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5 出版社:人民文學(xué) 作者:李炳英 頁數(shù):181 字數(shù):152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孟子,名軻,鄒國(今山東鄒縣)人,大約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后裔,沒落為“士”,受學(xué)于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成為儒家曾子、子思學(xué)派的繼承者,并發(fā)展了這一學(xué)派。學(xué)成,為了現(xiàn)實他的抱負,他游說諸侯,經(jīng)歷鄒、任、齊、魯、宋、滕、梁(魏)等國;仕齊為“卿”數(shù)年,在梁甚被優(yōu)禮。但齊宣王、梁惠王這些大國諸侯都認為他的主張不合時宜,盡管對他十分優(yōu)待,卻并不采用他的建議。在這種情況下,他不貪戀名位,罷官而去,著書立說,教授門徒,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將來。他停止政治活動以后,便和他的弟子萬章 、公孫丑等把他的學(xué)說——即政治主張、哲學(xué)理論、教育綱領(lǐng)等——整理成書,傳于后世。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孟子》七篇。 本書注釋,基本上采用焦循的《正義》,但不墨守舊說,也從有關(guān)方面的說法斟酌去??;總之,要求文從字順,盡量爭取表達原文的真實意義。例如:“國君進賢如不得已”,采用黃宗羲《孟子師說》;“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采用章太炎《新方言》。為便利愛好古典文學(xué)而接觸文言機會較少的一般讀者,注釋使用通俗語言,力求淺近。但因古今語言變化很大,很難對所有詞句都能找出相當?shù)脑捛∏械貙ψg出來;為了在訓(xùn)詁上盡量保持“本義”或“引申義”,并不失掉原來的語氣,本書注釋采用以下方法:(一)對于一個詞,必要時用兩個以上意義相近的詞來注釋,讓讀者把它們結(jié)合起來,可能體會到原來一定的意義;(二)上下文串講;(三)必要時說明詞性和語法;(四)對現(xiàn)在少見的字或在文義上讀法不同的字,用拼音注出讀音;(五)在某些章里,對全章大意或?qū)懽骷记桑瑧{注音個人的體會,作了一些說明,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正文依據(jù)宋大字本,校以阮刻注疏本和通行的集注本;但在注釋中,一般地不指出??鄙系漠愅?,以免分散讀者的注意力。
書籍目錄
導(dǎo)讀知識鏈接王立于沼上章寡人之于國也章寡人愿安承教章晉國天下莫強焉章孟子見梁襄王章齊桓晉文之事章莊暴見孟子章文王之囿章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章人皆謂我毀明堂章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章所謂故國者章湯放桀章齊人伐燕勝之章齊人伐燕取之章鄒與魯哄章騰小國也章于齊夢章夫子當路于齊章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章(節(jié)錄)矢人豈不仁于函人哉章子路人告寬這以有過章天時不如地利章孟子將朝王章前日于齊章孟子之平陸章燕人畔章孟子致為臣而歸章隉子去齊尹士語人章有為神農(nóng)之言者章公孫衍張儀章后車數(shù)十乘章宋小國也章孟子謂戴不勝章不見諸侯何義章什一去關(guān)市之征章外人皆稱夫子好辯章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章離婁之明章規(guī)矩方員之至也章不仁者可與言哉章桀紂之失天下也章求也為季氏宰章君之視臣如手足章仲尼亟稱于水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