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雜憶

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華藝出版社  作者:季羨林  頁數(shù):427  
Tag標簽:無  

前言

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變化總是難免的。連壽命比較短的人都無不如此,何況像我這樣壽登耄耋的老人!我們舞筆弄墨的所謂“文人”,這種變化必然表現(xiàn)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話,怎樣來處理這樣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這里就有兩種辦法。在過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蓋自己幼年掛屁股簾的形象,盡量刪削年輕時的文章,使自己成為一個一生一貫正確,思想感情總是前后一致的人。我個人不贊成這種做法,認為這有點作偽的嫌疑。我主張,一個人一生是什么樣子,年輕時怎樣,中年怎樣,老年又怎樣,都應該如實地表達出來。在某一階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頗,甚至錯誤,決不應加以掩飾,而應該堂堂正正地承認。這樣的文章決不應任意刪削或者干脆抽掉,而應該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在我的散文和雜文中,我的思想感情前后矛盾的現(xiàn)象,是頗能找出一些來的。比如對中國社會某一個階段的歌頌,對某一個人的崇拜與歌頌,在寫作的當時,我是真誠的;后來感到一點失望,我也是真誠的。這些文章,我都毫不加以刪改,統(tǒng)統(tǒng)保留下來。不管現(xiàn)在看起來是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謬,我都不加掩飾,目的仍然是存真。

內(nèi)容概要

季羨林是北京大學資歷最老的大教授之一,又是著名作家、學者,可其一生經(jīng)歷坎坷,被勞改、批斗,見證了許多荒謬之極的歷史事件……耄耋之年,季羨林以自省之筆,紀錄了自己所經(jīng)歷的這一切……讀來讓人感慨萬端。     《牛棚雜憶》是季羨林老先生對其在文革時期的一本回憶錄,他以幽默甚至是調(diào)侃的筆調(diào)講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書對“文革”的殘酷性揭露的讓人不寒而栗。他出書的目的就是希望總結教訓和“經(jīng)驗”,讓更多經(jīng)歷過的人出來說話,讓更多知情者出來說話,不要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作者簡介

季羨林,生于1911年8月,山東清平(今臨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在德期間,發(fā)表論文多篇,獲得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1946年回國,受胡適、傅斯年、湯用彤三位先生之聘,為北京大學教授,主持創(chuàng)辦東方語言文學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期間還先后擔任過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     
季先生的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等,范圍之廣,國內(nèi)外罕見。他的100多部著作已匯編成24卷《季羨林文集》。他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在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書籍目錄

牛棚雜憶 祝詞 自序 一  緣起 二  從社教運動談起 三  1966年6月4日 四  對號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來 七  抄家 八  在“自絕于人民”的邊緣上 九  千鈞一發(fā) 十  勞改的初級階段 十一  大批斗 十二  太平莊 十三  自己親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七  牛棚轉移 十八  半解放 十九  完全解放 二十  余思或反思 二一  后記書齋雜錄 救救小品文 談翻譯 一個故事的演變 梵文《五卷書》: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話集 柳宗元《黔之驢》取材來源考 “貓名”寓言的演變 論所謂大一共同必修科目 從斯大林論語言學談到“直譯”和“意譯” 對于編修中國翻譯史的一點意見 知識分子的一面鏡子——看話劇《三人行》有感 《西游記》里面的印度成分 我是怎樣研究起梵文來的 《羅摩衍那》在中國 外國文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大唐西域記校注》成書經(jīng)過 編寫東方語言教材的經(jīng)驗與教訓 吐火羅文A(焉耆文)《彌勒會見記劇本》與中匡戲劇發(fā)展之關系 六字真言 對于《基督的最后誘惑》的意見 翻譯的危機 我的學術總結病榻雜記 小引 病房雜憶 醫(yī)生也要向病人學點什么 在病中 李恒進大夫 回家 三進宮 護士長 一幕小鬧劇 笑著走 輸液 安裝心臟起搏器 中西醫(yī)學的結合問題 唐常建的一首詩 漫談“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贈301醫(yī)院宋守禮大夫 白衣天使新贊 封筆問題

章節(jié)摘錄

《牛棚雜憶》一 緣起“牛棚”這個詞兒,大家一聽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它是否就是法定名稱,卻誰也說不清楚。我們現(xiàn)在一切講“法治”。講“法治”,必先正名。但是“牛棚”的名怎么正呢?牛棚的創(chuàng)建本身就是同法“對著干的”?,F(xiàn)在想用法來正名,豈不是南轅而北轍嗎?在北大,牛棚這個詞兒并不流行。我們這里的“官方”叫做“勞改大院”,有時通俗化稱之為“黑幫大院”,含義完全是一樣的。但是后者更生動,更具體,因而在老百姓嘴里就 流行了起來。顧名思義,“黑幫”不是“白幫”。他們是專在暗中干“壞事”的,是同“革命司令部”唱反調(diào)的。這一幫家伙被關押的地方就叫做“黑幫大院”?!巴雍沃?,躬逢勝餞!”我三生有幸,也住進了大院,—從語言學上來講,這里的“住”字應該作被動式—而且一住就是八九個月。要說里面很舒服,那不是事實。但是,像十年浩劫這樣的現(xiàn)象,在人類歷史上絕對是空前的—我但愿它也絕后—,“人生不滿百”,我居然躬與其盛,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不得不感謝蒼天,特別對我垂青、加祐,以至于感激涕零了。不然的話,想找這樣的機會,真比駱駝穿過針眼還要難。我不但趕上這個時機,而且能住進大院。試想,現(xiàn)在還會有人為我建院,派人日夜守護,使我得到絕對的安全嗎?我也算是一個研究佛教的人。我既研究佛教的歷史,也搞點佛教的義理。但是最使我感興趣的卻不是這些堂而皇之的佛教理論,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些迷信玩意兒,特別是對地獄的描繪。這在正經(jīng)的佛典中可以找到,在老百姓的口頭傳說中更是說得活靈活現(xiàn)。這是中印兩國老百姓集中了他們從官兒們那里受到的折磨與酷刑,經(jīng)過提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然后形成的,是人類幻想不可多得的杰作。誰聽了地獄的故事不感到毛骨悚然、毛發(fā)直豎呢?我曾有志于研究比較地獄學久矣。積幾十載寒暑探討的經(jīng)驗,深知西方地獄實在有點太簡單、太幼稚、太單調(diào)、太沒有水平。不信你去讀一讀但丁的《神曲》。那里有對地獄的描繪。但丁的詩句如黃鐘大呂;但是詩句所描繪的地獄,卻實在不敢恭維,一點想像力都沒有,過于簡單,過于表面。讀了只能讓人覺得好笑。回觀印度的地獄則真正是博大精深。再加上中國人的擴大與渲染,地獄簡直如七寶樓臺,令人目眩神馳。讀過中國《玉歷至寶鈔》一類描寫地獄的書籍的人,看到里面的刀山火海,油鍋大鋸,再配上一個牛頭,一個馬面,角色齊全,道具無缺,誰能不五體投地地欽佩呢?東方文明超過西方文明;東方人民的智慧超過西方人民的智慧,于斯可見。我非常佩服老百姓的幻想力,非常欣賞他們對地獄的描繪。我原以為這些幻想力和這些描繪已經(jīng)是至矣盡矣,蔑以復加矣。然而,我在牛棚里呆過以后,才恍然大悟,“革命小將”在東勝神州大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建造起來的牛棚,以及對牛棚的管理措施,還有在牛棚里制造的恐怖氣氛,同佛教的地獄比較起來,遠遠超過印度的原版。西方的地獄更是瞠乎后矣,有如小巫見大巫了。我懷疑,造牛棚的小將中有跟我學習佛教的學生。我懷疑,他們不但學習了佛教史和佛教教義,也學習了地獄學。而且理論聯(lián)系實際,他們在建造北大的黑幫大院時,由遠及近,由里及表,加以應用,一時成為全國各大學學習的樣板。他們真正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僅此一點,就足以證明,我在北大四十年的教學活動,沒有白費力量。我雖然自己被請入甕中,但衷心欣慰,不能自已了。猶有進者,這一群革命小將還充分發(fā)揮了創(chuàng)新能力。在這個牛棚里確實沒有刀山、油鍋、牛頭、馬面等等??墒牵跊]有這樣的必需的道具下而能制造出遠遠超過佛教地獄的恐怖氣氛,誰還能吝惜自己的贊賞呢?在舊地獄里,牛頭馬面不過根據(jù)閻羅王的命令把罪犯用鋼叉叉入油鍋,叉上刀山而已。這最多只能折磨犯人的肉體,決沒有“觸及靈魂”的措施,決沒有“斗私批修”、“狠斗活思想”等等的辦法。我們北大的革命(?)小將,卻在他們的“老佛爺”的領導下在大院中開展了背語錄的活動。這是嶄新的創(chuàng)造,從來也沒有聽說牛頭馬面會讓犯人背誦什么佛典,什么“揭諦,揭諦,波羅揭諦”,背錯一個字,立即一記耳光。在每天晚上的訓話,也是舊地獄中決不會有的。每當夜幕降臨,犯人們列隊候訓。惡狠狠的訓斥聲,清脆的耳光聲,互相應答,融入夜空。院外小土山上,在薄暗中,人影晃動。我低頭斜眼一瞥,知道是“自由人”在欣賞院內(nèi)這難得的景觀,宛如英國白金漢宮前面廣場上欣賞御林軍換崗的盛況。此時我的心情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也。簡短截說,牛棚中有很多新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里面的生活既豐富多彩,又陰森刺骨。我們住在里面的人,日日夜夜,分分秒秒,都讓神經(jīng)緊張到最高限度,讓五官的本能發(fā)揮到最高限度,處處有荊棘坑坎,時時有橫禍飛來。這種生活,對我來說,是絕對空前的。對門外人來說,是無法想像的。當時在全國進入牛棚的人雖然沒有確切統(tǒng)計,但一定是成千累萬。可是同全國人口一比,仍然相形見絀,只不過是小數(shù)一端而已。換句話說,能進入牛棚并不容易,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人們不是常常號召作家在創(chuàng)作之前要深入生活嗎?但是有哪一個作家心甘情愿地到黑幫大院里來呢?成為黑幫一員,也并不容易,需要具備的條件還是非常苛刻的。我是有幸進入牛棚的少數(shù)人之一,幾乎把老命搭上才取得了一些難得的經(jīng)驗。我認為,這些經(jīng)驗實在應該寫出來的。我自己雖非作家,卻也有一些舞筆弄墨的經(jīng)驗。自己要寫,非不可能。但是,我實在不愿意再回憶那一段生活,一回憶一直到今天我還是不寒而栗,不去回憶也罷。我有一個渺渺茫茫希望,希望有哪一位蹲過牛棚的作家,提起如椽大筆,把自己不堪回首的經(jīng)歷,淋漓盡致地寫了出來,一定會開闊全國全世界讀者的眼界,為人民立一大功??墒俏遗涡切?,盼月亮,盼著東天出太陽,一直盼到今天,雖然讀到了個別人寫的文章或書,總還覺得很不過癮,我想要看到的東西始終沒有出現(xiàn)。蹲過牛棚,有這種經(jīng)驗而又能提筆寫的人無慮百千。為什么竟都沉默不語呢?這樣下去,等這一批人一個個遵照自然規(guī)律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那些極可寶貴的,轉瞬即逝的經(jīng)驗,也將會隨之而消泯得無影無蹤。對人類全體來說,這是一個莫大的損失。對有這種經(jīng)驗而沒有寫出來的人來說,這是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最可怕的是,我逐漸發(fā)現(xiàn),十年浩劫過去還不到二十年,人們已經(jīng)快要把它完全遺忘了。我同今天的青年,甚至某一些中年人談起這一場災難來,他們往往瞪大了眼睛,滿臉疑云,表示出不理解的樣子。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來,他們的腦袋里裝滿了疑問號。他們懷疑,我是在講“天方夜譚”,我是故意夸大其辭。他們懷疑,我別有用心。他們不好意思當面駁斥我;但是他們的眼神卻流露出:“天下哪里可能有這樣的事情呢?”我感到非常悲哀、孤獨與恐懼。我感到悲哀,是因為我九死一生經(jīng)歷了這一場巨變,到頭來竟然得不到一點了解,得不到一點同情。我并不要別人會全面理解,整體同情。事實上我對他們講的只不過是零零碎碎、片片段段。有一些細節(jié)我甚至對家人好友都沒有講過,至今還悶在我的心中。然而,我主觀認為,就是那些片段就足以喚起別人的同情了。結果卻是適得其反。于是我悲哀。我孤獨,是因為我感到,自己已屆耄耋之年,在茫茫大地上,我一個人踽踽獨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年老的像三秋的樹葉,逐漸飄零。年輕的對我來說像日本人所說的“新人類”那樣互不理解。難道我就懷著這些秘密離開這個世界嗎?于是我孤獨。我恐懼,是因為我怕這些千載難得的經(jīng)驗一旦泯滅,以千萬人遭受難言的苦難為代價而換來的經(jīng)驗教訓就難以發(fā)揮它的“社會效益”了。想再獲得這樣的教訓恐怕是難之又難了。于是我恐懼。在悲哀、孤獨、恐懼之余,我還有一個牢固的信念。如果把這一場災難的經(jīng)過如實地寫了出來,它將成為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一面鏡子。常在這一面鏡子里照一照,會有無限的好處的。它會告訴我們,什么事情應當干,什么事情又不應當干,決沒有任何壞處。就這樣,在反反復復考慮之后,我下定決心,自己來寫。我在這里先鄭重聲明:我決不說半句謊言,決不添油加醋。我的經(jīng)歷是什么樣子,我就寫成什么樣子。增之一分則太多,減之一分則太少。不管別人說什么,我都坦然處之,“只等秋風過耳邊”。謊言取寵是一個品質問題,非我所能為,亦非我所愿為。我對自己的記憶力還是有信心的。經(jīng)過了所謂“文化大革命”煉獄的洗禮,“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我現(xiàn)在什么都不怕。如果有人讀了我寫的東西感到不舒服,感到好像是揭了自己的瘡疤;如果有人想對號入座,那我在這里先說上一聲:悉聽尊便。盡管我不一定能寫出什么好文章,但是這文章是用血和淚換來的,我寫的不是小說。這一點想能得到讀者的諒解與同情。以上算是緣起?! 《纳缃踢\動談起 60年代前半,在全國范圍內(nèi)又掀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叫做“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運動。北大又大大地折騰了一番。規(guī)律仍然是:這場運動你整我,下次運動我整你?;鞈?zhàn)了一陣,然后平靜下來,又都奉命到農(nóng)村去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我于1965年秋天,開完了“國際飯店會議”以后,奉命到了京郊南口村,擔任這個村的社教隊的副隊長,分工管整黨工作。這是一個小小的山村。在鐵道修建以前,是口內(nèi)外的交 通要道。據(jù)當?shù)氐睦习傩崭嬖V我,當年這里十分繁華,大街上店鋪林立,每天晚上臥在大街上的駱駝多達幾百頭,酒館里面劃拳行令之聲通宵達旦。鐵路一修,情況立變,現(xiàn)在已是今非昔比。全村到處可見斷壁頹垣,一片荒涼寂寞,當年盛況只殘留在老年人的記憶中了。村里社教運動進行的情況,我不想在這里談。我只談與“文化大革命”有關的一些情況。這一場“史無前例的”所謂“革命”,來頭是很大很大的。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實,用不著我再去細說。它實際上是在1965年冬天開始的,正是我在南口村的時候。這時候,姚文元寫了一篇文章:《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點起了“革命”的烽火。這一篇文章鼓其如簧之舌,歪曲事實,滿篇邪理。它據(jù)說也是頗有來頭的。姚文元不過是拿著雞毛當令箭出臺獻藝的小丑而已。我讀到這篇文章就是在南口村。我腦袋里一向缺少政治細胞,雖然解放后幾乎天天學習政治,怎奈我天生愚鈍,時時刻刻講階級斗爭,然而我卻偏偏忽略階級斗爭。我從文章中一點也沒有體會出階級斗爭的味道。我一點也沒有感覺出這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就是大風暴將要來臨的信號。我只把它當做一篇平常的文章來看待。兼之我又有肚子里藏不住話的缺點(優(yōu)點?)??赐炅艘院?,我就信口開河,大發(fā)議論,毫無顧忌。我到處揚言:我根本看不出《海瑞罷官》會同彭德懷有什么瓜葛。我還說,“三家村”里的三位村長我都認識,有的還可以說是朋友。我同吳晗三十年代初在清華是同學。一九四六年,我回到北平以后,還曾應他的邀請到清華向學生做過一次報告,在他家里住過一宿。如此等等,說個沒完。我哪里知道,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同我一起來南口村搞社教運動的有我的一位高足,出身貧農(nóng)兼烈屬,平常對我畢恭畢敬,我內(nèi)定他為我的“接班人”。就是這一個我的“心腹”,把我說的話都記在心中,等待秋后算賬,臉上依然是笑瞇瞇的。后來,到了“文化大革命”中,我自己跳出來反對北大那一位臭名遠揚的“老佛爺”,被關進牛棚。我的這一位高足看到時機已到,正好落井下石,圖得自己撈上一頂小小的烏紗帽,把此時記住的我說的話,竹筒倒豆子,再加上一點歪曲,傾盆倒到了我的頭上,把我“打”成了“三家村的小伙計”!我順便說一句,這一位有一百個理由能成為無產(chǎn)階級接班人的貧農(nóng)兼烈屬的子弟,已經(jīng)溜到歐洲一個小國當洋奴去了。時間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鏡子里照見自己的真相!閑言少敘,書歸正傳。我仍然讀姚文元的文章。姚文元在這篇文章中使用的深文周納的邏輯,撲風捉影莫須有的推理,給以后在整個“文化大革命”中給人羅織罪名,樹立了一個極壞的樣板。這一套荒謬絕倫的東西是否就是姚文元個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我看未必。他可能也是從來頭很大的人那里剽竊來的。無論如何,這一種歪風影響之惡劣,流毒之深遠,實在是罄竹難“數(shù)”。它把青年一代的邏輯思維完全搞混亂了。流風所及,至今未息。還有一件小事,我必須在這里講一講。我們在南口村的社教工作隊,不是來自一個單位。除了北大以外,還有人來自中央廣播電臺,來自警察總隊等單位。根據(jù)上面的規(guī)定,我們一律便衣,不對人講自己的單位。內(nèi)部情況只有我們自己明白。我們這一伙來自四面八方的雜牌軍隊,盡管過去并不認識;但是萍水相逢,大家都能夠團結協(xié)作,感情異常融洽。公安總隊來了一位姓陳的同志,他是老公安,年紀還不大,但已有十年的黨齡。他有豐富的公安經(jīng)驗,人也非常隨和。我們相處得非常好,幾乎是無話不談。但是,有一件小事卻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收到無論什么信,看完之后,總是以火焚之。這同我的習慣正相反。我有一個好壞難明的習慣: 我不但保留了所有的來信,而且連一張小小的收條等等微末不足道的東西,都精心保留起來。我這個習慣的心理基礎是什么呢?我說不清楚,從來也沒有去研究過??戳岁惖男袕剑易匀淮蠡蟛唤?。特別是過舊歷年的時候,公安總隊給他寄來了一張鉛印的賀年卡片。這本是官樣文章,沒有什么重要意義。但是陳連這樣一張賀年卡片也不放過,而且一定要用火燒掉,不是撕掉。我實在沉不住氣了,便開始了這樣的談話:“你為什么要燒掉呢?”“不留痕跡?!薄八旱魜G在茅坑里不就行了嗎?”“不行!仍然可能留下痕跡?!薄澳氵^分小心了?!薄安皇牵晌覀冞@一行的深知其中的利害。一個人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碰到點子上。一碰上,你就吃不了的兜著走。”我大吃一驚,這真是聞所未聞。我自己心里估量:我也會碰到點子上的。我身上毛病不少,小辮子也有的是。有人來抓,并不困難。但是,我自信,我從不反黨,反社會主義;我也沒有加入任何反動組織,“反革命”這一頂帽子無論如何也是扣不到我頭上來的。心里樂滋滋的,沒有再想下去。豈知陳的話真是經(jīng)驗之談,是從無數(shù)事實中提煉出來的真理。過了沒有多久,我自己一跳出來反對北大那一位“老佛爺”,就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我曾胡謅了兩句詩:“廿年一覺燕園夢,贏得反黨反社名?!边@是后話,這里就先不談了。……

后記

季羨林先生是我尊敬的國學大師,但他的貢獻和意義又遠在其學問之上。我嘗問先生:“你所治之學,如吐火羅文,如大印度佛教,于今天何用?”他肅然答道:“學問不問有用無用,只問精不精?!眹乐?shù)闹螌W態(tài)度發(fā)人深省。此其一令人尊敬。先生學問雖專、雖深,然文風曉暢樸實,散文尤關。就是有關佛學、中外文化交流,甚至如《糖史》這些很專的學術論著也深入淺出,條分縷析。雖學富五車,卻水深愈靜,絕無一絲賣弄。此其二令人尊敬。先生以教授身份居校園凡六十年,然放眼天下,心憂國事。常憶季荷池畔紅磚小樓,拜訪時,品評人事,說到動人處,竟眼含熱淚。我曾問之,最佩服者何人。答曰:“梁漱溟”。又問再有何人。答曰:“彭德懷?!眴柶湟颍粸樗麄冇泄菤?。聯(lián)系“文革”中,先生身陷牛棚,寧折不屈,士身不可辱,公心憂天下。此其三令人尊敬。先生學問之衣缽,自有專業(yè)人士接而傳之。然治學之志、文章之風、人格之美則應為學術界、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所學、所重。而這一切又都體現(xiàn)在先生的文章著作中。于是遂建議于先生全部著作中,選易普及之篇,面對一般讀者,編一季文普及讀本。適有漆峻泓先生、華藝出版社領導多方促成,于是有此選本問世,庶可體現(xiàn)初衷。梁衡2008年3月25日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書由季羨林親自作序、著名學者梁衡寫跋,在序言和跋文中,他們首次向讀者披露了一些新的信息,如季羨林先生一生最敬佩的人是梁漱溟和彭德懷等鮮為人知的信息。季羨林在序言表示他要做“真實的自己”,雖然在寫于不同時期的散文、雜文中,暴露出他思想感情有前后矛盾的現(xiàn)象,如對中國社會某一個階段的歌頌、對某一個人的崇拜與歌頌等,但季羨林先生沒有像有些文人那樣加以粉飾和刪改,而是“統(tǒng)統(tǒng)保留下來”,目的在于真實地表現(xiàn)他的百年人生中在思想感情上的變化。而梁衡在他為季羨林自選集寫作的跋文中也透露,“文革”中曾身陷牛棚的季羨林,一生最佩服的人是梁漱溟和彭德懷,只為他們“有骨氣”。

編輯推薦

《季羨林唯一親定自選集(套裝共12冊)》:《牛棚雜憶》是季羨林老先生對其在文革時期的一本回憶錄,他以幽默甚至是調(diào)侃的筆調(diào)講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書對“文革”的殘酷性揭露的讓人不寒而栗。他出書的目的就是希望總結教訓和“經(jīng)驗”,讓更多經(jīng)歷過的人出來說話,讓更多知情者出來說話,不要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季羨林先生是國內(nèi)外公認的佛教權威,一生對佛教研究傾注了大量心血,著述甚豐。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季羨林談佛》,中華書局出版的《佛教十五題》,已在廣大讀者間引起強烈反響,此選本結合這兩部著作特點,由羨林先生親自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豐富補充,使之成為一部較完整佛學著述匯編全本?!都t》收錄季老解放前文章,包括暢銷名著《清華園日記》,取“這紅色給我以大的歡喜,它遮蓋了一切存在在我的回憶里的影子”之意。兩方面著述的創(chuàng)作年代集中在先生的求學時期,體現(xiàn)了先生青少年時期非常重要的一段成長心路,同時從另一個側面記錄了解放前的中國狀貌,對廣大讀者具有一定的學習和借鑒意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牛棚雜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9條)

 
 

  •   也許再過若干年,關于“牛棚”,這一“文革”時期的特定稱謂,其蘊含的特殊意義是要另加注釋的罷。即便現(xiàn)在,所謂“牛棚”所映射的那段歷史陳跡,也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談資,甚至化作許多后來者難以理喻的天方夜譚——作為萬物之靈的我們,真的曾經(jīng)那樣卑鄙、殘暴和惡毒?往事并不如煙,塵封的細節(jié)往往觸目驚心!透過季羨林先生平實的筆觸,我們又看到了那段血淚與屈辱交織的歷史畫面。這個國家曾經(jīng)一度以出身、階級、血緣這些歧視性的標準,把人劃分成為三六九等的群體。廢棄了道德、法律和人性,公然地宣揚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歧視與迫害。為了“保衛(wèi)”、“奪權”這些憑空杜撰出來的口號,在一次次的文攻武斗中,以自己的親友、師長為假想敵,施之以殘酷的凌辱和迫害。在那瘋狂的年代,盲信和暴力帶來的快感,曾經(jīng)把無數(shù)文弱的“謙謙君子”變成了殺人不眨眼的“牢頭”、“惡棍”?;仡欉@段不堪的歷史,我們唯有坦承——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發(fā)生的這場浩劫,是人性中開放的惡之花。它將一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留給后人的是精神上的不知所措?;靵y的現(xiàn)實在把我們的國家推向絕境的同時,也讓我們的民族蒙羞忍恥。文革十年,沒有“文化”,也沒有“革命”,有的只是人性丑惡本質的集中展示。那么,今天,在驚艷于我們偉大祖國一次次取得的輝煌成就之后,我們還有必要回看這段充滿黑暗和血腥的歷史嗎?主流媒體用“有選擇的沉默”來表明它們故意的淡忘。而季羨林先生則用他的文字,表達了他的悲哀、孤獨和恐懼——“我感到悲哀,是因為我九死一生經(jīng)歷了這一場巨變,到頭來竟然得不到一點了解,得不到一點同情……有一些細節(jié)我甚至對家人好友都沒有講過,至今還悶在我的心中。然而,我主觀認為,就是那些片段就足以喚起別人的同情了。結果卻是適得其反。于是我悲哀?!拔夜陋殻且驗槲腋械剑约阂褜秒q笾?,在茫茫大地上,我一個人踽踽獨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年老的像三秋的樹葉,逐漸飄零?!y道我就懷著這些秘密離開這個世界嗎?于是我孤獨?!拔铱謶?,是因為我怕這些千載難得的經(jīng)驗一旦泯滅,以千萬人遭受難言的苦難為代價而換來的經(jīng)驗教訓就難以發(fā)揮它的‘社會效益’了。想再獲得這樣的教訓恐怕是難之又難了。于是我恐懼?!笨謶帧⒐陋毢捅?,這是一位世紀老人關于“文革”所袒露的心聲。文革十年,不是一件可以隨意遺忘的往事,對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而言,它有著最深的切膚之痛?!拌b往知來,認識過去才能預測未來”。一樣的文革不會再來,但相類似的“狂熱”和“群體無意識”仍會像幽靈一樣不時顯身。所以,即便無法清算,我們也應清晰地記住那一段歷史?,F(xiàn)如今,離文革結束已過去三十多年。三十年,可以讓青絲變成白發(fā),可以讓曾經(jīng)的轟轟烈烈變成寂寂無聞。有人說,文革的結束,源自權力的斗爭;也有人說,文革的結束,是因為人性的覺醒。而我,則更鐘情于后者,因為它讓我看到人類生命最終綻放的光輝。也許,記住文革,就是為讓我們?nèi)诵缘臒魻T永遠點亮。
  •   《牛棚雜憶》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現(xiàn)實,感受到季羨林先生的情感。
  •   季老作為大陸地區(qū)一位學問大家,一生著作等身、品性醇厚。他的梵文、吐火羅文以及佛學的造詣都達到一個相當?shù)母叨?,但其一生卻低調(diào)平實盡顯大師風范。
    季老早年留學德國也有過浪漫不羈的際遇,但他始終恪守著一個知識分子的本分以儒家君子的道德規(guī)范著自己的言行舉止。他在國外的時候趕上國內(nèi)正處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對于這段時期老人時常心存愧疚覺得自己的祖國和同胞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時自己卻在德國享受安寧,沒能和人民一道抵御外寇,這樣的懺悔足以見證季老的赤子情懷。
    所以當他深處牛棚時也沒有絲毫怨言,只覺得這是對于自己當年“偏安”德國的懲罰,他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并寫出《牛棚雜憶》。
  •   對季老的崇敬難以言表——從大學圖書館看過的第一本季老的書畫集開始,留學德國的見聞,牛棚雜憶,病榻雜記,季老的每一本書,每一句話都透露了他的質樸,謙虛,平和,可敬和可愛。最佩服的是那種高于世俗的看開,他常說自己并非脫俗之人,也會嫉妒,也會氣憤,也犯過錯誤,也想過報復,但最終覺得還是不去追究,畢竟,害人者與被害者,在那個年代,都是受害人。他說這不是寬容,而在我看來,這便是莫大的寬容,他在為那些曾經(jīng)害過他的人考慮。他又是一個非常傳統(tǒng)的男人,即使留德期間的外籍女子青睞動情,他也仍舊堅持最初的婚姻,與妻子白頭到老,而那女子則終身未嫁,“一見楊過終不悔”,這是怎樣的情感,也絕對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醇纠系臅3nH受觸動,比如他說他從不看表揚他的文章和評論,避免使自己飄飄然或自我膨脹,就是有這樣一種腳踏實地的精神,才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就是有這樣一種品質,才能讓無數(shù)人敬仰萬分吧。季老的一本書畫集里,曾經(jīng)用到過“煦暖”這個詞,直指我心,非常喜歡,就用它來紀念季老吧。
  •   小的時候,就一直聽家里的老人談到文化大革命中怎么樣被批斗的,一家人怎么樣被斗得走路都不敢抬頭。甚至有一年過年家里宰了唯一的一只公雞也被村官從鍋里撈起來“沒收”,小孩哭了,長輩安慰小孩說“還有雞湯呢”,于是走出門外的村官們又回來在鍋里撒上一把煙灰。沒有經(jīng)歷過那段歷史的我們,對那時人們的很多做法和想法確實難以理解。從小就有一種想了解那段歷史的強烈欲望,但是一直未能如愿。當在當當網(wǎng)上看到《牛棚雜憶》這書名時,我就知道應該就是講文化大革命的了,所以毫不猶豫買了一本。改革開放三十年束縛約束著很多人的思想。財經(jīng)作家吳曉波組織拍攝的“激蕩:1978-2008”這部31集的紀錄片就能很好地反映這三十年人們的思想是怎么變化的。在中國目前的政治環(huán)境下,估計也就只有季老這樣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敢于站出來談論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和‘六四’運動在很多人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痛,我想很多人都在期待著國家能夠正視這些歷史,從這些歷史中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祝愿我們的國家不再犯類似的錯誤,人民不再遭受這樣的苦難,早日實現(xiàn)國強民富的目標。
  •   讀季先生<牛棚雜憶>全由朋友推薦,讀完才完全體會季先生苦心.從季先生角度理解了文革的情況,也理解了他寫這些文章的苦心.佩服他學問的同時,更佩服他當年的堅韌,有些段落冬夜讀來,更如身處冰窟.如季先生所言,不是聽親歷的人道出,斷不敢想象.希望更多的人不再沉默,多給我們這些后人一些警醒,更不枉當年的經(jīng)歷.
  •   國學大師季羨林精品之作《牛棚雜憶》
  •   第一部分牛棚雜憶,給我很深的感觸。他在《牛棚雜憶》中以白描的方式較完整地記述了十年浩劫中所遭受的慘痛(來自精神和肉體),字時行間都透著于國于民的憂思。同時,也對自己的內(nèi)心作了深刻的剖析,這一點,恐怕不是人人都能正視的。他身上還有許多知識分子的“天真”(我也好歹算一個小知識分子吧,可我也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自己也有這樣的“弱點”(?)),本來文化大革命沒革到他呀,他正直善良,受不了良心的折磨,所以作為東方語言系的主任,看不下去,挺身而出,所以波及自己,連累家人,他是個勇者!屈身于門房,忍辱負重,翻譯《羅摩衍那》(利用晚上在家的時間仔細閱讀原文,將梵文詩句譯成白話散文,“寫在紙片上,揣在口袋里。閑坐無事,就拿了出來。推敲、琢磨。我眼瞪虛空,心懸詩中。決不會有任何人——除非他是神仙——知道我是在干什么然后再改成詩”),何等的辛苦何等的敬業(yè),他是一個智者!
  •   作為耄耋老人,卻回憶文革中牛棚經(jīng)歷,勝卻了巴金老人的自我懺悔……
    其實,作為過來人,季羨林也有缺失,不過在那個時代,這一切都是出于真誠的選擇,不然情何以堪
  •   這其實是《牛棚雜憶》《書齋雜錄》和《病榻雜記》三本書的合集,買一本頂三本,很合算。能夠不溢美,不隱惡,如實記錄那個“剝奪人籍”的時代的作家,除了巴金和季老,還能有誰?作者飽蘸血淚,而又不含仇恨,如實地寫下來,就是希望從中“照見惡與善”,讓后世人記住,避免重蹈覆轍。
  •   好書!《牛棚雜議》尤其值得一讀!先生近百年的人生感悟,在文革中的親身經(jīng)歷,百年的學養(yǎng),內(nèi)化為這樣一本書。
    十年浩劫,帶給我們無數(shù)的反思,正如先生書中所說,受迫害者不計其數(shù),卻鮮有人能將親身經(jīng)歷寫出,季先生將文革應該說是很客觀地在線,讓沒有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能從中汲取教訓,從中受益匪淺。
  •   牛棚雜憶不錯。季老語言還算幽默。只是后面收錄的文章質量逐漸下降,估計更衰老也有關系。一般的人活不到他那個年紀,何況還要寫書。
  •   書中作者介紹了文革時期的遭遇,印度語方面的研究以及病床前的生活.讓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了解季羨林,對待生活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研究嚴謹?shù)膽B(tài)度,以及他的勤奮都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的.
    對生活的寬容:
    對待文革中的遭遇,作者并沒有太多的抱怨,更多的是反思和寬容.
    對待研究, 尤其讓我吃驚的是連糖的由來也是季老的研究對象.象一些故事寓言的緣由,季老都是嚴謹求證.佩服阿
    勤奮: 季老養(yǎng)成了每天四點就起床的習慣.四點啊,我可是每天8點鐘才爬起來的. 而且病床上也是筆耕不輟.
  •   書的前半部分描寫的是“十年浩劫”特殊年代,大師經(jīng)歷那些揪心的事,我們不但耽誤了時間,也失去了大批優(yōu)秀的人才,沉痛??!希望這些歷史不要再重演,也希望我們從中吸取教訓。書的中間部分是大師的一些學術研究,不愧為大師。書的后半部分是大師生病期間的一些雜憶,很喜歡大師的書,會繼續(xù)買來看的。
  •   季羨林大師的人生一段特殊經(jīng)歷的過程,季老并不回避,以心直面讀者,真實的令人驚悸,我雖無那段特殊年月的切身經(jīng)歷,讀了該書,卻也感慨良多,也思考很多。中國人的好折騰的傳統(tǒng),實在危害匪淺,今天之所以落后于西方文明,其罪難辭。我希望這樣的敞開心扉的作品越來越多,不回避別人,更加不回避自己,如果都能這樣,中國的前途異常光明。得過且過、含含糊糊、回避矛盾、互給面子、言不由心、一味寬容,這樣的民族最終會消亡。
  •   雖然沒有經(jīng)過過那段歷史,但那段歷史給中國人留下的傷與痛是難以磨滅的。季老的這本書,字里行間都透著對那段歷史的悲與痛,相信沒有經(jīng)歷過的的我們,是難以體會到那種生與死對人性的折磨的。在這個欣欣向榮的美好年代,我們每個人都不應該忘記那段雜憶,那是我們民族的永遠的痛。讀過往事,我們會更加珍惜現(xiàn)在。
  •   這次買了2本季老的《牛棚雜憶》,快遞速度,包裝和書都不錯,當當這次給我的印象比以前大有進步,希望能一如既往提供這樣優(yōu)質的服務給大家!
  •   再多的文字都不能表示我對季羨林先生的尊敬喜歡沒理由吧因為我的詞匯不怎么樣所以不方便形容生怕弄巧成拙了好人寫的好書。
  •   季羨林反諷的幽默,大膽。是文學的好漢。
  •   剛剛讀完先生的《留德十年》,又開始看《牛棚雜記》。收到就開始看,雖然我沒有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但作為一個普通的百姓還是有必要了解過去這片土地上發(fā)生的事情。同時看到了更多的人性側面。。。。。。
  •   這本書真的很棒。值得買!很喜歡季羨林大師智慧幽默的文筆。
  •   這書是我在看了以后買的,季老的真言語讓我看到了文革泯滅人心的一段。季老的感情既真摯又充滿痛惜,對他自己的遭遇,卻是用很平淡的甚至是反諷的來訴說。我想,經(jīng)歷過或是沒經(jīng)歷過這段歷史的人,都有責任不讓這樣的歷史重演。
  •   喜歡季羨林,敬仰他的為人,跟著就喜歡他的書。
  •   季羨林大師的大作,這在認真拜讀
  •   我沒想到季先生能以這么坦誠的口語把文革中他被批斗的經(jīng)歷敘述出來。我覺得他超越了人的承受力。那些被斗的博學的老先生們,甚至被迫害致死,對國家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真是太沒有道理的年代了
  •   我是沖著文革這段歷史去的。我覺得寫得挺真實的。沒有電視里那種慷慨就義的絕對正面形象。感覺是一個真實的人。也挺幽默的。會想找季老別的書看。
  •   大師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靠自吹的,讀了季大師的雜憶就懂了大師是怎樣煉成的,真情所在。
  •   季老是我高山仰止的大師級的人物,從他的文字中可以明顯感覺出來。這是一本該用心去讀的一本書,讀完他的書可以讓人的靈魂得到升華。書中的文字很真實,讓人看了會有很多的感慨:文革歲月荒唐至級,我也認同季老關于人性本惡的想法。幾千年以來,孔圣人宣揚人之初,性本善的論點,其實是錯的。在完全沒有法律的環(huán)境中人性本惡暴露無遺,就連最基本的惻隱之心都喪失了??纯船F(xiàn)在在網(wǎng)絡上的網(wǎng)友評論,由于沒有監(jiān)控,不用負什么法律責任,就可以在網(wǎng)絡上隨意對人進行人身攻擊,謾罵,完全暴露出人的人性。
  •   季老的文章是很值得回味的,很喜歡他的筆調(diào),尤其在文革的回憶,也是他對中國的評價?,F(xiàn)在的中國已無大家了
  •   季老的沉痛記憶卻寫的詼諧幽默,看的時候會笑出聲來,但同時又覺得心酸和感慨。書中提到的很多文革遺毒,至今還在世間傳播,是呀,為什么沒有人出來道歉,沒有人正面檢視錯誤,老人遺憾呀!
  •   我們這輩人對文革的認識很少了,只知道是極其荒唐的一段時期,我相信季老的這本書能讓我對文革時的人、事都有一定的了解
  •   大師的作品,看看過去的牛棚歲月
  •   對于沒有經(jīng)歷過文革的人來說,一定要看的書.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年的無知和瘋狂.
  •   這本書很值得我們年輕人去認真的讀一讀。以前在歷史課本中只知道到文化大革命是一場10年浩劫,但并不知道究竟是怎樣一回事,通過這本書讓我解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所發(fā)生的事情,了解到中國知識分子在文革期間所遭受的磨難......
  •   想感受下那牛棚圈養(yǎng)的時代
  •   我們這代人對于那段歷史的了解其實是模糊和錯誤的。但是要真正了解,在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是不可能的,大家懂的。只能從各種書的片段中去體會,去尋找。季老這本書就很不錯。
  •   季老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停在陸平和老佛爺中搖擺,被批斗不足為奇。其實只要老老實實,不摻和事,是不會受太多罪的。當然,在那個時期要完全置身世外也不太現(xiàn)實,但是朝秦暮楚絕對不是聰明之舉,在那個時期旗幟太鮮明很不明智。
    我只是個普通人,不想借著什么運動做什么事情,只想平平安安,舒舒服服的過完這輩子,我感覺做人還是老老實實的好。
  •   閱讀近半了,通篇語言平實但不乏幽默,睿智。結構嚴謹,思路清晰,體現(xiàn)學者風范。沒有現(xiàn)代年輕人不喜歡的說教和憶苦思甜的感覺,真實而生動地敘述了那一段不為大多數(shù)年輕人所了解的歷史。能讓讀者微笑著去解讀那段空前黑暗而辛酸的往事,很有歷史教育意義。
  •   真實還原文革事跡,從被害者角度闡述的
  •   文革的反思
  •   喜歡季老的風格,全書詳細地給讀者再現(xiàn)了文革時的生活畫面。感覺季老文章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有所不同,年輕時筆鋒更尖銳,而之后的文章就更趨于緩和。
  •   文革那么久,在季老筆下,有點心酸,又不乏苦中作樂的樂觀。
  •   在這本書里,作者記錄了一段很多人不愿意提起的歷史,直面了很多人不堪回首的事實,剖析了很多人看不清的罪惡。發(fā)人深省,令人嘆息。季老的直爽令人欽佩,季老的真實讓人敬仰。在季老與世長辭后讀到這本書,真的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收獲!
  •   買了以后,全家都在讀,父親最愛讀,很有感觸。季老先生的話,值得大家都來想想,人生就是那么回事,名啊利啊有什么用,季老先生走了,他身后的人還參不透,還在那里爭啊吵啊,他能瞑目嗎,我們大家都淡泊一點吧,雖然很不容易。
  •   這是一個很值得一看的書,里面有對文化大革命的真實的寫照,也寫了季老的心路歷程,一直認為季老是一個很淡泊的人,至今亦然,看季老的書,有種凈化心靈的功效,總是能讓人,從心里審視自我,合上書后,余味悠然,可以說是一頓美餐,久而不忘,欲罷不能。
  •   看著看著,讓人忍不住流淚,也讓我看到了歷史。做一個真實的人,如此艱難。
  •   一直以來都想看看季老寫的這本書,很想了解在特殊時代下的季老的生活,今天終于看到了,太開心了
  •   已經(jīng)是第三遍看這本書了。人性里面有那么陰暗、惡毒、可怕的一面,平時大概沒有什么表現(xiàn),在條件適當?shù)臅r候就會跳出來,肆無忌憚地迫害他人,荼毒社會。絕大多數(shù)人對此都不愿意承認,更不愿意批評和反思,不知出于有意還是無意,這時更可怕的事。季先生把動亂中的人性丑惡寫出來,比義憤更可貴的是良心。
  •   娓娓道來一段真實的歷史,那個荒唐的時代,給我們留下的不只是回憶,喜愛季老的人一定不能錯過
  •   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時代,比較客觀的再現(xiàn)了那個瘋狂的社會。
  •   請問我收到的這本書是否盜版?很困惑!內(nèi)容精彩,字體也很清晰,但讀到一半時發(fā)現(xiàn)有兩個錯別字,并且有兩頁的爛紙,我想換貨,不知道怎么操作,換貨的郵費如何處理?
  •   老婆現(xiàn)在很少讀
  •   很真實的記錄了一段歷史,讓我們客觀的看到了往事
  •   就是書的封面上好像涂有涂料,拿著時間長了會蹭掉涂料。告誡想買這本書的人,買過來第一件是就是包書皮,不然你的書會青一塊白一塊的。
    紙質很好,拿著很沉。
    內(nèi)容不用我多說。
  •   雖然季老不是專職作家,但是寫出的文字卻有極厚的功底,這是一本用心用記憶寫出的真實的書本。季老的文字很活潑,非常有可讀性。
  •   季老的書,那個時代可以說離我們很近,但是沒有經(jīng)歷過,看看也很有啟發(fā)。媽媽很喜歡,先拿去看了。
  •   這些老前輩是非常值得學習和敬仰的,也正是年輕時的痛苦經(jīng)歷才磨練成日后的大家,也正是平時養(yǎng)成的愛思考、勤勞動,保證了他們能夠長命百歲
  •   智慧的長者用平實的文字記錄他經(jīng)歷的事情。若有所思……
  •   好讀,淺白入話的語言道出沉重的生命感悟。第一次讀季先生的文字,真的不錯的。
  •   讀季老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他的平易近人。這就是所謂智慧的長者,帶給大家的非同一般的精彩。簡單的生活和枯燥的工作,平鋪直敘倒不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反而更有血有肉地貼近我們周圍的點滴。
  •   老爺子寫的很真實,回憶那些日子讓人心酸!但從中可以看出老爺子心胸就像大海一樣一樣的?。?/li>
  •   季老的這本書寫的太好了,具有很大的感染力。
  •   怎一個喜歡了得,仰慕大師的作品,更仰慕大師的為人。
  •   一部不可多得的正直的史詩般的回憶錄與民族受難史!值得認真閱讀牢記民族浩劫與災難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   這本書能告訴我們一些文化大革命時不為人知的事情,只得現(xiàn)代人閱讀!!
  •   讀了這本書 才知道什么是新中國啊 強烈推薦
  •   一本自我激勵的書,時代造就人
  •   喜歡季老的文風,“如同野老話家?!?。這是一本關于苦難與人強大的內(nèi)心力量的書,教會我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壓力,挫折和困難!
  •   這本是幫媽媽買的。季大師是爸爸媽媽非常崇拜的人。媽媽看過以后,覺得這本書真的是太棒了。也許是都經(jīng)過那段歲月,有同感吧。哪天,我也拿來看看。
  •   很喜歡這本書,季老這個人太偉大~~
  •   為著季老那時的遭遇,走在生與死的邊緣,而他依然堅持了下來。反觀如今的我們,該感嘆社會的無情,還是我們的自暴自棄呢.... 答案已不言自明。人生不能缺少活下去的種子,亦不能失去拼搏的動力,一切都應向前看,缺少什么就該找點什么來填充自己。
  •   老師讓孩子看的書,了解一下那時的歷史,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益。
  •   很佩服季老的敢于講出真實,包括真實的自己,自己的反思.歷史是需要我們有勇氣去直面的.
  •   了解歷史,關注大師!
  •   帶我們體會過去的日子
  •   季老的與眾不同的處世觀,此書可見一斑。
  •   此書將自己的體會和盤托出,不藏不掖,大師啊。
  •   看看就知道。。。真的很好。。。。
  •   這本書我是買來送我朋友的我開始很擔心書的質量和版本拿到手之后都還可以服務態(tài)度也很好支持
  •   從這本書里看到了更多的大師高尚的品格,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看到了優(yōu)秀知識分子的氣節(jié)!學習中。。。感動中。。。號召新一代知識分子向老一輩學習!
  •   季老的文章永遠是那么真實,雖然平淡卻最能打動人心。
  •   這本書能使原本浮躁,緊張,不安的心平靜下來,這是我最大的感受
  •   很不錯的書,希望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   這本書想當不錯
  •   還沒有開始看 書的裝幀等很不錯 老爸推薦的 以后空下來好好讀一讀
  •   喜歡讀季老的文章,喜歡
  •   很值的一讀!不過感覺有點貴!真的讀不起書了!
  •   讀季老爺子的書總能有收獲!
  •   一把手領導推薦讀的,受益匪淺啊!
  •   還沒來得及看,不過是楊絳先生在一本書里推薦了的,必然錯不了
  •   喜歡大師的語言風格
  •   語言平實,但內(nèi)容深刻,值得一看
  •   季老的回憶,很好的人生經(jīng)驗。
  •   外包裝很嚴實,就是內(nèi)包裝有一點點小瑕疵,不過不影響書的外觀還好,整體上海不錯
  •   季老先生的人生感悟
  •   作為季先生思想的精髓之一,值得學習。
  •   里面包含了很多內(nèi)容,一本足矣
  •   內(nèi)容真誠,感人,書的質量很好
  •   替同學買的書,同學很喜歡,我也很開心
  •   書不錯,值得閱讀和收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