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德】列奧波德·馮·蘭克 著,【美】羅格·文斯 編 頁數(shù):404 字數(shù):359000 譯者:易蘭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美國當代知名歷史學教授羅格·文斯教授圍繞“歷史藝術與科學”這一主題而選編的這本蘭克論著集,選錄了最能全面體現(xiàn)蘭克史學思想與見解的論著,其中包括蘭克最為出名、最能體現(xiàn)其治史態(tài)度的四本專著的導言,以及一些從蘭克史學原著或讀書筆記中輯出的、鮮為人知的而又是蘭克史學思想重要體現(xiàn)的文字。
《世界歷史的秘密》充分展現(xiàn)了蘭克的史學批判方法和客觀公正的撰史原則、蘭克史學的政治性及蘭克對史學本身及歷史教學的思考與探索??梢哉f,《世界歷史的秘密》是了解蘭克及蘭克史學的重要典籍。
作者簡介
列奧波德·馮·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十九世紀德國著名歷史學家,也是西方近代史學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以倡導“如實直書”而著稱,被譽為“近代史學之父”。他主張研究歷史必須基于客觀地搜集研讀檔案資料之后,如實地呈現(xiàn)歷史的原貌。他的這種史學主張,被稱作蘭克文學,對后來東西方史學都有重大的影響。其主要著作有:《拉丁與條頓民族史》、《奧斯曼人與西班牙君主國》、《教皇史》、《宗教改革時期的德國史》、《論列強》、《十六、十七世紀的法國史》、《世界史》等。
書籍目錄
蘭克年表
導言
I 口述自傳
II 歷史學家的技藝: 四篇建設性的宣言
《拉丁與條頓民族史》導言
《教皇史》導言
《宗教改革時期的德國史》導言
對奎昔亞迪尼的批判
III 歷史、政治及哲學之間的關系
歷史與哲學
論歷史與政治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IV 歷史的普遍趨勢
論列強
近代歷史時期
V歷史名人:三幅畫像
教皇保羅四世
奧格斯堡帝國會議上的查理五世
紅衣主教黎塞留
VI 關于歷史的個人思考
神圣、神秘的上帝
歷史研究的狀況
歷史研究
歷史與傳記
論世界歷史:I—III
歷史之中的精神與國家
自由與必要性
偉大的聯(lián)合
外交事務中的政權、軍隊與原則
歷史中的政權與精神的力量
歷史學家的任務
歷史學家的理想
歷史學家的職責
歷史學家應當是閱歷豐富的老人
八十歲時的思想
他的老學生
遺產(chǎn)
參考文獻
索引
人名、地名中英文對照表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希望看到我用雅各賓派式的調子(Jacobin hue)來敘述。而我的目的只是在兩個對立系統(tǒng)之間的中間陣地——《歷史政治雜志》上奮筆直書,而這一雜志由普魯士政府所管轄。很顯然,我的學識中的冷靜自持比那種革命潮流中的狂野沖動更好一些,更適合現(xiàn)存社會一些。但是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毫無疑問以這種方式最終是什么也實現(xiàn)不了的。于是我又放棄了充當政治雜志主編這一項工作,重新開始從事我先前擱置在一邊的中學研究工作。 對德國的思想運動而言,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統(tǒng)治的最后發(fā)幾十年,是無比重要的。在柏林大學,各種思想派別都碰在了一起,沒有哪一方右任何希望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就我而言,我的著作是完全依據(jù)我個人的精神思想所寫成的,并且這些著作是因我對從科學旅行所帶回來的檔案文獻的研究而引發(fā)的。這些著作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教皇史》,這本書沒有人能夠說是支持羅馬教皇,或者說是反對羅馬教皇。這本著作既不是有所偏袒,也不是因為出于某種考慮而對羅馬教皇予以揭露,它完全只是全面而公正、不偏不倚研究的結果而已。因此,這本書被世人所接受了。但是在《教皇史》中,新教運動并沒有得到完全公正的對待,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在完成《教皇史》之后,我曾經(jīng)和薩維尼(Savigny)一起在花園里散步。薩維尼對我下一步的研究計劃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我告訴他了我的研究計劃。實際上,這一計劃是早就有了的,而我在美因河法蘭克福(Frankfurt on Main)的科學旅行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念頭——因為在美因河的法蘭克福我看到了大量關于帝國會議的檔案文獻。我將全身心地致力于研究路德新教形成時期的德意志帝國發(fā)展這一段歷史,這一打算得薩維尼的贊許?,F(xiàn)在我不得不把從意大利檔案館所搜羅的檔案以及其他從德意志檔案館搜羅的檔案都納入我的研究當中,而這些檔案則以一種更為真實的方式代表著一種立場。美因河法蘭克福所提供的帝國會議檔案文獻對我的研究來說只具有第二、第三手史料的價值,因為這些檔案反映的僅僅只是城市的利益。更為重要的是那些我在國王宮廷里收集到的文件、遺稿,特別是我在薩克森王宮收集到的那些文件遺稿。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