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張瑛 頁數(shù):267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以普通大眾為讀者對象,從文化的角度,對有關(guān)茶的知識進(jìn)行了系統(tǒng)整理、歸納及更新,圖文并茂,兼具知識性、科學(xué)性與普及性。
本書在介紹茶葉及其鑒別常識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最新的國家標(biāo)準(zhǔn),重點介紹了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等不同茶葉的鑒別方法,以及日常購買、包裝和保存茶葉的基本知識。
作者簡介
張瑛
深圳市人,籍貫湖北天門,中國茶文化門戶網(wǎng)——陸羽網(wǎng)站的創(chuàng)始人,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茶道屬性論”創(chuàng)立者,以“弘揚中國茶文化,傳承中華悠久歷史文明”為使命,專注于中國茶文化的研究與推廣工作,成績顯著,被譽為“茶圣陸羽的傳人”。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茶葉常識
第一節(jié) 標(biāo)準(zhǔn)的茶葉分類
第二節(jié) 中國四大茶區(qū)
第三節(jié) 中國十大名茶
第四節(jié) 其他的茶葉分類與命名方法
第二章 茶葉鑒別方法
第一節(jié) 茶葉鑒別三類方法簡述
第二節(jié) 茶葉鑒別因子及方法比較
第三節(jié) 日常茶葉鑒別通用術(shù)語
第四節(jié) 日常茶葉鑒別的常見問題
第三章 各類茶葉鑒別
第一節(jié) 綠茶鑒別
第二節(jié) 白茶鑒別
第三節(jié) 黃茶鑒別
第四節(jié) 烏龍茶鑒別
第五節(jié) 紅茶鑒別
第六節(jié) 黑茶、緊壓茶鑒別
第七節(jié) 再加工茶鑒別
第四章 茶葉的選購、包裝與貯存
第一節(jié) 怎樣選購茶葉
第二節(jié) 茶葉包裝的種類與要求
第三節(jié) 貯存茶葉的環(huán)境條件
第四節(jié) 怎樣貯存茶葉
參考資料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花茶因窨制的香花不同分為茉莉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珠蘭花茶、白蘭花茶、玳玳花茶、柚子花茶、梔子花茶和櫻花茶等。 具體花茶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請參見后文花茶鑒別。 2.緊壓茶 各種散茶經(jīng)再加工蒸壓成一定形狀而制成的茶葉稱為緊壓茶。緊壓茶是中國特有的茶類。根據(jù)所采用原料茶類的不同,可以分為綠茶緊壓茶、烏龍茶緊壓茶、紅茶緊壓茶和黑茶緊壓茶等。 (1)綠茶緊壓茶 此茶類產(chǎn)于云南、廣西、四川,其中的主要品種有云南沱茶、普洱方茶、竹筒茶、廣西粑粑茶、四川毛尖、四川芽細(xì)、小餅茶、香茶餅等。 (2)烏龍茶緊壓茶 按照烏龍茶的制造工藝制作并壓制成的緊壓茶,主要品種有福建的小仙餅茶等。采摘水仙種茶樹鮮葉,經(jīng)曬青、晾青、搖青、殺青和揉捻后,將揉捻葉壓模造型,再用白紙包好進(jìn)行烘焙至干即成,所以又稱“紙包茶”。水仙餅茶過去是手捏成團(tuán)的,因手捏加工大小不一,后來才改用木模加工,壓成方形茶餅。水仙餅茶主銷閩西各地及廈門、廣東一帶。 (3)紅茶緊壓茶 以紅茶為原料蒸壓成磚形或團(tuán)形的壓制茶。主要品種有米磚茶、小京磚等。米磚主產(chǎn)于湖北省赤壁趙李橋,主要以紅茶的片末茶為原料,蒸后在模中壓制而成,上有商標(biāo)花紋圖案。米磚每塊重1.125千克,為23.7厘米×18.7厘米×2.4厘米的磚塊形。主銷新疆、內(nèi)蒙古,也有少量出口。 (4)黑茶緊壓茶 以各種黑茶的毛茶為原料,經(jīng)蒸壓制成各種形狀的緊壓茶。主要有湖北的老青磚,湖南的湘尖、黑磚、花磚、茯磚,四川的康磚、金尖、方包茶,云南的緊茶、圓茶、餅茶,以及廣西的六堡茶等。緊壓茶除了上述的幾類之外,還有一種也可歸屬于緊壓茶的茶類——“固形茶”,它是一種細(xì)條形的再加工茶。用茶葉加工中產(chǎn)生的細(xì)茶末,研磨成茶粉,加入淀粉、蛋白質(zhì)等黏合劑,調(diào)和成糊狀,然后加壓,通過濾孔擠壓成直徑1~1.5毫米,形似細(xì)面條的細(xì)條形,晾后烘干,切斷成1~2厘米長即成。這種固形茶,熱水沖泡后不溶化,茶條不散,但茶汁能浸出。固形茶的生產(chǎn)是副茶利用的一種途徑,除中國外,日本、俄羅斯等國也有少量產(chǎn)生。 具體緊壓茶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請參見后文緊壓茶鑒別。 3.保健茶 用茶葉和某些中草藥或食品拼和調(diào)配后制成各種保健茶,使本來就有營養(yǎng)保健作用的茶葉,更加強它的保健和滋補功效。保健茶種類繁多,功效也各不相同。一些常見的保健茶及其功效如下。
編輯推薦
《茶葉鑒別》吸納了最新的茶葉鑒別研究成果,融科學(xué)性、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為一體,圖片豐富,講解全面,貼近讀者生活,既有適用性,又有收藏價值,可供廣大愛茶者,茶業(yè)、食品業(yè)、餐飲行業(yè)的工作者以及高等院校師生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