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1 出版社:嶺南美術出版社 作者:何見平 主編 頁數(shù):16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Global”這詞給我們這一時代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它也早通過經濟滲入文化的每個角落。世界設計的地域性在快速消失,各民族國家的設計界限已無法區(qū)分,這種理論也在許多場合被多數(shù)的設計師所談論和接納。在這趨勢下,公眾的聚焦會直接集中到有明顯風格符號的設計師身上,成功的設計師總是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融入個人性格、生活環(huán)境、對社會影響的反饋等因素,設計作品也成為其設計意念、生活哲學、審美情趣和時代感受的表達。 房龍在《人類的藝術》一書中闡述“生活是人類最偉大的藝術”。我相信,生活也是設計師的創(chuàng)意源泉。于是嘗試從“設計+生活”的理念關聯(lián)來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設計師。這套叢書第一輯的十位設計師也是我熟悉的朋友。 來自倫敦的府烈茶是英國現(xiàn)代設計的驕傲,世界設計團體五星設計聯(lián)盟的創(chuàng)始人,這次我延用了田中一光先生為他取的漢名“阿蘭·府烈茶”,但你就算不熟悉他的名字,也應該熟悉他的作品;姚爾丹教授是來自巴黎的德國設計師,我原本不信文質彬彬的他會是激進的左派設計團體“Grapus”的核心成員;王翰尼是我柏林藝術大學的同事,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卻難得見到一面;U.G.佐藤先生生活在東京,我們卻在東歐相識;雷又西來自以色列的特拉維夫,他是我多年的好友,我們的友誼是Internet的受益者;孔喬是生活在法國圖盧茲的瑞士移民,我難忘和他初次在肖蒙海報節(jié)的見面,他手指著我,驚訝地問Holger Matthies教授:“為什么這個人會說德語?!”;蒙古齊來自瑞士的意大利語區(qū),他是最溫和可親的教授,也是最有前輩風范的設計師,他的友誼令我如沐春風;白同異是生活在巴黎的波蘭設計師,他最了解異地創(chuàng)作的甘苦,卻一直不理解我為何愿意留在柏林生活; 羅克威生活在寒冷的莫斯科,但他的熱情好動老令我疑惑,他如何創(chuàng)作出那么理性的作品——是構成主義的遺傳?來自法國布列塔尼的奎內克是設計圈內的周伯通,但在工作中他卻是一絲不茍,我希望他能重新回憶起他的中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