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潘光旦調(diào)查行腳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作者:張祖道  頁數(shù):26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1956潘光旦調(diào)查行腳》是作者1956年12月到1957年1月,隨潘光旦赴川東南、鄂西南走訪土家期間留下的攝影紀錄。對于土家族的研究,潘光旦可以說居功至偉。他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直接促成了中央將土家認定為單一民族。張祖道第一次將潘光旦對土家族的實地調(diào)查用影像方式記錄下來。在他的鏡頭下,展現(xiàn)了土家族人原汁原味的生活,近百幅的照片里,他們汲水、喂豬、趕場、筑堤、喊號子、抽悶煙,跳擺手舞、唱薅草歌,真實、自然而生動。

作者簡介

張祖道 1922年出生于湖南,前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理事,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他曾前后數(shù)十次陪同著名社會學家潘光旦、費孝通到川鄂和江村等地進行社會學實地調(diào)查.并用攝影的方式對之予以記錄。其攝影作品配合上翔實嚴謹?shù)奈淖仲Y料.以其所具有的文獻價值,成為了用影像反映時代變遷的優(yōu)秀篇章。張祖道也被評為當代中國紀實攝影的里程碑式人物。2007年.《江村紀事》由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出版。同名影展參加“第三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獲攝影藝術(shù)特別貢獻獎。

章節(jié)摘錄

  1956,潘光旦調(diào)查行腳  1956年11月,中央民族學院教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潘光旦先生要去川鄂一帶視察,調(diào)查少數(shù)民族,向《新觀察》雜志社商借我去協(xié)助攝影,潘先生是我們的老作者,他又答應(yīng)此行所寫文章由我刊獨家發(fā)表,于是主編很痛快地就答應(yīng)了。我也很歡喜,可以跟著敬愛的潘老師再上一堂社會學實習課。上?!段膮R報》知名記者揚重野,正好在北京,聽到消息,也來隨行采訪?! ∥覀?nèi)思s定于11月25日出發(fā),到時在火車站集合。20日晚上,下了一場大雪,交通不便,行前我電話詢問潘先生,還需要什么?他答說煙絲可能不夠,叫我到王府井一家指定的店鋪購買。24日我去琉璃廠寶古齋還畫,然后去王府井買煙絲,潘先生習慣抽煙斗,半路上斷了糧可辦,夜間下雪,讀《金冬心畫記》至深夜?! ?956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晴  我住在故宮西側(cè)北長街78號雜志社的院內(nèi),乘5路公共汽車可以直達前門火車站,很近,潘先生住在西郊魏公村中央民族學院校園內(nèi),很遠,但很準時到達。8時5分準點發(fā)車。  我們?nèi)齻€人同住一節(jié)車廂。1952年思想改造、院系調(diào)整,潘光旦、費考通二位先生都從清華大學社會學系調(diào)到中央民族學院,潘先生從事民族史的研究?! ≡诨疖嚿希覀冋劦煤芏?,潘先生告訴揚重野和我,他這次是以全國政治協(xié)商會議委員的名義去川鄂一帶進行視察、調(diào)查的,政協(xié)委員每年都要下去視察一次,了解民情,體驗生活。他應(yīng)利用這個機會,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進行研究,做實地調(diào)查。  潘先生近年閱讀了大量線裝文獻,史書、方志、筆記、族譜等,摘記了上萬張卡片。在火車上,潘先生給我們二人上了一堂課——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簡史。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1956,潘光旦調(diào)查行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書的裝幀素雅,質(zhì)量很好。作為第一手調(diào)查手記,對于全面了解社會風貌有很大幫助。
  •   期待這個系列推出更多好作品!
  •   包裝精美,物美價廉
  •   我買這本書是因為潘光旦先生。多年前,讀過潘先生翻譯的英國人靄理士的《性心理學》,非常喜歡。那時正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大量在中國翻譯印行的時候,弗老冤枉成為時代的情色先鋒,譯著中很多都帶有“勇敢的硬譯”風格,使人不能卒讀。當我讀到潘先生譯的《性心理學》時,覺得硬譯的弗洛伊德“原著”不讀也無所謂。潘光旦具有橫跨生物學與社會學的西方學術(shù)背景,父親是晚清進士,真正的中西博通,是能夠做到嚴復(fù)所謂譯著的“信、達、雅”三重境界的少量人選之一。因此讀者不會覺得靄理士和他的精神分析學理論背景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地方,而是非常清晰明確,毫無疑義的。好的譯著使艱澀困惑,一變而為清澈愉快。

    潘光旦既是中國社會學的祖師,這本書又是他的學生,新中國成立前最后一屆社會學系畢業(yè)生張祖道陪同老師做田野調(diào)查,記錄老師治學精神和方法的日記,所以特別親切、有價值。而且,這個調(diào)查的地點是我生活的三峽腹地,使我得以一個讀者的常識,觀察潘先生的研究的細節(jié)——如何從文獻、文物、口頭傳說、器物服飾等方面搜集材料,如何從民族學、歷史學的角度,識別確認土家族的存在——所以格外吸引我。張祖道是當時一本名為《新觀察》的文藝雜志的攝影記者,書中大量照片,保留了第一手罕見、系統(tǒng)、具有學術(shù)價值的鄂西川東地區(qū)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風俗的影像記錄,極其難得。

    因為是一個記者的工作日記,所以信息量特別大,這種記者,因為得益于社會學的訓練,因為每天親炙潘光旦這樣的祖師級學者的言談和行事為人,所以受到的滋養(yǎng)也深,自己的水準自然不弱,今天這樣的記者,這樣的記者日記,可能也不容易找到了。比如記載古人類“長陽人”化石的發(fā)現(xiàn),我們今天只知道賈蘭坡,而不知道這些化石的發(fā)現(xiàn)和保存,真正的功臣是當時長陽縣立初中的一個生物教員陳明治,而他之所以會有這些成就了別人功名的發(fā)現(xiàn),不是偶然的撞見,而是有意搜求的結(jié)果——這個了不起的、年輕的初中生物老師,為了教學需要,自己動手做標本,漸漸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和知識,由罕見的本地動物飛鼯、九節(jié)貍、冠魚狗標本,進而搜集到三疊紀的三葉蟲、揚子介、石燕、海果核、珊瑚化石,進而想去發(fā)掘人類進化標本,并終于從農(nóng)民所挖的“龍骨”中找到了中國早期智人“長陽人”的一個半邊的上顎,有一大一小兩個臼齒和一個犬牙一個門牙的齒床!不僅如此,他還親手挖到了一個犬齒!然后,他又買了90多斤“龍骨”帶回學校做標本!然后,寫報告給縣文化科,要求禁挖“龍骨”,又向北京送標本!

    谷歌“長陽,陳明治”,可以在長陽一中網(wǎng)站上看到他的一個頁面,內(nèi)容令人長太息。
  •   內(nèi)容豐富,文獻價值大,且有不少插圖。很喜歡。
  •   很不錯,圖精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