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體驗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作者:星云大師  頁數:263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們生活在人間,人問有男女老少,人間有五欲六塵,人間有生老病死,人間有悲歡合。在缺憾的世間里,我們如何獲得歡喜自在?如何發(fā)揮生命的價值?如何擁有安樂的生活?這是我們要探討的課題?! 》鹜咏嫡Q人間,示教利喜,為人間開啟了光明與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緣起”、“因緣果報”、“四無量心”、“六度四攝”等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 榱诉m應時代的發(fā)展,我們創(chuàng)辦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yè),提出“傳統與現代融和”、“僧眾與信眾共有”、“修持與慧解并重”、“佛教與藝文合一”等弘法方向。多年來,以“佛法為體、世學為用”作為宗旨,人間佛教漸漸蔚然有成,欣見大家高舉人間佛教的旗幟,紛紛走出山林,投入社會公益,實踐佛教慈悲利他的本懷?! ?004年,我在香港和臺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學講座”,三天的講題分別為“佛教的生命學”、“佛教的生死學”、“佛教的生活學”。我言:生命為“體”,作為本體的生命,是不增不減、永恒存在、絕對、無限、真常的;生死為“相”,每個生命所顯露的現象,是有生有滅、變化無常、相對、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從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舉止、身心活動等等,無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體、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們既來到世間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體的,其關系極為密切。因此,整個人間佛教可以說就是“生命學”、“生死學”、“生活學”?! 〗窈?,我預定在世界各地講演《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三學》。所謂戒定慧,有謂由戒生定,由定發(fā)慧,由慧趣入解脫,是學佛的次第;在人間生活,更需要斷除煩惱才能獲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游于人間!  1949年,我從中國大陸來到臺灣之后,為了適應廣大民眾的需求,毅然采取面對面的講說弘法。從宜蘭鄉(xiāng)村的弘法,到城市各處的聚會;從監(jiān)獄的開示,到工廠的布教。1975年,在臺北藝術館舉行佛學講座。接下來,我弘法的腳步,由北至南,由西至東,從學校到軍營,從國內到國外。近二十年來,隨著弘法的國際化,我更是終年在世界各地云水行腳,奔波結緣?! ≈v演的對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眾,也有大專青年、企業(yè)界精英、教師、警察等特定對象。講說的內容更是包羅萬象,經典方面有《六祖壇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法華經》等,也講說佛教的義理、特質與現代生活的種種關系,以及佛教對社會、政治、倫理、經濟、心理、民俗、命運、神通、知見、因緣、輪回、死亡、涅巢等各種問題的看法?! ∪昵?,佛光山的弟子們將我歷年來講演的內容,陸續(xù)結集成書,并定名為《星云大師講演集》,共有四冊,二十多年來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許多讀者將此套書視為認識佛教、研究佛學必讀之書,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講演集作為講經說法的教材。  這套講演集已缺書好一段時間,不時有人詢問、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閱,覺得此套講演集講說時隔已近三十年,雖然佛法真理不變,人心善美依然,但是環(huán)境變遷有之,人事遞嬗有之。因此,決定將此書全新改版,不以演講方式呈現,去除與現今社會略微差異之處,重新校正、修訂、增刪,并依內容性質,分類為《佛教與人生》、《佛法與義理》、《佛教與社會》、《禪學與凈土》、《生死與解脫》、《宗教與體驗》、《學佛與求法》、《人間與實踐》八冊,總字數一百余萬字,因內容多與人生有關,故取名為《人間佛教書系》。為保存、珍重歷史,同時又為方便后人參考、查詢,仍將講演的時間、地點記于每篇文章之后?! ∥抑詫⒋颂讜麨椤度藛柗鸾虝怠?,是因佛陀出生在人間,修道、成佛、說法度眾都在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陀所說,本來就是“人間佛教”!因此,我依循佛陀的教誨,無論所寫、所言、所行,心中不時系念眾生的福祉。我出家已超過一甲子,畢生竭力于人間佛教的弘揚與實踐,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會彼此和諧進步。

內容概要

  《宗教與體驗》作者星云大師1967年創(chuàng)建佛光山,弘揚“人間佛教”,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yǎng)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的宗旨。先后在世界各地創(chuàng)建200余所道場,并創(chuàng)辦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學校、育幼院、醫(yī)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會等各種機構,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yè)的發(fā)展。有來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眾達百萬人之多?! ∽鳛槿碎g佛教系列之一,《宗教與體驗》在一般的闡述義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佛教的另一面——修持實戰(zhàn)。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佛教也注重“解行并重”,即研究佛法不能囿于義理,還應在生活中去體悟、印證?! ∪珪匆源藶槌霭l(fā)點,細述從古之大德、佛陀菩薩到法師自己親身修行所得的各種雙喜體驗。而諸如“結緣”、“行善”等修持諸法對于我們世俗生活亦大有裨益。讀者在翻覽此書后,或亦能嘗得醍醐滋味。

作者簡介

  星云大師,江蘇江都人,1927年生,12歲于宜興大覺寺禮志開上人出家。1947年焦山佛學院畢業(yè);1949年赴臺,擔任《人生雜志》主編、“臺灣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1953年任宜蘭念佛會導師;1957年于臺北創(chuàng)辦佛教文化服務處;1962年建設壽山寺,創(chuàng)辦壽山佛學院;1967年開創(chuàng)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yǎng)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yè),并融古匯今,手擬規(guī)章制度,印行“佛光山徒眾手冊”,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進程?! ≡诔黾乙患鬃右陨系臍q月里,陸續(xù)于世界各地創(chuàng)建二百余所道場,如西來、南天、南華等寺,分別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并創(chuàng)辦十八所美術館、二十六所圖書館、四所出版社、十二所書局、五十余所中華學校、十六所佛教叢林學院,暨智光商工、普門高中、均頭中小學等。此外,先后在美國洛杉磯、中國臺灣、澳洲悉尼等創(chuàng)辦西來、佛光、南華及南天(籌辦中)等四所大學。2006年西來大學正式成為美國大學西區(qū)聯盟(WASC)會員,為美國首座由華人創(chuàng)辦并獲得該項榮譽之大學?! ?970年起,相繼成立育幼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會,設立云水醫(yī)院、佛光診所,協助高雄縣政府開辦老人公寓,并與福慧基金會于大陸捐建佛光中小學和佛光醫(yī)院數十所,育幼養(yǎng)老,扶弱濟貧?! ?976年《佛光學報》創(chuàng)刊,翌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纂《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1997年出版《中國佛教白話經典寶藏》、佛光大辭典光盤版,設立“佛光衛(wèi)視”(現更名為“人間衛(wèi)視”),并于臺中協辦廣播電臺。2000年創(chuàng)辦臺灣地區(qū)第一份佛教日報《人間福報》,2001年將發(fā)行二十余年的《普門》雜志轉型為《普門學報》論文雙月刊;同時成立“法藏文庫”,收錄海峽兩岸有關佛學的碩、博士論文及世界各地漢文論文,輯成《中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國佛教文化論叢》各一百冊等?! 〈髱熤鞯壬?,撰有《釋迦牟尼佛傳》、《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間》、《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等,總計近兩千萬言,并被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種文字,流通世界各地?! 〈髱熃袒陱V,計有來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眾則達數百萬之多;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倡導“地球人”思想,對“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自然與生命,圓滿與自在,公是與公非,發(fā)心與發(fā)展,自覺與行佛”等理念多所發(fā)揚。1991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世界總會會長;于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余個國家地區(qū)協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創(chuàng)會以來,先后在世界各大名都,如洛杉磯、多倫多、巴黎、悉尼等地召開世界會員大會,每次與會代表都在五千人以上;2003年通過聯合國審查肯定,正式加入“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  為促進世界和平,大師曾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等各領袖交換意見,世界上亦德風遠播,舉其犖犖大者如:1995年獲全印度佛教大會頒發(fā)佛寶獎;2000年在第二十一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上,泰國總理乃川先生頒贈“佛教最佳貢獻獎”,表彰大師對世界佛教的成就。2006年獲香港鳳凰衛(wèi)視頒贈“安定身心獎”,以及世界華文作家協會頒“終身成就獎”,美國共和黨亞裔總部代表布什總統頒贈“杰出成就獎”。  1978年起,先后榮膺美國東方大學、智利圣多瑪斯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韓國東國大學、泰國瑪古德大學、中國臺灣輔仁大學、澳洲葛雷菲斯大學等校之榮譽博士學位?! ?988年,被譽為北美第一大佛寺的西來寺落成之際,除了傳授“萬佛三壇大戒”,為西方國家第一次傳授三壇大戒外,同時主辦“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開啟海峽兩岸佛教界代表同時參加會議之先例,為兩岸佛教界首開平等交流之創(chuàng)舉。  1998年2月遠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及多次在家五戒、菩薩戒,恢復南傳佛教國家失傳千余年的  比丘尼戒法。2004年11月至澳洲南天寺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為澳洲佛教史上首度傳授三壇大戒。大師并積極推動臺灣地區(qū)佛誕節(jié)的設立。  1998年4月8日,大師率團從印度恭迎佛牙舍利蒞臺安奉;2001年10月前往美國紐約“9·11事件”地點,為罹難者祝禱;2002年元月與大陸有關方面達成佛指舍利來臺協議,以“星云牽頭,聯合迎請,共同供奉,絕對安全”為原則,后組成“臺灣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員會”,至西安法門寺迎請舍利蒞臺供奉三十七日;2003年7月,大師應邀至廈門南普陀寺參加“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界為降伏‘非典’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會”;同年11月,應邀參加“鑒真大師東渡成功一二五。年紀念大會”;隨后率領佛光山梵唄贊頌團,首度應邀至北京、上海演出;2004年2月,兩岸佛教界共同組成“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至臺、港地區(qū),以及澳、美、加等地巡回展演;2006年3月,應邀到享有“千年學府”之譽的湖南長沙岳麓書院,講說“中國文化與五乘佛法”,是為歷史上第一位到此講學的出家人。同年4月應邀出席于杭州舉辦之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并發(fā)表主題演說“如何建設和諧社會”,寫下宗教和平交流新頁?! ?004年應聘擔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等領袖,共同出席“和平音樂祈福大會”,促進宗教交流;11月,與瑞典諾貝爾文學獎審查人馬悅然教授及漢學家羅多弼教授就“佛教與文學”、“佛教與世界和平”進行交流座談?! 〈髱熥?989年訪問大陸后,便一直心系祖國的統一,主張一個中國。近年回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并捐建揚州鑒真圖書館、接受蘇州寒山寺的贈鐘,期能促進中國統一,帶動世界和平?! 〈髱煂Ψ鸾讨贫然?、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的發(fā)展,可說厥功至偉!

書籍目錄

總序:人間佛教正法久住星云大師略傳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從古德行誼說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態(tài)度奇人的修證偉大的佛陀佛陀的樣子佛陀的宗教體驗阿羅漢的宗教體驗菩薩的宗教體驗我的宗教體驗談迷說悟

章節(jié)摘錄

  [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  佛陀最初創(chuàng)教時,為了適應眾生的根器,說了種種的法門,但當時并未有宗派的分別,后來,由于歷代大德依個人研究的不同,而對佛陀一代的教化,作了各種不同、偏重性的探討,加上個人的修持體驗,對經典產生種種的詮釋,認為自己所闡揚的,最能代表佛陀的教義,衍變所及,乃漸漸形成各種宗派?! ≡诜鸾痰淖谂衫?,大乘的佛教,在中國產生了八個宗派。這八個宗派中,比較重視義理的宗派有天臺宗、華嚴宗、法相宗及三論宗,比較重視修行的宗派有禪宗、凈土宗、律宗以及密宗。以下說明各宗的特性、內容及修行方法?! ∫?、各宗派的特性  佛法傳人中國后所形成的八個宗派,各有各的特色,它們的特點,可用四句話來形容:  密富禪貧方便凈,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臺宗?! 。ㄒ唬┟芨弧  懊芨弧?,是說明在八個宗派里,如果要學密宗,必須經濟富有。因為密宗的壇場布置精致莊嚴,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銀,如果是銅質的鑄造,則樣式眾多且須樣樣齊全,修持、作法需要很長的時間,對于上師更要有優(yōu)厚的供養(yǎng)。所以,要如法學密,經濟上必須富裕,時間上有相當空閑的人,才好修學?! 。ǘ┒U貧  何謂“禪貧”?想學禪宗,沒有錢不要緊,因為禪者的修行生活,無論山林水邊,茅棚之處,只要雙腿一盤便可參禪。古代的禪宗祖師大德,有的常年居住山林,吃的是野菜雜果,穿的是粗布麻衣,雖然生活清貧淡泊,但禪定之樂卻是無窮的?! 。ㄈ┓奖悖籂帯  胺奖銉簟?,意思是修行凈土宗的念佛法門,不分行業(yè)、身份,隨時隨地都可修持,是最方便的修行法門?! 。ㄋ模┪ㄗR耐煩  “唯識耐煩”,意指學法相唯識的人必須耐煩,因為法相唯識里面的名相煩瑣,義理層次復雜;如果不耐煩,則無法將其頭緒弄清楚,如墮五里霧中,所以學唯識必須像學數學一樣,要耐得住煩,才能學得通,故名‘‘唯識耐煩”?! 。ㄎ澹┘蜗榭铡  凹蜗榭铡钡募蜗?,是三論宗的嘉祥吉藏大師,由于他是三論宗的集大成者,故三論宗又名嘉祥宗。嘉祥宗所依據的經論為《百論》、《十二門論》以及《中論》三論,而這三論的內容是闡明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稱它“嘉祥空”?! 。﹤鹘y華嚴  “傳統華嚴”,中國號稱是大乘佛教的國家,而中國佛教的大乘思想,就是以華嚴為中心。近代的佛教領袖——太虛大師,雖主張八宗兼弘,卻是以華嚴思想作為他信仰的根據?!度A嚴經》起源于印度,傳人中國后,經過祖師大德智慧的融和,將華嚴的法界緣起思想,提出種種的觀法,寓哲理于實踐之中。由于歷代大德對華嚴思想所做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明,使得華嚴哲學在中國佛教史上開出了奇葩,成為中國佛教的傳統信仰,因此說“傳統華嚴”?! 。ㄆ撸┬奚砺伞  靶奚砺伞?,佛教的律宗,最講究修身做人。因為人格完成了才能成佛;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進一步開發(fā)內心的光明智慧,而證悟最高的真理,所以稱為“修身律”。 ?。ò耍┝x理組織天臺宗  “義理組織天臺宗”,各宗派中,對佛學義理能建立嚴密組織,有系統地加以闡發(fā)者,當推天臺法華為第一。天臺智者大師,將佛陀一代圣教,分為五時,并按其所攝受的對象,分為頓、漸、秘密、不定化儀四教,以及藏、通、別、圓化法四教;以科學方式,將三藏十:部經典,分門別類地歸納于不同根性的眾生,并將修行的方式與證果的等次,——加以分析比較。所以在義理組織方面,天臺宗是最嚴密、最有系統的?! ∫陨细怕缘亟榻B八大宗派的各個特點,除此之外,此八宗有一個共同特點,便是同時興盛于隋唐盛世,并且展現了中國文化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和隋唐的治世昌隆相得益彰,堪稱為中國佛教史上的黃金時代?! 《?、佛教八宗在臺灣的情形  以下介紹大乘佛教的八宗,在今日臺灣的弘揚情形?! 。ㄒ唬┟茏凇 ∨_灣有人修學藏密,有人修學東密。修學藏密者,是修學西藏的喇嘛教;修學東密者,則是修學日本高野山派的密宗。在日本占領臺灣期間,日本佛教便已傳人臺灣。日本的密教則分為兩大主流:一為天臺宗之臺密,一為高野山之東密?! 。ǘ┒U宗  禪宗在大陸非常普遍,當時的叢林大寺,都是禪宗的道場,但是后來許多道場叢林都成為了倉庫、辦公場所,或者博物館。禪宗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在臺灣少有具規(guī)模的禪寺叢林,有的寺院雖然自稱為某某禪寺,實際上修學內容和禪宗卻不相干。目前臺灣佛教的各宗派,其法統幾乎都是從禪宗演變而來,由此可見禪宗對近代佛教的影響?! 。ㄈ籂幫磷凇 〗y領今日臺灣佛教的是凈土宗,不管是禪寺、律寺,普遍都以念佛法門來引導信徒修持。以念佛法門為中心的念佛會、蓮社、居士林等,也相繼成立,這種現象雖然很好,但我們希望佛教是多彩多姿的,各宗各派都能同時發(fā)揮其精辟的思想,重新呈現出隋唐盛世八宗并弘的盛況?! 。ㄋ模┪ㄗR宗  在臺灣,研究唯識的人很少。太虛大師雖然主張八宗兼弘,但是他將佛學義理發(fā)揮得最為透徹、貢獻最大的,當屬法相唯識。僧侶有太虛大師,在家居士則有歐陽竟無、楊仁山等大德的推弘,他們對于法相唯識的研究,皆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還曾辦過法相大學,培育出不少的人才,后來分別擔任各大學的唯識學課程教授?! 。ㄎ澹┤撟凇 〖蜗槿撟诘膶W者,目前最有名的是印順論師。他對中觀緣起的性空思想,有其獨特的見解,他肯定緣起性空是佛陀最初開證的法門,也就是佛陀在《阿含經》里所開不的根本教義。因為性空唯名的義理高深,所以目前對三論研究有心得,并且能加以推揚的大德并不多?! 。┤A嚴宗  臺灣的寺院里,諷誦《華嚴經》的很多,但是如唐朝清涼大師一樣,能把華嚴深奧的教理,有組織系統地加以詮釋、推演,則待后起之人發(fā)心發(fā)揚?! 。ㄆ撸┞勺凇 ∨_灣每年舉辦傳戒法會,基本上維持了佛教的法幢,但是對于戒律的內容,真正去了解研究的人,為數甚少。律宗不只是形式上的持戒,其修行方法、精神內涵,和凈化生命的意義,皆必須進一步地闡揚?! 。ò耍┨炫_宗  已圓寂的斌宗法師,曾居住在新竹,也去過大陸,在觀宗學社專攻義理組織嚴密的天臺,頗有成就。其門人弟子慧岳法師,繼承他的志愿,致力弘揚天臺學?! ∪?、各宗各派的修持方法  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 τ谌鐏淼囊淮鷷r教,可以上面這首偈頌來說明其先后。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覺之后,首先宣說的圣教,就是華嚴;所謂“華嚴最初三七日”,指最初的二十一天,佛陀開講《華嚴經》。“阿含十二方等八”,指《阿含經》的教義,講了十二年; 《方等經》講了八年。什么叫《方等經》?不屬于華嚴、法華、、般若、涅槃的大乘經典,如大家所熟悉的《阿彌陀經》、《藥師經》、《維摩經》等都是《方等經》。  “二十二年般若談”,指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講《般若經》?!胺ㄈA涅槃共八載”,就是《法華經》與《涅槃經》,一共講了八年。根據史傳記載: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余回。把這一首偈的時間加起來,剛好四十九年。其次,闡述各宗派的修持法門: ?。ㄒ唬┤A嚴宗  1.《華嚴經》的來源  談到華嚴宗的修持方法,首先須了解《華嚴經》。在浩瀚的經典中,《華嚴經》被稱為經中之王。佛陀曾在七個地方,經過九次聚會,才把《華嚴經》講完。據說佛陀宣講華嚴時,沒有人能了解其中的奧義,因此,傳說這部經后來被藏在龍宮里,擱置了六百年之后,才被龍樹菩薩發(fā)現。龍樹菩薩以他的聰明把下卷背誦下來,但是前面的上卷、中卷,還沒看到便為龍宮的人發(fā)現,而被趕出龍宮。他出了龍宮之后,憑著記憶寫下經文,此即龍宮所傳的《華嚴經》。  《華嚴經》在中國有三種梵文譯本。東晉的佛陀跋陀羅三藏翻譯的《華嚴經》有六十卷,稱《六十華嚴》或晉譯本。唐朝的實叉難陀三藏翻譯的《華嚴經》有八十卷,稱為《八十華嚴》或唐譯本。另外,唐朝的般若三藏翻譯廠《華嚴經》的《人法界品》,有四十卷,稱為《四十華嚴》。不論是《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內容、義理都差不多,而《四十華嚴》乃《華嚴經》中最重要的一品——《人法界品》的單行譯本。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宗教與體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