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伊麗莎白·揚-布魯爾 頁數(shù):582 譯者:孫傳釗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與各種理論、意識形態(tài)不一樣,所有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與資本主義同時開始的掠奪過程,其依賴生產(chǎn)資料的掠奪沒有結(jié)束。只有從經(jīng)濟的各種力量及其自動的特性中獨立出來的法律、政治的制度,能控制、檢驗這個過程本來具有的各種各樣的奇特的狀態(tài)。若要捍衛(wèi)自由,只有把統(tǒng)治權(quán)力與經(jīng)濟力量分離開來才能實現(xiàn)?! O權(quán)主義的各種政府對良心的決定總是懷疑的,是作為一種暖昧的東西來看待的,所以,要壓抑有道德的個人表現(xiàn)出來的個人行為。一個人,當被迫選擇背叛地殺害友人等行為時,特別是自殺會就此害了自己家族的場合,應該如何行動呢?這是難以想象的。選擇已經(jīng)不是在善與惡之間,而在殺人與殺人之間進行了。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伊麗莎白·揚-布魯爾(Elisabeth Young-Bruehl) 譯者:孫傳釗
書籍目錄
第二版 序序致謝第一部分 1906年-1933年第一章 我們的孩子(1906年-1924年)第二章 陰影(1924年-1929年)第三章 一名猶太婦女的生涯(1929年-1933年)第二部分 1933年-1951年第四章 巴黎無國籍的人們(1933年-1941年)第五章 忠誠——真理的象征(1941年-194JB年)第六章 公共生活中的私人的臉(1948年-1951年)第三部分 1951年-1965年第七章 追求世界的安穩(wěn)(1951年-1961年)第八章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1961年-1965年)第四部分 1965年-1975年第九章 黑暗時代的美國(1965年-1970年)愛這個世界:阿倫特傳第十章 不再和尚未——《精神生活》(1970年-1975)附錄1 柯尼斯堡阿倫特和科恩家族的族譜圖附錄2 阿倫特的德文詩附錄3 阿倫特博士論文概要按照年代順序的漢娜·阿倫特著述目錄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她曾與馬利丹有過一段短時期愉快的個人交往。她在《建設》上為他的《時代的贖罪》(Ransoming of Time)寫過書評,還把自己的《從德雷福斯事件到當今法國》(From the Dreyfus Affair to France To-day)一文的復印件寄給他。但是,馬利丹對真理的祈望,在阿倫特看來,整體上是混亂的,可以說是非哲學的。她說:“與真理相關(guān)的是哲學。曾有一種《學間的無知》(docta ignorantia)里所說的無知,那就是正因為有高深的學問,加深了無知,恐怕今后也一直會出現(xiàn)這樣的無知?!笨墒牵偃缡翘m德爾·賈雷爾的話,最后的那種文章,是要被他看作為了在世界上廣大無知、不懂裝懂的人之外保護自己,要把它剪下來放進錢包里去的那種文章。讀過蘭德爾·賈雷爾的詩、評論的人,無論誰都為他的博學驚嘆。但是,對于賈雷爾來說,那些只是在無知的大海里漂浮的小筏。當他與自己不具有的歐洲傳統(tǒng)教養(yǎng)的化身——阿倫特見面時,他感到自己那只筏子變得更加小了,而她就像海岸。當阿倫特讀他的詩的時候,他完全信賴她,寫信給她:“迄今為止,也有其他人對我的詩說了些什么,可是沒有再比你說的更加讓我喜歡的了?!碧m德爾·賈雷爾在《民族》、阿倫特在“朔肯圖書公司”工作的時候,為了工作兩人曾經(jīng)幾次共進工作午餐。在1946年的一年中,她向《民族》投去了5篇短文。其中包括了《論法國存在主義》——她最早的有氣概的評論、對赫爾曼·布洛赫(Hermann Broch)《維吉爾之死》(The Death of Virgil)、羅伯特·吉爾伯特(Robert Gilbert)《吾之韻、爾之韻》(Meine Reime Deine Reime)寫的書評。按照阿倫特的說法,賈雷爾收到這些來稿后就把它們“英語化”;反之,阿倫特修改賈雷爾的德文詩的翻譯稿。有時候就給他要花費翻譯時間的、她寫的(德文)草稿;有時候把她喜歡的詩人們的詩歌德、里克爾、海涅、荷爾德林的作品介紹給他。她想讓“猶太人的俾斯麥”出版賈雷爾翻譯的海涅的詩集,但是沒有成功。阿倫特為賈雷爾的翻譯深受感動,還鼓勵他德語更加進步,和她以后鼓勵W.H奧登的結(jié)果是一樣的。賈雷爾發(fā)牢騷說:“呵,我的德語一點也沒有進步。假如我翻譯了,怎么還有時間去學德語呢?假如不翻譯的話,德語就全忘記了?!钡故前愄厥莻€好學生。
編輯推薦
《愛這個世界:阿倫特傳》編輯推薦:夜幕包裹著我的身體,軟如天鵝絨,重如悲痛。我不再知道愛的滋味如何也不再知道原野彤紅,一切都想慢慢散去——給我留下的僅是安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