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9-07-01 出版社:商務(wù)印書館 作者:費爾巴哈 頁數(shù):94 譯者:王太慶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宗教的本質(zhì)一人的本質(zhì)或上帝,我在《基督教的本質(zhì)》一書中,已經(jīng)加以闡明。至于那異于人的本質(zhì)。
不依靠人的本質(zhì)的實體。亦即那不具人的本質(zhì)、人的特性、人的個性的實體,真正說來,不是別的東西,就是自然。
人的信賴感,是宗教的基礎(chǔ);而這種依賴感的對象,亦即人所依靠并且人也自己感覺到依靠的那個東西,本來不是別的東西,就是自然。自然是宗教的最初原始對象,這一點是一切宗教和一切民族的歷史所充分證明的。
宗教的本質(zhì)二古代的希臘人認為一切并、泉、河、湖、海等都源自奧克安諾斯(Okeanos,是希臘神話里的大海神,即大海的人格化?!g者),源自大瀕海,古代的波斯人認為地上的一切山脈都是生自阿爾波地山(Albordy)。認為萬物都源自一個完滿的實體,這個思想是否有較高明的意義,其方式是否與上述二事不同呢?并不!這個思想和以上二種思想是完全基于同一思想方式的。
宗教的本質(zhì)三人有一些限制,而這些限制至少是人站在宗教立場上想象到、感覺到的限制,譬如說,人不能知道未來,不能長生,不能連續(xù)不斷無憂無慮地幸福,不能有一個無重量的身體,不能像天神一樣飛翔,不能像耶和華(Jehovah,猶太教的上帝?!g者)一樣發(fā)出雷霆,不能任意使形相變大或隱身不見,不能像天使一樣毫無肉欲和沖動地生活。
宗教的本質(zhì)四對于自然中上帝智慧的宗教景慕,只不過是一時的狂熱;它只是對于手段而發(fā),一反省到自然的目的時,使銷歇了。蜘蛛的網(wǎng)多么可驚羨!沙灘上蟻獅的漏斗多么可驚羨!可是這些設(shè)備為了什么目的而設(shè)呢?為了求食物——一個被人降為單純手段的目的。蘇格拉底說,“別人”——這些別人是獸類或野蠻人——“為了吃而活,但是我為了活而吃”。
作者簡介
費爾巴哈(1804~1872)
Feuerbach,Ludwig Andreas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1804-1872)德國舊唯物主義哲學(xué)家。1804年 7 月28日生于巴伐利亞,卒于1872年 4 月13日。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論和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恢復(fù)了唯物主義的權(quán)威;肯定自然離開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時間、空間是物質(zhì)的存在辛形式,人能夠認識客觀世界;對宗教神學(xué)進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但他拋棄了黑格爾的辯證法,他的唯物主義依然是形而上學(xué)的,社會歷史觀是唯心主義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