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01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者:楊培鈞 頁數(shù):357
前言
古人對美玉情有獨鐘,珍愛備至。他們深信“玉在山而木潤”(《大戴記》),“石韞玉而山輝”(陸機《文賦》),認為玉膏可以灌溉神木,可以祭祀黃帝和天地鬼神,佩戴美玉可以“以御不祥”(《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在古人的心目中,美玉五彩斑斕:“白如割肪,黃如蒸粟,藍如靛沫,綠如翠羽,赤如丹砂,紫如凝血,黑如墨光。”真是美的精華,人間至寶。在世界范圍內(nèi),中國、中南美、新西蘭是古代世界上僅有的三大玉器產(chǎn)地,但只有以和田玉為代表的中華美玉獨領(lǐng)風(fēng)騷,名滿天下。中國素有“玉石之國”的美譽,據(jù)考古發(fā)掘證實,中國最早的玉器實物,見于內(nèi)蒙古興隆洼和遼寧查海遺址,它們距今有8年的歷史。而距今約55年的紅山文化,距今約53年至42年的良渚文化,距今約4年至35年的龍山文化等一系列文化,它們不同地域,不同族群,卻都與玉結(jié)下不解之緣。與之后的夏、商、周、秦、漢、唐,連續(xù)不斷,次第相續(xù)。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一種對玉的崇尚和珍愛之情結(jié),已經(jīng)深深地融進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從而形成了獨具鮮明東方色彩的中國玉文化傳統(tǒng)?! ∵h古時代,玉是天地的圣物,是精靈的化身。玉代表神奇的魅力,代表至高無上的威權(quán),是財富、權(quán)力、地位的象征。能和玉相提并論的,在人間唯巫唯王,在天地間唯神唯鬼。在先民的意識中,巫是神靈意志的傳達者,玉是溝通神靈的信使。當歷史步入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玉從原始宗教的信物,逐步演化成象征神權(quán)和王權(quán)的崇拜物,成為朝聘、祭祀、盟誓、輿服、宴享、裝飾等重要場合的特殊標志。
內(nèi)容概要
《古玉拾珍》從收集藏品到寫完書稿,前后已整整三個年頭。將最初的萌動變成現(xiàn)在的成書,心頭如釋重負?!豆庞袷罢洹纷髡?,楊培鈞,1944年生,陜西省西鄉(xiāng)縣人,西北大學(xué)中文系畢業(yè),曾任陜西歷史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副館長、研究館員,第二、三屆褒斜石門研究會會長。
作者簡介
楊培鈞,1944年生,陜西省西鄉(xiāng)縣人,西北大學(xué)中文系畢業(yè),曾任陜西歷史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副館長、研究館員,第二、三屆褒斜石門研究會會長。 致力于中國古玉專題研究。曾主持和參與組織了中華歷史名人渚葛亮、張騫、蔡倫等學(xué)術(shù)研究活動;出版了《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精品鑒賞》、《中華古文明的寶庫》、《珍藏縱覽》等著作;編著了《古玉拾珍》一書;主編了《漢中地區(qū)名勝古跡》、《古都明珠華夏寶庫》、《陜西歷史博物館珍藏:陶瓷器》等;發(fā)表了《論“漢魏石門十三品”》、《“漢三頌”價值論》、《獸骨上的神人獸面紋管窺》、《士與火的奉獻》、《杜虎符縱橫談》、《旅游發(fā)展要重視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從唐詩解讀胡人玉帶板》、《情妙出廓璧翹袖舞人媚》等論文及《古玉拾遺與鑒識》、《玉鎏金“犀牛負鳥”鑒識》、《玉圓雕俳優(yōu)解讀》等多篇有關(guān)古玉研究的論文;此外,合作的大型交響大合唱《世紀風(fēng)云一一為97香港回歸而作》,由陜西省交響樂團在西安人民劇院正式演出;撰稿的《稀世瑰寶煤精印》、《鎏金竹節(jié)熏爐》、《皇后玉璽》、《杜虎符》4集電視專題片,作為香港陽光衛(wèi)視《國寶背后的故事》系列片正式多次播放:另有多篇詩詞和書法作品發(fā)表?! £愰L土,1963年生于浙江天臺縣?,F(xiàn)任全國工商聯(lián)古玩業(yè)商會中國古玉器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玉研究會浙江省中心主任,中國古玉器研究會浙江省鑒定中心主任,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會員,長期從事收藏鑒定吉玉器。
書籍目錄
序華彩繽紛民間聚珍弘揚玉文化的有益嘗試古玉拾珍新石器時代(約萬年——4千年前)玉鷹形佩方形玉璧2玉龍3豬首形玉佩4神獸負龍5玉太陽神翼龍負人玉鳥食蟲鷹面蹲人鳥人復(fù)合體豬戲羊神人馭女玉兔神人獸面紋玉飾玉牙璧商代(約公元前6——世紀)玉虎(圓雕)玉虎(片雕)小玉虎佩圓雕玉虎玉雁玉飛雁玉鴇玉鶚玉熊玉鳥(一對)玉鳥(一對)人首形獸玉跽坐人龍形塊(兩件)玉璧西周(公元前世紀——前77年)夔龍紋玉環(huán)龍紋玉璜龍紋玉璜玉三聯(lián)環(huán)圓雕玉鳥(一對)青白玉鳥形佩(一對)犧尊鳳觥玉方彝雙龍耳立獸蓋長頸扉棱圓壺白玉立鳳紐蓋扁壺玉編鐘玉簋春秋(公元前77——前476年)三層飾紋璧兩層虺紋璧龍首紋玉環(huán)蟠虺紋璜式合環(huán)雙龍首玉璜玉虎(一對)蟠虺紋玉琮蟠虺紋璜玉碟雙環(huán)蟠虺紋璧長條形扁嘞獸面卷云紋扁嘞戰(zhàn)國(公元前476——前22年)高浮雕螭龍出廓璧舞人伴虎出廓璧透雕雙風(fēng)出廓重環(huán)龍鳳璧三虎獸面出廓璧出廓龍風(fēng)共體雙舞人鏤空雙連璧鏤空螭龍獸面紋青玉璧九風(fēng)圭璧四出廓雙連璧雙風(fēng)出廓雙連璧出廓立鳳卷云紋璧鏤空三龍塊形璧蒲紋璧獸面紋白玉璧首尾相顧轉(zhuǎn)體龍玉佩璜式璧形佩雙龍捧環(huán)璜形佩立人龍虎璜形佩回首龍蟠虺紋佩玉虎形佩鏤空雙鳳和鳴龍虎佩夔龍玉佩鏤空龍鳳佩龍鳳紋柱形玉佩龍首長條形卷尾玉佩鏤雕龍鳳條形佩鏤空對稱龍鳳連體佩鏤空合首螭龍佩玉鳳塊形佩卷云紋夔龍佩(一對)紅瑪瑙玉龍佩(一對)龍鳳聯(lián)體佩鏤空螭風(fēng)紋瞞形佩鏤空蜷曲玉龍佩夔龍負女佩雙鳳聯(lián)體青蛙佩塊形蛟龍佩蟠虺紋玉塊谷紋玉龍佩(一組七件)玉組佩(十件套)蟠虺紋龍形佩(一組八件)“樂舞人”玉嵌板(五片一組)j8雙女舞人佩雙舞人佩雙女舞人佩夔龍連體璜白玉鏤雕雙龍璜獸面雙龍首玉珩持禮器的祭祀玉人(一組四件)高冠女玉人(一組五人)高冠文吏玉人圓雕女樂與倡優(yōu)(一組六人)女舞人玉具劍(一套四件)虎食人尊墨玉鳳尊(一對)玉鳳帶鉤三龍首雙連體玉帶鉤羊首玉帶鉤四山紋玉鏡花瓣勾云紋玉鏡玉圓嘞子高浮雕雙螭圓嘞子(一對)透雕玉管飾鳳鳥形白玉杖首錯銀玉獸匝玉靴(一對)玉合符(一對)鎏金嵌玉龍首曲柄銅斗龍首曲柄玉斗跽坐玉人雙龍獸面璜形佩玉嵌板(一組七件)“七國”白玉組佩兩漢(公元前26——公元22年)高浮雕九螭龍璧白玉九螭龍璧高浮雕螭龍鎏金白玉璧擺件雙風(fēng)出廓四異獸鏤空璧透雕重環(huán)龍鳳紋四圍出廓璧白玉雙舞人雙璜合璧龍紋出廓璧黃玉鏤雕龍鳳出廓璧鏤雕龍鳳出廓璧鏤雕雙龍出廓璧(一對)黃玉雙舞人出廓璧(一對)雙鳳出廓谷紋璧雙鳳出廓谷紋璧白玉谷紋璧墨玉獸面蒲紋璧白玉“宜子孫”,雙螭出廓璧黃玉“長樂”螭虎出廓璧鏤空雙龍雙風(fēng)璜雙龍首璜玉璜雙鳳連體璜白玉“宜子孫”雙龍首璜鏤雕雙龍首璜雙龍首鳳紋璜雙龍首鳳紋璜鏤空獸面龍鳳佩黃玉雙龍連體雙鳳出廓佩鏤雕龍紋夜光佩鏤雕鳳鳥觴形佩雙龍谷紋環(huán)形佩鏤空立人環(huán)形佩高浮雕鳳獾紋環(huán)佩龍鳳同獾(歡)玉佩鏤空鳳鳥雙獾佩高浮雕風(fēng)鳥紋雙駝出廓璧形佩鏤空雙鳳璧形佩透雕雙龍雙鳳絞絲環(huán)佩高浮雕螭龍螭鳳璧形佩鏤空螭龍出廓瑗形佩鏤空走龍環(huán)形佩浮雕尖喙立耳螭龍谷紋璧形佩浮雕熊紋玉佩高浮雕蟠螭紋環(huán)形佩鏤空蟠龍環(huán)形佩雙風(fēng)出廓龍紋瑗鏤空三鳳佩異獸鳳鳥環(huán)形佩透雕團龍佩透雕螭鳳連體佩龍紋碟形佩三螭虎出廓環(huán)形佩透雕一龍二鳳佩透雕兩鳳一龍佩雙龍連體瑗形立人佩獸面雙鳳佩雙龍首塊形佩鏤空雙鳳出廓璧形佩子辰玉佩透雕雙龍如意佩透雕龍鳳連體穿環(huán)佩鏤空天馬鳳紋佩透雕鉞形天馬佩透雕走龍框形佩鏤雕立風(fēng)佩圓雕翔鷹佩白玉組佩(九件套)龍形佩(一對)戟形框舞人佩連體雙舞人佩玉雙舞人龍鳳佩圓雕玉舞人玉曲身舞人玉鎏金男舞人(一對)圓雕玉舞人(一組五人)白玉圓雕龍鳳舞人祭祀玉人與舞人(一組七件)戴鵑冠的樂隊(一組六人)華蓋下的樂人(一組五人)黃玉編鐘(一組)白玉羽人飛龍在天圓雕玉虎白玉馬(圓雕)玉熊白玉辟邪(圓雕)青白玉辟邪(圓雕)青玉辟邪(圓雕)臥姿玉辟邪(圓雕)玉辟邪(圓雕)拼嵌玉辟邪(十件)玉神獸水晶瑞獸圓雕玉翼獸玉人奔馬玉鎏金仙人御天馬羽人御辟邪高浮雕四神玉嵌板(四塊)鎏金玉牛玉鎏金犀牛負鳥白玉吉羊(圓雕)白玉馬拉車白玉圓雕雙胡騎黃玉鏤雕龍鳳人物座屏玉具劍(一套)玉劍螭紋玉帶鉤與玉帶扣(一副)白玉龍鳳尊白玉尊玉奩黃玉奩龍首柄玉杯龍首匝龍鳳合巹杯高足龍鏨玉杯螭龍角形玉杯夜光杯玉觥白玉角形玉杯鎏金角形玉杯白玉螭龍紋卮玉方壺玉豆螭紋龍鳳玉勺白玉承露盤水晶承露盤羊觥鳳鳥玉香熏白玉龍鳳鋪首銜環(huán)雙螭出廓玉瑗透雕龍紋玉帶頭白玉立佛青白玉菩薩坐像唐代(公元68年——97年)玉侍女玉馬胡人馭駱駝玉擺件玉圓雕伎樂飛天(一組五尊)反彈琵琶伎樂天白玉圓雕雙人樂俑金梁玉裝蹀躞帶胡人伎樂舞白玉帶板研究文章精妙出廓璧翹袖舞人媚從唐詩解讀胡人玉帶板對玉嵌板“樂舞人”的審思鳳鳥形白玉杖首鎏金角形玉杯魅力四射神秘的玉雕虎食人尊玉鎏金“犀牛負鳥”鑒識“玉圓雕俳優(yōu)”解讀罕見的唐代玉圓雕‘伎樂飛天”玉“承露盤”考釋附:骨雕神人獸面紋管窺后記357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