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4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李零 頁數(shù):454
Tag標簽:無
前言
中華書局是百年老店(準確地說,是創(chuàng)辦93年的老店),金字招牌,整理印行古籍,堪稱海內第一。當年,還是中學生的我,每次坐103路無軌電車,路過它和商務印書館共享的那座辦公樓,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感到神秘和羨慕。萬萬想不到的是,后來我能在這裹出書,不是一種,而是好幾種。現(xiàn)在,我終于可以說,我是它的老讀者,也是它的老作者。我很自豪?! ”緯怯晌业膬杀九f作合編而成,一本是中華書局1997年出版的《吳孫子發(fā)微》,原來是收入《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一本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孫子)古本研究
內容概要
中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但像《孫子兵法》這樣享受世界,留下永久魅力的書卻恐怕不多。國外有些軍事學家封《孫子兵法》推崇僃至,例如英國戰(zhàn)略家哈特就忍為它不僅在思想深度上超過了一向為西方稱道的近代著名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而且其重要性隨著毀滅性核武器的發(fā)展正現(xiàn)得日益突出。有些企業(yè)家和商人也很懂得“活學活用”,竟直接搬用《孫子兵法》來管理工人,做生意——如同在戰(zhàn)場作戰(zhàn)一樣,其評化價之高有時連我們自己也感到驚訝。 《孫子兵法》十三篇祇有“五千言“(今本約6000字),但令人回味無窮。大概它也像許多古典名作一樣具有一種誘惑人類想象的”朦朧美”吧?年代愈久,人們的發(fā)現(xiàn)也愈多愈奇。然而自歷中文獻學的角度,我們卻不能把它視為沒有“達詁”的放詩作,而只能提出這樣的要求,即從一定的歷史背景去認識它的本來面目。
作者簡介
李零,生於一九四八年,祖籍山西武鄉(xiāng)縣,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一九七七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參輿金文資料的整理和研究。一九七九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師徒張政烺先作周銅器研究。一九八二年華業(yè),獲歷史學碩士學位。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三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澧西隊徒事考古發(fā)掘。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研究所從事先秦上地制度史的研究。一九八五年至今任教於北京大學中文系。
李零教授長期從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獻的研究,著有《長沙子彈庫戰(zhàn)國楚帛書研究》、放虎歸山》、《中國方術(正)考》、《中國方術績考》、《(孫子)(古本研究》、《吳孫子發(fā)微》、《郭店札簡校讀記》、《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簡帛文獻興學的術源流》、《花間一壺酒》等。
書籍目錄
自序導言:《孫子兵法》興先秦兵學第一部分 校釋 一、校釋 說明 計第一 作戰(zhàn)第二 謀攻第三 形第四 虛實第六 軍爭第七 九奱第八 行軍第九 地形第十 九地第十一 火攻第十二 有閒第十三 二、佚文 三、傅記資料 四、著録 流傅第二部分 古本輯存 一、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十三篇)分簡釋文及缺文考證 《孫子兵法》徧題木續(xù) 前六篇 后七篇 二、新疆吐峪溝六朝抄本 三、唐以前古書古注的引文 四、五種唐類書的引文 五、《長短經(jīng)》的引文 六、其他唐代注疏的引文 七、《太平御臨》的引文 八、宋本第三部分 古注集?!≌f明 一、曹操注集?!《?、杜佑注集校第四部 有開論文 說明 開於銀雀山簡本《孫子》研究的商榷 銀雀山簡本《孫子》校讀舉例 《孫子》篇題木續(xù)初論 青海大通縣上子家寨漢簡性質小議 現(xiàn)存宋代《孫子》版本的形成及工春優(yōu)劣 開於《孫子兵法》研究整理的新認識 讀《孫子》答記 跋北京圖書館藏王念孫?!秾O子法》附錄 ……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軍爭第七 “軍爭”,指兩軍爭奪會戰(zhàn)的先機之利,即先敵到達會戰(zhàn)地點,取得作戰(zhàn)的有利條件?! ∽髡哒J為,在戰(zhàn)爭全過程中,軍爭難度最大,包含許多矛盾。如你要先敵到達,從表面上看似乎以抄近道為最便捷,但抄近道會暴露意圖,遭敵阻截;你要攜帶全部輜重爭利就會趕不上,但沒有輜重軍隊也無法生存。此外,還有像如何照顧行軍動作的協(xié)調一致,如何保持士氣、心理、體力上的優(yōu)勢,以及如何防敵有詐等等,往往很難處理。正是注意到這些矛盾,所以作者認為“軍爭之法”應當“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O子曰: 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于軍爭③。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视仄渫径T之以利,后人發(fā),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軍爭為利,(眾)[軍]爭為危(二)。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⑨。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三),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什恢T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xiāng)導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xiāng)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盾娬吩唬骸把圆幌嗦?,故為之金鼓;視不相見,故為之旌旗①(五)?!狈蚪鸸撵浩煺?,所以一(人)[民]之耳目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