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峻文存

出版時間:2006-10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石峻  頁數:548  字數:55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石峻文存》是展示一代哲人石峻先生在中國哲學和佛學等研究領域辛勤耕耘六十載的論著選集?! ∈壬鷮W貫中、西、印,集一生之智慧經驗,留下了一座抹不去的學術豐碑。所收論著,關于魏晉南北朝隋唐哲學史與佛教史的研究,是先生治學論道的重心所在;其對中國人性論史的專門研究,在六十多年前的中國學術界產生過深刻的影響始于1938年西南聯大授課時的倫理學講義,在現代中國倫理學研究中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有關中國近現代哲學史的研究成果,披露了1949年以后這一領域帶頭人的睿智思辨;留給我們的中國哲學史史料學講義及中外哲學史史料的翻譯辯證,彰顯出他一生治學的博學和謹嚴;集先生治學教學經驗總結的方法論論著,則揭示出他力圖結合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研究中國哲學所做出的努力。

書籍目錄

《石峻文存》序學術淵源 湯用彤 《魏晉玄學論稿》 回憶湯用彤先生的治學精神及其兩篇逸稿宗教與文化 世界三大宗教 孔子與中國文化 佛教與中國文化 中國佛教魏晉玄學與佛學 中國哲學與佛學研究 魏晉玄學與佛教(提要) 漫談佛典翻譯 支孝龍之論 讀慧達《肇論疏》述所見 《肇論》思想研究 慧遠、三論、梁武帝等 “魏晉南北朝佛教及佛教藝術學術討論會”上的發(fā)言提綱范縝評傳 在“隋唐佛教學術討論會”上的發(fā)言提綱 論玄奘留學印度與有關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些問題 禪宗、華嚴宗等 唐末至宋初之佛學 略論中國佛教哲學思想的發(fā)展——《原人論》導讀 宋代正統儒家反佛理論的評析 讀《中國佛教典籍選刊》兩種 《慧遠及其佛學》序 《禪悟之道:南宗禪學研究》序宋元明清哲學 宋明理學 程朱道學 陸王心學 南宋以后(鴉片戰(zhàn)爭前)理學和反理學的斗爭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為研究王船山哲學思想的 科學化而努力 中國古代哲學家·顏元 戴震的生平和他在哲學方面的代表作《孟子字義疏證》 近現代哲學與思想 中國近代思想史參考資料簡編·編者的話 有關中國思想史的幾個問題(提綱)  開展中國近現代哲學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意義 有關中國近代哲學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論中國現代哲學史研究的意義 洪秀全的最重要的著作 鄭觀應的《盛世危言》  紀念愛國知識分子章太炎逝世二十周年 中山先生的思想(提綱)  五四運動的愛國主義精神永放光芒 胡適評傳 熊十力先生的學術道路 《現代新儒家研究》序 《熊十力評傳》序哲學史研究方法與學科建設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方法論(緒論)  中國哲學史研究方法論 論有關“中國哲學史”的對象和范圍的討論及其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有關中國哲學史研究方法論的幾個問題 在《中國哲學史研究》期刊舉辦的學術討論會上的發(fā)言(摘要)  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展望(1) 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展望(2) 中國哲學史研究要進一步科學化哲學史研究隨感錄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講義 第一講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的性質和范圍 第二講 論有關工具書的使用 第三講 (上)目錄與版本 第三講 (下)版本學略論 第四講 ??迸c訓詁 第五講 辨?zhèn)闻c輯佚 第六講 分期與分類 第七講 哲學理論與思想史料 第八講 論史料的引證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辭條) 人性論研究 略論中國人性學說之演變 引論 一、先秦 二、秦漢之際 三、兩漢 四、魏晉 五、隋唐 六、宋元明倫理學研究 倫理學講義 第一編 緒論 第二編 本論 關于倫理學研究的幾個問題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現實意義與研究方法 有關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講話少數民族哲學與文化 中華文化是全國各民族的共同創(chuàng)造 蒙古哲學研究 《最初的探索——蒙古族哲學思想史研究》序人才培養(yǎng) 談談理論課教學與科研的關系 學者語絲·高瞻遠矚實事求是 談談“治學”和“讀書”的方法 博士生指導教師座談會研討題目雜著 讀近譯《道德經》三種 評黃子通先生著《儒道兩家哲學系統》  《漢英對照中國哲學名著選讀》序 薦《墨子及其后學》  賀季羨林先生八十壽辰附錄一:關于中國哲學研究的談話(1991.12~1993.2)附錄二:學行記述 哲學史家——石峻 石峻先生學述 石峻教授追憶 石峻與中國哲學研究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根據佛教的發(fā)展史來看,可以知道,原來它并不是古代印度的正統思想。今天有人把佛教說成是古代印度思想文化的全貌,或者說成是所謂印度文化的基本精神,顯然不一定符合歷史事實。因此,是不正確的。我們如果單用佛教來代表印度文化,難免發(fā)生許多誤解,使我們不能真正了解印度。比如,我們如果說印度歷來提倡禁欲主義,或者說印度文化是一種老年人的文化,并用這樣一個標準來區(qū)別印度文化與中國文化不同的傳統,這就帶有很大的主觀片面的猜測。我們一定力求比較全面地看問題。印度佛教原是古代東方社會歷史的產物,不是如有的人簡單地認為是釋迦牟尼一個人坐在菩提樹下空想出來的。所以,佛教即使在印度,也有先后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域的特點,而且充滿了各種內外的矛盾。這種先后也有思想自身發(fā)展的原因,我們不能割斷歷史發(fā)展,不能說佛教是一個一成不變的信仰。    后來大乘佛教信仰者由于輕視或貶低實行更接近釋迦牟尼時代的早期佛教,說它是小乘。同時信仰小乘佛教的人也公開批評大乘佛教,說大乘佛教非佛說,即大乘佛教這一套理論不是佛說的。其實,雙方的指責都各自片面地反映了一部分的歷史事實。由于佛教的發(fā)展本來是一種非常錯綜復雜的歷史,如果我們簡單地看這個問題,就難免會損害佛教歷史的真實性,那我們了解的佛教歷史就不可能是真實的。    后來佛教傳播到國外,由于文字方面的隔閡,必須通過翻譯。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如中國,懂漢文的未必精通古代印度的一種文字(梵文),懂印度這種語文的外國和尚又多不懂漢文,在這樣的情況下,翻譯就不可能完全忠實于原文。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各國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對于這種外來的佛教,開始就有不同的理解,這種不同的理解又有所發(fā)展。所以,就很難完全相同于它本來的面目和完全符合它本來的意義。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歷史現象。而且,由于過去不同時期統治階級的不同需要,對佛教的經典也不免有意識地加以篡改或者刪除,那就更不用說了。比方說,印度佛教的有些經典,它因為輕視婦女,乃至對于母親也說了許多不像樣的下流的話,這種不禮貌的態(tài)度與中國傳統的尊親思想是根本不相容的,所以有的翻譯者遇到這種情況就把它刪除了。這樣,在中國過去生根和發(fā)展起來的佛教思想,必然有其自己的特點,這不足為怪。這種由于歷史文化和傳統的不同而形成的信仰和思想的差異以及不同點是很自然的。但是,過去有一些迷信印度佛教的學者,簡單地根據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的差異來貶低中國佛教。他們說,中國佛教是一種假佛教,只有印度古代的佛教才算“真佛教”。又胡說什么真正的佛教的理論價值大大超過了所謂中國的假佛教,因此中國古代佛教學者關于佛教方面的理論著作似乎就不值得加以認真研究了。這是國外一部分人輕視中國古代文化和不了解中國古代文化而產生的一種似是而非的見解。因此,今天研究中國佛教思想史的學者是決不能接受這種觀點的,也不值得我們認真地加以駁斥。中國這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者要深入系統地研究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不同特點、它的社會歷史背景,這是完全應該的,非常必要的。中國佛教思想之所以有不同于原來佛教的特點,這正反映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特點,所以是更值得我們認真地加以研究的。至于一切思想文化的科學評價,哪一種思想文化更高,哪一種不高,價值如何,這都要依據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來具體分析,一般抽象的空洞的議論,那是很難解決問題的。    剛才我們提到,印度古代的正統思想是婆羅門教,尊《吠陀》為神圣的經典,而不是佛教。關于婆羅門正統思想,有長期影響的、在印度占統治地位的是六派哲學。所謂六派哲學,一是數論,二是瑜珈論,三是勝論,四是正理論,五是前密曼差論,六是吠檀多論。這種正統派的哲學和信仰演變?yōu)橛《冉?,它們在思想上是一脈相承的。在印度,佛教過去只是在個別朝代由最高統治者加以提倡,奉為國教,釋迦牟尼死后兩百年左右,或者是一百年,那是印度歷史上所謂著名的阿育王時代,那是一種個別的現象。到了公元九世紀,外來宗教侵入印度,佛教基本上被消滅了。一直到今天,也很難說印度是佛教徒比較多的國家。大家知道,目前世界上保存佛教經典最多的地方是中國,不是印度或其他什么地方。因此,我們要研究世界佛教史,最有條件的是中國?,F在社會上不專門研究佛教的人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誤解,以為印度佛教的經典都是其開創(chuàng)人釋迦牟尼一個人的著作,這種說法是根本不了解佛教發(fā)展史的人說的。但是,長期以來,很多國外的、也有少數國內的佛教學者著書立說,往往都是冒充佛祖釋迦牟尼來說話的,那可是個事實。如果按照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說,佛教的經典絕大部分都是后來的人偽造的。當然,他是佛教學者。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本來就沒有寫過什么書,他生前的一些演講錄,先是口口相傳,以后再經過整理,就是佛教最早的經典。就是那些經典,也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其中真正可能由釋迦牟尼本人說的東西,應該說并不太多。    P26-27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石峻文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質量不錯,很心,內容也蠻好,滿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