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上海,1937-1945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傅葆石  頁數(shù):237  字數(shù):189000  譯者:張霖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1937-1945年的上海,正經(jīng)歷著由孤島轉為全面淪陷的最黑暗時期。亂世求生與民族大義,成為每個中國人必須面對的道德困境與政治抉擇。本書以王統(tǒng)照、李健吾和《古今》作者群為代表,通過大量翔實的史料和精彩的文本分析,記錄了身處“灰色上?!钡闹袊娜嘶螂[退、或反抗、或合作的相互糾結的生存形態(tài),細致逼真地還原出他們所經(jīng)歷的殘酷精神拷問和無情的道德審判。本書的杰出之處不僅在于為我們記錄了這段諱莫如深的民族精神史,更在于它向正統(tǒng)的歷史敘述發(fā)出了挑戰(zhàn):究竟誰是漢奸?漢奸該怎樣認定?誰能做出最終的判決?究竟該如何理解這段沉默的歷史?本書帶來全新的闡釋。

作者簡介

  傅葆石,1955年生于香港,美國斯坦福大學歷史學博士,先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學、美國Colgate大學,現(xiàn)為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歷史、電影、法學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現(xiàn)代中國史、香港史、電影史、電影與法學、電影與歷史、美國種族史、比較文化等。編著有China
Forever: The Shaw Brothers and Diasporic Cinema, The Cinema of Hong
Kong: History, Arts,
Identity,《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和《邵氏影視帝國:文化中國的想象》。
  張霖,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

書籍目錄

中譯本序
緒論
序言:淪陷在即
第一章 隱退:王統(tǒng)照和“抵抗的啟蒙觀”
第二章 反抗:李健吾的戲劇抗爭
第三章 合作:“《古今》派”的遺民文學
結語
參考文獻
譯后記(張霖)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文協(xié)的知識分子在他們的宣傳運動中表現(xiàn)得更加敏銳和富有思想性。他們更清楚文化的象征力量,指出了當前的民族抵抗是對歷史傳統(tǒng)的繼承。他們把歷史上的類似事件編纂起來,構成堅貞的革命神話,并藉此有力地支持他們的觀點。歷史上的日期和名稱都被轉化為一種符號,被賦予了民族國家的象征意義。過去與現(xiàn)在融為一體,呈現(xiàn)出中國為民族解放而不懈斗爭的想象圖景。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和作家魯迅的逝世。 比如,同樣在1937年10月的國慶節(jié),包括《救亡日報》、鄒韜奮編輯的《抗戰(zhàn)》三日刊,及由茅盾和巴金編輯的《烽火》在內的文協(xié)有關出版物,都發(fā)行了紀念特刊。所有的撰稿者一致認為,自1911年推翻滿清以來的這二十六年是悲慘的“國恥”時期,數(shù)千烈士為保衛(wèi)國家的獨立而戰(zhàn)斗,但他們都失敗了。現(xiàn)在,抵抗日本帝國主義,正是要實現(xiàn)烈士們未完的使命。 作家楊東莼人木三分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象征意義。他在《文化戰(zhàn)線》上發(fā)表的一篇文章中談到,對現(xiàn)代中國而言,辛亥革命乃好壞參半之事。盡管它沒能將國家從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罪惡中拯救出來,但是,它已經(jīng)成功地開辟了一個英雄革命理想主義的時代。楊認為,這種理想主義為創(chuàng)造自由獨立之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事實上,在楊看來,包括北伐(即1926年由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軍隊反軍閥戰(zhàn)役,它在1927年為中國帶來了名義上的統(tǒng)一)在內的歷次革命運動之所以流產(chǎn),就是因為沒有能夠發(fā)動大眾。而現(xiàn)在,面對日本的侵略,中國正處在“生死存亡的最后關頭”。它要么變成能“讓日本帝國主義者償還43年血債”的“巨人”,要么亡國滅種。楊宣稱,中國生存的關鍵就在于民眾動員,正如孫中山在1911年后反復強調的那樣。 魯迅是20世紀最著名的中國作家。1936年,在他葬禮上所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的反日抗議就是另一個象征性的文化抗爭案例。1937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一周年之際,郭沫若和鄭振鐸號召上海的文學界為發(fā)揚魯迅的精神遺產(chǎn)而出版紀念書刊、組織公眾集會。為了形成宣傳攻勢,文協(xié)頒布了被稱作《魯迅逝世紀念會宣傳大綱》的文件,把魯迅的一生描繪為從一個反封、反帝的戰(zhàn)士到一個積極的抗戰(zhàn)支持者的艱苦歷程。

媒體關注與評論

傅葆石的這部作品研究細致入微,論證令人信服。書中有關戰(zhàn)時上海生活所面臨的經(jīng)濟、政治、社會和道德困境的討論堪稱權威,作者筆調生動,令讀者對上海文人不得不在個人生存與民族大義的道德雷區(qū)間做出抉擇的境況感同身受?!吨袊芯繒u》(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本書不僅會受到關心上海淪陷時期的學者的熱烈歡迎,而且也值得那些對暴虐環(huán)境下的道德抉擇有興趣的讀者來仔細閱讀……這一富有洞見的作品提供給我們一套理解框架來解釋知識分子在異族統(tǒng)治下復雜且非常人性化的道德行為。——《亞洲研究學報》(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編輯推薦

《灰色上海,1937-1945:中國文人的隱退、反抗與合作》為我們展示1937—1945年的上海,正經(jīng)歷著由孤島轉為全面淪陷的最黑暗時期。亂世求生與民族大義,成為每個中國人必須面對的道德困境與政治抉擇。

名人推薦

此書開學術研究“上海熱”之先聲。細膩、復雜而生動地描畫了上海日占時期作家的道德、政治及生存形態(tài),體現(xiàn)了作者對史料扎實而富于灼見的把握,對于現(xiàn)代中國的知識分子史、文學史及文化史皆足資參考。 ——陳建華(香港科技大學) 這是一部和《上海摩登》既形成對話又構成補充的重要作品。《灰色上?!钒讶氖甏虾W钣⑿圩钋圩铍y堪的方方面面表現(xiàn)出來,開啟了上海研究新面向。 ——毛尖(華東師范大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灰色上海,1937-1945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無論觀點還是內容,都有新意,只是僅從三個個案得出三類人描述,還是建構歷史。
  •   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可讀。
  •   這本書是美國學者對中國文人在特殊情形下的一種歷史闡釋方法。值得推薦。
  •   勝過那些在國內做的博士論文
  •   內容沒有想象中豐富詳實,不過,順意看看還是可以的。
  •   希望愛書的人,看值得好看的書
  •   有關上海文化的經(jīng)典記錄?。?/li>
  •   好書...........
  •   灰色上海
  •   孤島時期的文學界
  •   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   很好的歷史研究著作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