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接力 作者:李振霞
前言
被中華民族譽為智慧化身的諸葛亮,畢生為國為民日理萬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盡管是這樣,他在病歿前卻沒有忘記寫信給兒子諸葛瞻,這就是著名的《誡子書》。他在信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需靜也,才需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信中充滿了諸葛亮作為父親對兒子的舐犢深情和熱切企盼,也是他本人一生修身養(yǎng)德、廣才成學的經驗之談。諸葛亮告訴兒子:品行高尚的人,要以沉靜來修身,用儉仆的生活來養(yǎng)德。如不能淡泊富貴,就不能立大志;如不能安定沉靜地思考,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學習必須心靜,才干要靠學習,不學習就不能擴展才能,不立志就不能學有所成。 不論是歷史偉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希望子女成才,這是天下父母心。我和我的先生也一樣,含辛茹苦地哺育自己的子女,期望他們學有所成,從事利于社會發(fā)展的事業(yè)并成功高翔。 我有四個子女,他們分別為: 長女金螢: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醫(yī)學博士后,現(xiàn)為基因與冠心病研究方面的著名研究員。 長子金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博士,現(xiàn)為雪弗龍石油公司的首席地球科學家; 次子金俠:劍橋大學醫(yī)學院醫(yī)學博士,現(xiàn)為生物學與免疫學方面權威專家、博士生導師。 三子金延:加拿大國家自然科學與工程基金會博士后,現(xiàn)為四博士高科技公司的總裁。 一次,我和幾位女友相聚,她們說我有一個“家庭博士群”,并問我:“是一種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你培養(yǎng)出那么一群好孩子?”我說:“我要好好想想,以后再對你們說?!边@是我第一次承諾談論自己的家庭,但后來我們沒有找到機會再聚,所以這也成了一個沒有兌現(xiàn)的承諾。而在中央黨校大院里,甚至有一部分人竟然研究起了“李振霞家庭現(xiàn)象”。 1994年,我到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工作不久,一個炎熱的夏天,有兩位《家教博覽》雜志的記者找到我,要寫我的家庭、家教以及子女的成長。他們其中之一的明光同志就是該雜志的編輯部主任。他們告訴我是他們的主編吳月珍同志(當時是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講:“要寫家教的好典型,一定要找李教授”。而我卻認為自己的四個子女雖然都獲得了高學歷,成為博士或博士后,但我并沒什么特別值得他人借鑒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所以,我還是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由推辭了。 沒想到,明光同志非常執(zhí)著,似乎不弄清傳說中的“李振霞家庭現(xiàn)象”就不肯罷休。在屢次打電話來被我婉拒后,他轉而向我的同事以及周圍的人了解情況,又在此基礎上多次約我當面“談話”。沒辦法,我只好擠出極少極有限的時間接待他們,談得不多,主要是請他們看了幾個孩子從國外寫回來的信、寄給我的生日卡、大量的照片,以及相冊上孩子們?yōu)閶寢寣懙纳兆T~等。后來,明光同志發(fā)表了文章,即1995年3月《家教博覽》第4期上的《一個家庭博士群的崛起》。他依據從各方面了解來的情況寫出的“我的家”,篇章華麗,夾敘夾議,文筆生動,而又不失情節(jié)的真實。文章的主旨不是在宣揚某一個家庭,而是在宣揚一種精神,即當前搞好家教、搞好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所以,我感覺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篇文章發(fā)表后,引來許多電話與書信,更多的人要求我介紹“家教”的經驗,我都沒有應允。直至后來,中央黨校一位博學多識、才華橫溢的博士生江英同志提出建議,促使我下決心寫了本書。 可是,幾十年的往事,從哪里著手,又怎么寫好呢?我陷入了困惑中。在一次寫作間隙,我一口氣讀完了法國18世紀偉大思想家盧梭的《漫步遐想錄》,似乎從這本書中找到了信心、力量和寫作宗旨。盧梭在談到自己寫回憶錄時說:“我發(fā)現(xiàn)要從事這樣一項工作,最簡單最可靠的辦法莫過于讓我的頭腦無拘無束、讓我的思想縱橫馳聘,把我獨自進行的漫步以及漫步時涌上心頭的遐想忠實地一一記載下來?!? 我不知道以這種“最簡單最可靠的辦法”寫出來的東西,是否會帶給讀者某種需要的滿足,但我按照這種辦法做下去,自己卻寫得很愉快。因為這也是一種自我需要和自我滿足。像盧梭那樣“滿懷喜悅地追憶發(fā)自我心的一切感情,追憶它那如此親切而盲目的眷戀之情,回顧幾年來在我頭腦中產生出來、予我以慰藉甚于悲哀的那些思想”,這是來自史詩般的真實生活的“思想”。在平靜的、甜蜜的心情下的回顧,帶給人的只能是“一顆對人懷著深情的溫柔的心在沉思之中所得的歡暢”。
內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包括教育智慧、教育藝術的家庭教育指導書。本書作者李振霞在養(yǎng)育四個孩子的漫長過程中不斷用夢想喚醒孩子內心深處沉睡的主體性,精心呵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創(chuàng)造性與求知欲,在作者別開生面精心營造的那樣一個溫暖、和睦、民主、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里,作者的四個孩子自尊地生活,自信地成長,自愛地學習知識,自立地獨創(chuàng)天下……而他們收獲的不止是母親的期待,還有社會的嘉許,國家的希冀。
本書又是一部可供天下父母借鑒、參考、學習、參照的家庭教育個案實戰(zhàn)書。本書作者李振霞在書中以
“一屋”、“二實”、“三主”、“四不”等教育個案為例證,詳細開列教育秘方以及不勝枚舉的諸多教育心得,提示天下父母如何有效幫助孩子疏通情緒、排解憂煩、克服大毛病小毛病,陪伴孩子輕松學習,健康長大,追逐夢想,建功立業(yè)。
本書還是一部寫給天下父母的家庭教育勵志書。作者李振霞與丈夫一起坦然面對生活艱辛,在“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的年代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則,對自己所追求的夢想和事業(yè)不氣餒,不放棄,在孜孜以求的刻苦努力中給孩子最好的幫助,把夢想當做最好的禮物送給孩子,最終,溫暖的愛心、強大的信心、堅毅的耐心灌溉一株生氣勃勃的大樹,收獲更多理想、更多夢想與希望。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李振霞育有一女三男四個孩子,這四個孩子就像她創(chuàng)造的四件作品:勤勉,陽光,快樂,學有所成,溫和仁厚。難怪李振霞被譽為“中國最成功的母親”,她用愛心、信心、恒心和苦心培養(yǎng)出四位擁有博士學位的精英兒女:
長女金螢:為世界十大醫(yī)學院中排名第二的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醫(yī)學博士后,現(xiàn)為基因與冠心病研究方面的著名研究員。
長子金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博士畢業(yè),現(xiàn)為雪弗龍石油公司的首席地球科學家。
次子金俠:劍橋大學醫(yī)學博士畢業(yè),現(xiàn)為生物學與免疫學方面權威專家、博士生導師,世界著名防治艾滋病專家、“雞尾酒療法”發(fā)明 者何大一教授的得力助手。
三子金延:加拿大國家自然科學與工程基金會博士后,現(xiàn)為四博士高科技公司的總裁。
作為一個滿懷熱愛與夢想的母親,李振霞自身并未放棄,至今成就不凡。她是中國哲學史研究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著名教授,是四位博士子女的良師益友,是丈夫事業(yè)的協(xié)助者……
書籍目錄
我家走出四博士
童年的歡樂與苦衷
放棄妙齡的瀟灑與風姿
頂風冒雨尋奶媽
母乳送去安康與親情
舍得生命保孿生
孝母之心沉甸甸,揮淚傳給下一代
匍匐沖鋒的小武士
媽媽做的,誰說難看我也穿
當病魔與孩子糾纏的時候
幼兒演出后的不安與哭泣
不把孩子庇護在父母羽翼下
拾取爆竹尾巴的小長兄
先禮后兵,該出手時就出手
少年的煩惱與督導
“讀書無用論”撞擊著小小心靈
圍起一塊小小的平靜樂土
欠債與還債中的哈哈趣聞
循序漸進,不“跳級”
更名改姓使不得
黃帥究竟“帥不帥”?
苦度四壁蟲鳴之夜
再苦也要教育好孩子
篤實的信念:未來是屬于他們的
把“孩子王”變?yōu)榘嗌稀昂脦ь^羊”
個個捧著大磚頭靜靜閱讀
青年的求索與拼搏
讓孩子“闖出成功的悟性”
鍛造一副能夠保護自己的盔甲
我們終于活著回來了!
智慧啟蒙,培育小天使
右手骨折,左手握筆
媽媽不要怕“腦漿出來了!”
無疆的愛,如夏花般絢爛
“痛痛”才成長
寧愿傷著自己
真正的美與不美
賦予時間獨有的價值
清純的愛
離開媽媽的羽翼搏擊長空
瞄準世界高科技
架起東西方文化交融橋梁的赤子
孿生弟兄雙雙攻克高科技
對祖國的眷戀與日同輝
身在異邦,根在中華
做父母,我們實現(xiàn)了雙贏
有播種才有收獲
濃重得化不開的親情
媽媽的事業(yè)并沒有蒼白
新騰起,新生命
后 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一次,我和幾位女友相聚,她們說我有一個“家庭博士群”,并問我:“是一種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你培養(yǎng)出那么一群好孩子?”我說:“我要好好想想,以后再對你們說。”這是我第一次承諾談論自己的家庭,但后來我們沒有找到機會再聚,所以這也成了一個沒有兌現(xiàn)的承諾。而在中央黨校大院里,甚至有一部分人竟然研究起了“李振霞家庭現(xiàn)象”。1994年,我到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工作不久,一個炎熱的夏天,有兩位《家教博覽》雜志的記者找到我,要寫我的家庭、家教以及子女的成長。他們其中之一的明光同志就是該雜志的編輯部主任。他們告訴我是他們的主編吳月珍同志(當時是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講:“要寫家教的好典型,一定要找李教授”。而我卻認為自己的四個子女雖然都獲得了高學歷,成為博士或博士后,但我并沒什么特別值得他人借鑒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所以,我還是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由推辭了。沒想到,明光同志非常執(zhí)著,似乎不弄清傳說中的“李振霞家庭現(xiàn)象”就不肯罷休。在屢次打電話來被我婉拒后,他轉而向我的同事以及周圍的人了解情況,又在此基礎上多次約我當面“談話”。沒辦法,我只好擠出極少極有限的時間接待他們,談得不多,主要是請他們看了幾個孩子從國外寫回來的信、寄給我的生日卡、大量的照片,以及相冊上孩子們?yōu)閶寢寣懙纳兆T~等。后來,明光同志發(fā)表了文章,即1995年3月《家教博覽》第4期上的《一個家庭博士群的崛起》。他依據從各方面了解來的情況寫出的“我的家”,篇章華麗,夾敘夾議,文筆生動,而又不失情節(jié)的真實。文章的主旨不是在宣揚某一個家庭,而是在宣揚一種精神,即當前搞好家教、搞好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所以,我感覺還是可以接受的。這篇文章發(fā)表后,引來許多電話與書信,更多的人要求我介紹“家教”的經驗,我都沒有應允。直至后來,中央黨校一位博學多識、才華橫溢的博士生江英同志提出建議,促使我下決心寫了本書??墒?,幾十年的往事,從哪里著手,又怎么寫好呢?我陷入了困惑中。在一次寫作間隙,我一口氣讀完了法國18世紀偉大思想家盧梭的《漫步遐想錄》,似乎從這本書中找到了信心、力量和寫作宗旨。盧梭在談到自己寫回憶錄時說:“我發(fā)現(xiàn)要從事這樣一項工作,最簡單最可靠的辦法莫過于讓我的頭腦無拘無束、讓我的思想縱橫馳聘,把我獨自進行的漫步以及漫步時涌上心頭的遐想忠實地一一記載下來?!蔽也恢酪赃@種“最簡單最可靠的辦法”寫出來的東西,是否會帶給讀者某種需要的滿足,但我按照這種辦法做下去,自己卻寫得很愉快。因為這也是一種自我需要和自我滿足。像盧梭那樣“滿懷喜悅地追憶發(fā)自我心的一切感情,追憶它那如此親切而盲目的眷戀之情,回顧幾年來在我頭腦中產生出來、予我以慰藉甚于悲哀的那些思想”,這是來自史詩般的真實生活的“思想”。在平靜的、甜蜜的心情下的回顧,帶給人的只能是“一顆對人懷著深情的溫柔的心在沉思之中所得的歡暢”。
后記
我激情滿懷地書寫了我可愛的四個孩子的成長歷程。這里也涉及我和我先生的部分人生經歷。這是一種“風雨兼程”的人生,卻不是尷尬的人生,所以,我以喜悅的心情仔細地回首往事。對于幾個孩子來說,他們曾是母腹里的胎兒,是噴薄欲出的朝霞,是東方的旭日。而今,他們仍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而我和我的先生,歷經畢生拼搏,已是走向古稀之年的老人。擺在我們面前的記錄著這老老小小滄桑的小書,能帶給讀者一些什么呢?這就要懇請讀者來評說了。我能夠告訴讀者的只是一件事:你們所看到的,不是臆想的家庭,不是編撰的小說、戲劇,而是活生生的一家人的真實故事。從一落筆,我就給自己定下一條規(guī)則:寫真情實事。我想,真人、真事、真實的經歷、真切的情感,陳述起來,才會給人以真實的感受。為了實現(xiàn)這一規(guī)則,實踐我內心對讀者的承諾,我做了很大的努力。 中國有句俗語:“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睕]有家人的幫助,我的書是寫不成的,讓我把所有感謝的話,都深深地埋藏在心中吧! 真希望時鐘慢慢地走,地球一點一點地轉,給予我的晚年更多的時間,讓我從容地做完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天天緊緊張張,總想“撥回”鐘擺,“按住”時間!可是,時間是這樣的無情,一去不復返?!俺榈稊嗨鳌保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這些詩句是多么豪邁,把自然和人都看透了。我還是不要做夢了,畢竟自己已年事較高,還是學學詩人,現(xiàn)實一些吧。 我希冀自家的那種求實、負責、認真,以及一絲不茍的家風,永遠傳承下去。在我把本書稿的每章、每節(jié)、每個題目逐一反復推敲、認真改了一遍,且附加好照片后,分別通過電子郵件寄送給我的四個寶貝兒女。四個兒女都同樣認真、細致地做了修改和校對的工作,并附有補充的照片。特別是我的長子,他身為美國雪佛龍石油公司駐中國的地球科學家商務代表,工作異常繁忙,只好先交由我的大兒媳修改,而他借春節(jié)假日來三亞過節(jié)之機,顧不上休息,又親自和我一起修改書稿中的有關部分。我的先生則不厭其煩地又一次幫我將全書審閱了一遍。有了這樣好的家庭,以及這樣好的家風,對于該書的再版我很放心。我想:待書送到讀者手里時,帶給我的不僅不是愧疚,相反,會是極大的愜意。 我還希冀在合理的教育理念的傳播中,能出現(xiàn)一種合力。讓這種“合力”,能夠為掃除當今部分未成年人身上的厭棄學習、行為不端、道德淪喪、“網癮”纏身等惡習擂鼓助威,為讓孩子們的心里充滿陽光,充滿著愛而貢獻力量。在工作的接觸中,我發(fā)現(xiàn)接力出版社和他們的成員正在做著這方面的努力。特別是該書的責任編輯潘煒,他不辭辛苦地一次又一次同我聯(lián)系;而出版社的領導又一次接一次地召開會議、定選題、作論證,敦促該書面世。他們的辛勞,具有巨大的社會意義,這不是我的幾句感謝的話,就能夠將他們的博大胸懷與追求抒發(fā)出來的。還是讓我們共同打造“合力”,實現(xiàn)我們共同的美好愿望吧!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書包含著老一輩知識分子追求真理的鍥而不舍,以及愛家人、愛他人、愛子女的傳統(tǒng)美德?! 豆饷魅請蟆防钫裣嫉慕逃囆g,其核心為呵護、環(huán)境、喚醒、生成。她營造了一個適宜孩子生命成長的環(huán)境:氛圍放松,關系和諧,心靈自由,對話與合作……在這樣的家庭里,孩子主體得以凸現(xiàn),都能成為博士,就容易理解了?! 缎傺览聦蟆?/pre>編輯推薦
《我家走出四博士》四個孩子,自尊地生活,自信地成長,自主地學習知識,自立地獨闖天下……而他們收獲的不只是母親的希冀,還有夢想和輝煌。沒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我沒有刻意教育我的孩子一個個都成為博士,我只是讓孩子從小就明白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人格是他們所要獲取的最高學位。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