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博凱文化 頁數(shù):80
前言
我這種隨心所欲、隨遇而安的個性其實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留下了痕跡。記得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們的城市掀起了一股藝術(shù)風潮,受哥哥影響,他玩美術(shù)我玩攝影,初期拍照純屬想用藝術(shù)來偽裝自己,也正好找到了一個宣泄自己青春精力的出口。想當初用幾乎一年的工資總和購買了一臺鳳凰205相機,然后和一幫所謂的攝影人成群結(jié)隊地利用周日休息四處亂竄,在工廠、街道、農(nóng)村甚至是礦山,端起相機沒主題地就亂拍一通。幾年拍照片下來,錢用了不少,膠卷一堆一堆的,有很多不注意保養(yǎng)的膠卷霉斑都長得和蔥一樣茂盛。拍完的照片沒事干就開始玩技術(shù)暗房,那時候還真出來了幾張自己感覺不錯的照片,隨大流也就胡亂地拿一些自我感覺比較好的照片去送一些展覽,這種堆砌式的累積參展讓我懵懵懂懂地還獲得了許多獎項。但從今天來看,當時的這種無目的的行為很好笑也很幼稚。翻開歷史中我自己的攝影作品,從人像、風光、靜物、新聞到寫實抽象基本什么類型的都有,完全沒有自己個人的風格,沒有自己的思想,絕對是一個看到什么就拍什么的照片機器。因為雜亂,所以無法歸類,現(xiàn)在看自己歷史中的照片才發(fā)現(xiàn)其實沒有任何一件所謂的攝影作品是可以拿得出手的,也不知道就這水平當時怎么還可以參加攝影展覽?還可以獲獎?自個猜想也許那時候玩相機的人少,反正只要是照片送過來,就給你參展就給你獎項,這也許是當時評委們給一個未來藝術(shù)家的鼓勵和肯定吧! 未來的藝術(shù)家沒有做成,現(xiàn)在成了設計師! 雖然自己的攝影作品在當今也獲得過一些國際性的獎項,也被拍賣行拍賣過,但我始終認為自己不是藝術(shù)家,我更愿意稱自己是設計師! 近十年來,相機一直伴隨著我游走世界各地,現(xiàn)在我所拍攝的照片基本以設計為主題,偶爾拍拍人像、拍拍風光。作為一個游走世界這么多年的設計師來說,多看世界建筑及各種風格的室內(nèi)設計才是中國設計師成長的唯一出路,所謂的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也才可以真正造就一個才子設計師! 我在國外看到的第一個和現(xiàn)代設計相關的是聞名世界的米蘭家具展,在展覽中我才明白了什么叫設計,也知道了同為華夏兒女,但可以自由出入世界各地的港臺設計師為啥比大陸設計師普遍技高一籌,原來世界給了他們真實的教材,風格迥異的室內(nèi)設計才是他們的良師益友,世界在變設計師更應該隨世界而變,只有多看多聽多交流才可以和世界設計同步,作為一個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最迅猛的國家,我們的設計師更應該走出國門,去領略更好的世界文明,感悟更多的時尚生活,以此為基礎,中國的設計才可能在未來的世界設計界占有一席 之地。 好在我們這些人已經(jīng)開始走出去了,從本書中可以看到中國的設計師所拍攝的世界建筑、民族風情、人文生活。這些照片記錄的已經(jīng)不再單純是一個旅游性的立正拍照了,更多體現(xiàn)的是設計師對世界文化的詮釋,是對世界建筑及室內(nèi)設計的理解。從一張張的照片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設計師個性的張揚表現(xiàn),書中的每一頁作品都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設計師鏡頭后的設計視覺。翻完本書,你會知道我們真的呼吁:走出去吧,中國的設計師們,只有這樣你才可以真正了解什么叫現(xiàn)代設計,什么叫時尚生活,什么叫文化表現(xiàn)。所謂的行者無疆不僅僅是在思想上的,更多的是體現(xiàn)在我們的實際行動中,在此希望本書可以帶給你世界,帶給你激動,帶給你走出去的沖動。我們用這本書來祝福中國設計,祝福所有的設計師朋友,祝福欣賞設計喜愛設計的朋友們,世界歡迎您!蕭愛華于2011.10
內(nèi)容概要
《環(huán)球建筑設計之旅:日本?韓國?尼泊爾》主要內(nèi)容簡介:我這種隨心所欲、隨遇而安的個性其實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留下了痕跡。記得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們的城市掀起了一股藝術(shù)風潮,受哥哥影響,他玩美術(shù)我玩攝影,初期拍照純屬想用藝術(shù)來偽裝自己,也正好找到了一個宣泄自己青春精力的出口。想當初用幾乎一年的工資總和購買了一臺鳳凰205相機,然后和一幫所謂的攝影人成群結(jié)隊地利用周日休息四處亂竄,在工廠、街道、農(nóng)村甚至是礦山,端起相機沒主題地就亂拍一通。幾年拍照片下來,錢用了不少,膠卷一堆一堆的,有很多不注意保養(yǎng)的膠卷霉斑都長得和蔥一樣茂盛。拍完的照片沒事干就開始玩技術(shù)暗房,那時候還真出來了幾張自己感覺不錯的照片,隨大流也就胡亂地拿一些自我感覺比較好的照片去送一些展覽,這種堆砌式的累積參展讓我懵懵懂懂地還獲得了許多獎項。但從今天來看,當時的這種無目的的行為很好笑也很幼稚。翻開歷史中我自己的攝影作品,從人像、風光、靜物、新聞到寫實抽象基本什么類型的都有,完全沒有自己個人的風格,沒有自己的思想,絕對是一個看到什么就拍什么的照片機器。因為雜亂,所以無法歸類,現(xiàn)在看自己歷史中的照片才發(fā)現(xiàn)其實沒有任何一件所謂的攝影作品是可以拿得出手的,也不知道就這水平當時怎么還可以參加攝影展覽?還可以獲獎?自個猜想也許那時候玩相機的人少,反正只要是照片送過來,就給你參展就給你獎項,這也許是當時評委們給一個未來藝術(shù)家的鼓勵和肯定吧!
書籍目錄
設計精神“東渡”——日本之行
Designed in the spirit $quot$Going - Japan Trip
發(fā)現(xiàn)六本木之秋——東京記行
Autumn found in Roppongi - Tokyo Kee
簡單有效——記韓國民俗村
Simple and efective - Record the Korean Folk Village
首爾的驚喜——三清洞北村
Seoul surprises - Samcheongdong Kitamura
城市中的小溪——首爾清溪川
Urban streams -Seoul Cheonggyecheon
藝術(shù)之旅——尼泊爾印象
Art Tour - The impression of Nepal
雪山圣地——尼泊爾探密
Snow Holy Land - Explore Nepal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讓我感觸最深的莫過于日本岐阜市信樂町自然公園的重山中。一座專門收藏各國古代美術(shù)作品和日本古代藝術(shù)品的美術(shù)館——美秀美術(shù)館。它被原始森林環(huán)抱,建筑與自然融合,十分和諧。它是華裔美國建筑大師貝聿銘先生1997年設計的,是貝聿銘先生在日本的一個非常優(yōu)秀而偉大的建筑作品,它向我們展現(xiàn)的是這樣一個理想的畫面:一座山,一個谷,還有云霧中的一座建筑。許多中國古代的文學和繪畫作品,都曾描述過這樣的場景:走過一個長長的、彎彎的小路,到達一個山間的草堂,它隱在幽靜中,只有瀑布聲與之相伴……那便是遠離人間的仙境。據(jù)說當時不少投資者被這片原始森林的自然環(huán)境所吸引,認為在這兒建美術(shù)館再理想不過了!但由于日本政府對國家級自然環(huán)境保護區(qū)的嚴格限制,使得一些投資者只好望景興嘆!貝聿銘先生初訪信樂町時,也即刻被其秀麗的景色所吸引!興建之初,便受到方方面面的嚴格限制,首先必須遵守有關的建筑法規(guī)和自然環(huán)境保護法,換句話說,就是建筑施工要以不破壞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前提,并盡可能地將自然環(huán)境保留和復原。貝先生利用對面山上現(xiàn)成的道路,開挖一條隧道,再造吊橋跨越山谷連接。建筑主體完成后將開挖的泥土回填,種植了原有的樹種,最后露出地面的屋頂面積僅有2000平方米,80%在地下。這不但保護了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也使其與周圍的景色融為了一體。從外觀上只能看到許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頂、其實那都是天窗,一旦進入內(nèi)部,明亮舒展的空間超過人們的預想。從規(guī)劃設計思想到建筑及室內(nèi)完成,都令人感到一種光輝的精神。
編輯推薦
《環(huán)球建筑設計之旅:日本?韓國?尼泊爾》編輯推薦:穿越世界各地建筑、設計、文化、藝術(shù)的一次行走,113處設計殿堂和藝術(shù)奇葩,1500張濃縮瞬間和心靈震撼,黃志達、趙西安、方峻、蕭愛彬、張津墚、趙虹、陳志斌、林英二、王傳杰、夏克梁、劉衛(wèi)軍等一起分享設計與文化的碰撞。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