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劉慧姝 頁數(shù):29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克爾凱郭爾是西方思想史上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具有深刻的睿智、豐富的啟發(fā)性和當代性。在哲學、宗教、心理學、文學批評、文化批評等諸方面都有獨特的貢獻。雖然他存有生之年多逢舛運,但在20世紀,他的思想?yún)s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作者簡介
劉慧姝,女,文學博士,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原為復旦大學文藝學博士,中山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后。主要從事文學理論、宗教學、西方美學與文化研究。曾獨立承擔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老莊審美思想內(nèi)蘊”、國家社會基金青年項目“克爾凱郭爾文藝思想及其當代意義”,并在國家社科核心期刊發(fā)表哲學、美學、文論等多篇論文。
書籍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審美思想淵源與時代批判 第一節(jié) 人生經(jīng)歷 第二節(jié) 思想淵源 第三節(jié) 時代背景 第四節(jié) 生存問題 一、人的問題 二、生存境遇的本性(the nature of thexistentia situation) 三、思與生存 四、主體性 五、主觀真理 第五節(jié) 生存理論的當代意義 一、文論的本體化 二、主體間性理論 三、實踐存在論 第二章 審美層次與蘊義 第一節(jié) 審美層次 第二節(jié) 審美瞬間的藝術(shù)性 第三節(jié) 審美人生辨析 一、審美人格的闡釋 二、審美人生的本質(zhì) 三、審美人生的歸宿 第四節(jié) 人生三境界透視 第五節(jié) 生存論審美的當代意義 第三章 審美生成之契機 第一節(jié) 絕望——致死的疾病 一、絕望的范疇 二、絕望的形式 三、美學武絕望 四、絕望的影響及其當代意義 第二節(jié) 反諷——人類交往的間接方式 一、反諷的概念 二、反諷的運用 三、反諷的功能 四、反諷的影響及其當代意義 第四章 悲劇理論及其當代意義 第一節(jié) 悲劇的罪過 第二節(jié) 悲劇的悲痛與痛苦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悲劇的悲劇性 第四節(jié) 悲劇理論的價值 第五節(jié) 焦慮的范疇 一、焦慮與罪 二、焦慮的形式 三、焦慮的意義與影響 四、文藝學的焦慮處境 第五章 再現(xiàn)范疇及其當代意義 第一節(jié) 再現(xiàn)的敘述與范疇 第二節(jié) 再現(xiàn)的本質(zhì)與內(nèi)涵 第三節(jié) 再現(xiàn)的法則與延伸 第四節(jié) 再現(xiàn)的當代意義 一、文學活動的雙重性 二、文學活動的認同機制 三、文學活動的話語實踐 第六章 個體生存的審美溝通 第一節(jié) 生存溝通如何可能 第二節(jié) 生存溝通的形式 一、間接溝通的目的 二、兩種反思的比較 三、生存的雙重反思 四、間接溝通的方式與階段 第三節(jié) 間接溝通的本質(zhì) 一、兩種溝通的比較 二、間接溝通的宗教指向 三、生存溝通的運動軌跡 第四節(jié) 間接溝通的審美內(nèi)蘊 第五節(jié) 間接溝通的影響及其當代意義 第七章 后現(xiàn)代轉(zhuǎn)向——大眾傳媒的批判及其意義 第一節(jié) 報刊的真相 第二節(jié) 大眾化與反思 第三節(jié) 文化異化思想 一、時代的異化 二、主體的異化 三、社會活動的異化 四、人與人關(guān)系的異化 第四節(jié) 理論的回響及其當代意義 結(jié)語 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審美觀者在《或此或彼》中是一個生存的可能性,但去生存和去認知是兩件完全相反的事情??藸杽P郭爾認為,“為生存而工作是每一個人的職責”的倫理人生觀,同審美人生觀相比,有兩個優(yōu)點:第一,它結(jié)合實際,闡述了普遍意義的一面,而審美觀卻過分強調(diào)偶然意義,以至于解釋不了什么。第二,通過行為主體好的、真的、善的一面來認識行為主體。倫理人生觀認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業(yè),這不僅是解決偶然性的問題,而是解決了具有普遍意義的生存方式的問題,從普遍性方面展示了真美的含義。換而言之,直到才干被轉(zhuǎn)化為事業(yè)時,才干才是美的,直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事業(yè)的時候,生存才是美麗的。審美人生的明顯的特點是沒有決定性。為了個人的實現(xiàn),他不得不深人生存更高的水平,通過絕對的誠摯選擇自己而召喚他的內(nèi)在資源??藸杽P郭爾不提倡陷入反理性中,他試圖規(guī)定能統(tǒng)治任何有效的選擇的條件。美學的人僅是模糊地意識到他的內(nèi)部矛盾,他拒絕面對它們,不愿意通過把他的生存聯(lián)系到具有某種普遍有效性或客觀性的原則的方式,來突破他憂郁的自我吸收。與美學的人不同,道德的個人作出了選擇,通過他生存努力的強度,認識到他真正的本性同自由緊密相連。自由因此是先于一切具體決定的原始沖動,是人的最深刻的自我表達。 其次,倫理的人則是為履行責任而生活;他以善惡標準代替以興趣和厭煩為標準。克爾凱郭爾所說的倫理的人,即是康德在要求我們承擔責任而不是隨心所欲時所設(shè)想的人。如果倫理的人盡可能承擔起對其他人的責任,并盡力履行這些責任,他的生活就是成功的。倫理階段是作出決定和自我約束的階段,倫理的人果敢地選擇自身,生存在激情和內(nèi)在本質(zhì)之中。審美的人的存在消逝了,因為他在各種可能性中掙扎。倫理的人的存在是統(tǒng)一的、集中的,因為他可以在有限的行為方式中約束自身。但自我在宗教階段的運動中認識自身之前,這統(tǒng)一的基礎(chǔ)和這約束的最終源泉是不被揭示的??死R克斯認為,倫理的人和宗教的人是如此接近,以致他們相互之間永遠有著溝通。正是由于這一原因,這兩個階段常常被連稱為倫理一宗教階段。倫理意識的標志是反思,這時自我意識登場了;審美意識是較為消極的理解或思考,而反思意識則通過行動實現(xiàn)它自身。在倫理意識中,有對理想的設(shè)定和對生活道路的選擇。對于個體來說,將來比現(xiàn)在有著更大的意義;終極關(guān)懷從當下的存在轉(zhuǎn)變?yōu)閷淼拇嬖凇?在倫理的存在中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時間現(xiàn)象,是深刻理解黑格爾對異化或“不幸意識”教誨的關(guān)鍵。黑格爾早就說過,異化的意識是從不向自己表現(xiàn)的自我,是自我在過去和將來的缺失。當意識被與過去和將來割斷時,意識就從自身異化。異化的意識失去了對生命的記憶,也不對任何事物寄予希望。因此,它最終導致絕望。統(tǒng)一的意識則既包含過去又包含將來,記憶和希望在個人生存中得到統(tǒng)一。倫理的人在決定行為的時刻獲得了這種統(tǒng)一的意識。選擇行為使過去得以延續(xù),承認并面對著將來,自我由此得到統(tǒng)一。
編輯推薦
《克爾凱郭爾文藝審美思想研究》中所提到的克爾凱郭爾是西方思想史上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具有深刻的睿智、豐富的啟發(fā)性和當代性,在哲學、宗教、心理學、文學批評、文化批評等諸方面都有獨特的貢獻。雖然他在有生之年多逢舛運,但在20世紀,他的思想?yún)s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