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陳子游 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 (2012-11出版) 作者:陳子游 編 頁數(shù):291
內(nèi)容概要
《中國藝術(shù)家年鑒:曾三凱卷》主要側(cè)重藝術(shù)家個體藝術(shù)狀態(tài)的研究,以同步研究為理念,長時間對藝術(shù)家的生活與藝術(shù)創(chuàng)作進行多方位的漸進投入式記錄。采用語言敘述、文本整理、圖片歸納、影像拍攝、學(xué)理研究、創(chuàng)作過程跟蹤、出版推薦等手段,在不同時間和空間內(nèi)感知藝術(shù)家個體生命的鮮活和本真,讓藝術(shù)家的生命本體綻放光芒。主編《中國藝術(shù)家年鑒:曾三凱卷》的目的,就是在尊重個體價值的基礎(chǔ)上,為我們的時代藝術(shù)在將來的歷史寫作上保留一些最基本的材料和有益的參考。
書籍目錄
學(xué)術(shù)推薦 序 逸山云林 春山煙嵐 庭幽曲徑 新安清遠(yuǎn) 寒山尋道 追摹古意 法書入懷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山色有無中 ——淺論三凱畫意中的“淡”與“幻” 文 高士明 近日讀三凱畫,時常想起歐陽修《朝中措·平山堂》中的名句“山色有無中”。文忠公所說的是在平山堂上憑欄遠(yuǎn)眺時,江南諸山似有若無的景致,竊以為三凱近年的畫頗得此意趣。 “山色有無中”的意境并非獨見于歐陽修,王維《漢江臨泛》中就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之語,而權(quán)德輿《晚渡揚長江》中也云:“遠(yuǎn)岫有無中,片帆煙水上。”所以陸游在《老學(xué)庵筆記》中才說“歐陽公長短句云‘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詩人至是蓋三用矣?!标P(guān)于“山色有無中”的意境,文學(xué)史上有許多爭論,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中記《藝苑雌黃》云: (歐陽修)送劉貢父守維揚,作長短句云: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干鐘。行樂直須年少,樽前看取衰翁?!逼缴教猛笾T山甚近,或以為永叔短視,故云“山色有無中”。東坡笑之,因賦快哉享,道其事云: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查沒孤鴻,認(rèn)取醉翁語,‘山色有無中’?!鄙w“山色有無中”,非煙雨不能然也。 文忠公短視與東坡為之解嘲二說多屬臆測,不足為信,但卻由此引出一個問題——所謂“山色有無中”到底是何種景致?山色這若有似無可以由煙雨迷蒙至,也可因嵐靄而生。東坡講的自然是前者,歐陽修起句就是“平山欄檻倚晴空”,故多指后者。從王維《漢江臨泛》最后的那句“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也山翁”看來,他的“山色有無中”所指自然并非煙雨。然而無論是由煙雨迷蒙至,還是因嵐靄生, “山色有無中”描述的都是依稀隱約之貌,于似有若無中,自有一股纏綿。而此時的“看”,也正如李曰華所說的“意之所游”——“山色有無中”自在“目力雖窮,而情脈不斷處是也”。此種景色情致在意趣上,一方面通向“淡”,另一方面則暗示了“幻”。這兩種境界,三凱一直惦念于胸。 對于“淡”,三凱自有心得:山色淡則遠(yuǎn),遠(yuǎn)則虛曠幽玄。玄未必色暗,猶如淡未必色淺,而是指物象隱約,落實在畫面,就是指“跡淡”。由是三凱不獨鐘愛淡墨,而且著意簡筆(簡筆先需減筆),筆簡墨淡,素雅自得風(fēng)致。然而,對于三凱而言, “淡”更重要的是指含義深遠(yuǎn)的“意淡”。意淡則疏散,三凱作畫多率意而發(fā),隨機而動。隨筆點綴,但求大意之象真,而不拘于繩墨之周全;不致力于造境,而用心于平淡而容;著力于在筆墨上求生動,運筆靈轉(zhuǎn)活潑,用墨淡雅自然,筆與墨會,氣韻遂生。當(dāng)代畫家用筆過速,筆意往往存不住而失之浮薄,究其原因,在于筆力之虛實未存意于紙筆之間。三凱用筆松靈、筆意簡淡,取一“散”字,卻散中有序,跡散而神全,每每能夠置之險地,而后生其情致。 明以降,畫家多追求渾厚,破墨暈染,干筆積墨往往同時兼用,通常先用淡墨立骨,勾勒皴擦。由淡而濃,層層添加;皴擦渲染,由濃而淡,則濕而干。講究皴有濃淡,染有筆意,或暈染,或積疊,或破醒,方得墨韻生動。三凱的畫,則于干筆皴擦、淡墨渲染之間取其一格,雖用墨多勾染而少皴擦,擅暈?zāi)俜e墨,多濕和而少干筆,然自能求其清淡,得一己之面貌;用筆文雅秀潤。于轉(zhuǎn)折頓挫之間解提按之妙,故雖秀而不渾,卻未必流于巧薄,且自有一種鮮麗風(fēng)姿。
編輯推薦
《中國藝術(shù)家年鑒:曾三凱卷》由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