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10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中國郭沫若研究會 編 頁數:342
前言
郭沫若是中國現代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他不僅在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做出過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他還在歷史研究、古文字學、戲劇創(chuàng)作、詩詞創(chuàng)作、書法等方面都有過非凡的表現,是當之無愧的詩人、文學家、戲劇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所以當時他與魯迅并稱為中國新文化的兩面旗幟。他還是一個一直和人民在一起的革命家,不計艱險,始終如一,在新中國的締造中做出過巨大的貢獻,這在中國文化人中恐怕也是不多見的。因此他在新中國可稱文化第一人,曾經在新中國的文教科學方面擔任過重要領導職務,同時也是中國文藝界的泰斗。因此,他以一個浪漫詩人卻在解放后壯闊的歷史波瀾中,成為風云人物,自然就要在波詭云譎的政治風雨中行走,于是他不可避免地要領受各方面交加的毀譽,也是可想而知的了,對于像郭沫若這樣一個歷史人物,在他死后,會有許多不同的評說,也是情理中的事。在中國的學術界研究他的人也很多,幾成專學,海外也多有研究者,這都是值得提倡的好事?! 〔贿^近年以來,我曾經讀到一些文章和書籍,對郭沫若頗多微辭,對于解放后新中國的郭沫若有更多的批評。由于各人視角各異,特別是立場不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是正常的事。
內容概要
《郭沫若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收錄的論文多是這些學術會議的成果,既體現了郭沫若研究的新面貌,也正面切人目前研究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希望該書的面世能夠推動郭沫若研究出現新的生機。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現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郭開貞,沫若為筆名。四川樂山人。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詩集《女神》的創(chuàng)作,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主要文學著作有:詩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復》、《蜩螗集》、《戰(zhàn)聲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創(chuàng)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戲劇《三個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漸離》、《蔡文姬》、《武則天》等;另有《沫若詩詞選》及翻譯歌德的《浮士德》等。
書籍目錄
評價歷史人物必須“知人論世”(代序言)略說郭沫若與20世紀中國文化與時俱進的20世紀中國文化巨人從對三大思潮的態(tài)度看20世紀的郭沫若與中國思想文化試論郭沫若在自由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選擇世紀回眸:郭沫若古史研究特色的幾點思考從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演變審視“李杜并稱”與“揚杜抑李”兩種文化思潮——兼論郭沫若的李杜研究向暮春風楊柳絲——再論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從“五四”評法到郭沫若的尊法反術——郭沫若法家批判批思郭沫若與秦始皇“瞠然自失”的檢討——郭沫若與武訓批判論郭沫若的城市意識與城市詩失落的女神——《女神》及其新詩的“現代性”問題郭沫若只是“五四”時代的詩人嗎?——讀《姚雪垠希望身后發(fā)表的談話》論郭沫若“泛神”的藝術思維方式理想激情與英雄夢想——關于郭沫若浪漫精神的思考拓展創(chuàng)造社研究的現實意義敘事:視角的獨特和小說技法的探索論郭沫若的“創(chuàng)造”情結——人類文化學的個案研究超越于時空之上的自由——關于郭沫若感受方式的一點札記“身份”的困擾:關于郭沫若研究的一點思考評價郭沫若必須采取科學的態(tài)度我看郭沫若——與友人對談郭沫若研究展望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郭沫若在他的學術論著以及其它許多文字中對秦始皇的斥罵可謂無以復加,而且,即使在學術研究中也常常注入濃重的感情色彩的詩人特質,使他對秦始皇的某些結論性評判有失學者的冷靜,表現出明顯的偏激。譬如:他認為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一多半是時代的湊成”,是“幸運”的“成功”;“和秦始皇的名字相連而被后人謳歌的”“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與其說是一二人的大力使然,而其實是時代的趨勢”;“萬里長城的完成也是和秦始皇的名字聯系著的一個偉大的奇跡”,“但這工程并不是由秦開始的,戰(zhàn)國時燕趙秦齊均已有長城,到了秦代僅把北部的長城連接為一而已”。“秦始皇的武功不用說更是赫赫震人的。自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十年之間把六國次第全滅,但這功勞差不多全是王氏父子(秦國名將王翦、王賁——筆者注)所建立的”。就是“有名的鄭國渠”也是由于當時韓國企圖讓秦國勞民傷財,以致疲憊不能東伐的一個間諜行為,“出乎意外地使他得到了名利雙收”①。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