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作者:馬明博 肖瑤 編 頁數(shù):385 字數(shù):22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梁實秋筆下的獅子頭,汪曾祺筆下的過橋米線,霍達的火鍋,鄧友梅的豆汁兒,王世襄的鱖魚宴……
經典的文字,經典的味道,匯成了一本屬于中國人的美食記憶。
名家與名吃總是有不解之緣。這些紙上的名吃,有著濃厚的人文氣息,淡雅,精致,不僅僅是對味覺的文字回憶,還能使讀者品味到華夏美食的精華,和千年的文化底蘊;不僅能解一時之饞,更能珍藏于書架,時時細品美食背后雋永的意蘊……
書籍目錄
一、大味至簡
李銳 談白菜
鐘敬文 莼菜
洪丕謨 夏令冬瓜第一蔬
李銳 苦瓜的味道
洪丕謨 我愛清純炒苦瓜
汪曾祺 蘿卜
陳子展 蘿卜
梁實秋 蓮子
梁實秋 茄子
韓小蕙 來今雨軒吃茄鲞
逯耀東 茄鲞
周作人 藕的吃法
葉圣陶 藕與莼菜
程巢父 藕
梁實秋 筍
王任叔 說筍之類
二、千人千面
古清生 開封灌湯包子
老烈 茍不理
梁實秋 煎餛飩
林斤瀾 餛飩民俗
車前子 餛飩
梁實秋 餃子
唐魯孫 吃餃子雜談
鐵凝 在奧斯陸包餃子
周濤 大雪飄,餃子包
周作人 窩窩頭的歷史
梁實秋 窩頭
梁實秋 面條
劉齊 北京炸醬面
唐魯孫 請您試一試新法炸醬面
唐魯孫 打鹵面
古清生 蘭州拉面(節(jié)選)
董宏猷 我愛武漢的熱干面
三、清白傳家
周作人 天下第一的豆腐
梁實秋 豆腐
汪曾祺 豆腐
黃苗子 豆腐
王充閭 八公山豆腐
郭風 關于豆腐
林斤瀾 豆腐
梁實秋 豆汁兒
汪曾祺 豆汁兒
秦牧 梧州豆?jié){
汪曾祺 干絲
洪丕謨 難忘揚州煮干絲
四、饕餮江山
汪曾祺 東坡肉
梁實秋 佛跳墻
費孝通 榕城佛跳墻
逯耀東 “佛跳墻”正本
梁實秋 獅子頭
汪曾祺 獅子頭
葉靈鳳 獅子頭和鎮(zhèn)江肴肉
洪丕謨 周莊名吃萬三蹄
舒乙 春餅
王稼句 船菜
霍達 火鍋兒
汪曾祺 過橋米線?汽鍋雞
霍達 爆肚兒
梁實秋 燒鴨
陳建功 你真的會吃烤鴨了嗎
五、零碎時光
蔡瀾 花生頌
周作人 瓜子
豐子愷 吃瓜子
費孝通 無棣金絲棗
梁實秋 栗子
舒婷 炒栗情緣
唐魯孫 揚州名點蜂糖糕
王稼句 蜜餞
鄭逸梅 螺螄
梁實秋 酸梅湯與糖葫蘆
林斤瀾 湯圓涉外
吳祖光 腐乳?窩頭議
周作人 談油炸鬼
鄧友梅 喝碗豆汁兒
韓少華 喝豆汁兒
楊聞宇 薯憶
六、魚羊之鮮
梁實秋 烤羊肉
汪曾祺 手把羊肉
張賢亮 談羊雜碎
高洪波 吃的記憶——涮羊肉
閻綱 羊肉泡饃
趙珩 西安稠酒與泡饃
陳建功 閑話涮羊肉
趙大年 涮羊肉
梁實秋 魚翅
姚雪垠 一魚兩吃黃河鯉
王世襄 從香糟說到“鱖魚宴”
馮驥才 吃鯽魚說
李耕 鲇魚之酌
車前子 宋嫂魚羹(節(jié)選)
古清生 龍門武昌魚
周作人 吃蟹(二)
梁實秋 蟹
許淇 大閘蟹
七、四季味道
唐魯孫 元宵細語
洪丕謨 上元燈節(jié)嘗元宵
李漢榮 粽子與艾草
洪丕謨 端午難忘端午粽
汪曾祺 端午節(jié)的鴨蛋
洪丕謨 八月中秋品月餅
趙珩 中秋話月餅
梁實秋 粥
冰心 臘八粥
周紹良 記臘八粥
張抗抗 稀粥南北味
章節(jié)摘錄
【零碎時光】之 喝碗豆汁兒 鄧友梅 早年--也就是說五十多年前,被稱“北京人”的人要具備四條標準:“一口京腔,兩句二黃,三餐佳饌,四季衣裳”。這里說的“佳饌”,不看值多少錢,要個有滋有味,比如說伏天喝碗熱豆汁就一口蝦油辣咸菜,喝得汗流浹背,渾身痛快,總共花不了兩角錢,卻也算“佳饌”一餐?! 槭裁磁e例子單說豆汁?因為喝豆汁純屬北京人的專利。京外有地方管豆?jié){叫“豆汁”,有位山東人初到北京,看見招牌上寫著“豆汁”,就進店要了一碗,喝了一口眉頭緊皺,勉強咽下去后招手叫來店員很客氣地小聲說:“這豆汁別賣了,基本上酸了。”那伙計說:“好說您哪,不是基本上酸了,根本上就是酸的,這豆汁跟您山東的豆汁不是一碼事您哪!”所以是不是北京人,測驗方法就是叫他喝一口豆汁。若是眉開眼笑,打心里往外滿意地吁口長氣,就是地道北京人;若是眉頭緊皺,嘴角直咧,甭問這是外來戶?! ∧腔镉嬚f得不假,北京豆汁跟山東豆汁根本不是一回事。山東豆汁就是黃豆做豆腐的漿水,看起來白中透黃,喝起來香中帶甜。北京豆汁看起來顏色灰里透綠,喝起來味道又臭又酸??梢坏┖壬系溃陀衅湮稛o窮之嘆,就如同洋人吃臭“吉斯”(也就是臭奶酪)一樣,吃不慣者難以下咽,甚至作嘔,吃上癮的一天不吃就覺得欠點什么,因此當年東安市場的小店“豆汁何”名聲一點不小于隔壁大飯莊東來順。穿著華貴、坐著私家轎車專程來喝五分錢一碗豆汁的,大有人在?! ”本┒怪鞘裁醋龅??怎么單出這種味道來? 北京豆汁根本不是故意做的,它是用綠豆做粉絲、粉皮的下腳料!“粉房”(不是豆腐房)把綠豆用水泡透,放進水磨中磨成漿水,入進缸、盆沉淀,等淀粉沉在盆底,把浮在上層的非淀粉碎渣取出。純凈的淀粉拿去做粉絲、粉皮;剩下青中透綠的下腳料,放在一邊令其發(fā)酵,待發(fā)出酸味來,就成豆汁了。店家以極便宜價錢買來,經過加工,再作為成品出售?! 〖热灰呀涀兯嶙兂袅耍€有什么可加工的? 沒這么簡單。生豆汁不能喝,煮得滾開爛熟,可就又沒酸臭味了,怎么辦?更老輩的北京人發(fā)明了好辦法,把生豆汁買回來也來一次沉淀,見細碎的固體顆粒物都沉底了,就把上邊發(fā)過酵的綠色湯水,放進鍋里煮。待湯水見開,立馬舀一勺沉淀物投進去,一次只加一勺,再開再加,這就叫“勾兌”。要加多少勾兌出來才不濃不淡,臭中有香,酸得可口?這里就大有學問。要不然當年盡管有走街串巷推車賣生豆汁的,人們還是寧可多花兩大枚進豆汁店去喝呢!一來是店里有專門搭配豆汁吃的焦圈,二來是買回生豆汁很難勾兌得可口?! ∑鋵嵉昀锒怪M價本兒低,賣的也不貴。五十年代,著名的店家如“豆汁何”、“豆汁徐”、“豆汁張”,一碗豆汁也只賣幾分錢,加上倆焦圈也不過兩角大洋。便宜歸便宜,可北京人并不是只為了省錢才喝豆汁,就為的找這一樂。北京人喝豆汁不分窮富,你到“豆汁何”、“豆汁李”門口看看,既有趿拉著鞋手里掂著銅板來喝的,可也有袍子馬褂坐包月車來的。既有膀大腰圓賣力氣掙飯吃的體力勞動者,也有穿長衫別鋼筆的文化人。十多年前,不忘城南舊事的林海音先生從臺北來到北京,舒乙和我問她:“您幾十年沒回來了,有什么要我們幫忙的事嗎?別客氣!”她說:“別的事沒有,就想叫你們領我去喝碗豆汁。”我跟舒乙就領她去了“炎黃美食城”。吃其他小吃時挺謙遜、挺穩(wěn)重,豆汁一上來她老人家顯出真性情來了,一口氣喝了六碗她還想要,嚇得我和舒乙連忙擋駕說:“留點肚子明天再喝吧您哪,別嚇著我們!”她說:“這才算回到北京了!” 我說:就憑這一點,林家六嬸就既是臺灣人,又算得地道老北京! 豆汁就有這么大的魅力,所以早年有《竹枝詞》詠道:糟粕居然可做粥,老漿風味論稀稠。無分男女齊來坐,適口酸鹽各一甌。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