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豐美的水土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李容煥、 丘樹宏 暨南大學出版社 (2011-06出版)  作者:李容煥 編  頁數(shù):388  

前言

“一椽得所,五桂安居”,這是孫中山先生在翠亨村故居的一副自題聯(lián),言簡意賅,撼人心魄,無半點雕琢之痕,卻有無以倫比之深刻。每次重溫,我都覺得其中蘊涵著對作家的一種暗示和警醒:文學作品也許誕生于斗室之內(nèi),應不妨多一些包容天下之胸懷。眾所周知,孫中山先生就是一個具有廣闊世界眼光之人,他以“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為座右銘,強調(diào)要“內(nèi)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學習世界上的先進知識和有益思想成果。中山作為全國唯一以偉人名字命名的城市,深受“中山精神”之熏陶。受“敢為天下先”之鼓舞,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締造了很多項國內(nèi)第一;得益于“社會和經(jīng)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思想,這里走宜居城市建設和諧發(fā)展之路,捧回了聯(lián)合國“世界人居獎”;而“天下為公”、“博愛精神”的廣泛傳播,使這里更是洋溢著濃郁的友善和諧氛圍。可以說,中山精神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潛移默化著市民的精神面貌。所謂“語與興驅(qū),勢逐情起”(唐·皎然《詩式》),生于斯、長于斯的一代作家,如何書寫這座城市的光榮與夢想,表達個體的生命體驗與價值理念?《一方豐美的水土——新世紀10年中山美文選》提供了一個新的文本,也許并不完美,卻是臻美的;也許并不全面,卻是精挑細選的,值得細細品味。關于“美文”,我想起著名作家賈平凹在《(美文)創(chuàng)刊詞》中所說:“還原到散文的原本面目,散文是大而化之的,散文是大可隨便的,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鼓呼大散文的概念,鼓呼掃除浮艷之風,鼓呼棄除陳言舊套,鼓呼散文的現(xiàn)實感、史詩感、真情感,鼓呼真正的散文大家,鼓呼真正屬于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的散文!”他以“美文”統(tǒng)帥“大散文”的概念,綜合其多年的闡述,大致包含著三方面的內(nèi)涵。其一是散文的題材、內(nèi)容要“大”,即散文的內(nèi)容要從狹小的個人情懷中走出來,關乎時代、社會;其二是散文的審美境界要“大”,美學風格上要追求“大境界”、“大氣象”;其三則是力主散文文體形式可泛化,不拘泥于體裁體例,不主張以題材、技法、流派給作品分門別類?!兑环截S美的水土》基本上與此有某種契合之處,打破了敘事、抒情、議論的固守模式,將散文、小品文、隨筆、雜文共冶一爐,返璞歸真,追求的是文學的至誠、至深、至廣、至大、至美。全書分“起卷”、“承卷”、“轉(zhuǎn)卷”、“合卷”四部分,收入60位作家共119篇作品,作家個性、風格、文化積淀、審美情趣算得上五彩繽紛,創(chuàng)作題材和主題也十分豐富廣泛。里面既有描寫中華情結(jié)的,也有展示異域風情的;有以新眼光尋根問祖的,也有以新手法表現(xiàn)城市新移民生活的;既可讀到傳統(tǒng)的道德規(guī)范和美好的人生理想,也可讀到奮發(fā)圖強的時代精神乃至世界性的文化意識。有的篇章狀物寫景栩栩如生,譬喻獨特,有的作品談古論今警語迭出,妙趣橫生。作家善于站在時代的高度來觀察與體驗人生,善于從身邊人、眼前事去挖掘精深的哲理,努力探究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自身內(nèi)心的困境和出路。這當中,有兩方面的作品很突出。一是瞄準日新月異的風土景觀,顯得真實鮮活。秦牧的散文《花城》曾讓一個城市以獨特的藝術形象進入藝術殿堂,成就嶺南文學中最膾炙人口的名篇。通過這本選集,似乎在不經(jīng)意間我又領略到異曲同工之妙。其中,《中山人的“世博”緣》(丘樹宏)、《咸淡伶仃洋》、(鄭集思)、《仰望孫中山》(胡波)、《香山出了個孫中山》(馮謙)、《石岐記憶》(吳從垠)、《浮虛山三記》(陳賢慶)、《中山美食》(黃祖悅)、《近代留學教育先驅(qū)容閎》(林毓賓)、《岐江公園散記》(李代高)等,都頗具濃郁的地域特色,別有嶺南風情,雖不是專為城市和名入樹碑立傳,卻也算是城市某個歷史層面的傳神寫照,一幅幅生動圖景躍然紙上,以小見大,袖里乾坤,令人過目不忘。二是刻畫固守精神家園的人情世故,可謂入木三分。清代王國維從間詞話》稱:“文學之事,其內(nèi)足以撼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弊髌匪枷牒退囆g綿長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正出于對日常生活的深厚積累、對人文民生的深情厚意。譬如,《父親的絕活》(李容煥)、《民辦教師》(林榮芝)、《神話時代》(劉居上)、《疑心錄》(余叢)、《卡西的眼淚》(黃學禮)、《酒瓶里的父親》(倮倮)、《鮑坪人物》(譚功才)、《父親的煙斗》(黃定光)、《最是孤絕趙子昂》(吳大勤)、《沒有生日的母親》(陳光缽)、《跪著聽的音樂》(虞天識)、《我的那些鄉(xiāng)村姐妹》(何中?。?、《母親的蝴蝶結(jié)》(于芝春)、《紀念》(那鴻)、《讀不懂的懷念》(田夫)、《夜讀嵇康》(熊平)、《故鄉(xiāng)的原風景》(鄧麗霞)、《會開花的圣誕樹》(余?。┑龋衙鎸ι坛庇縿訁s依然真摯的人間諸情描繪得淋漓盡致,韻味雋永,命運、生活、工作,藝術、傳說、現(xiàn)實,親情、愛情、童趣,真理、正義、追求,不一而足,都很好地運用了寫作技巧,展示出了文學的魅力。這些美文之美,不僅體現(xiàn)在文筆美、境界美的有機統(tǒng)一,還體現(xiàn)于文學在網(wǎng)絡時代堅持建構人類價值的意義要旨。這種美,首先來源于真誠寫作之心。中山作家在火熱的生活中挖掘文學創(chuàng)作的豐富寶藏,汲取詩情畫意和藝術靈感,從時代的進步中備受滋養(yǎng),與當代人的精神情感共鳴,呈現(xiàn)出一種自由、樸素的寫作狀態(tài),對文學既保持一種虔誠,又有一種輕松自在,在文學日益邊緣化的嚴峻當下,摒棄無意義寫作,展現(xiàn)著文學堅守與突圍的純正本色。這種美,另一方面還來源于傳承嶺南文脈的堅定之心。中山作家充分發(fā)揮咸淡水交匯地的地緣優(yōu)勢和文化優(yōu)勢,在中外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中為新世紀嶺南散文的拓展進行探索,在功利化與通俗化的創(chuàng)作潮水中堅持注入藝術追求的清流,使新思想、新事物、新名詞與舊文字、舊句法、舊語法在撞擊中催生創(chuàng)新的可能性,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廣泛、深刻、持久的環(huán)境中,也正在努力擴大著本土文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就這本選集而言,多方面可圈可點:一是善于運用優(yōu)美、典雅的漢語表達美好心靈和精神世界,追求語言的質(zhì)地和詩情畫意;二是善于把握民族性與世界性的平衡點,在文明、文化的傳承中汲取藝術創(chuàng)作主題和母題,延續(xù)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保持獨立的文化品格,鍛造富于個性的文學;三是善于挖掘人類共通的情感等永恒的主題,反映生命的本質(zhì)、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與生存困境,表達理想主義、人文情懷、終極關懷,以其對生活的感悟溫暖著讀者的心靈,幫助讀者在多元化的選擇中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向或目標。“德雨沾濡松柏茂,春風披拂桂蘭香”(孫中山題聯(lián)),中山歷來就是一座有使命感的城市。游走在興中道、孫文路、博愛路、中山路、民權路、民生路、民族路,徜徉于逸仙湖公園、興中園、孫文公園、中山紀念堂、中山城,常有春風沐浴之感。翻閱《一方豐美的水土》,品讀一篇篇美文,我也看到了“博愛、創(chuàng)新、包容、和諧”的新中山人精神在作家身上折射出的耀眼光芒,見證了文學的神圣使命。這本厚重的選集,無疑是中山作家構建改革前沿地區(qū)文化高地的成果展示,是一次心靈的集體共舞,是返璞歸真的精神告白,是審美化的思想宣言。作家們以獨特的文學話語追問自我和民族的精神走向,彰顯了作家的擔當和藝術追求。我相信,這本書為解讀社會發(fā)展的“中山模式”提供了文化參考,在樹立中山文化形象、形成中山印象、促進中山文學的廣泛傳播上將發(fā)揮不可忽略的作用。是為序。廖紅球2011年1月2日,廣州(本序作者系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黨組書記)

內(nèi)容概要

  《一方豐美的水土:新世紀10年中山美文選》分“起卷”、“承卷”、“轉(zhuǎn)卷”、“合卷”四部分,收入60位作家共119篇作品,作家個性、風格、文化積淀、審美情趣算得上五彩繽紛,創(chuàng)作題材和主題也十分豐富廣泛。里面既有描寫中華情結(jié)的,也有展示異域風情的;有以新眼光尋根問祖的,也有以新手法表現(xiàn)城市新移民生活的;既可讀到傳統(tǒng)的道德規(guī)范和美好的人生理想,也可讀到奮發(fā)圖強的時代精神乃至世界性的文化意識。有的篇章狀物寫景栩栩如生,譬喻獨特,有的作品談古論今警語迭出,妙趣橫生。作家善于站在時代的高度來觀察與體驗人生,善于從身邊人、眼前事去挖掘精深的哲理,努力探究入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自身內(nèi)心的困境和出路。這當中,有兩方面的作品很突出。一是瞄準日新月異的風土景觀,顯得真實鮮活。秦牧的散文《花城》曾讓一個城市以獨特的藝術形象進入藝術殿堂,成就嶺南文學中最膾炙人口的名篇。

書籍目錄

序言:一方豐美的水土起卷丘樹宏中山人的“世博”緣“文化眼”看世博一方豐美的音樂水土中山裝的文化性胡波仰望孫中山鄭集思咸淡伶仃洋李容煥父親的絕活大姐懷念三個哥方炳焯從《塞納河·萊蒙湖》想開去馮謙香山出了個孫中山好望兩洋“鶴墩”賞鶴吳競龍我愛美人黃定光父親的煙斗母親忌辰三周年祭譚文卿酒國形勢報告祭岳翁文鄭萬里天堂在另外那個街角酒歌林榮芝拉大網(wǎng)民辦教師赤腳醫(yī)生劉居上神話時代吳從垠石岐記憶虞天識跪著聽的音樂遠山,我心中的夢楊官漢麻雀的喜劇鶴舞沙溪承卷黃學禮卡西的眼淚懷念北京那場大冷管中窺豹話香港余叢疑心錄符馬活我住六樓我走在三個人的后面雨中歌唱倮倮酒瓶里的父親旅游的書吳大勤拿賀知章下酒最是孤絕趙子昂譚功才鮑坪人物王克林名著的敗筆名人的偏見交通廳長現(xiàn)象王曉波音樂的翅膀智者的愛情觀及其他劉建芳水井邊的日子故鄉(xiāng)之水父親的禮物黃剛?cè)闲幸鞒笕岁惞饫彌]有生日的母親古城墻最初的陽光馬拉才華是唯一的通行證大師的蛋楊昌祥本村第一二登大尖山何中俊我的那些鄉(xiāng)村姐妹姚舞云白月光論茶道轉(zhuǎn)卷阮波桂林往事故人林鳳群岐海拾貝于芝春母親的蝴蝶結(jié)讓風景閱讀自己花香彌漫的城市董妍老屋老屋新年溜溜楚風咸水魚滋味一個非球迷的“世界杯”夢里花落知多少嘉莉妹妹說□□□□□□人生務必推理劉錦秀綻放的紅牡丹桂林旅游擷記黃祖悅中山美食中山溫泉張舒廣一路春天純棉花朵張月音花園人家荔枝熟了諶嶸漫游散記藝術巴黎那鴻紀念偏離鄧麗霞故鄉(xiāng)的原風景黃雪春“佛國”歸來心自清幸福地寫作梁鳳梅舊屋與老樹城鄉(xiāng)之戀合卷田夫讀不懂的懷念羅欣榮花盆有棵番薯苗馬肇勇兒時的團年飯令人擔憂的漢字書寫危機胡漢超藜蒿情思飄香的椿芽炒蛋淋滿泥漿的后背大海隔膜吾父阿魯母親的愛情誤人船山書院火白風中的乞丐熊平夜讀嵇康陳賢慶浮虛山三記衛(wèi)坤深林明月,水流花開靜水流深余俊會開花的圣誕樹幸虧根沒有眼睛在有效期內(nèi)方鐵民家書金斗灣畔,那不老的歌聲李代高孟姜山散記岐江公園散記林毓賓近代留學教育先驅(qū)容閎漫步馬六甲古城溫國科隨薯香飄來的思戀苗寨外的小女孩編后語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一方豐美的音樂水土最近,我在一次參觀中山市的航拍圖展覽中突然發(fā)現(xiàn),長1 800多平方公里的中山市,很像一幅偌大的五線譜圖譜:那縱橫交錯、數(shù)以千計的江河網(wǎng),就是一根根流動的五線譜,而鑲嵌在河網(wǎng)兩岸的大小村莊,就是一個個錯落有致的音符。有了這個發(fā)現(xiàn)之后,我就常常期待著,什么時候有機會坐滑翔機或者直升飛機上去親眼看一看,那感覺一定會像自己在彈奏一支美妙而雄渾的交響曲。我還孩子般地想象,這音樂一樣的水土,一定會哺育出許多音樂驕子,一定會繁衍出許多的音樂名作吧?有了這樣的想法,我又順著這個主題開始在腦海里搜索起來。霎時,一簇簇燦爛的火花,竟然就在我的腦海里不斷跳躍起來,火花中總是反復閃爍出三個人的名字:蕭友梅、呂文成、李海鷹。這個發(fā)現(xiàn)讓我驚訝不已、興奮不已!雖然三個人的名字早已如雷貫耳、聞名遐邇,我還是覺得需要在這里再分別作一番介紹。蕭友梅,1884年生于中山石岐,1940卒于上海。他是我國現(xiàn)代音樂的奠基人之一。他主持創(chuàng)辦了上海國立音樂院,除了創(chuàng)作了大量著名的音樂作品外,還培養(yǎng)了無數(shù)的音樂人才,如冼星海、賀綠汀等,被譽為“中國現(xiàn)代音樂之父”。呂文成也是中山人,他創(chuàng)造了鋼絲二胡,即高胡。他運用傳統(tǒng)的廣東音樂風格,吸收西洋音樂的優(yōu)點,創(chuàng)作了100多首廣東音樂作品,其中《步步高》、《平湖秋月》、《蕉石鳴琴》等更是膾炙人口的名曲,因此他被尊為“廣東音樂之父”。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中山又出現(xiàn)了活躍在中國樂壇的一位大師級人物,這就是李海鷹。他與廣東的陳小奇一起,開中國的流行音樂風氣之先,由他作詞作曲的《彎彎的月亮》,響遍了大江南北,風靡了整個華人世界。二十多年來,李海鷹創(chuàng)作了大量風格各異的優(yōu)秀歌曲,一直引領流行音樂之風騷,將其稱為“中國流行音樂之父”也是當之無愧的。一座小小的城市,竟然擁有三個國家級的“音樂之父”,已經(jīng)是夠“?!钡牧?。但再翻翻書本查一查,再上上網(wǎng)絡搜一搜,卻更讓我大大震撼。請看看這一串名字:歌詞大師韋瀚章,粵劇名伶唐雪卿。,鋼琴大師肖淑嫻,著名女指揮家楊嘉仁,著名作曲家鄭樺、陸云、草田,著名女歌唱家周碧珍,著名鋼琴家鮑蕙蕎,著名評劇作曲家黃平,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吳其輝,著名指揮家林友聲……近20位全國聞名的音樂家,把中山的天空映照得無比亮麗、無比輝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這方特殊的水土,養(yǎng)育出如此的人文?原來,一道道悠遠的珠江支流,從中山這里奔流而出,與浩浩蕩蕩的南海相激蕩,融合出了一種特殊的水——咸淡水,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化——咸淡水文化。于是,一個個賢才志士,吸吮著大陸的乳汁,沐浴著濕潤的海風,就在這里呱呱墜地,橫空出世,應運而生!幸運的中山人沒有辜負這方水土,他們以一支支美妙的樂曲和歌曲,創(chuàng)造了音樂的輝煌,創(chuàng)造了音樂的奇跡。因為這個發(fā)現(xiàn),我對原來飛行的期待頓時變得猶豫了,因為我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問題:今天,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一方音樂水土,如何挖掘這一個音樂基因,如何弘揚這種音樂文化呢?中山裝的文化性中山裝是一種服裝,卻不是一種普通的服裝。100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讓中國人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和生活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讓中國千千萬萬人的生活發(fā)生重大變化的事情中,有一件是與男人相關的“剪辮子”,因此有人說辛亥革命是“從頭開始”的;另有一件是與女人相關的“放裹腳”,‘因此也有人說辛亥革命是“從腳開始”的。不管是從頭開始,還是從腳開始,一說到辛亥革命,人們一般都會提到這兩件事情。但是,對于中山裝,人們卻多數(shù)不會與辛亥革命掛起鉤來。其實,設計、制作和推廣中山裝也是辛亥革命的一件大事情,我們可以稱之為“制國服”。“剪辮子”、“放裹腳”,再加上“制國服”,我們就可以把辛亥革命稱為“全身的革命”了?!凹艮p子”和“放裹腳”固然是中國男人與女人的人性大解放,但在我看來,“制國服”卻是一件意義更豐富、更深刻的事情。再具體一點,這個感受可以延伸為中山裝所蘊涵的“四個性”。一是政治性。中山裝體現(xiàn)了一種新舊政治社會體制的變革更替,這已經(jīng)是最大的政治;中山裝的許多重要部位,都有著豐富的政治內(nèi)涵,它物化了三民主義、國之四維、五權分立。后來將中山裝定為民國的法定國服,其政治意義就更為突出了。二是革命性。中山裝的誕生,是與辛亥革命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剪辮易服”的氛圍下,中山裝成為革命者的一個獨特象征,穿中山裝成為擁護革命、與清朝封建主義決裂的一種標志。三是開放性。中山裝作為服裝雖然是一種革命性的設計,但也繼承了中國服裝的一些傳統(tǒng)元素。當然,它最大的特點還是開放性。它顛覆了清朝時期的“長袍馬褂”,吸取了西歐獵裝和日本服裝的元素,并結(jié)合當時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和學生裝風格,又參照了西服平整、挺括、有衣兜的特點,表現(xiàn)出強烈的開明開放精神。四是實用性。相對于長袍馬褂,尤其是清朝的官服,中山裝既顯得經(jīng)濟,又方便行動。四個袋子再加上有紐扣的軟袋的設計,既美觀大方,又實用安全。尤其是上衣下面的兩個“老虎袋”,可以隨著袋內(nèi)的物品多少漲縮,更令人嘆為觀止。中山裝沒有采用西裝敞領敞懷的做法,而是采取內(nèi)斂式,這樣既容易裁剪,不浪費布料,還省卻了那條煩人的領帶。如此看來,中山裝就不僅僅是一種服裝那么簡單了,它更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在今天,中山裝的政治性、革命性和開放性似乎已經(jīng)退到歷史的后臺,然而它里面所體現(xiàn)出來的那種強烈的精神內(nèi)核,卻依然對我們有著非同小可的啟迪作用。而它的實用性是一直伴隨著中國人的,它甚至還影響了一些國家,影響了一些外國人。這種實用性,我想一定還會繼續(xù)下去的。我想得更多的是中山裝所蘊涵的文化意義,也即第五個性——文化性。中山裝的誕生本身,就已經(jīng)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現(xiàn)象,其本身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化產(chǎn)品,它被時代附麗了太多的歷史擔待和含義。而經(jīng)過近百年的歷史沉淀,當浮云遠逝,鉛華洗盡,大地歸于寧靜,中山裝的文化性卻日益彰顯起來。從這個角度說,我們一直以來好像對這一點是過于忽視了。我們今天研究中山裝,落腳點應該放在如何研究、探討、弘揚和利用中山裝的文化意義上來。

后記

2010年6月,詩集《悠悠咸淡水:中山詩群白皮書》由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之后,我與余叢又開始籌劃編選一部美文選,此舉得到中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丘樹宏的贊同和支持,于是就有了這部《一方豐美的水土——新世紀10年中山美文選》。所謂美文,是源于“五四”時期大文人周作人所下的定義。原先把短評、短論、雜感、隨筆都稱為散文小品,統(tǒng)屬散文的概念。周作人認為美文是與偏于“批評”、“學術性”的文字相對應的一種,它是記述的、藝術的,“這里邊又可以分出敘事與抒情,但也很多兩者夾雜的”?,F(xiàn)在,雜文與散文的區(qū)分亦多是采用周作人的“二分法”,即將偏于“議論”的散文歸之為雜文,而將偏于“敘事與抒情”的散文稱為美文、小品文或散文小品。在中山的作者中,我約摸估算了一下,寫散文的明顯比寫小說、雜文、報告文學的要多,而比寫詩的(含新詩、舊體詩)卻又少了些。寫詩是中山作者的一大強項,從中山詩群現(xiàn)象就可見一斑;其次應該是散文了,寫散文的作者至少有近千人之多。而入選本書的只有60位作者,其中女作者為15人,占了總?cè)藬?shù)的1/4。這一篇篇美文,從內(nèi)容上大致有如下類別:一是回憶故鄉(xiāng);二是記敘親情;三是品味文化(如酒、茶、服裝、美食、體育、節(jié)日、舞蹈、音樂、展覽等);四是尋覓懷古(如歷史人物、本土歷史、域外歷史風物等);五是出行游記;六是評書談藝;七是品人閱世;八是感悟人生;九是抒發(fā)情感;十是哲理思辨。此外,還有個別篇什是寫禪學的。盡管有的作品帶有雜文性質(zhì),但我們?nèi)越y(tǒng)稱為美文。然而究竟美不美,只能概由讀者評判了。起承轉(zhuǎn)合式結(jié)構,是寫作的一種基本結(jié)構和方法。元代學者范德璣儲格》說:“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zhuǎn)要變化,合要淵水。”本書編選的分類便借用與立意于此,以“起、承、轉(zhuǎn)、合”之間的關系分為四卷。我們想,起中有合,合中有起,這是首尾呼應;而承與轉(zhuǎn)皆兼顧起合,這是上下勾連,一脈相承。所以書中的四卷是互相依存、互為作用的,既體現(xiàn)出編選的邏輯性,也體現(xiàn)出一定的辯證關系。以“起、承、轉(zhuǎn)、合”作一部散文選集的分卷,可以說是編書的一個新例。我們對此的解釋為:起卷的作者,是當下本土寫散文較早且資歷較厚的一批人,有先帶個頭的用意;承卷的作者是寫散文稍后且相對年輕的一批人,他們勤奮寫作,佳作不少,為中山散文寫作的中堅力量或主力軍;轉(zhuǎn)卷是女性作者,這也叫梅花間竹,綠葉映紅花,值得欣賞,而且女性寫作也起一個轉(zhuǎn)換的功能;合卷的作者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或?qū)懮⑽臅r間較短,或?qū)懽鞯膽B(tài)度較為散漫,但不要緊,既然是美文,何不收之?于是,合卷又有了融合的意味。書名取作“一方豐美的水土”,來自書中丘樹宏先生的文章《一方豐美的音樂水上》。其實,大家知道,中山這方豐美的水土何止在音樂方面。取“豐美水土”,旨在希望中山的作者寫出更豐美的散文佳作,寫出更豐美的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為建設文化名城作出新的貢獻。出版這部選集,特別要感謝廣東省作協(xié)主席、黨組書記廖紅球,他在百忙中抽出時間為本書作序;再次感謝暨南大學出版社,繼為我們出版《悠悠成淡水:中山詩群白皮書》后,又為我們出版此書;還要感謝本書的策劃編輯杜小陸為此付出的辛勤勞動。由于編者水平所限,這部文集在編選過程中難免會有遺珠之憾。在此,請未入選本集的作者予以諒解,但只要是美文,今后再結(jié)集出版的機會還是很多的。歡迎廣大讀者與方家,多為本書提出寶貴的意見。李容煥2010年12月25日于中山

編輯推薦

《一方豐美的水土:新世紀10年中山美文選》是新世紀10年中山美文選。全書共收選119篇文章,題材和主題豐富廣泛。用起承轉(zhuǎn)合式的基本結(jié)構,將文選分為四卷,主題涉及回憶故鄉(xiāng)、記敘親情、品味文化、尋覓懷古、評書談藝、出行游記等。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一方豐美的水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