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6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 作者:孫伯翔
Tag標簽:無
前言
孫伯翔先生在魏碑書法創(chuàng)作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來自他對魏碑書法的深刻理解。魏碑,又稱北魏,是肇始于北魏、終結(jié)于隋朝的一種書體。就體裁而論,它包括碑碣(如《張猛龍碑》)、摩崖(如《云峰山論經(jīng)書詩》)、墓志(如《張玄墓志》)和造像記(如《始平公造像記》)等。就風格而論,它在整體上表現(xiàn)為一種剛勁、險峻、豪放的藝術(shù)特征。自唐代以來,中國書法便一分為二,以“帖”和“碑”的形式向前推進,“帖”以“二王”為正宗,“碑”以唐楷為圭臬,而作為唐楷之濫觴的魏碑卻被長期排斥于主流書法之外。清乾、嘉之后,考據(jù)風熾,碑學大興,學者士人搖旗吶喊、政要碩儒推波助瀾,或考訂源流,或躬身臨池,魏碑書法的光芒方照徹寰宇,使人們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振。一時訪碑者眾,習碑者夥。趙之謙、包世臣、康有為、梁啟超、李瑞清等皆為一時之選。就魏碑書法理論著作而言,最為著名者莫過于包世臣的《藝舟雙楫》和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其中尤以《廣藝舟雙楫》影響甚巨,然因其意在尊碑抑帖,變法維新,故不免有矯枉過正、以偏概全之嫌,加之重議論而輕技法,令初學魏碑者難能得其門而入。
內(nèi)容概要
《怎樣寫魏碑》主要內(nèi)容簡介:清乾、嘉之后,考據(jù)風熾,碑學大興,學者士人搖旗吶喊、政要碩儒推波助瀾,或考訂源流,或躬身臨池,魏碑書法的光芒方照徹寰宇,使人們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振。一時訪碑者眾,習碑者夥。趙之謙、包世臣、康有為、梁啟超、李瑞清等皆為一時之選。
作者簡介
孫伯翔,1934年11月10日出生,天津市武清人。當代著名書法家,曾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法創(chuàng)作評審委員會委員,著有《孫伯翔書法集》、《孫伯翔書畫集》、《孫伯翔談藝錄》等?,F(xiàn)為天津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書法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書法進修學院教授。劉運峰,1963年4月出生,河北省束鹿縣(今辛集市)人,畢業(yè)于南開大學,獲博士學位。現(xiàn)為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傳播學系主任。中國魯迅研究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新聞傳播學會編輯出版學分會副會長、中國新聞史學會理事、天津市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理事,編著有《書林獨語》《魯迅佚文全集》《魯海夜航》《魯迅序跋集》《魯迅自選集校注》《孫伯翔論》《孫伯翔談藝錄》《文房清玩——箋紙》《魯迅先生紀念集》《魯迅書衣百影》《魯迅全集補遺》《中國新文學大系導言集》。
書籍目錄
怎樣寫魏碑一、魏碑的類別及其藝術(shù)特點(一)魏碑書體的類別1.北魏時期的摩崖2.北魏時期的墓志3.北魏時期的造像記4.北魏時期的碑碣(二)魏碑的藝術(shù)特點二、魏碑的筆法、結(jié)構(gòu)和章法(一)魏碑的筆法(二)魏碑的結(jié)構(gòu)(三)魏碑的章法1.摩崖類2.造像類3.碑刻及墓志章法三、寫魏碑應(yīng)注意的幾個問題怎樣臨習《始平公造像記》一、《始平公造像記》的藝術(shù)特點二、《始平公造像記》的筆法(一)《始平公造像記》的用筆特點(二)《始平公造像記》的點畫舉例1.點2.橫3.豎4.鉤5.撇6.捺三、《始平公造像記》的結(jié)體(一)由方趨扁(二)抑左揚右(三)變方為縱(四)端正居方四、臨寫《始平公造像記》應(yīng)注意的幾個問題怎樣臨習《張猛龍碑》一、我的臨碑體會二、《張猛龍碑》的筆法(一)點(二)橫(三)豎(四)撇(五)捺(六)鉤(七)橫轉(zhuǎn)豎三、《張猛龍碑》的結(jié)構(gòu)(一)以方變縱(二)以方變扁(三)讓左移右(四)本方自變(五)錯落合宜(六)反結(jié)之法四、《張猛龍碑》的藝術(shù)特點五、《張猛龍碑》筆法解析附:張伯翔先生臨魏碑作品選《始平公造像記》之一《始平公造像記》之二《云峰山論經(jīng)書詩》《張猛龍碑》、《爨龍顏碑》局部《司馬悅墓志》局部《觀海童詩》局部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后來由于自己的偏愛,逐漸轉(zhuǎn)入寫魏碑,開始時臨寫《張猛龍碑》,作為一個單元臨寫了幾年,隨后臨寫著名的墓志,接著轉(zhuǎn)向“龍門”方筆,再由“龍門”方筆轉(zhuǎn)向圓筆的“云峰”,就這樣尋尋覓覓,在魏碑的海洋里游弋了大半生。臨習《張猛龍碑》是我的一個里程,雖然臨得很不精到,但在以后的創(chuàng)作中確實受益不少,對《張猛龍碑》的臨寫也就有了一些膚淺的體會。臨習《張猛龍》,選擇范本很重要,最好是原拓本。從廣義上來說,這不太可能,因為好的拓本不容易得到,也買不起,整幅的《張猛龍碑》全拓價格更昂貴,現(xiàn)在影印技術(shù)很先進,選擇好的《張猛龍碑》影印范本來臨寫完全可以。前幾年有《字寶》一書,其中的書體放大范本效果都很好,但是放大的《張猛龍碑》的效果不大理想。因此,在臨寫時,不要以《字寶》作范本,還是以好的原大影印本為好。我國的傳統(tǒng)書法藝術(shù),嚴格地強調(diào)了一個“法”字。若想學到法就必須學習古人的名碑、名帖,加以汲取,即繼承。這個繼承既是我們臨習書法的開始,又伴隨我們創(chuàng)作的終生。前人的經(jīng)典書法,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臨習書法和臨習中國畫又不太一樣,臨國畫,一種方法是臨習前人的名畫,無論是馬遠的還是范寬的,以至現(xiàn)代各種技法的畫冊都可以作為范本;另一種方法是依據(jù)大自然的具象來學習,比如對臨山水、人物、禽獸、花卉等等,這種方法叫寫生.臨寫書法則是直取前人的碑帖,在臨習中加深領(lǐng)悟能力,久而久之,則可以領(lǐng)悟到書法藝術(shù)囊括著大自然萬殊意象之美,這種深奧的意象美在日后的創(chuàng)作之中更能感覺到它是書法創(chuàng)作的基石。
后記
這本書,是在孫伯翔先生講稿的基礎(chǔ)上整理而成的。這些講稿,有的收入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教材,有的用于中國書法進修學院的講義。由于輾轉(zhuǎn)傳抄,多有錯訛,魯魚亥豕,在所難免。為了給讀者提供一個比較完備的文本,我不揣淺陋,在對孫先生的這些著作認真研讀的同時,做了一些必要的加工:核對了書中引文,訂正了部分文字,選配了主要圖版。如有不妥之處,自當由我負責。為了反映孫伯翔先生在魏碑的臨習和創(chuàng)作中所取得的成就,書后附錄了孫先生部分魏碑臨作。這些臨作,有的形神畢肖,有的遺貌取神,有的法度謹嚴,有的化古為新,其中記錄著孫先生在魏碑領(lǐng)域中跋涉的歷程,同時也體現(xiàn)著孫先生對魏碑書法的詮釋和體驗。當人們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之間面臨茫然與困惑的時候,從孫先生的這些臨作中也許會找到很好的答案。需要說明的是,《爨龍顏碑》在時代上不屬于魏碑的范疇,但風格卻與魏碑相類似,因此將孫先生的兩幅臨作一并收入本書。本書在編訂過程中,得到了諸多朋友的幫助,張少文兄慨然相借孫先生早期臨作,豐富了本書的內(nèi)容,在此一并致謝。由于水平所限,本書編訂不足之處仍有不少,望讀者不吝賜教。
編輯推薦
《怎樣寫魏碑》:名家書法技法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