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出版時間:2004-1  出版社:崇文書局  作者:[戰(zhàn)國] 孟軻 著,吳天明,程繼松 評析  頁數(shù):249  字?jǐn)?shù):102000  

內(nèi)容概要

  《孟子》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學(xué)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所著?!睹献印分饕涊d了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xué)說及其哲學(xué)倫理、教育思想等。《孟子》也是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fā)展?!墩撜Z》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睹献印肥枪诺渖⑽膹恼碌狡膭潟r代的代表,它對后世的散文寫作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本書呈現(xiàn)該著作的原文,且對文章要義進行了解說,最后還有譯文,方便讀者閱讀理解。
★★★★★推薦購買更多國學(xué)類圖書:《論語》 《老子》 《莊子》 《諸子百家名句賞析》

書籍目錄

王立于沼上章
寡人之于國也章
寡人愿安承教章
晉國天下莫強焉章
孟子見梁襄王章
齊桓、晉文之事章
莊暴見孟子章
文王之囿章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章
人皆謂我毀明堂章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章
所謂故國者章
湯放桀章
齊人伐燕勝之章
齊人伐燕取之章
鄒與魯哄章
滕小國也間于齊楚章
夫子當(dāng)路于齊章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章
矢人豈不仁于函人哉章
子路人告之以有過章
天時不如地利章
孟子將朝王章
前日于齊章
孟子之平陸章
燕人畔章
孟子致為臣而歸章
孟子去齊尹士語人章
有為神農(nóng)之言者章
公孫衍張儀章
后車數(shù)十乘章
宋小國也章
孟子謂戴不勝章
不見諸侯何義章
什一去關(guān)市之征章
外人皆稱夫子好辯章
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章
離婁之明章
規(guī)矩方員之至也章
不仁者可與言哉章
桀紂之失天下也章
求也為季氏宰章
君之視臣如手足章
仲尼亟稱于水章
逢蒙學(xué)射于羿章
君子所以異于人者章
齊人有一妻一妾章
伊尹以割烹要湯章
伯夷目不視惡色章
齊宣王問卿章
富歲子弟多賴章
無或乎王之不智也章
魚我所欲也章
拱把之桐梓章
人之于身也章
鈞是人也章
任人有問屋廬子章
人皆可以為堯舜章
今之事君者章
丹之治水也愈于禹章
魯欲使樂正子為政章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章
舜之居深山之中章
易其田疇章
孔子登東山章
有為者章
道則高矣美矣章
不仁哉梁惠王也章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章
民為貴章
山徑之蹊章
人皆有所不忍章
說大人則藐之章
孔子在陳章

章節(jié)摘錄

   齊宣王問孟子道:“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跡,您可以講給我聽嗎?”   孟子答道:“孔子的門徒?jīng)]有講說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跡的,因此后代也沒有流傳,我從沒聽說過。如果您一定要我說,就說說‘王道’吧!”   宣王說:“要有怎樣的德行,才能夠施行王道呢?”   孟子說:“通過安定百姓生活去實現(xiàn)王道,那么沒有誰能夠抵擋。”   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可以使百姓的生活安定嗎?”   孟子說:“可以。”   宣王說:“從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說:“我聽胡齙說,王坐在殿堂上,有牽牛從殿下走過的人。王看見了,就說:‘這牛牽到哪里去?’那人答道:‘準(zhǔn)備殺它去祭鐘。’王便說:‘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懼發(fā)抖的樣子,就像沒罪卻被送去死亡之地一樣。’那人答道:‘既然這樣,那么就不用祭鐘了嗎?’王王說:‘怎么能不祭呢?用只羊來替代它吧!’不知是不是有這回事呢?”   宣王說:“有這件事。”   孟子說:“這種好心就足以稱王天下了。百姓們認(rèn)為大王是舍不得,我早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呀!”   宣王說:“對呀,確實有這樣的百姓。齊國雖狹小,我又何至于舍不得一頭牛呢?就是不忍心看它恐懼發(fā)抖的樣子,好像沒罪而被送進屠宰場一樣,所以用羊來替換它。”   孟子說:“大王不要奇怪百姓以為您吝嗇。用小的換大的,他們怎么   會知道王的心意呢?您要是哀憐牲畜沒有罪過卻被送往死地,那么牛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齊宣王笑道:“這到底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錢財才用羊去替換牛,不過話說回來,百姓說我吝嗇也難怪??!”   孟子說:“沒有關(guān)系,這就是仁愛之道,因為您只見到牛發(fā)抖而沒看   見羊發(fā)抖。君子對于飛禽走獸,看到它們活著,不忍心看著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嗚叫的聲音,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總是遠離廚房。”   齊宣王高興了,說:“《詩經(jīng)》上說:‘別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說的就是先生您??!我現(xiàn)在僅僅是做了,回過頭來尋求這樣做的道理,卻想不出自己當(dāng)初是一種什么心理。經(jīng)先生您這樣一說,確實觸動了我的內(nèi)心。那么這種心思和王道仁政相一致的地方是什么呢?”   孟子說:“有個人向大王稟告說:‘我的臂力足夠舉起三千斤重的東西,卻拿不起一根羽毛;視力能夠看見秋天里剛換過的鳥獸羽毛的末梢,卻看不見整車的木柴。’那么大王您相信這話嗎?”   齊宣王說:“不相信。”   孟子緊接著說:“現(xiàn)在大王您的恩惠足以施在禽獸身上,而功德卻不   能到達百姓身上,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這樣看來,一根羽毛拿不起來,是因為不愿用力氣;一車柴草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眼睛。百姓不被愛護,是因為不愿廣施恩澤。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到。”   齊宣王問:“不去做和不能做的情形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說:“把泰山挾在胳膊底下跳過渤海,對別人說:‘這個我做不到。’這的確是不能做到的。為長者折一根樹枝,對人說:‘我不能做到。’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不行王道,不是屬于將泰山挾在腋下跳過渤海這類事情;大王您不行王道,是屬于替長輩折樹枝一類的事情?!? “尊敬自家的長輩,并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家的兒童,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孩童。那么,治理天下就如同在手中轉(zhuǎn)動?xùn)|西一樣容易   了?!对娊?jīng)》上說:‘給自己的妻子做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封邑和國家。’是說拿這樣的好心加到別人身上罷了。所以能夠推廣恩澤,就能保有天下,不能推廣恩澤就沒辦法保護自己的妻子兒女。古代的圣賢   之所以遠遠超過一般人,沒有別的,只不過善于推己及人罷了。現(xiàn)在大王您的恩澤足以加到禽獸身上,而功德卻不能加在百姓身上,這是為什么呢?   “稱一稱,然后才知道輕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長短。所有事物都是這樣,人的心更需要這樣。大王,請您仔細(xì)考慮一下吧!”   孟子說:“或者說大王您一定要發(fā)動戰(zhàn)爭,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著生   命危險,和諸侯結(jié)下仇怨,然后心里才痛快嗎?”   齊宣王說:“不,我怎么會非要這樣做才快活呢?我之所以這樣做,只不過是想得到我最想得到的東西。”   孟子說:“大王的最大欲望是什么,能說給我聽聽嗎?”   齊宣王笑而不答?!? 孟子說:“是因為肥美的食品還不夠吃嗎?輕暖的衣服不夠穿嗎?還是   因為文采美色不夠看嗎?(或是)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嗎?侍奉左右的寵臣不夠您派遣的嗎?大王的臣下都能充分供給(這些),難道您為的是這些嗎?”   齊宣王說:“不,我不是為了這些。”   孟子說:“這樣,那么您的最大欲望可以知道了,您是想擴張國土,   使秦、楚國都來朝見您,統(tǒng)治整個中原地帶,安撫四方的邊遠部族。憑您現(xiàn)在的所作所為去追求您想得到的東西,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抓魚一樣。”   齊宣王問道:“有這樣嚴(yán)重嗎?”   孟子說:“恐怕比這更嚴(yán)重呢!爬上樹去捉魚,雖然得不到魚,卻不會   有什么后患。以您的行為去追求您的欲望,要竭盡心力地去做,不僅不能成功,而且之后還一定會有禍患。”   齊宣王說:“這是什么原因,能講給我聽聽嗎?”   孟子說:“如果鄒國人和楚國人開戰(zhàn),那么大王您認(rèn)為誰會得勝呢?”   宣王說:“楚國人會勝。”   孟子說:“這樣說來,小國本來就不可以抵擋大國,人口少的國家本來就不可以抵擋人口多的,勢力弱的本來就不可以抵擋勢力強的?,F(xiàn)在天下的土地,縱橫千里的國家有九個,齊國的土地集中起來也不過只占九分之一。拿其中的一國征服其余的八國,這跟鄒國去和楚國對抗又有什么兩樣呢?您又何不回到根本上去求得問題的解決呢?   “現(xiàn)在大王您發(fā)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天下想要做官的人都愿在您的朝廷為官,耕田的人都想在大王的田野里耕地,經(jīng)商的人都愿意到大王的   集市上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愿意到您的國土上游歷,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國君的人都想跑到您這兒來申訴。真正做到這樣,誰又能夠抵擋得住您呢?”   齊宣王說:“我頭腦糊涂,不能夠進一步地理解這個道理。希望先生幫助我實現(xiàn)志愿,明確地教導(dǎo)我。我雖然不聰明,請讓我試試看。”   孟子說:“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而有堅定的信念,只有士人才能夠做到?!? 至于一般人,如果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也就不會有堅定的信念。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jì),沒有什么干不出來的。等到他犯了罪,然后就對他們施加刑罰,這等于設(shè)網(wǎng)陷害人民。哪里有仁愛的君主在位卻做出張網(wǎng)陷害人民的事呢?因此賢明的君主規(guī)定人民的產(chǎn)業(yè),一定要使他們上足以贍養(yǎng)父母,下足以撫養(yǎng)妻兒;好年成豐衣足食,即使是兇年饑歲也不致餓死;然后驅(qū)使他們走上向善的道路。這樣老百姓也就容易聽從引導(dǎo)了?!? “如今規(guī)定的百姓的產(chǎn)業(yè),對上不夠奉養(yǎng)父母,對下不夠養(yǎng)活妻子兒女,年成好也要終身受苦,荒歲饑年更是不免一死。這樣一來恐怕連救自己的性命都來不及,哪有空閑時間去講究禮義呢?   “大王如果要施行仁政,那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在五畝大的宅院里,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綢衣服了;雞和豬狗一類的家畜,不錯過它們生長的最佳時令,七十歲以上的人可以吃上肉了;每家給百畝的田地,不耽誤農(nóng)時,八口之家就能夠不餓肚子了;重視學(xué)校教育,反復(fù)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來開導(dǎo)他們,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再肩挑背負(fù)頭頂東西行走在道路上了。年老的人穿絲綿襖吃肉,一般百姓不缺食少衣。如果這樣還不能得到百姓擁戴而稱王天下,那是從來沒有的事。”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孟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沒有注音,注釋很簡潔。為什么出版呢?普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