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衡講金石學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作者:馬衡  頁數(shù):248  字數(shù):238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學術(shù)研究需要長期的積累,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有了前人的成果,后人才能有發(fā)展的基礎。如果沒有前人的成果,后人不得不重復前人的研究,而且未必能達到前人的高度,“廣陵絕響”是人類學術(shù)史上經(jīng)常不得不面對的千古遺恨。要是人類的學術(shù)研究成果始終能得到傳承,人類能取得的進步肯定要大得多?! ∏厥蓟蕰r代,多數(shù)儒家經(jīng)典被付之一炬,或者被禁止傳播。博士伏生將《尚書》藏在墻壁間,秦漢之際的戰(zhàn)亂過后大部分已經(jīng)遺失,只剩下二十九篇。伏生就以此為基礎,終身傳授《尚書》。在他九十余歲時,漢文帝派晁錯去他家學習。此時伏生已口齒不清,由他女兒轉(zhuǎn)述才大致完成傳授。盡管由于雙方所操方言的差異,導致晁錯的一些誤解,但基本內(nèi)容還是得以流傳?!靶奖M火傳”,靠的是火種不滅。中華文明能夠長盛不衰,并發(fā)揚光大,靠的就是一代代的火種?! ∮∷⑿g(shù)的發(fā)達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書籍的流傳,但人為的破壞還是會使有些書籍從此毀滅,往往使一門學問后繼無人。而且,對嚴謹?shù)膶W者來說,總會有一些研究的心得或某項具體成果來不及整理成文,或者因種種原因沒有發(fā)表,只能靠口耳相傳。

內(nèi)容概要

馬衡,中國現(xiàn)代金石學家、考古學家。他在學術(shù)上的主要成就是:擴大了金石學的研究范圍,并對宋代以來的金石研究成果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的總結(jié);從文字的演變和有關銘刻的對比,論定石鼓文是東周時期秦國的刻石;根據(jù)新莽嘉量的實際測量,推定王莽時期以至漢唐間的尺度;對漢魏石經(jīng)資料作了收集、整理和全面研究。本書整理和系統(tǒng)總結(jié)了馬衡在金石學的學術(shù)講稿,極具普及性。

作者簡介

馬衡(1881—1955),中國現(xiàn)代金石學家、考古學家。字叔平,浙江鄞縣人。建國前曾任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考古學研究室主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等職,曾于1930年主持燕下都遺址的考古發(fā)掘。他在學術(shù)上的主要成就是:擴大了金石學的研究范圍,并對宋代以來的金石研究成果進行了

書籍目錄

中國金石學概要  緒論    第一章  金石學之定義及其范圍    第二章  金石學與史學之關系(缺)  分論    第三章  歷代銅器    第四章  歷代石刻    第五章  金石以外諸品    第六章  前人著錄金石之書籍及其考證之得失(缺)  結(jié)論    第七章今后研究之方法(缺)    第八章材料處置之方法(缺)銅器  中國之銅器時代  戈戟之研究  漢延壽宮銅鐙跋  北魏虎符跋石刻  石鼓為秦刻石考  明安國藏拓獵石碣跋  漢三老趙寬碑跋  漢司徒袁安碑跋  漢司空袁敞碑跋  晉荀岳墓志跋  北魏墓志跋六種  保定蓮花池六幢考跋石經(jīng)  從實驗上窺見漢石經(jīng)之一斑  石經(jīng)詞解  魏石經(jīng)概述  漢石經(jīng)集存原序  漢石經(jīng)易用梁丘本證  漢熹平石經(jīng)周易殘字跋(附  錢玄同讀漢石經(jīng)周易殘字而論及今文易的篇數(shù)問題)  漢石經(jīng)《魯詩》校文  漢熹平石經(jīng)《論語·堯日篇》殘字跋  魏正始石經(jīng)尚書多士及春秋文公殘石跋  宋范祖禹書古文孝經(jīng)石刻校釋  晁公武刻古文尚書殘石跋度量衡制度  歷代度量衡之制  隋書律歷志十五等尺  新嘉量考釋(附新嘉量表)  濕倉平斛跋書籍制度  中國書籍制度變遷之研究  記漢居延筆  漢永光二年文書考釋  漢兵物簿記略-序跋雜文  談刻印  新鄭古物出土調(diào)查記  南京朝天宮發(fā)現(xiàn)之古跡  封泥存真序  金石雜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金石學之定義及其范圍 金石者,往古人類之遺文,或一切有意識之作品,賴金石或其他物質(zhì)以直接流傳至于今日者,皆是也。以此種材料作客觀的研究以貢獻于史學者,謂之金石學。古代人類所遺留之材料,凡與中國史有關者,謂之中國金石學?!》布坠强剔o、彝器款識、碑版銘志及一切金石、竹木、磚瓦等之有文字者,皆遺文也。其雖無文字而可予吾人以真確之印象者,如手寫或雕刻之圖畫,明器中之人物模型及一切凡具形制之器物等,皆有意識之作品也?! ∮缮纤?,既名金石學,而范圍乃不僅限于金石者何歟?蓋有故焉。試先述其名稱之由來及學科成立之概況?! ∩讨苤畷r,所謂金石者,皆指樂器而言,非今之所謂金石也。其以金與石并舉,而略同于今之定義者,蓋自秦始?!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所載群臣奏議及始皇二世詔書,多日金石刻,或日金石刻辭。其意蓋欲以文辭托之不朽之物質(zhì),以永其壽命,故合金與石而稱之日金石刻或金石刻辭。后世稱此類刻辭,謂之金石文字,或竟簡稱為金石。  五代以前,無專治金石學者。昔傅山問閻若璩,“此學始于何代何人”,閻舉七事以答之。王鳴盛為錢大聽作《潛研堂金石文跋尾序》,又續(xù)舉十一事。李遇孫輯《金石學錄》,其第一卷中皆輯自經(jīng)典、《史》、《漢》以及唐五代者,并閻氏王氏所舉者計之,亦不過四十余事。此四十余事中,不皆屬于考證。其有可以訂訛補缺者,亦皆一鱗片甲,不能成家。有宋一代,始有專攻此學者,歐陽修《集古錄》為金石有專書之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馬衡講金石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考古學的早期拷問!
  •   大家講學問
  •   大師的講解,很全面;條理有序,收獲很大。
  •   一本基礎讀物,拿來了解一下概況。質(zhì)量不錯
  •   大家的書,很有用!
  •   馬衡先生是現(xiàn)代著名的金石學家,但是整理本還有很多問題,選的內(nèi)容也不是太全。需要減少錯字,整體上還是不錯。
  •   不如中華書局《凡將齋金石論稿》,文章少了幾篇,編排也不差些,不過中華書局未再印,這本湊合看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