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作者:羅雪瑩 頁數:677
Tag標簽:無
前言
回望純真年代這部文集匯編了作者撰寫的30多篇電影導演訪談錄。受訪者謝晉、凌子風、李俊、吳天明、丁蔭楠、胡炳榴、張暖忻、謝飛、王好為、黃建中、鄭洞天、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周曉文,等等,均為一時之影壇俊秀,多數人迄今仍在影壇叱咤風云。訪談錄重點探討的《芙蓉鎮(zhèn)》《老井》《孫中山》《青春祭》《鄰居》《野山》《本命年》《紅高粱》《黃土地》《黑炮事件》《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等影片,都曾引領一時風騷,為國際電影節(jié)或國內金雞獎、百花獎獲獎之作。本書匯編的這批文字,均屬于20世紀80—90年代初的舊作,且均已公開發(fā)表過。而今重新結集出版,必要性在哪里呢?說一點個人體會。為了寫序,我重讀文集中的部分文章,感觸良多??梢哉f是既熟悉親切,又陌生疏離。我與這些導演,均有過不同程度的交往,有的還屬多年老友。文中涉及的影片,幾乎都是當年電影評論界議論的熱門話題。我們曾為它們的出現熱情地鼓與呼,也曾為評價上的分歧或口頭爭論或公開策戰(zhàn)。重讀這些訪談錄,當然備感親切。但另一方面,訪談錄中氤氳的那種學術氛圍——人與人之間坦誠相見的純真;以振興中國電影為己任的執(zhí)著;為探索藝術真諦而直言不諱的激情及那種良好的學風,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正逐步淡漠消逝。于是,陌生感、疏離感油然而生。電影批評、電影理論首先要關注電影作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要深入地把握電影作品,就須不僅限于關注電影文本自身。創(chuàng)作主體與接受主體之間總存在差異,尤其是對一部內涵豐厚、藝術精湛之作,更難全面而細致地感受和領悟。電影,信息量大、構成復雜。僅憑銀幕上一次過的印象,難免疏漏、偏頗。況且創(chuàng)作上思想與形象錯位、動機與效果落差,更是屢見不鮮。因此電影藝術家通過筆或舌總結的藝術經驗;對社會、人生的感悟;在美學上的追求,都是研究電影很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遺憾的是,建國以來,中國大陸的電影藝術家大概是最沉默寡言的。20世紀50—70年代,中國電影文化在這方面的積累,貧乏得驚人,繁榮一時的,倒是藝術家們的檢討書和鋪天蓋地的大批判文字。待到“文革”年代,電影藝術家基本上被剝奪了一切發(fā)言權,無論是膠片上的,還是形諸文字的。中國影壇進入了無聲時代,唯一高亢的噪聲,乃江青的“女高音獨唱”。新時期的改革開放,為中國電影的振興提供了寬松的文化環(huán)境;思想解放運動掃蕩了形形色色的天條戒律、符篆咒語。一場蓄勢已久的電影創(chuàng)新熱潮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中國影壇,每年都會有若干在美學價值和歷史價值上有所突破的佳作令人耳目一新。藝術的創(chuàng)新要求批評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和理論批評的相互促進、比翼齊飛,乃20世紀80年代中國電影黃金時代的一大特色。政治與藝術的關系;電影與文學、與戲劇的關系;蒙太奇美學與紀實性美學;電影本體論;電影的社會功能;電影的民族化等一系列重大美學課題陸續(xù)登場。中國影壇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所有這些,在百年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富于魅力的篇章。電影導演藝術家乃20世紀80年代最活躍的群體,是砥柱中流的力量。他們既“統(tǒng)帥三軍”以影片向社會發(fā)言,也用筆和舌參與電影的各種論戰(zhàn)。在創(chuàng)作與理論批評緊密互動的年代,他們的意見具有特殊的價值和分量。這本導演訪談錄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從劇本的創(chuàng)作到深入生活的感受,從總體藝術構思的醞釀到形成,以及人物形象的把握、場景的安排乃至細節(jié)的選擇……莫不包括其中。此外,對表演、攝影、美工、音樂等多個專業(yè)的藝術構想,更屬電影導演的題中之意。至于電影觀念的嬗變、電影美學思想的發(fā)展,更屬訪談錄中的重中之重,也往往是最有價值的一部分。因此還涉及廣闊的社會、人生領域。個人經歷的起伏跌宕、人生道路的曲折坎坷,無不折射出急劇變革時代的光影,并在作品中打上了鮮明的時代和個性烙印。這部訪談錄最顯著的特色,是導演藝術家敞開自己的心扉,真誠地傾訴,不加矯飾地坦露情懷,包括某些心靈深處的隱密,作者和導演藝術家們進行的是心靈與心靈的對話。世俗的急功近利和計較,官話、套話、空話、大話、假話,都退避三舍。這正是本書閃光之處。像這樣的第一手的藝術資料,其電影史料價值,毋庸置疑。匯編重新出版,其必要性不言而喻。新中國成立后的半個多世紀,有兩個年代的社會風尚令人懷念。一是20世紀50年代前期,舊社會的污泥濁水被滌蕩,人們意氣風發(fā)、豪情滿懷地為建設一個嶄新的社會而奮斗。另一個是被稱為“第二次解放”的20世紀80年代,撥亂反正、振興中華。在那些年代里,人際關系比較純真,坦誠、和諧。本書收錄的文字,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作品,因而也具有那個時代的色彩。而今恐怕很難找到如此眾多的導演精英,也很難做那種深入的、開誠布公的訪談了。
內容概要
這部文集匯編了作者撰寫的謝晉、凌子風、李俊、吳天明、張曖析、謝飛、王好為、黃建中、鄭洞天、張藝謀、黃建新、周曉文等30多篇電影導演訪談錄等。均為一時之影壇俊秀,多數人迄今仍在影壇叱咤風云。訪談錄重點探討的《芙蓉鎮(zhèn)》《老井》《孫中山》《青春祭》《鄰居》《野山》《本命年》《紅高粱》《黃土地》《黑炮事件》《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等影片,都曾引領一時風騷,為國際電影節(jié)或國內金雞獎、百花獎獲獎之作。
書籍目錄
回望純真年代(序一)往事不曾如煙(序二)楊延晉·《小街》導演訪談錄(1981)王 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導演訪談錄(1981)李 俊·《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導演訪談錄(1981)鄭洞天·《鄰居》導演訪談錄(1982)張 其、李亞林·《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導演訪談錄(1982)謝 飛·《我們的田野》導演訪談錄(1983)韋 廉·《道是無情勝有情》導演訪談錄(1984)陳凱歌·《黃土地》導演訪談錄(1984)張軍釗·《一個和八個》導演訪談錄(1984)張暖忻·《青春祭》導演訪談錄(1985)顏學恕·《野山》導演訪談錄(1985)黃建新·《黑炮事件》導演訪談錄(1986)胡炳榴·《鄉(xiāng)民》導演訪談錄(1986)丁蔭楠·《孫中山》導演訪談錄(1987)謝 晉·《芙蓉鎮(zhèn)》導演訪談錄(1987)周曉文、郭方方·《他們正年輕》導演訪談錄(1987)吳天明·《老井》導演訪談錄(1987)陳凱歌·《孩子王》導演訪談錄(1987)張藝謀·《紅高梁》導演訪談錄(1988)張軍釗·《弧光》導演訪談錄(1988)凌子風·《春桃》導演訪談錄(1988)黃建新·《輪回》導演訪談錄(1989)周曉文·《瘋狂的代價》導演訪談錄(1989)米家山·《頑主》導演訪談錄(1989)張 良·《女人街》導演訪談錄(1989)王好為·《村路帶我回家》導演訪談錄(1989)謝 飛·《本命年》導演訪談錄(1989)陸小雅·《熱戀》導演訪談錄(1989)張暖忻·《北京,你早》導演訪談錄(1990)王 進·《出嫁女》導演訪談錄(1991)馮小寧·《戰(zhàn)爭子午線》導演訪談錄(1991)黃健中·《過年》導演訪談錄(1991)張藝謀·《秋菊打官司》導演訪談錄(1992)陳凱歌·《霸王別姬》導演訪談錄(1993)附錄 第五屆金雞獎評委會關子影片《黃土地》的評論 影片《一個和八個》修改方案(摘要) 日記一則(1988年2月29日,星期一)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節(jié)奏的掌握和時空新組合的探索羅雪瑩:與《苦惱人的笑》的快節(jié)奏相比,《小街》在節(jié)奏掌握上有很大變化,根據人物情緒的需要,該穩(wěn)的時候能穩(wěn)得住。我覺得這樣處理很好。楊延晉:一般地講,我喜歡快節(jié)奏,喜歡比較強烈的東西。我覺得,時代在飛躍地向前發(fā)展,人們生活、工作的節(jié)奏都在加快,電影的節(jié)奏也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在拍《苦惱人的笑》時,我較多地運用了快鏡頭,包括表演在內,點到就算,不去過多地發(fā)揮。而《小街》這部戲,是一種情緒電影,抒情色彩很濃,鏡頭處理要根據角色情緒的發(fā)展變化來決定,有些地方為了充分地抒發(fā)感情,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不宜節(jié)奏太快。我的一些朋友對我阱,現在有些青年導演有個缺點——比較毛手毛腳。強調影片的節(jié)奏要與時代的節(jié)奏相吻合,搞些快節(jié)奏、跳的鏡頭,是好的,但要具體作品具體分析。有些老導演,基本功很強,敢于大停頓,一個鏡頭放在那里不動,讓你把戲演足。對此應該好好地領會,而不要輕易地一概排斥這些東西。朋友們的提醒對我很有啟發(fā)。在拍《小街》時,有些戲,有些特寫,就是根據人物情緒的需要,有意地搞一些停頓,讓演員充分地發(fā)揮,把戲演足。比如,夏第二次與俞見面,賠她雞蛋那場戲的末尾,俞感受到夏對自己的真誠愛護與關心,頭倚在門上,深情地說:“你真好!”鏡頭就擺在那里不動,讓演員把感情充分地表現出來。其他,如采藥途中兩人在汽車上、吃薯杯等戲中的一些抒情鏡頭,也注意了節(jié)奏的掌握,盡量做到能穩(wěn)得住,把人物的情緒充分渲染出來?,F在看來,這部影片的節(jié)奏掌握得還不夠好,有些地方顯得拖沓。如何自如地掌握好節(jié)奏,是我今后努力探索的課題之一。
后記
這些年,不斷有朋友催促我將那些導演訪談文章結集出版。我嘴上答應著,卻遲遲未付諸行動。真正下決心做這件事,緣自前年春天與張藝謀的一次談話。2006年4月,我和吳天明到北影攝影棚去找張藝謀,請他出席4月底在西安舉行的曲江影視集團掛牌典禮。當時,張藝謀正忙著拍攝《滿城盡帶黃金甲》。趁更換場景的間隙,我們聊了一會兒。平時各自都忙,不大有機會見面。一旦相聚,卻依然能感受到曾經擁有的理解和信任。吳天明說他之所以同意出任曲江影視集團的董事長,是忘不了西影當年的輝煌,想借曲江影視這個平臺,圓自己振興中國電影的夢。張藝謀聽了很動感情,臉上漾出少有的燦爛,因為他的導演生涯就是從西影輝煌的日子里起步的。但他很快冷靜下來,長嘆了口氣說:“那可是中國電影的純真年代啊!凡是經歷過的人,沒有誰不懷念、不向往的。遺憾的是那個年代一去不復返了?!睆埶囍\的話,給了我很深的觸動。他深情懷戀的那個電影“純真年代”,也是我近30年從事電影工作的經歷中最為美好的記憶。與許多成長在“文革”蹉跎歲月中的年輕人一樣,我生命中真正的青春,是伴隨著祖國的第二次解放而到來的。因為喜歡電影,我于1978年底辭去北京大學的教職,踏人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的大門。感謝命運,讓我步人影壇之初,就趕上了中國文藝界春意盎然、生機勃發(fā)的好年代,并且得到了一個令人羨慕的工作平臺。那時的影協(xié),剛從被“四人幫”砸爛的攤子中恢復,在北太平莊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內租了半層樓。不足60平方米的會議室,平時召開行政及業(yè)務研討會,電影廠送來片子,墻上掛塊幕布,皮包放映機一支,燈一關,就成了放映室。盡管辦公條件十分簡陋,但我在這里工作得很快樂。我的同事大多比我資深學高,他們以熱情寬厚的胸懷接納了我這個新兵。更令我感念的是當時影協(xié)的領導班子。他們當中既有夏衍、袁文殊、于敏、林杉等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也有羅藝軍、張清、邵牧君等人品學養(yǎng)兼優(yōu)的專家學者。他們的關愛和信任,使我對影協(xié)產生了家一樣的歸屬感和責任感。這一情愫激勵我全身心地投入影協(xié)組織的包括金雞獎在內的各項學術研討活動中,在邊干邊學中一天天成長起來。因工作所需,我結識了一大批老中青電影藝術家,尤其是作為攝制組三軍統(tǒng)帥的導演們。他們之中的大多數,當時名聲并不顯赫,有的則屬初出茅廬的小字輩。但他們的作品卻以人文思考的深度和藝術創(chuàng)新的銳氣,吸引和打動著我。觀看他們的影片,傾聽他們的談話,體味他們創(chuàng)作的艱辛與歡樂,對我而言并不單純是一項工作,而是一種愉悅的精神享受。我從中不僅領略了一處處人生與藝術的風景,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藝術家的憂患意識和使命感;什么是孜孜不倦和銳意進??;什么是視電影為生命。這些心得感受如春雨潤物,滋養(yǎng)和豐盈著我的生命。懷著一份感動,一份激情,我把與他們的訪談整理成文,在報刊上發(fā)表,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一樣,理解他們誠摯的靈魂,看懂他們誠摯的電影。
編輯推薦
《回望純真年代:中國著名電影導演訪談錄(1981-1993)》由學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