到的。外在的愛很不穩(wěn)定,所以一個人首先要學(xué)會愛自己,才能在感情中少受傷害。
      
      這是本心理醫(yī)生寫的書,因此帶著心理療傷的色彩。還給出一些有效的自我練習(xí)方法,讓自己內(nèi)心深處“那個受傷的小孩”重新感受到愛,并在愛中被治愈.
  •     斷斷續(xù)續(xù)的讀完了這本書,突然覺得如果“愛”以及“愛的關(guān)系”變得完美無暇,生活會不會失去了他原有的樂趣呢?
      很多人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受到傷害,對于每一個個體而言,這常常是難以釋懷的痛苦,但放眼看看身邊的人們,哪一個沒有在感情的事情中經(jīng)歷波折呢?“愛”總是以她美好的一面示人,但無數(shù)人因愛而傷,因愛而痛,其實這才是愛的完美,這才是愛的真諦。
      不要對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苛求太多吧,那樣只能加速愛的死亡。愛是需要相互給予,相互付出的。愛是需要在愛的過程中孕育滋養(yǎng)的,愛是需要在愛的過程中生根發(fā)芽的。
      哪里有愛,哪里就是家。為你愛的人而痛,也是一種幸福吧。
  •     世上沒有壞人,只有沒被好好愛過的人
      
      野獸愛智慧
      
      怨恨政治的根源
        
        左派和右派的政治歧異,以及隨之而來的兩派對抗(尤其以美國為然),是由兩種回應(yīng)兒時愛之創(chuàng)傷的方式演變出來,孩子在家庭中若沒被好好地愛,他對付無助、痛苦、無力的方法就是一種稱為「向侵略者認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的心理防衛(wèi)機轉(zhuǎn),這牽涉到認同愛懲罰的強勢父母(通常是父親) :「如果我像他一樣,就更安全了?!惯@樣一來,孩子在沒有權(quán)力的情況下,發(fā)現(xiàn)到一點點權(quán)力。這是成為極右派的心理過程。
        
        因此,右派倡議法治、國家安全、用重典、擁有槍枝、有錢有勢之菁英的特權(quán),以及愛國主義(patriotism由拉丁字根pater來,即父親)。這種性格結(jié)構(gòu)既由漠視傷口而來,右派人士通常都不同情被踐踏的人,經(jīng)常妖魔化他們,稱他們?yōu)椤蛤_領(lǐng)社會福利者」、失敗者、格格不入者。對他們而言,美國和工業(yè)化文明為成人世界,第三世界和未開發(fā)國家則被視為不負責(zé)任的孩子,必須嚴加管教,告訴他們該做什麼,這種態(tài)度形成極權(quán)傾向,如殖民主義,帝國建立、鎮(zhèn)壓受人擁戴的異議份子等。
        
        右派人士需要顯出強大果決的形象,看不出一點柔弱無助的跡象,因此工人群眾經(jīng)常投票給強硬的右派領(lǐng)袖,其實這些領(lǐng)袖和他們的經(jīng)濟利益是相左的,但因維持對強大領(lǐng)袖(如父母)的認同比守望他們的利益(如孩子)更重要,這樣他們可避免面對自己的傷口和恐懼,而感覺安全,同時,他們害怕豆腐心腸的自由派總是同情負傷、受壓迫的人們。即便自由派可能改善他們的經(jīng)濟安全感,但要說到投票給自由派,還是會動搖他們整個情緒安全感的認同。
        
        反之,左派人士通常認同受害的孩子這一方,孩子在不公平、不敏感、壓制的父母腳下討日子,因為他們承認并感覺到傷口的痛楚,自然被慈悲和社會公義的觀點吸引,因此左派倡議勞工權(quán)益、社會安全網(wǎng)路來照顧貧窮和被踐踏的人,以及更公平、更人性的對外政策。(筆者的觀點和喬治.雷考夫(George Lakoff)的「右派嚴厲父母vs.左派無微不至父母」的模型不謀而合,但筆者強調(diào)的是:由於對愛的創(chuàng)傷的不同策略而產(chǎn)生這兩極的心理角度)。
        
        然而,大部分左派太認同受害者,以致他們無法信任權(quán)力和擁有權(quán)力的人,這引起一種奇怪的情形,激進人士常搬磚頭砸自己腳,阻礙任何抓住權(quán)力疆繩的可能──舉例來說,他們拒絕修正他們非常理想性的原則,以建立更廣泛的聯(lián)盟來取得執(zhí)政權(quán);他們用自戀的方式建立秩序,讓一般大眾看不慣而反對他們;或者投票給根本不可能勝出的第三黨,因此保證右派會贏得選舉,造勢集會的口號變成:「你們錯待我們,我們不跟你們玩了?!?
        
        因此左右派代表對同一創(chuàng)傷──沒感覺被愛、被尊重、受照顧──的相反處理方式。他們之所以彼此相互對立、缺乏對話,是由於他們顯示出對彼此的重大威脅。右派代表專權(quán)、愛懲罰的父母,嚇壞了左派,左派一直得警戒著不讓可怕的法西斯、侵犯人權(quán)的警察國家出現(xiàn);左派的寬鬆隨意也嚇壞了右派,右派得時時提防道德原則的腐蝕、愛國主義的闕如、對犯罪的手軟──都會動搖他們的強勢父母立場,失去安全感。
        
        邪惡的背后
        
        是什么驅(qū)策人們追求控制他人的權(quán)力?為什么有人肯花這短暫、寶貴的一生追求建立帝國或君臨世界的妄想?控制他人的權(quán)力是想證明我是有影響力的人、強迫他人仰望他:“老子早晚會叫你尊敬我,折磨你或殺掉你在所不惜!”如果我證明給你看我真是有影響力的人----一個領(lǐng)袖、獨裁者、征服世界的人、有錢大亨-----那就得尊敬我,也許我就心滿意足了。但如果我感到被愛擁抱著,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別人高。
        
      這世界所有邪惡的背后,潛藏著負傷、失去愛的聯(lián)結(jié)的內(nèi)心痛苦,我們行為不良是因為我們內(nèi)心痛苦,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的本性一開始是開放而溫柔的,所以世界上所有丑陋都額可以追溯至我們背離了坦誠美麗的內(nèi)心。
        
        當(dāng)我們認識了這一點----世界上的罪惡不過是普世創(chuàng)傷的癥狀----我們就可以理解法國靈性導(dǎo)師亞諾?狄士甲丁的一句話:“世上沒有壞人(包括斯大林和希特勒),只有沒被好好愛過的人。這樣邪惡的根源就露出來了:世上沒有壞人,只有不被愛的人。如果斯大林、希特勒、本拉登有過被愛和值得為人所愛的經(jīng)驗,他們怎么有理由去殺戮?當(dāng)你感覺到愛在體內(nèi)流動時,你只想去禮贊它、滋養(yǎng)它,而不是摧毀它。
        
      當(dāng)然,像斯大林和希特勒這類的獨裁者并不知道是什么在驅(qū)策他們,因為他們講創(chuàng)傷的痛苦埋藏在層層怨氣、鐵石心腸和自我膨脹之下,難怪必須經(jīng)過許多年的心理治療才能看到那瘀傷處處、沒有好好被愛的生命也需要溫柔的、愛的關(guān)懷?!叭绻勾罅直徽嬲龕圻^,他不可能殺害兩千萬人?!?
        
        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在她所著的《For Your Own Good》和《Paths of life》中,研究童年缺愛和創(chuàng)傷在生命中的角色,以及邪惡暴君的產(chǎn)生。在她演講中有一相關(guān)的段落(“The Childhood Trauma”,1998年發(fā)表于紐約)
        
        “我可以斷言我從未碰過一個迫害者在童年不是一個受害者,雖然他們大部分自己并不 知道,因為他們的感覺被壓抑了,這些人對自己知道愈少,他們對社會的危險就愈大,所以我想去了解”每一個受害者都會變成一個迫害者“的錯誤陳述,和我認為正確的陳述:“每一個迫害者在童年都是一個受害者”之間的分野是很重要的。
        
        對希特勒父親阿洛伊斯?希特勒(Alois Hitler)而言,他可能是猶太人后裔的嫌疑(希特勒的祖母很可能被她的猶太雇主弄懷孕的),在他生長的反猶的環(huán)境中是令人無法忍受的-----他唯一能做懲罰的事就是在兒子阿道夫身上發(fā)泄怒氣,根據(jù)他女兒的報告-----阿洛伊斯毫不留情地揍阿道夫。他的兒子試圖驅(qū)除他童年的恐懼,培養(yǎng)出狂熱的妄想:要靠他把他自己,還有全德國,然后全世界,從猶太血統(tǒng)解放出來。
        
      毛澤東小時候常常被父親鞭打,,但他很少全盤承認他對父親的怒氣,他父親是一個嚴厲的老師,要從兒子身上“拳棍出男子漢”。斯大林即使在權(quán)力頂峰,他的行為仍是被無意識、小孩式的無權(quán)恐懼所驅(qū)策,很顯然,她的父親,一個格魯吉亞的窮苦鞋匠,幾乎每一天都試著用烈酒和打兒子來淹沒他的挫折感,他母親有精神異常癥狀,毫無能力衛(wèi)護兒子,而且常常離家出走------斯大林直到生命末期都不斷理想化他的父母,并一直恐懼危險來臨,那危險早就不存在,但仍存在于他精神錯亂的心中,即便他后來為百萬人所愛戴崇敬,那恐懼仍沒停止?!?
        
        人性是一個需要療愈、需要知道自己天性很美的孩子,傳統(tǒng)的文化、藝術(shù)、神話、宗教、儀式都能幫助人性憶起他神圣的本質(zhì),但時至今天,沒有了傳統(tǒng),我們每一個人必須為了人性,自己療愈內(nèi)心、茲內(nèi)在的美善做好哦個醒覺。
        
        好消息是,所有我們最羞愧、感覺罪大惡極的事,都只是紙老虎。你在老虎張牙舞爪咆哮的背后,會發(fā)現(xiàn)一個悲傷、孤獨、絕望的孩子,感覺和愛失去聯(lián)結(jié)這就逼迫世界上的恐怖現(xiàn)出原形了,對愛關(guān)閉的心靈是所有惡業(yè)之源,散發(fā)余震,在全世界回蕩。
        
        由于我們生命中的第一份愛的經(jīng)驗多來自他人(父母),我們很自然以為愛來自人我關(guān)系,這使我們渴求別人的認同,以躋身于愛。一旦這份關(guān)系低於期望值,失望導(dǎo)致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可愛才得不到愛和尊重,這種「無愛感」(mood of unlove)是心的創(chuàng)傷,與其為跛腳的自我形象而自責(zé),不如設(shè)定出一個「可惡之人」,羅織對方錯處:「都是你害我……」,將自己化為受害者,以尋求安慰與滿足。自殺炸彈客看得見,因而引發(fā)震撼,然另一種無聲無息而威力更為驚人的恐怖襲擊,更叫人戰(zhàn)慄,那就是「無愛感」的引信,自我們內(nèi)心一路延燒,燒出種種情緒性攻擊,甚至燒出情緒自殺炸彈客。
        
        外在的恐怖行為不過是內(nèi)在的恐怖心理的外顯癥狀,當(dāng)人們感覺得不到愛、被糟蹋,便要找人來責(zé)怪、出氣。雖然一般認為戰(zhàn)事和恐怖主義是政治議題,實際上,有愛在體內(nèi)暢流無礙的人是不會扔炸彈的??植乐髁x是與愛失聯(lián)的癥狀,全世界都染上了這個病 ,跟戰(zhàn)爭一樣。
        
        除非我們治癒世代相傳的「無愛感」來清除這個瘟疫,否則這地球上司空見慣的恐懼和恐怖事件將永遠不能消除,「對抗恐怖主義的戰(zhàn)爭」是一個矛盾修飾語、子虛烏有之事,因為戰(zhàn)爭不可能消除恐怖主義,只會製造更多恐怖,我們只有處於愛的環(huán)境,才會真正覺得安全,無懼攻擊。W. H. 奧登(W. H. Auden)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時,在詩中這麼寫著:「我們必須相愛,不然會死?!?
        
        宗教、社會領(lǐng)袖人士都懂得好戰(zhàn)是與愛分離的病癥,因此經(jīng)常強調(diào)要解決問題,愛是其中關(guān)鍵。舉例來說,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認識到怨恨促使戰(zhàn)爭發(fā)生,疾呼唯愛能治癒斯疾:「世界上的人們早晚必須找到和平共處之道……,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從人類沖突中進化出一種拒絕復(fù)仇、侵略、報復(fù)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基礎(chǔ)就是愛?!?
        
        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12:38 北京野獸愛智慧居
      
  •     好人一生平安
      100%的愛情可遇不可求
      初戀是100%,但初戀不是到永久
      之后,總有會些許保留
      或是說我命苦
      一直沒碰到100%付出的人兒
  •     完美的愛 不完美的關(guān)系
      有時候我以為得美好幻滅 但是我還是在原地
      如果幸福擁抱著我 我肯定樂樂的不行
      那么我也會讓它緊緊抱著我
  •     如果我感到被愛擁抱著,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別人高.
      
      第一次在網(wǎng)上看到這句話,我感覺被擊中了一下。不知道為何,當(dāng)時覺得,這句話真好,還有,我也屬于這句話。
      
      如果我被愛擁抱,我不需要站的比別人高。
      
      這兩天休息下來,回首過去,才發(fā)現(xiàn),我真的是這樣一個人。
      
       一. 感覺不到愛時,變身考試狂
      
       前不久新聞報道過一個女孩子,變成考試狂,天天想要考試,不考試便不舒服。
      
       后來接受心理咨詢,她才發(fā)現(xiàn),這樣的心理,來自于從小所受的鼓勵,成績好時家人老師便給與愛,成績不好時,便失去愛。
      
      我14歲離家求學(xué)之前的生活,包圍在家人和朋友的愛里面,學(xué)習(xí)是不用刻意去操心的事情,雖然也努力,但不是那種想要超越自己到一定程度的那種。
      
      關(guān)鍵在于, 那個時候,我是我自己。我真正的感覺只要我努力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給老天了。
      
      想起來,這句話是我媽在病榻上對我說的,在我中考感到壓力想要放棄之前。
      
      所以,確切地說,是家人的愛, 給我安全感,讓我放松的取得成績,同時不失去自我。
      
      而14歲之后離家的求學(xué)生活,簡直是場災(zāi)難。
      
      我這輩子最發(fā)奮的兩次,出現(xiàn)在高中和大學(xué)。
      
      那兩段曾被我認為自己在成長成熟堅強的日子,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其實是被缺少愛的不安全感控制,從而進行的逃避的方式,懲罰自己,14歲之前完整統(tǒng)一的我從此分裂成兩個人:一個冷漠理智心機深重,在現(xiàn)實世界中如魚得水,一個縮成一團,驚恐不安,所在內(nèi)心深處,只是在夜半時分偶爾出來放放風(fēng)。
      
      14歲離開父母,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生活,突然,父母從身邊消失了,你要獨力去面對一群陌生人,面對他們對你的評價,面對單純的競爭,整個環(huán)境從“你放心,只要你盡力就行了”,變成“你為什么這么差?”
      
      這種慌亂和失措,第一次出現(xiàn)在辦班級板報時的失敗,第二次出現(xiàn)在化學(xué)方程式默寫只拿了十幾分。
      
      這種制度,或者環(huán)境,都不會對你說:你做自己就好了,現(xiàn)在的你夠好了,不一定要在各方面都出色。所以,老師同學(xué)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會讓你開始懷疑自己,手足無措。中考時,那個放松的我,不知道去了哪里。
      
      而最后一根稻草,自然是那件不堪回首而又被我背在肩上十多年的包袱。
      
      那是一次催化劑, 之前的我,正在自我迷失的迷潭中掙扎,雖然與環(huán)境格格不入,我還是那個我。
      
      之后的我,被無愛感和隨之而來的壓抑在心中的憤怒嫉妒冷漠絕望牢牢控制。
      
      來吧,數(shù)學(xué)題,來吧,方程式,我可以搞定你們,就像搞定我埋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悲傷和絕望。
      
      我學(xué)會在考試前放松自己,冷靜的面對過去讓我慌亂不堪的考試,最后甚至有些愛上了考試。
      
      確切的說,是愛上了那種可以控制的感覺。
      
      考試,是我唯一能控制的事情,那么我不愛它,愛誰呢?
      
      同樣的事,出現(xiàn)在大學(xué),話說沒有了高考的壓力,為什么還會有這種情況呢?
      
      因為無愛感帶來的副作用還沒消褪,在一個放松的環(huán)境,我仍然警惕,不愿意放開自己,雖然同時希望愛與被愛。
      
      雖然大學(xué)有很多好友,他們是新的人,但是,畢竟沒有一個人能夠治療我, 能夠給我足夠的安全感,能夠透過我重重的盔甲認識了解我。
      
      而考試,仍然是我唯一能控制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在打小抄的時候,我永遠是第一個交卷,然后在空蕩的校園里晃蕩,享受那一刻的輕松和控制感。
      
      我發(fā)現(xiàn)另一件能夠控制的事情,是圖書館的書??戳撕芏嘈≌f,可以說不是開啟,而是借助它們回到了部分的自我。
      
      那時候看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感覺自己就像男主角,在直子和綠子之間,我到底要拯救直子,還是去放任自己全心愛綠子? 其實,就是,我要回到過去拯救那個陷入泥潭的自我,還是放開手放開過去和現(xiàn)在,做一個全新的但忠于自我喜歡自己的自我?
      
      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只有回去拯救了那個過去陷入泥潭的自我,我才真正成為今天全新的忠于自我的我, 我才真正喜歡上自己,重新讓自己充滿愛。
      
      
      
       二 絕望時伸出的毒蝎之針
      
      這輩子我年齡越大,脾氣越溫和,人人都說我人好沒有脾氣。
      
      可是,我最近驚悚的發(fā)現(xiàn),我曾經(jīng)對人說過很重很重的話,而且是重要的人。
      
      為了治療自我,我重新返回過現(xiàn)場,才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已不在,經(jīng)歷了又一輪的絕望。
      
      憤怒嫉妒那種久違的感覺又重新出現(xiàn)。于是我留下一個凌亂的戰(zhàn)場,慌亂出走,洗刷一切記憶。
      
      然后,我以優(yōu)異成績考完P(guān)MP。
      
      然后,我將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恢復(fù)生產(chǎn),計劃結(jié)婚計劃生子。
      
      直到最近,我看到我曾經(jīng)寫給別人的一些話,投下一顆悶雷,我原來對人說過這么重的話。
      
      由頭至尾,我只是驚恐的躲在自己的軀殼里。當(dāng)重新感受到無愛的時候,感受到痛苦到無以復(fù)加的時候,除了逃跑,還要確保自己以后不受到這種痛苦,因此一定要斷絕任何可能,所以,要決絕無情。每句話,今天我看來已經(jīng)驚心動魄,普通人都無法承受。毒蝎之針。
      
      今天,不禁重新審視,自己總是記憶自己的痛苦,陷入自己的痛苦中不能自拔,為什么卻對自己對他人造成的痛苦熟視無睹?
      
      為什么?
      
      究竟是痛苦蒙蔽了雙眼,還是別人對你真的做了罪大惡極的事情?
      
      回首過去,似乎性格里有種對于自己重視的人,不愿去正視和珍視的魯莽馬虎的性格。
      
      對家人,對愛人。
      
      大概,是害怕最終被拋棄和傷害吧。最終回到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那個夢里的天臺,面對未知的黑色夜空。你們都在哪里?
      
      最近老是想《呼嘯山莊》里的林敦,想著年少時被??藚柷撇黄鸬乃?,為何在后來變成一個溫柔慈愛的父親,被女兒熱愛和追憶,被大家懷念? 而年少時愛的率性的??藚?,成為一個孤獨終老的惡棍?
      
      分別大概在于愛吧。
      
      明明知道卡瑟琳愛著別人,林敦仍然溫柔的待她,待他們的孩子。
      
      而??藚柭牭娇ㄉ照f了一句嫁給他會埋沒自己,就馬上離家出走十幾年,回來后仍然要破壞一切,只因了那一刻愛突然消失的時刻帶來的恐怖感。他也很可憐。
      
      分別大概在于,即使自己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仍然能夠愛人和替人設(shè)想吧。
      
      這大概就是真正的愛。我一直未曾真正學(xué)會過的。
      
      
       三 你不需要站的比人高
      
      我想要回到過去,擁抱那個面對新環(huán)境驚慌失措強作鎮(zhèn)定的女孩子,對她說:
      
      別害怕,你就是你,你不需要比別人好,什么數(shù)理化,不好就算了,扔掉它們,你照樣可以用文字和天生的對美的敏感過一輩子。你不需要變成一個普通的理科生,你需要成為你自己,做你想做的事情,即使陷入低谷,相信你自己的天分,那些你的父母都沒有看到,但是你自己卻很清楚的天分,不要埋沒它們。
      
      還有,即使你重視的人沒有照顧好你的內(nèi)心,你還是要照顧好自己和他們的內(nèi)心,然后好好的對待他們,照顧好他們的感受,因為這樣是你最好的選擇,不要因為失去愛的恐懼而毀了一段關(guān)系。包括和親人愛人。你們的愛是天生的,任何力量無法剝奪的,除了你自己。
      
      
      我想要對我傷害過的人說:
      
      抱歉說過那樣的話,要知道我這樣的人說出這種話,表示你們是對我很重要的人,我只是害怕得不到你們的愛和肯定。我只是當(dāng)時很迷惘。不知道怎么表達對于可能失去你們的恐懼。不知道怎么應(yīng)對心里面似乎看不到底的痛苦。希望你們心中能有愛身旁有親人愛人,能夠化解我?guī)Ыo你們的痛苦。希望今后能夠溫柔的對待你們的愛人和重要的人。不讓我?guī)Ыo你們的痛苦傳播下去。
      
      
      原來愛的確是至高無上的力量。
      
      
  •     以靈性的眼光洞察政治的背后
      
      怨恨政治的根源
      
      左派和右派的政治歧異,以及隨之而來的兩派對抗(尤其以美國為然),是由兩種回應(yīng)兒時愛之創(chuàng)傷的方式演變出來,孩子在家庭中若沒被好好地愛,他對付無助、痛苦、無力的方法就是一種稱為「向侵略者認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的心理防衛(wèi)機轉(zhuǎn),這牽涉到認同愛懲罰的強勢父母(通常是父親) :「如果我像他一樣,就更安全了?!惯@樣一來,孩子在沒有權(quán)力的情況下,發(fā)現(xiàn)到一點點權(quán)力。這是成為極右派的心理過程。
      
      因此,右派倡議法治、國家安全、用重典、擁有槍枝、有錢有勢之菁英的特權(quán),以及愛國主義(patriotism由拉丁字根pater來,即父親)。這種性格結(jié)構(gòu)既由漠視傷口而來,右派人士通常都不同情被踐踏的人,經(jīng)常妖魔化他們,稱他們?yōu)椤蛤_領(lǐng)社會福利者」、失敗者、格格不入者。對他們而言,美國和工業(yè)化文明為成人世界,第三世界和未開發(fā)國家則被視為不負責(zé)任的孩子,必須嚴加管教,告訴他們該做什麼,這種態(tài)度形成極權(quán)傾向,如殖民主義,帝國建立、鎮(zhèn)壓受人擁戴的異議份子等。
      
      右派人士需要顯出強大果決的形象,看不出一點柔弱無助的跡象,因此工人群眾經(jīng)常投票給強硬的右派領(lǐng)袖,其實這些領(lǐng)袖和他們的經(jīng)濟利益是相左的,但因維持對強大領(lǐng)袖(如父母)的認同比守望他們的利益(如孩子)更重要,這樣他們可避免面對自己的傷口和恐懼,而感覺安全,同時,他們害怕豆腐心腸的自由派總是同情負傷、受壓迫的人們。即便自由派可能改善他們的經(jīng)濟安全感,但要說到投票給自由派,還是會動搖他們整個情緒安全感的認同。
      
      反之,左派人士通常認同受害的孩子這一方,孩子在不公平、不敏感、壓制的父母腳下討日子,因為他們承認并感覺到傷口的痛楚,自然被慈悲和社會公義的觀點吸引,因此左派倡議勞工權(quán)益、社會安全網(wǎng)路來照顧貧窮和被踐踏的人,以及更公平、更人性的對外政策。(筆者的觀點和喬治.雷考夫(George Lakoff)的「右派嚴厲父母vs.左派無微不至父母」的模型不謀而合,但筆者強調(diào)的是:由於對愛的創(chuàng)傷的不同策略而產(chǎn)生這兩極的心理角度)。
      
      然而,大部分左派太認同受害者,以致他們無法信任權(quán)力和擁有權(quán)力的人,這引起一種奇怪的情形,激進人士常搬磚頭砸自己腳,阻礙任何抓住權(quán)力疆繩的可能──舉例來說,他們拒絕修正他們非常理想性的原則,以建立更廣泛的聯(lián)盟來取得執(zhí)政權(quán);他們用自戀的方式建立秩序,讓一般大眾看不慣而反對他們;或者投票給根本不可能勝出的第三黨,因此保證右派會贏得選舉,造勢集會的口號變成:「你們錯待我們,我們不跟你們玩了?!?br />   
      因此左右派代表對同一創(chuàng)傷──沒感覺被愛、被尊重、受照顧──的相反處理方式。他們之所以彼此相互對立、缺乏對話,是由於他們顯示出對彼此的重大威脅。右派代表專權(quán)、愛懲罰的父母,嚇壞了左派,左派一直得警戒著不讓可怕的法西斯、侵犯人權(quán)的警察國家出現(xiàn);左派的寬鬆隨意也嚇壞了右派,右派得時時提防道德原則的腐蝕、愛國主義的闕如、對犯罪的手軟──都會動搖他們的強勢父母立場,失去安全感。
      
      邪惡的背后
      
      是什么驅(qū)策人們追求控制他人的權(quán)力?為什么有人肯花這短暫、寶貴的一生追求建立帝國或君臨世界的妄想?控制他人的權(quán)力是想證明我是有影響力的人、強迫他人仰望他:“老子早晚會叫你尊敬我,折磨你或殺掉你在所不惜!”如果我證明給你看我真是有影響力的人----一個領(lǐng)袖、獨裁者、征服世界的人、有錢大亨-----那就得尊敬我,也許我就心滿意足了。但如果我感到被愛擁抱著,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別人高。
      這世界所有邪惡的背后,潛藏著負傷、失去愛的聯(lián)結(jié)的內(nèi)心痛苦,我們行為不良是因為我們內(nèi)心痛苦,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的本性一開始是開放而溫柔的,所以世界上所有丑陋都額可以追溯至我們背離了坦誠美麗的內(nèi)心。
      
      當(dāng)我們認識了這一點----世界上的罪惡不過是普世創(chuàng)傷的癥狀----我們就可以理解法國靈性導(dǎo)師亞諾?狄士甲丁的一句話:“世上沒有壞人(包括斯大林和希特勒),只有沒被好好愛過的人。這樣邪惡的根源就露出來了:世上沒有壞人,只有不被愛的人。如果斯大林、希特勒、本拉登有過被愛和值得為人所愛的經(jīng)驗,他們怎么有理由去殺戮?當(dāng)你感覺到愛在體內(nèi)流動時,你只想去禮贊它、滋養(yǎng)它,而不是摧毀它。
      當(dāng)然,像斯大林和希特勒這類的獨裁者并不知道是什么在驅(qū)策他們,因為他們講創(chuàng)傷的痛苦埋藏在層層怨氣、鐵石心腸和自我膨脹之下,難怪必須經(jīng)過許多年的心理治療才能看到那瘀傷處處、沒有好好被愛的生命也需要溫柔的、愛的關(guān)懷。“如果斯大林被真正愛過,他不可能殺害兩千萬人?!?br />   
      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在她所著的《For Your Own Good》和《Paths of life》中,研究童年缺愛和創(chuàng)傷在生命中的角色,以及邪惡暴君的產(chǎn)生。在她演講中有一相關(guān)的段落(“The Childhood Trauma”,1998年發(fā)表于紐約)
      
      “我可以斷言我從未碰過一個迫害者在童年不是一個受害者,雖然他們大部分自己并不 知道,因為他們的感覺被壓抑了,這些人對自己知道愈少,他們對社會的危險就愈大,所以我想去了解”每一個受害者都會變成一個迫害者“的錯誤陳述,和我認為正確的陳述:“每一個迫害者在童年都是一個受害者”之間的分野是很重要的。
      
      對希特勒父親阿洛伊斯?希特勒(Alois Hitler)而言,他可能是猶太人后裔的嫌疑(希特勒的祖母很可能被她的猶太雇主弄懷孕的),在他生長的反猶的環(huán)境中是令人無法忍受的-----他唯一能做懲罰的事就是在兒子阿道夫身上發(fā)泄怒氣,根據(jù)他女兒的報告-----阿洛伊斯毫不留情地揍阿道夫。他的兒子試圖驅(qū)除他童年的恐懼,培養(yǎng)出狂熱的妄想:要靠他把他自己,還有全德國,然后全世界,從猶太血統(tǒng)解放出來。
      毛澤東小時候常常被父親鞭打,,但他很少全盤承認他對父親的怒氣,他父親是一個嚴厲的老師,要從兒子身上“拳棍出男子漢”。斯大林即使在權(quán)力頂峰,他的行為仍是被無意識、小孩式的無權(quán)恐懼所驅(qū)策,很顯然,她的父親,一個格魯吉亞的窮苦鞋匠,幾乎每一天都試著用烈酒和打兒子來淹沒他的挫折感,他母親有精神異常癥狀,毫無能力衛(wèi)護兒子,而且常常離家出走------斯大林直到生命末期都不斷理想化他的父母,并一直恐懼危險來臨,那危險早就不存在,但仍存在于他精神錯亂的心中,即便他后來為百萬人所愛戴崇敬,那恐懼仍沒停止?!?br />   
      人性是一個需要療愈、需要知道自己天性很美的孩子,傳統(tǒng)的文化、藝術(shù)、神話、宗教、儀式都能幫助人性憶起他神圣的本質(zhì),但時至今天,沒有了傳統(tǒng),我們每一個人必須為了人性,自己療愈內(nèi)心、茲內(nèi)在的美善做好哦個醒覺。
      
      好消息是,所有我們最羞愧、感覺罪大惡極的事,都只是紙老虎。你在老虎張牙舞爪咆哮的背后,會發(fā)現(xiàn)一個悲傷、孤獨、絕望的孩子,感覺和愛失去聯(lián)結(jié)這就逼迫世界上的恐怖現(xiàn)出原形了,對愛關(guān)閉的心靈是所有惡業(yè)之源,散發(fā)余震,在全世界回蕩。
      
      由于我們生命中的第一份愛的經(jīng)驗多來自他人(父母),我們很自然以為愛來自人我關(guān)系,這使我們渴求別人的認同,以躋身于愛。一旦這份關(guān)系低於期望值,失望導(dǎo)致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可愛才得不到愛和尊重,這種「無愛感」(mood of unlove)是心的創(chuàng)傷,與其為跛腳的自我形象而自責(zé),不如設(shè)定出一個「可惡之人」,羅織對方錯處:「都是你害我……」,將自己化為受害者,以尋求安慰與滿足。自殺炸彈客看得見,因而引發(fā)震撼,然另一種無聲無息而威力更為驚人的恐怖襲擊,更叫人戰(zhàn)慄,那就是「無愛感」的引信,自我們內(nèi)心一路延燒,燒出種種情緒性攻擊,甚至燒出情緒自殺炸彈客。
      
      外在的恐怖行為不過是內(nèi)在的恐怖心理的外顯癥狀,當(dāng)人們感覺得不到愛、被糟蹋,便要找人來責(zé)怪、出氣。雖然一般認為戰(zhàn)事和恐怖主義是政治議題,實際上,有愛在體內(nèi)暢流無礙的人是不會扔炸彈的。恐怖主義是與愛失聯(lián)的癥狀,全世界都染上了這個病 ,跟戰(zhàn)爭一樣。
      
      除非我們治癒世代相傳的「無愛感」來清除這個瘟疫,否則這地球上司空見慣的恐懼和恐怖事件將永遠不能消除,「對抗恐怖主義的戰(zhàn)爭」是一個矛盾修飾語、子虛烏有之事,因為戰(zhàn)爭不可能消除恐怖主義,只會製造更多恐怖,我們只有處於愛的環(huán)境,才會真正覺得安全,無懼攻擊。W. H. 奧登(W. H. Auden)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時,在詩中這麼寫著:「我們必須相愛,不然會死?!?br />   
      宗教、社會領(lǐng)袖人士都懂得好戰(zhàn)是與愛分離的病癥,因此經(jīng)常強調(diào)要解決問題,愛是其中關(guān)鍵。舉例來說,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認識到怨恨促使戰(zhàn)爭發(fā)生,疾呼唯愛能治癒斯疾:「世界上的人們早晚必須找到和平共處之道……,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從人類沖突中進化出一種拒絕復(fù)仇、侵略、報復(fù)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基礎(chǔ)就是愛?!?br />   
      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12:38 北京野獸愛智慧居
      
  •   謝謝分享,果斷購買
  •   《愛的藝術(shù)》我也很喜歡
    正想買《完美的愛,不完美的關(guān)系》
  •   剛看了一點關(guān)于《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我覺得這本書和這一本也有共通之處(猜想)。
    你的這篇評論很有用。謝謝。
  •   剛剛看完《愛的藝術(shù)》,很有感觸,希望自己能夠盡快培養(yǎng)起愛的能力
  •   “想靠別人獲得喜悅,我潰不成軍?!?br /> “愛,從來都在自己的里面,從未消失過?!?/li>
  •   這正是我最近思考的問題。。。感謝了!
    不過,我的一位修佛的師兄說,只要陷入感情中就絕對不可能修成正果,怎么理解呢?
  •   這個沒有具體語境不好說。 他說的 陷入感情 和 修成正果 指的是?
  •   有啟發(fā),謝謝。親密關(guān)系若要發(fā)展的好,就必須要能夠反映并提升我之所以為我,而不是只反映社會、家庭或自己所造作的那個有限的自我形象。我之所以為我的“我”到底是怎么體現(xiàn)或者說怎么理解?
  •   如果一開始就懂得了呢?如果兩個人始終就很愛對方,又不苛求呢?
  •   為你愛的人而痛,也是一種幸福
  •   愛一個人是不需要理由的,真愛沒有對與錯
  •   終于審查通過了?奇怪,這篇文章里面有犯忌的詞?
    毛澤東?
  •   到底要讀什么東西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li>
  •   寫得真好啊~
  •   政治家是天使與魔鬼的混合
  •   MARK看看
  •   我感覺宗教色彩很濃
  •   看來做孩子難,做父母更難!
  •   開心網(wǎng)上我給你留了言。。。貼過來吧:
    我想去了解"每一個受害者都會變成一個迫害者"的錯誤陳述,和我認為正確的陳述:“每一個迫害者在童年都是一個受害者”之間的分野是很重要的。-----這個結(jié)論看上去很有道理。。只是,文章舉希特勒、斯大林和毛澤東的例子,證明和解釋了這些暴君都是童年的受虐者, 卻沒有解釋,為什么還有許多童年缺乏愛,被虐待的孩子,并沒有成為迫害者。。比如,契訶夫,他父親也暴虐粗俗到令人發(fā)指的程度,他母親是個終日啼哭的脆弱女人,契訶夫家的孩子們都從小缺少愛和關(guān)懷,契訶夫的幾個兄弟姐妹都變成了自私鬼或者酒鬼或者癮君子。。而只有契訶夫一生溫柔善良,變成了一個充滿愛心和人文關(guān)懷的醫(yī)生和作家。。。。那么,究竟是什么,讓有的人溫柔善良,有的人冷酷殘暴呢?這篇文章的理論,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啊。。。
  •   野獸按:終于等到這本書在內(nèi)地出版了。自從去年12月讀過該書的臺灣版后,就一直向朋友推薦此書,還特意寫信給黃明雨推薦引進此書。我是覺得臺版的《遇見100%的愛》(http://www.douban.com/subject/3320289/)一般,認為還是《完美的愛,不完美的關(guān)系》(http://www.douban.com/subject/4151190/)更切題。多謝筱芬同學(xué)用了這個書名。
    瞬間閃耀的愛與永恒流淌的愛
    (美)約翰?威爾伍德/文 選自《完美的愛,不完美的關(guān)系》(Perfect Love,Imperfect Relationships),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2009年11月一版一次,28元
    絕對之愛
      我們?nèi)魪牧硪粋€人那里感受到這種開放和溫暖,就得到了重要的養(yǎng)分:幫助我們體驗自己的溫暖和開放,讓我們認識到天性中的美善。無條件之愛的光芒照醒了冬眠的心靈種子,助它們成熟,開花結(jié)果,使我們得以實現(xiàn)這一生獨一無二的價值。若我們從他人處接受到純粹之愛、關(guān)懷和賞識,便得到了最佳的祝福:純粹之愛接受我之為我,讓我們肯定自己。
      
    兩個人若了解并欣賞彼此的真實面目,他們便分享著馬丁?布伯(Martin Buber)所謂“吾汝關(guān)聯(lián)”(I-Thou recognition)的時刻。布伯認為這種肯定提供了重要的確認:幫助我們了解并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最肯定的感覺其實還不是感覺被愛,而是我們以真實面目被愛。真實面目意味著我們的真實存在,絕對之愛就是對真實存在之愛。
      
    在我們的個性、痛苦、迷惑之下的更深層,是我們動態(tài)開放的真實面目,它在我們感覺安頓、穩(wěn)妥、契入自己時才會出現(xiàn)。愛若扎根于此,便會毫無阻礙地流過我們,使我們對他人更加敞開。當(dāng)兩個人在毫無保留的境界中相遇,他們共享的是絕對之愛的完美時刻。
      
    然而,一個極重要的觀點是:人的個性并非這絕對之愛的源頭,相反的,絕對之愛超越我們的局限,從它最終極的源頭照射我們。我們是這光熱流過的通道,它在流過我們之時,也在我們內(nèi)在找到了家,作為我們的內(nèi)心本質(zhì)(heart-essence)安住下來。
      
    我們和這種完美養(yǎng)分有親近的血緣,它也是我們最深層的本質(zhì),我們的生命之血。這就是為什么每一位小寶寶一出生就本能地急切尋求它,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要我們的天性。
      
    我們一旦認識了生命存在的價值和美妙,便可放松、放下、安住在自己之內(nèi)。放松會帶來開放;開放讓我們對流過的生命透明無隱,像是一扇剛打開的窗戶,清新的微風(fēng)立即吹入室內(nèi),帶來安寧的感覺、真實的力量,D. H.勞倫斯視這為“生命沖進我們”。
      
    馬丁?布伯視“吾汝關(guān)聯(lián)”的時刻為蛻去一層老舊、保護的皮,如同蝴蝶從蛹化現(xiàn)而出。我們一旦嘗到純粹、無條件之愛,會覺得做自己很好,活著也很好,我們想展翅高飛。這種生命力的河道匯流在我們身上時,將會生出無上的喜悅。
      
    這樣一來,無條件之愛讓我們安住在自己當(dāng)中、安住在生命喜悅之流中,就如戴維?斯坦德爾-拉斯特兄弟(Brother David Steindl-Rast)對這種深刻契合情形的描述:“一時之間,我們只是知道,一切都屬于我們,因為我們屬于一切?!?br />   
    這是人類之愛最偉大的價值,它引領(lǐng)我們進入比人類相對性更為廣闊的境界,它在幫助我們契入內(nèi)在發(fā)光發(fā)熱的生命力之時,流露出美妙和力量,在那里,因為我們對生命完全率直無隱,我們便與生命本身合而為一。若生命屬于你,你也屬于生命,你便再也不會饑渴和恐懼,你感到生命有其基本的尊嚴和神圣,并不需要仰望別人的同意或認可,在這種生命深刻的和諧中,你了解到你沒有負傷,從沒受過傷,也不可能被傷害。
      
    這是人類生命存在的真義:絕對之愛幫助我們契入我們的真實面目,所以不可一日無它。
      相對之愛
      雖然人心是大愛流向世界的通道,這個心的通道卻常常阻塞——由于不知道我們被愛而產(chǎn)生緊張不安、防御的行為模式。結(jié)果,我們雖偶嘗短暫、喜悅的靈犀相通,但愛天賦的真誠開放卻難以完全滲入我們的人際關(guān)系。的確,兩個人愈敞開,障礙——他們最深最暗的創(chuàng)傷、絕望和不信任、最直接的情緒引爆點——就愈容易浮出水面,就像太陽的溫暖刺激地球釋放濕氣而產(chǎn)生云朵,純粹開放的愛會啟動我們情緒創(chuàng)傷的積云,那是我們緊閉、活在恐懼中并抗拒愛的地方。
      
    這并不稀奇:在我們變成無礙的信道,讓愛得以暢流之前,創(chuàng)傷必須暴露出來。被治療的事物必須當(dāng)下立現(xiàn),愛才能發(fā)揮療效;若隱藏起來,只會生膿潰爛。
      
    這就是相對之愛:陽光般的絕對之愛被我們的局限性人格及其防衛(wèi)模式——恐懼、不信任、被動反應(yīng)、不誠實、攻擊性、扭曲的視角——所過濾。如同多云的天空,相對之愛不完全、不恒常、不完美,它是光影的交替演出。絕對之愛所散發(fā)的光熱,只在瞬間閃耀。
      
    如果你密切觀察人際關(guān)系中的自己,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時退時進,游移在開放和關(guān)閉、晴空和烏云之間。如果對方很有反應(yīng),注意聆聽,說你愛聽的話,你的內(nèi)心便自然開放;反之,對方若沒有反應(yīng),聽不見你,說了不中聽的話,你將會立即收緊,開始退卻。
      
    我們會隨著情況起伏不定,難以全心肯定另一個人,往往要依照我們每個人能夠付出和接受多少、彼此之間的默契、我們的局限和條件反應(yīng)模式、個人成長的程度、有多少覺知和靈活度、溝通程度、身處的環(huán)境甚至前一天晚上睡了多少覺來決定。相對就意味著一切視時間和狀況而定。
      
    一般人類的愛都是相對的,從沒有恒常的絕對性。如同天氣一樣,相對的愛是連續(xù)的、動態(tài)的變化,不斷生起退去、盈滿虧缺,外觀和強度皆與時俱變。
      
    說到這里,許多理論可說再清楚不過了,但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障礙:我想象別人(當(dāng)然是我之外的某人)應(yīng)該不斷地愛著我們,不多不少,恰到好處,他們是完美之愛的來源。由于我們第一次愛的經(jīng)驗通常都來自別人,我們很自然以為人際關(guān)系就是愛的主要來源,一旦這份關(guān)系無法營造我們夢寐以求的理想關(guān)系,我們就以為有什么不對勁了,這種失望一再啟動心的創(chuàng)傷,就會產(chǎn)生對他人的怨氣。因此,了解絕對之愛和相對之愛的重要分野,是療愈傷口、解脫怨氣的第一步。
      
    在我們生命的最深層——所有眾生共同的內(nèi)在圣性——并沒有你我的分隔,任何時刻,都可能與任何生命——情人、孩子、朋友、在路上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甚至小狗——靈犀相通而產(chǎn)生溫暖和開放。一旦我們能欣賞另一生命之美,心輪便打開了,絕對之愛的火花通過我們。在這契合的時刻,我們不再分離或孤絕,而是快樂地分享眾生心中最可愛、最溫柔的部分。
      
    但同時,在相對的層面,我們一直是分離、隔開的,我們占據(jù)不同的身體,有不同的過去、背景、家庭、個性、價值、喜好、觀點,最終還有不同的命運,我們每一個人看待事物、對事物的反應(yīng)都不同,也用我們獨特的方式來對待生命。
      
    是的,我們當(dāng)然體驗過人我合一的感覺,但這只在生命對生命契合時才可能發(fā)生,因為在純?nèi)簧图內(nèi)婚_放的層次,我們是一。你我的開放性并無不同,因為開放性沒有堅實的形式,所以不會有分隔你我的界線。因此當(dāng)我們在絕對之愛的時刻相遇,以生命對生命,就像水倒入水中。
      
    對比之下,相對的愛是有形層次的交流:人對人。每一個人,如同世界上的每一片雪花、每一棵樹木、每一處地方、每一個環(huán)境,彼此都不相同,都有獨特的性格和表現(xiàn)的方式,跟其他人不一樣。兩個人在純?nèi)婚_放的領(lǐng)域,可以知道他們是一,在有形的領(lǐng)域,無論如何必然是二。
      
    也許前一天晚上,你和一個人深深地契合,對他打開了心門,愛戀著、傾心著,但第二天早上,盡管你仍感受著愛意,可是前一晚敞開心房的感覺卻被烏云籠罩了,你開始考慮:向這個人打開心門是否妥當(dāng)?我能接受這個人完全是另外一個人嗎?他(她)能了解我多深?我們是絕配嗎?
      
    融合為一的感覺,是與絕對之愛幸福結(jié)合的時刻。這是偉大愛情神話的開始,是純粹的發(fā)現(xiàn)與交遇,經(jīng)常發(fā)生在不尋常的時空。但相對之愛的挑戰(zhàn)又將戀人帶回地面,迫使他們不斷面對、處理他們的二元性,如果他們不尊重對方的相異性,不探索如何橫越相異性去發(fā)掘?qū)Ψ?,戀人的結(jié)合終將失去熱情和活力,且以不健康的情緒相互影響,或產(chǎn)生相互依賴的危險關(guān)系。
      
    兩人通常首先尋找共同基礎(chǔ),但由于兩人的相異性將他們拉至不同的方向,地基于是從他們腳下松動,關(guān)系就這樣在兩人之間不斷擺動。既想在此時此刻交遇,卻又被記憶、期望、過去創(chuàng)傷的潮起潮落卷得團團轉(zhuǎn)。在一元和二元、相聚和分離、新鮮的發(fā)現(xiàn)和舊有的聯(lián)想等種種緊張的狀態(tài)下,相對之愛實難穩(wěn)固和穩(wěn)定。
      
    其實是因為我們的期望和現(xiàn)實相左,才會產(chǎn)生問題。我們總是以為愛應(yīng)該是穩(wěn)定的,這種期望使我們無法欣賞相對之愛所給予的“人我之間的親密”。親密——在相異中分享彼此之為彼此——只有在伴侶和我以二元的狀態(tài)相遇,我視對方純粹是另一個人同時又不完全是另一個人時,才會發(fā)生。
      
    二元和一元的交替雖然可以點燃好奇和熱情的火花,但同時也擺明了親密關(guān)系頂多也不過是斷斷續(xù)續(xù)的。在親密的時刻里,我們橫越相異的高墻來相遇,但僅僅是片刻而已,而不能持續(xù)。最佳狀況下,相對之愛本身很美,兩人在差異和變化中欣賞對方、享受對方;而最糟的情況,則是演成一出肥皂劇或悲劇。
      
    如果你指望別人永遠與你步調(diào)一致,你就會陷自己于沮喪、失望和痛苦中,因為這無異于緣木求魚。每個人只能跟隨自己內(nèi)在的法則,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和感覺,你永遠無法期待別人步調(diào)與你一致,你無可避免會和所愛的人不同步,因為你們一直在不同的時間想要從彼此身上或從生活中獲得不同的事物。結(jié)果無可避免,和聲變成走音,了解變成誤解,造成傷害和隔絕。即使最親近的婚姻伴侶有時候也感到誤解、失聯(lián)、徹底的孤絕。
      
    即使有人想跟我們步調(diào)完全一致,也不可能,因為他(她)永遠不能預(yù)卜我們每一時刻想要什么。我們也許現(xiàn)在想要親近,于是情人挨近我們,不久我們可能又想要有自我空間。我們連自己每個時刻要什么、內(nèi)在發(fā)生了什么事都弄不清楚,而且心意還不斷改變。如果真是這樣,我們怎能期望另一個人與我們步調(diào)永遠一致,尤其是他人只能依據(jù)他們自己不同的觀點、節(jié)奏、需要來行事?
      
    不但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需要和觀點,我們還想要以獨特的方式被愛——它能夠撫慰過去帶來的情緒創(chuàng)傷。這真是高要求!因為它假設(shè)別人應(yīng)不斷調(diào)整他們愛的風(fēng)格,來配合我們。舉例來說,如果你有被遺棄的恐懼,你可能會逼你的伴侶多作口頭保證,結(jié)果超過了他的限度。你聽了固然欣慰,知道有一個人陪伴在身旁,不幸的是,這些期望可能觸發(fā)他(她)被承諾限制的恐懼,因為一旦被逼得依照你的時間表保證,他(她)可能覺得受制于人。你的伴侶不見得像你,他(她)要有個人空間才覺得被愛,如果你期望伴侶用你認為恰到好處的方式愛你,他(她)可能會想撒腿逃跑,結(jié)果反而牽引出你被遺棄的恐懼。兩人再怎樣努力,往往還是不得已觸痛了彼此的創(chuàng)傷。
      
    雖然沒有人能夠和我們步調(diào)永遠一致,我們?nèi)跃o抱期望,怪罪別人:“你沒給我我該得的?!庇《壤蠋熎绽y帕(Swami Prajnanpad)如此描述該情況:“每個人都正在通過這深沉的心理煎熬,為什么?因為他想要得到,又沒得到,他相信他應(yīng)該得到,也可以得到,但他沒有,這就是引起這種劇苦的原因”。
      
    其中的問題是,當(dāng)我們試圖叫別人用我們認為他們應(yīng)該的方式來愛我們,我們的行動中有愛嗎?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控制?在兩人關(guān)系中,期望常是一種微妙的暴力,因為這是要求別人順從我們的意志。
      
    從這些情況看來,相對的愛的確頗為坎坷。在我與你親密交心之后,我們不可避免又回到視所愛之人為“他物”,某一個“在那里”的人,一個被需求、反應(yīng)和設(shè)計的對象?!斑@是我們命運中深遠的憂郁癥。”布伯這樣寫道:“我們世界中每一個‘你’都會變成‘它’……真正的觀照從不持久,純粹之愛從不能維持,世界上每一個‘你’都注定變成一件東西,或一次又一次變成某種東西?!彪m然純粹之愛也許是我們內(nèi)心的本質(zhì),它外顯的面目卻不斷受到過去的因緣和現(xiàn)在的情況的制約。母親雖然無條件愛孩子,但如果她被孩子做的事惹惱了,或某一天接二連三發(fā)生不順心的事,她也可能對孩子毫不留情。
      
    這是我們躲不掉的命運,這命運陷我們于隔絕,在隔絕中我們將自己和所愛的一切投射成期望和恐懼的對象,于是人際關(guān)系便不斷偏離人我合一的喜悅,陷入二元的動亂——喜歡或不喜歡、同意或不同意、親近或冷漠。你先生今天可能仁慈而有耐心,但明天又可能冒出一肚子怒火來。這一刻,你所愛的人眼中閃爍著純?nèi)恢異鄣幕鸹?,下一刻,你說了逆耳的話,他(她)又狠狠瞪你一眼。
      
    純粹之愛在絕對的平臺上運作,喜歡或不喜歡則在另一不同的層次上,也就是相對、個人的平臺上進行。我們?nèi)袅私庾约和瑫r活在兩個層次上,就可以減輕“我愛你,但此時此刻我受不了你”的困惑。我們很難不喜歡他人合乎我們品位和喜好的地方,但我們又不喜歡他們礙著我們的地方。只有在高層次的靈性發(fā)展中,人類才能自喜歡或不喜歡的拉扯中超脫出來。這意味著,相對之愛不可避免含有愛恨并存、說不清的情緒。
      
    夫妻、親子、朋友之間永遠不可能維持穩(wěn)定及和諧的溝通。這就是必然規(guī)律:每一個相聚的時刻之后,接著就是離散。這并非愛、人類或宇宙在設(shè)計上的缺憾或錯誤造成的,也不意味著你不好,別人不好,生命不公平這類的事。生命的脈動永遠在循環(huán)中,上下、來回、擴展和收縮、協(xié)同和消耗(synergy and entropy),諸如此類。
      
    能量呈波動式的運行,波動包含波峰和波谷,若非波谷,哪來波峰?先有離散,方有聚合;只有在缺乏了解之后,才有了解可言。
      
    的確,人際關(guān)系若不是這樣高低起伏,它就是淤塞和監(jiān)禁,而不是動感的舞蹈了。人類的相對之愛不完美也不恒常,像地球上其他一切事物;人生經(jīng)驗往往是生澀、粗糙、混亂的。沒有事物可以持久,沒有事物一成不變,沒有一旦花好月圓就一勞永逸的事,一切事物都會改變。
      
    新鮮愛情的喜悅達到高點之后,接著就產(chǎn)生沖突和受苦的低點,我們常覺得是場災(zāi)難,不應(yīng)該發(fā)生。如果我們能認識到低點是相對之愛不可避免的波谷,那么誤會和隔絕就可以是重新了解和契合的跳板。
      
    假使我們誠實地注視生活,我們會看到不可能有一個人完全可靠、始終不渝對我們好,雖然我們可能想象在某人、某處那里——也許是電影明星或靈修的人——存在理想的人際關(guān)系,但這仍以幻想成分居多。如果更為仔細地注視,我們會看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恐懼、盲點、私密、不安全感、侵略和操縱的傾向、情緒引爆點——這會阻塞讓愛暢流無阻的通道。我們雖然都想用一顆純潔的心來愛,但我們的局限不免使我們的愛上下波動、左右搖擺。
      
    我們對完美之愛、完美結(jié)合的渴望,自有其重要和美妙之處,我們因直覺地知道心底藏著一份完美而產(chǎn)生這渴望,它便指向超凡的境地。我們渴望愈合隔絕——我們和生命、上帝、自心的隔絕,只要我們正確理解這種渴望,我們將超越自我。全心付出自我,用這樣的靈性去生活,我們會看到,它是絕對之愛進入我們的鑰匙。
      
    但如果我們將這種思慕轉(zhuǎn)嫁到另一個人身上,可就麻煩了。這就是要分辨絕對之愛和相對之愛的理由——如此我們就不會到不完美的情況中尋求完美之愛。雖然親密的契合可以閃耀出絕對的人我合一的光芒,但我們可不能完全指望它,完美之愛唯有在完美的境界中——生命核心中的開放、覺醒的心——尋求。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知道什么是完美的結(jié)合,也就是“我們屬于一切,因為一切也屬于我們”的心境。在人際關(guān)系中尋求完美,只會感覺背叛、氣餒和不平。
  •   LZ你真善良
  •   很欣賞樓主的才華,頂一下~“人性是一個需要療愈、需要知道自己天性很美的孩子”這句話說得很好,不過,療愈是需要很多力量的,有時候還是很容易被這個紙老虎搞得很沮喪···看到這篇文章很感動,我想療愈所需要的能量就是這樣一點點輻射的吧。
  •   謝謝你的這篇文章,讓我們盡早解決內(nèi)心傷害,和壞人一起相愛
  •   我們必須相愛,不然會死?!?br /> 這話我聽過,我聽到的版本是 相愛或者死亡
    意思是要么相愛,要么就死亡
    以至于當(dāng)我發(fā)現(xiàn)無愛的世界時,幾乎在死亡邊緣。而你這篇文章教我們要解決傷害,給傷害別人的人以關(guān)愛
  •   是啊是啊。。
  •   好文!
  •   呵呵,很少看到你自己的言論,但是每次摘抄都非常精辟!我也推薦了。
  •   好文。。。 好書。。。。。 希望更多人看到。。。
  •   自己是無關(guān)緊要的。再說了,我對“原創(chuàng)”總是存疑?!霸瓌?chuàng)”有股人的自大,以為個人是真理的源泉。
    把自己放到一個傳承中,似乎會有綿綿不絕的生命。O(∩_∩)O哈哈~
  •   絕對真理
  •   分析的非常好,很喜歡
  •   外在的恐怖行為不過是內(nèi)在的恐怖心理的外顯癥狀,當(dāng)人們感覺得不到愛、被糟蹋,便要找人來責(zé)怪、出氣。雖然一般認為戰(zhàn)事和恐怖主義是政治議題,實際上,有愛在體內(nèi)暢流無礙的人是不會扔炸彈的??植乐髁x是與愛失聯(lián)的癥狀,全世界都染上了這個病 ,跟戰(zhàn)爭一樣。
  •   強文MARK繼續(xù)看
  •   謝謝好文,謝謝LZ分享
  •   愛能包容一切
  •   淚流滿面……
  •   每個人都曾經(jīng)只是個還不懂愛與被愛的孩子。
    但我們終會長大不是么
    當(dāng)我們長大時像曾今被包容一樣去包容他人吧
    我想那會是另一種幸福
  •   有些同感,
    愛是需要學(xué)習(xí)的
  •   如果我感到被愛擁抱著,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別人高.
    這句話真好!
  •   想哭……
    可,還是不由自主地想站得更高
    不是因為沒有被愛包圍,而是學(xué)不會全盤接受,總是想著留有余地,總是感到不安全
    謝謝樓主溫暖的文字
  •   如果我感到被愛擁抱著,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別人高.
  •   有同感
    有釋懷
  •   錯誤的動機分析, 你太敏感了, 對人吼又自責(zé); 多想美好面
  •   謝謝樓主給我們的溫暖
  •   要么給我很多很多的愛,要么給我很多很多的錢~
  •   一切皆是因為愛.....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愿意等待......
  •   多少年少時敏感的女孩子因為成績而感受到愛的缺失,繼而想通過好成績獲得重視之人的認可,來感受又得到愛??墒羌词垢杏X到得到一些愛了,還是想繼續(xù)往高處走,也許是自己安全感還太少,覺得那樣足夠優(yōu)秀了,能夠更安全??墒羌词故艿絺?,也不愿意讓自己失去愛值得愛的人的能力。
  •    如果我感到被愛擁抱著,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別人高.
      
  •   好看,啊??
  •   那時候看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感覺自己就像男主角,在直子和綠子之間,我到底要拯救直子,還是去放任自己全心愛綠子? 其實,就是,我要回到過去拯救那個陷入泥潭的自我,還是放開手放開過去和現(xiàn)在,做一個全新的但忠于自我喜歡自己的自我?
    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只有回去拯救了那個過去陷入泥潭的自我,我才真正成為今天全新的忠于自我的我, 我才真正喜歡上自己,重新讓自己充滿愛。
    這兩者的類比,是否不太恰當(dāng)呢?
    拯救了過去陷入泥潭的自我,和成為今天全新的忠于自我的我,這兩件事可以同時完成,但是拯救直子,和放任自己全心愛綠子,這不可以吧?
  •   "那兩段曾被我認為自己在成長成熟堅強的日子,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其實是被缺少愛的不安全感控制,從而進行的逃避的方式,懲罰自己,"
    Good!
  •   貌似是這樣的感覺。。
  •   標題很有愛~mark下
  •   整天說愛,越來越覺得不知道愛是什么,愛所包含的很多很多我們可能只有在很久以后才會發(fā)現(xiàn)
  •   愛,不容易的事情!
  •   太感人了。。。
  •   清湯掛面
  •   wu~~~~
  •   愛真是個難題~
  •   如果愛,那么一定很心痛!
  •   樓主的字很溫暖~
  •   愛的確是至高無上的力量
  •   被愛是重要的。但如果不求愛而能夠去愛,就更強大。不僅不需要站的更高,而且永遠不會低微。
    “能夠愛就是最實際的事?!?/li>
  •   感覺不到愛的人請先學(xué)會愛別人吧
  •   沒有流淚,只是驚呆了。很多地方,好像在寫我自己。
  •   愛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如果我擁有愛,我就是幸福的。
  •   總是說自己是為了家人朋友而快樂。。其實只要自己快樂,他們也便快樂了。。。如果我感到被愛擁抱。。。那如果你不知曉是愛在擁抱你呢?那是相當(dāng)無奈的事罷
  •   愛是個深刻的話題。。
  •   抱歉說過那樣的話,要知道我這樣的人說出這種話,表示你們是對我很重要的人,我只是害怕得不到你們的愛和肯定。我只是當(dāng)時很迷惘。不知道怎么表達對于可能失去你們的恐懼。不知道怎么應(yīng)對心里面似乎看不到底的痛苦。希望你們心中能有愛身旁有親人愛人,能夠化解我?guī)Ыo你們的痛苦。希望今后能夠溫柔的對待你們的愛人和重要的人。不讓我?guī)Ыo你們的痛苦傳播下去。
  •   我覺得,只有站得高了,才能說,我不要站到這么高,否則,都是人生的借口罷了。
    人可以有很多方式和選擇來做一生,但是別輕易說什么“我不需要。。。什么的,其實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我不能。。。?!钡牧硗庖环N表達
  •   好吧,為你的PMP干杯,我的夢想認證
  •   是 這樣的 如果我要擁有愛 我 不 需要站的比別人高
    YY 加油
  •   同樣也是曾為數(shù)理絕望得整個世界都想拋棄了自己一樣的人,不過只到現(xiàn)在還是異常羨慕那些數(shù)理好得不行的女生,笑,歪個題。
    LZ寫得婉婉道來,很是溫和,給人不少的啟示。
    但我想,或許只有對自己的人生感覺滿意或者能夠在別人眼中達到一種滿足狀態(tài)的人,才能夠?qū)懗鲞@樣溫柔的文字,象我這樣,時刻對生活感到不滿,只有感嘆的份。
    是我自己的原因,我也很想“如果我感到被愛擁抱著,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別人高?!?br /> 不過還是謝謝LZ,讓我看到了一絲希望,能夠有調(diào)整的余地。
  •   被愛擁抱著,我只需要擁有自己的時間軌跡。放松的去成長去經(jīng)歷去學(xué)習(xí)
  •   想看這本書~~~
  •   這本書的簡體字版,立品圖書在11月底或12月就將出版。已經(jīng)下廠印刷了。
  •   回首過去,似乎性格里有種對于自己重視的人,不愿去正視和珍視的魯莽馬虎的性格。
      
      對家人,對愛人。
      
      大概,是害怕最終被拋棄和傷害吧。最終回到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那個夢里的天臺,面對未知的黑色夜空。你們都在哪里?
    MARK~~
  •   有多少人能夠頓悟到這點呢.
  •   愛 多么神圣!看到LZ寫的仿佛都有自己的影子在
  •   非常有感覺的文字。感覺就像,會預(yù)見到的,很多年以后自己的感慨。我對《呼嘯山莊》也是思考很多,但我更留意的是希心理、感情上的矛盾和掙扎,和外在表達形式上的復(fù)雜,應(yīng)該說是呼喚理解吧。有時候一些話,自己也知道,也對自己說過,但仍然希望能有個人這樣對自己說。所以...很想把這篇文字收藏起來呢。
  •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Healing the Wound of the Heart
    By John Welwood
    Paperback / Trumpeter / 224 pages / 5 1/2 x 8 1/2
    ISBN 978-1-59030-386-3 / March 2007
    List Price: $12.95
    Reviews of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With clear instructions and an even tone, Welwood shows us how to heal our psychic scars by opening up to the ‘real love’ available to us all at the core of our nature.”—Tricycle
    “Welwood challenges us to move from self-hatred to self-love and to do the inner work to embrace the love that sets us free.”—Spirituality & Health
    "Drawing equally from spiritual and psychological traditions, Perfect Love reads like a book of philosophy: the ideas seem sound enough, though there's no way to prove them. Welwood is most compelling when he gets practical. . . . His approach is also noteworthy for its emphasis on learning how to receive love as well as give it. . . .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offers both grand theories and useful practices for incorporating these lessons into your life."—Body & Soul
    "Welwood skillfully identifies the fundamental obstacle in relationships and offers a clear, attainable, and transformative solution. Everyone should read this wonderful book."—Harville Hendrix, coauthor of Receiving Love and Getting the Love You Want
    "This book skillfully and eloquently describes how our deepest longing for love is in fact the key to healing our personal wounds and the woundedness of the world at large. John Welwood's message echoes the Buddha's, showing us how we have direct access to the love and happiness we most long for, as our very essence."—Sharon Salzberg, author of Lovingkindness: The Revolutionary Art of Happiness
    "This book takes us on a healing and transformative journey to address the real, underlying cause of our relationship problems. John Welwood is one of the most brilliant and important teacher of our time."—Debbie Ford, author of The Best Year of Your Life and Spiritual Divorce
    "Full of practical wisdom and divinely inspired insight. A marvelous guide for any seeker choosing to walk on love's path."—bell hooks, author of All About Love: New Visions
    "A profound guide to healing our hearts and our world. No larger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possible unless it is simultaneously accompanied by this kind of personal healing, one individual at a time. Every social change movement should encourage its participants to take time to follow the steps outlined in this extremely valuable and important guide to psychic health."—Michael Lerner, editor of Tikkun and author of The Left Hand of God
    --------------------------------------------------------------------------------
    Description of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While most of us have moments of loving freely and openly, it is often hard to sustain this where it matters most—in our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hy, if love is so great and powerful, are human relationships so challenging and difficult? If love is the source of happiness and joy, why is it so hard to open to it fully and let it govern our lives? In this book, John Welwood addresses these questions and shows us how to overcome the most fundamental obstacle that keeps us from experiencing love's full flowering in our lives.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begins by showing how all our relational problems arise out of a universal, core wounding around love that affects not only ou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but the quality of life in our world as a whole. This wounding shows up as a pervasive mood of unlove—a deep sense that we are not intrinsically lovable just as we are. And this shuts down our capacity to trust, so that even though we may hunger for love, we have difficulty opening to it and letting it circulate freely through us.
    This book takes the reader on a powerful journey of healing and transformation that involves learning to embrace our humanness and appreciate the imperfections of our relationships as trail-markers along the path to great love. It sets forth a process for releasing deep-seated grievances we hold against others for not loving us better and against ourselves for not being better loved. And it shows how our longing to be loved can magnetize the great love that will free us from looking to others to find ourselves.
    Written with penetrating realism and a fresh, lyrical style that honors the subtlety and richness of our relationship to love itself, this revolutionary book offers profound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healing our lives as well as our embattled world.
    Table of Contents for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Introduction1
    Prologue: To Feel Held in Love 23
    1.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32
    2. The Mood of Grievance 57
    3. Letting Grievance Go 75
    4. From Self-Hatred to Self-Love 96
    5. Holy Longing 120
    6. The Love That Sets You Free 139
    Epilogue: Who's Holding You 161
    Exercises 169
    Acknowledgments 189
    Notes 191
    About the Author 205
    Excerpt from 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
    Introduction
    A night full of talking that hurts,
    My worst held-back secrets:
    Everything has to do with loving and
    not loving.
    —Rumi
    The words “I love you,” spoken in moments of genuine appreciation, wonder, or caring, arise from something perfectly pure within us—the capacity to open ourselves and say yes without reserve. Such moments of pure openheartedness bring us as close to natural perfection as we can come in this life. The warm and radiant yes of the heart is perfect, like the sun, in bringing all things to life and nourishing all that is truly human.
    Yet oddly enough, even though we may have glimpses of a pure, bright love dwelling within the human heart, it’s hard to find it fully embodied in the world around us, especially where it matters most—in ou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people. Indeed, for many people today, risking themselves in a love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a frightening proposition, a near-certain prescription for overwhelming pain or emotional devastation. Scratch the surface of our sex-and-romance-crazed culture and you find a sense of disillusionment in many people where they feel, as one pop song puts it, that “l(fā)ove stinks.” Or, as a young woman in one of my workshops expressed it: “If love is so great, why are relationships so impossible? Don’t tell me I need to open my heart any more. My heart is already too open, and I don’t want to keep getting hurt.”
    So right alongside the truth of love’s perfection, there stands another, more difficult truth—the flawed, tangled web of human relationship, which gives rise to tremendous frustration, sorrow, and anger everywhere we look. One minute you’re in touch with the love in your heart—you feel open, caring, and connected. And then the next minute, before you know it, you and your loved one have become embroiled in a conflict or misunderstanding that leads to shutting down or behaving in a heartless way.
    Thus even when our love is genuine and real, something often seems to block its full and perfect expression in relationships. “I love you, but I can’t live with you” is the classic statement of this painful gap between the pure love in our heart and the difficult relationships we inhabit. This disparity presents a maddening riddle, which each of us must “solve or be torn to bits,” as D. H. Lawrence suggested.
    This riddle shows up in many different guises. Even though love forever arises anew, most of us walk around feeling deprived of it, as if starving in a land of plenty. And while love can bring tremendous joy, our love life often brings our greatest suffering. Even though there is nothing as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as the warmth of the heart, still, “for one human being to love another, this is the most difficult of all our tasks,” as the poet Rilke wrote. And while in one sense love conquers all, war nonetheless remains the governing force in world affairs.
    The sense of loneliness and deprivation afflicting many people’s lives is not because love is in short supply. For you can find love everywhere you look, in one form or another. Every smile and most of the conversations and glances you exchange with the people you encounter every day contain at least a few grains of love, in the form of interest, appreciation, consideration, warmth, or kindness. Add up all the interchanges you have with others every day and you will see that your life is sustained by a flow of interconnectedness, which is the play of love at work. “There is no force in the world but love,” as Rilke writes.
    Yet if love is the greatest power on earth, the force that sustains human life—which in some sense it certainly is—why hasn’t love’s radiant warmth been able to banish the darkness engulfing the world, and transform and uplift this earth? Why is it so hard for love to permeate the dense fabric of human relationships? If love is our greatest source of happiness and joy, why is it so hard to open to it fully and let it govern our lives? What is the problem?
    These questions took on particular urgency for me soon after September 11, 2001, when the world was once again plunging into war. As the bombs rained down on Afghanistan in retaliation for the terrorist attacks in New York and Washington, the world felt especially fragile to me, and perilously close to collapsing into hatred and violence. After America’s political leaders embarked on what appeared to be a war without end, I felt an imperative to take a fresh look at why it’s so hard for what is best in the human being—the warmth and goodness of the heart—to take hold in this world.
    I have previously written two books on conscious relationship—Journey of the Heart and Love and Awakening—that show how to embrace and work with the challenges of relationship as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and spiritual awakening. This book takes a different tack. It focuses on the root source of all relational problems, “the mother of all relationship issues”—our wounded relationship to love itself.
    The Mood of Unlove
    There are hundreds of books on the market that offer relationship fixes in one form or another. Some of these techniques can be quite helpful. Yet at some point, most technical fixes turn out to be patches that fall off, for they fail to address what lies at the root of all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d misunderstanding—whether between marital partners, family members, friends, fellow workers, or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the world at large. All the most intractable problems in human relationships can be traced back to what I call the mood of unlove—a deep-seated suspicion most of us harbor within ourselves that we cannot be loved, or that we are not truly lovable, just for who we are. This basic insecurity makes it hard to trust in ourselves, in other people, or in life itself.
    Not knowing, in our blood and bones, that we are truly loved or lovable undermines our capacity to give and receive love freely. This is the core wound that generate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d a whole range of familiar relationship tangles. Difficulty trusting, fear of being misused or rejected, harboring jealousy and vindictiveness, defensively stonewalling, having to argue and prove we’re right, feeling easily hurt or offended and blaming others for our pain—these are just a few of the ways that our insecurity about being loved or lovable shows up.
    The mood of unlove often shows up in the form of sudden emotional flare-ups in reaction to any hint of being slighted or badly treated. It’s as though a reservoir of distrust and resentment were ready and waiting to be released, which the tiniest incident can trigger. Even caring and compassionate people often carry within them a fair share of unlove and righteous grievance, which can suddenly erupt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For some couples these explosions happen early on, blowing a budding relationship apart in their first few encounters. For others, the mood of unlove might not wreak its havoc until well into a seemingly happy marriage, when one or both partners suddenly wake up one day and realize they don’t feel truly seen or known. It’s not uncommon for long-term spouses to say something like, “I know my husband loves me, but somehow I don’t feel loved.”
    Sometimes the mood of unlove shows up in the form of endless bickering and petty irritation, as though both partners were continually looking for reasons to grumble, “Why don’t you love me better?” For example, one couple I worked with described the following incident that led to a weeklong estrangement. The woman had just made her husband tea when he became upset with her for putting milk in it: “Haven’t I told you before that I don’t want you putting milk in my tea for me, that I like to let it steep for a long time first?” The only way to understand how something so trivial could trigger a major conflict is through recognizing what her action signifies for him: In his eyes, she has shown once again that she is not attuned to him and his needs—like all the other women in his life, starting with his mother. And for her, when even making him tea becomes an occasion for blame and resentment, this shows, once again, that no matter what she does, she can never win his love. Lurking in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etty incident is the age-old pain of feeling uncared for and unappreciated, which both partners are reenacting once again.
    As a practicing psychotherapist, I have been intrigued by the tenacity and intransigence of the mood of unlove, which can live on in the psyche in spite of plenty of evidence to the contrary (even when people in our lives do love us) or in spite of many years of psychotherapy or spiritual practice. What’s worse, the mood of unlove has the power to repel, belittle, or sabotage whatever love is there. Somehow the love that’s available always seems to fall short—it’s not sufficient, not good enough, or not the right kind. Somehow it fails to convince us that we are truly loved or lovable. In this way the mood of unlove—as an expectation that we won’t or can’t be fully embraced or accepted—makes us impervious to letting in the love that might actually free us from its grip.
    As a result, “You have two choices in life: You can stay single and be miserable or get married and wish you were dead," as H. L. Mencken wrote with a flourish of wry, black humor. Reciting this line atrelationship workshops always evokes peals of laughter as people feel the relief of naming this basic human dilemma. When under the spell of the mood of unlove, living alone is miserable because we feel bereft or abandoned. And yet marrying is no cure for this misery, since living with someone every day can further intensify the sense of unlove and make it feel even more hellish.
    How then can brokenhearted people like ourselves heal this woundedness around love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the generations, and set ourselves free from the strife that dominates our world? This is the most crucial issue of human life, both personally and collectively. It is also the central focus of this book.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Love
    I would define love very simply: as a potent blend of openness and warmth, which allows us to make real contact, to take delight in and appreciate, and to be at one with—ourselves, others, and life itself. Openness—the heart’s pure, unconditional yes—is love’s essence. And warmth is love’s basic expression, arising as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is yes—the desire to reach out and touch, connect with, and nourish what we love. If love’s openness is like the clear, cloudless sky, its warmth is like the sunlight streaming through that sky, emitting a rainbowlike spectrum of colors: passion, joy, contact, communion, kindness, caring, understanding, service, dedication, and devotion, to name just a few.
    According to the saints and mystics, love is the very fabric of what we are; we are fashioned out of its warmth and openness. We don’t have to be great sages to recognize this. All we need to do is take an honest look at what makes our life worthwhile. When the presence of love is alive and moving in u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our life is on target and meaningful, regardless of our outer circumstances. We feel that we’re in touch, connected with something larger than our small self. This lifts the burden of isolation and alienation off our shoulders, filling us with peace and well-being. But when the presence of love is absent, something often feels sad, not quite right; something seems to be missing, and it’s hard to find much joy, even in the midst of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We easily fall prey to meaninglessness, anxiety, or despair.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