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之父曹云祥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蔡德貴  頁數(shù):全二冊  字數(shù):1083000  
Tag標簽:無  

前言

該書的寫作費時十余年,其定名就頗費了一番心思。開始的書名想使用“尋訪”、“還原”、“偉哉”、“重構”、“杏壇遺珠”、“現(xiàn)代大學教育的先驅者”冠之于曹云祥之前,后來也想使用“教育界會永遠記住的一個人——曹云祥”、“這才是曹云祥”、“為曹云祥正名”、“曹云祥再發(fā)現(xiàn)”。最后和很多朋友交流,覺得這樣一個清華大學的實際開創(chuàng)者,使用“清華之父曹云祥”,是名至實歸的。于是就決定了這個書名。    我的恩師劉麟瑞先生的女公子劉慧,冒著北京7月的高溫酷暑到國家圖書館幫助我復印曹云祥的材料,我的學生張玉營小姐、清華大學蔡志軍博士幫助我復印曹云祥的著作和翻譯的巴哈伊教書籍,還有北京的美國朋友華理德先生夫婦、麥泰倫先生,澳門大學的江紹發(fā)先生,香港大學的宗樹人先生,美國未來趨勢國際集團的華贊先生、裴蕾小姐,廣州的周立堅女士,上海的陳麗新女士,杭州的張國棟先生,澳門的潘紫徑女士,都提供了很多幫助。    潘紫徑女士和我的學生許宏博士為我翻譯了有關資料。    美國的老朋友夏利阿里博士夫婦一直關心該書的出版。巴哈伊世界正義院的華贊·阿爾巴伯博士夫婦、彼得·汗博士、佩曼·穆哈杰博士夫婦,新加坡的符積虎先生夫婦,也支持該書的撰寫。巴哈伊世界中心的珍妮特研究員、胡達·麥哈穆德研究員、瓦希德·拉法提博士,都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資料。    還有我的老朋友武漢大學馮天瑜教授,特意寄來他和兄長馮天琪編輯的《近代名人墨跡——馮永軒藏品》,這本書收錄了曹云祥和國學研究院師生的唯一一張合影,讓我們知道了這段史實的真實情況,因此彌足珍貴。    最后當然不是最不重要,我還要感謝我的太太劉宗賢研究員和我的女兒蔡燕穎、兒子蔡元喆,他們也對我的工作大力支持。    本書的出版得到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蔡德貴    2010年10月4日    濟南神凝齋寓所

內(nèi)容概要

  他是孤兒之子,卻得慈禧青睞,與宋慶齡、宋美齡兩姐妹同行留美,成為耶魯?shù)霓q論高手,哈佛最早的MBA;本是叱咤風云的外交官,卻于清華學生“三趕校長”之際,臨危受命,空降清華。他就是清華大學功不可沒的奠基人曹云祥。
  本書分為傳記、文獻兩卷。傳記卷依據(jù)詳實的史料,記錄了曹云祥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生,著重記述了他在任清華校長期間所做的種種變革之舉;文獻卷收錄了曹云祥的著譯作品及相關的歷史文獻,涉及留學、大學教育、體育、醫(yī)療、企業(yè)管理、社會改革、宗教信仰等諸多方面。

作者簡介

蔡德貴(1945.7.25—?。綎|招遠人?,F(xiàn)為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巴哈伊研究所所長、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享受山東大學一等關鍵崗待遇。其名字被收入美國《世界名人錄》、英國《劍橋名人詞典》等大型工具書。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季羨林傳》(該書出版后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摘報》、《文匯報》、《文匯讀書周報》、《書摘》、《作家文摘》、《中華讀書報》、《報刊文摘》、《法制文萃報》等報刊摘錄,其中有多次摘錄的,《人民日報》等18家報刊發(fā)表了書評、書訊)、《中國哲學流行曲》(列入山東人民出版社暢銷書排行榜、國家圖書館網(wǎng)上推薦書目)、《當代新興巴哈伊教研究》(該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不到半年第2次印刷)、《擇善而從——季羨林師友錄》、《季羨林寫真》、《大國學——季羨林口述史》。

書籍目錄

傳記卷
 緒論
 引子
 各種著作中提到的曹云祥
 曹云祥是清華之父
 第一章 由低而高的曹氏顯赫家族
  浙江嘉興秀水曹氏
  曹、顏兩家的聯(lián)姻
  曹、宋兩家的交往
  曹子實是東吳大學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
 第二章 曹云祥的早期經(jīng)歷
  圣約翰的高材生
  7年的教學生涯
  美國耶魯大學的辯論高手
  哈佛大學的MBA
  執(zhí)行外交使命
 第三章 從清華學校到清華大學
  進校前的基督教活動背景
  臨危受命
  調(diào)查研究為清華把脈
  擬定革新措施
  加強學生管理
  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
  整改之決心
  穩(wěn)步實現(xiàn)改大計劃
  積極應對過渡時代
  改組董事會
  審訂大學課程
  設立道德指導部
  提升教員待遇
  大學雛形初具
  離職傳言
 第四章 高標準創(chuàng)建國學研究院
  一本小冊子確定國學研究院的框架
  胡適書院情懷的啟發(fā)
  選定“一院之主”
  延聘四大導師
  尋出國學之魂
  學術獨立之地
 第五章 用世界眼光辦教育
  別開生面出臺“留國”辦法
  重視職業(yè)教育
  知恥而力求自強
  推行教授治校制度
  造就中國領袖人才
  聘請名家演講
  愛才有舉措
  引進耶魯精神和巴哈伊思想
 第六章 清華校長不好當
  解決諸多棘手問題
  “教務長出走”
  吳宓之惑
  選舉出的教務新格局
  無言的結局
  國學研究院的尾聲
 第七章 工作就是祈禱
  工商管理施展才能
  參與中國紅十字會活動
  共同發(fā)起組織中華全國體育協(xié)進會
  推動傳播巴哈伊教
  其他公益活動
  生命終止,流風永存
 后記
文獻卷
 ……

章節(jié)摘錄

1922年3月,《清華周刊》登了一則簡訊《董事易人》:“本校董事王麟閣先生辭職,外部已派定曹云祥先生接充。聞曹先生歷任外部要職,并新從荷蘭(應為丹麥)代辦使事回國云。4月,外交部派曹云祥代理校長?!?不久又刊登《校長派定》的消息:“董事曹云祥先生兼任本校校長,王文顯先生代理副校長,已見上星期四外交部部令,曹先生系哈佛大學理財學(經(jīng)濟學)碩士,聞此次來長斯校,有一番大整頓計劃。上星期二來校視察校長住所,并在王代理校長宅晚餐?!?沒有隆重的任職儀式,沒有帶助手,曹云祥孑身一人來到清華。這所由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開辦的留美預備學校,將會面臨怎樣的變化?清華學校的前身是外交部最早組織的游美學務處,開始的時候設在北京東城的侯拉胡同,后遷入史家胡同辦公并且招生,周自齊為總辦,唐國安、范源濂為會辦。遷到清華園以后,因基清華園,所以肄業(yè)館就定名為清華學校,從此學校有了正式名稱。其時,周自齊因公到英國,唐國安也到美國執(zhí)行調(diào)查的公干,顏惠慶為代理總辦,胡敦復、張壽椿先后為教務長。從這點來說,顏惠慶也是清華學校的奠基人之一。唐國安從歐美回國后任第一任校長,之后有周詒春、張煜全、嚴鶴齡、金邦正相繼繼任。然而,學校的辦學狀況卻不盡如人意:“學潮澎湃,士氣翻騰,議政問世,爭先恐后”,“批評外部(外交部),指斥董事,趕校長,逐教員,兢兢有為,日不遐給”。 有一篇文章,總結當時的一些看法,指出:“清華之紛亂,已有數(shù)年之久。吾等身歷其境,所受之痛苦,豈復言語所可形容。凡稍具血心之同學,看這萬劫莫回、百死難逃的厄運,誰有不痛心疾首,奮然思所以補救之者。……今日清華之不滿人意之要點,茲陳其要者如下:(一)校中辦事員之不得人,因之與吾人時時為無意識之沖突,而濫施其威權。不能引導學生,為學生謀幸福,謀進步,反而貽害學生。(二)教員中濫竽充數(shù)者之多,誤人子弟,欺人自欺,此等教員,與夫容納之者,其罪豈勝誅哉?(三)校中不死不生之現(xiàn)狀……不死不生之現(xiàn)狀由于不死不生之校長?!?盡管學校存在諸多問題,但建校近十年來,在摸索、探索中也培養(yǎng)了一些有用之才,其重要性慢慢彰顯。顏惠慶任外交總長的時候,在1920年10月7日到清華學校演講,就強調(diào)了清華在中國教育界日益顯出的重要性,贊美“我清華學校,規(guī)模宏壯,設備完整,遣出游學諸生,皆能著聲譽于海外,而在校諸生,日與數(shù)十中外教員,聚處講學,復廣覽各國文字報紙,外情熟悉,知識亦高”,他希望清華成為“模范學?!?,“將來人才輩出,共圖國是” 。外交部后來之所以派曹云祥擔任清華學校校長,除了曹是顏的表弟這層關系,更多的可能是顏惠慶對清華寄予厚望的表現(xiàn)。在曹云祥之前,清華校長走馬燈似的幾經(jīng)更換。具體來說,自1918年1月周詒春辭職,到同年4月,清華學校一直沒有校長。4月15日,外交部派張煜全為校長,但到7月,才到校就職。1919年12月,學生會開成立大會時,張煜全校長叫巡警干涉,引起學生公憤,激起罷課風潮。一個月后,張煜全辭職。1920年2月,外交部派嚴鶴齡為代理校長。在嚴鶴齡代理校長期間,學生會評議部曾提出改良校務運動,組織了一個校務改良委員會,搜集了許多意見。寫了一篇改良校務計劃書,但嚴鶴齡并未實施。1920年8月,外交部派金邦正為清華學校校長。清華學生因同情北京“六三”教潮,議決罷課。金邦正與董事會決定,凡屆期不赴大考者,一律留級一年。留級的學生中包括聞一多,因無辜受了這種留級的懲罰,憤憤不平。1921年秋季舉行開學典禮,多數(shù)學生不出席,給金邦正以極大的打擊。10月,他借赴美參加太平洋會議,離開學校,清華校務由王文顯代理。1922年初,金邦正辭職。外交部不得不開始醞釀新的校長人選,于是,曹云祥應時而就。來清華之前,曹云祥已經(jīng)是清華董事會成員。1920年底,他從中國駐哥本哈根公使館一等秘書卸任、擔任華盛頓會議秘書長幫辦返國后,就擔任外交部參事兼清華學校董事會會長。加之其自身的留美經(jīng)歷,一向對留學生多有關注。1914年9月,當時著名的《東方雜志》發(fā)表《留美學生曹云祥致某君書》 ,文中總結了留美學生在美國的四個時期:艷羨時期,失望時期,愉快時期,明達時期。1919年,清華學生百人赴美留學,當時剛從丹麥回國的曹云祥受邀到校演講,慷慨陳詞:“希望百人中有四五人大告成功,已屬滿意。因中國學生留學東瀛者以萬計,留學歐美者以千計,茍有5%,為國效用,已不在少數(shù)” 。這一年赴美留學的畢業(yè)生中,有后來歸國執(zhí)教于清華工程學系的錢昌祚、恢復組建清華化工系的程耀椿,以及后來被閻錫山任命為清華校長的喬萬選。此外,還有動物遺傳學家陳楨。當時他已獲得金陵大學農(nóng)學士學位并留校做育種學助教,因考取清華學校??贫靡怨M留美。此次留學生中,也包括清華的老師。當時,林語堂在清華執(zhí)教已屆三年,本以為有資格領取官費赴美深造,但清華當局只給他每月40塊大洋的半官費獎學金。林語堂不顧這些,毅然向哈佛大學申請入比較文學研究所,并獲得同意。在學校教體育的馬約翰,也在這一年赴美留學,進行訪問。1919年11月8日,美國大學同學會在上海舉行歡迎會,曹云祥應邀在會上演講,積極呼吁留美生回國支持國家建設:“其一,諸君初到美國,見美國物質發(fā)達,工商進步,規(guī)模宏大,諸事便利。此時期為The Period of Admiration(景仰,艷羨)。其二,在美國多年,樂其生活,大有樂不思蜀之概,此時期為The Period of Appreciation(欣賞)。其三,回首中國,事事不如人,事事不滿意,此時期為The Period of Disappointment(失望)。其四,在美日久,深知美人立國之精神,然后方自覺為中國人。此時期為The Period of thorough Understanding(完全理解或者徹底理解,明達)。在此時期中,滿腔熱血,以天下國家為己任,此正諸君回國共商國事之時也。即返國為要?!?曹的演講嚴謹務實,還被當時的《清華周刊》評論為“詞意深長”。

后記

該書的寫作費時十余年,其定名就頗費了一番心思。開始的書名想使用“尋訪”、“還原”、“偉哉”、“重構”、“杏壇遺珠”、“現(xiàn)代大學教育的先驅者”冠之于曹云祥之前,后來也想使用“教育界會永遠記住的一個人——曹云祥”、“這才是曹云祥”、“為曹云祥正名”、“曹云祥再發(fā)現(xiàn)”。最后和很多朋友交流,覺得這樣一個清華大學的實際開創(chuàng)者,使用“清華之父曹云祥”,是名至實歸的。于是就決定了這個書名。    我的恩師劉麟瑞先生的女公子劉慧,冒著北京7月的高溫酷暑到國家圖書館幫助我復印曹云祥的材料,我的學生張玉營小姐、清華大學蔡志軍博士幫助我復印曹云祥的著作和翻譯的巴哈伊教書籍,還有北京的美國朋友華理德先生夫婦、麥泰倫先生,澳門大學的江紹發(fā)先生,香港大學的宗樹人先生,美國未來趨勢國際集團的華贊先生、裴蕾小姐,廣州的周立堅女士,上海的陳麗新女士,杭州的張國棟先生,澳門的潘紫徑女士,都提供了很多幫助。    潘紫徑女士和我的學生許宏博士為我翻譯了有關資料。    美國的老朋友夏利阿里博士夫婦一直關心該書的出版。巴哈伊世界正義院的華贊·阿爾巴伯博士夫婦、彼得·汗博士、佩曼·穆哈杰博士夫婦,新加坡的符積虎先生夫婦,也支持該書的撰寫。巴哈伊世界中心的珍妮特研究員、胡達·麥哈穆德研究員、瓦希德·拉法提博士,都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資料。    還有我的老朋友武漢大學馮天瑜教授,特意寄來他和兄長馮天琪編輯的《近代名人墨跡——馮永軒藏品》,這本書收錄了曹云祥和國學研究院師生的唯一一張合影,讓我們知道了這段史實的真實情況,因此彌足珍貴。    最后當然不是最不重要,我還要感謝我的太太劉宗賢研究員和我的女兒蔡燕穎、兒子蔡元喆,他們也對我的工作大力支持。    本書的出版得到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蔡德貴    2010年10月4日    濟南神凝齋寓所

編輯推薦

《清華之父曹云祥》編輯推薦:曹云祥校長是將清華轉變?yōu)檎嬲饬x上的現(xiàn)代大學的人。他最早在中國執(zhí)行“教授治?!?,最早提出清華“培養(yǎng)領袖人才”的遠大目標;一手創(chuàng)建清華國學研究院,齊集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李濟等名士大儒,造就了大學史上“國學四大導師”的佳話。他還是新興宗教巴哈伊教最早的中國傳播者,譯介了大量巴哈伊教的著作。關注清華校慶者,教育研究工作者,清華校史研究者,巴哈伊教信眾,國內(nèi)外巴哈伊教愛好和研究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清華之父曹云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書非常不錯,值得去看,就是送貨到手上,封面有折痕。
  •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標是什么?如何讓莘莘學子懂得獨立探求真理?民國時期,辦學之風興盛,清華一代風華校長曹云祥,就曾以他新穎的教育理念而譜寫了一段激情昂揚、求真求善的歷史。
      
       曹云祥是清華學校第5任校長,在任約六年。他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MBA學位獲得者之一, 1930年起作為中國工商管理協(xié)會的總干事,繼任理事長,是積極在中國介紹推行科學管理模式的領軍人物。
      
       對于清華大學教育的目標,曹云祥認為,是培養(yǎng)造就“中國未來的領袖”。根據(jù)校史,在他的任期內(nèi),清華實現(xiàn)了由一個中等程度的留美預備學校改辦為完全大學的計劃。他將清華大學改組成大學部、留美預備部、研究院三部分。1925年5月大學部正式成立,設17個系,招收清華歷史上第一批大學本科生。對于這樣的轉變,曹云祥面向全體師生宣告:“十四年前中美所議定辦法,設立清華學校,僅預備學生留美。惟因時局變遷,中國教育界眼光,亦隨之而轉……自今而后,派送留美學生,逐漸減少,新大學學生,陸續(xù)增加?!?br />   
       他帶領大學部創(chuàng)建中文系、社會學系、政治系、物理系,逐步開創(chuàng)了清華大學最為人矚目的年代,擔當起中國“學術重鎮(zhèn)”。清華大學不僅重視人文知識、科學理論,更在曹云祥的倡導下特別意識到要立足大學之根本——
      
       “所謂教育,是欲養(yǎng)成高尚完全之人格,為立足社會之準備。否則,教育失其本質!欲養(yǎng)成人格,于功課好壞無甚關系,是人與人之接觸。故欲求為人之道,大都在課外作業(yè)中養(yǎng)成之,如運動、軍操、組織團體之會社。”
      
       在用人方面,曹云祥不任人唯親,而是相中那些有大志氣、突出才華和愛國理想的棟梁之才。在他主持下,清華辦起了國學研究院,聘請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為研究院導師,后來成為鼎鼎大名的“清華四大導師”。
      
       曹云祥把清華由全部注重西學引向立足本土、傳承文明精華的道路上來,他說“民國現(xiàn)時狀況,但有名目而無精神?!薄艾F(xiàn)在中國所謂新教育,大都抄襲歐美各國之教育,欲謀自動,必須本中國文化之精神,悉心研究。所以本校同時組織研究院,研究中國高深之經(jīng)史哲學?!彼^非保守派、反對與世界接軌,而是注重學生做學問要循序漸進,形成“獨立而有統(tǒng)系之思想”,曹云祥創(chuàng)辦大學部和國學研究院的根本目的,是要將教育和學術獨立放在清華發(fā)展的重要地位。
      
       他認為“研究各科學,不必專恃外國書籍,即研究中國書籍,亦可發(fā)展。如地質學、生物學、農(nóng)學之成績,協(xié)和醫(yī)院治病之宗旨,研究中國之物質病源。足見有自動之能力,其收效亦頗宏大。希望清華學校將來亦使其能有自動之能力?!?br />   
       對于曹云祥思想的另一條重要脈絡,是他擔任清華校長后成為了一名巴哈伊信徒。Bahai Faith因為接近中國傳統(tǒng)里“世界大同”的理想,那時被譯做大同教。曹云祥提及自己“深信大同教能改造人心,造福人類”。
      
       “中國人一直在尋找一種新的理想,以使能更好的滿足當代復雜生活條件的需要。有些時候,基本毫無理想可言,理想的缺失使得中國人暴露于那些對人性產(chǎn)生誘惑與危險的事物中?!本裎拿鞯慕ㄔO不能不依靠心靈的指引,曹云祥清晰地觀察到,民國時期傳統(tǒng)宗教已經(jīng)衰落,人們保留傳承的大多只是迷信因素,新的各種政治理念卻又不能全然填補人們的生命追求。曹云祥接觸過東西方的各種信仰,希望從中找到一條拯救民族的道路。他認為各種宗教“各執(zhí)成見,不能彼此諒解”的話,會成為人類文化傳統(tǒng)發(fā)展的巨大障礙。
      
       他贊賞國父的三民主義理念,但強調(diào)說:“僅僅一系列關于政治原則的章程,不足以產(chǎn)生強有力的動力讓人們在筆直狹窄的道路上堅持,它缺少‘目標的純潔和內(nèi)心的正直’?!?br />   
       曹云祥之所以決定皈依巴哈伊信仰,是因為這種具有普世特色的新宗教,可以“承認各宗教之真理,出自一源,雖有時代環(huán)境之不同,而其根本真理,則未有不同者也”,因此巴哈伊教教徒可以“不輕視他教且愿研究各教之真理,以收集思廣益之效”。曹云祥感慨道:
      
       “巴哈伊最基本的教導是,通過對上帝的純凈之愛,能以誠摯之心愛世人,這種愛是如此真誠自然,使得每個人能無私的為同伴付出。對于一個真正的巴哈伊信徒,人類的各種苦難、無知與貧困會使他們?yōu)楂@得改善而加倍努力。虛榮心,驕傲與自私會自然從想法中剔除。中國顯然需要這種人,而且每個人都敏銳地感知到了這一點?!?br />   
       在擔負清華治校大業(yè)的辛勞之外,曹云祥花費近十年歲月翻譯了《已答之問題》,《亞卜圖博愛之箴言》,《新時代之大同教》,《世界之趨勢(大同教宣言)》以及《至大之和平》等一系列巴哈伊書籍出版,并在公開場合的演講和撰寫的學術文章里多次談及巴哈伊教及其教義。這些譯文、文章和演講稿都一并收錄在了《清華之父曹云祥》這本新書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曹云祥堅信國人必將找到堅信的人文理念,以正義、誠信和博愛,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