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人民體育出版社 作者:李志紅 頁數(shù):387
內(nèi)容概要
李志紅,女,山東交通學院體育教學部副教授?!熬湃龑W社”山東省委省直機關支社委員。1959年出生在青島市一個武術世家。6歲起從師著名的螳螂拳大師張炳斗習練螳螂拳,13歲被選入山東省武術隊,在8年的專業(yè)隊訓練 中,曾多次參加各種武術競賽,均取得較好的成績,為山東的武術事業(yè)做出了貢獻。22歲考入山東體育學院進行深造,畢業(yè)后分配到山東省泰安市體委擔任專職武術教練,后又調(diào)入山東交通學院擔任專項武術教師。在26年的大學武術教學中,‘經(jīng)過磨煉和體會,汲取了多家拳法的精華,結合人體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和運動訓練學,進一步彌補了螳螂拳的不足,豐富了太極螳螂拳的學術理論’與實踐。 多年來,先后撰寫了多篇學術論文和教學大綱,在太極拳理論研究方面撰寫的論文有:《試論太極拳運動方法及慢動緩練》《太極拳運動對骨骼肌肉功效的探討》等七篇論文,其中《太極拳運動隊骨骼肌肉功效的探討》獲得交通部高校第九屆學術報告會論文一等獎。并擔任《公共體育教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通用教材副主編。科研方面,與山東體育學院合作,完成了國家科委審批的《武術刀、槍、棍、劍、拳精彩片斷實驗研究》課題,成為既能在計算機上使用,又能在VCD上播放的實用型電子教學工具書。1998年在山東高校體育課教學檢查中成績優(yōu)秀,獲得教學優(yōu)秀獎?! ?980年獲取國家一級武術套路裁判、國家一級散打裁判資質(zhì)。曾多次出任國際太極拳比賽的裁判工作,并多次擔任省級武術比賽副總裁判長,多次榮獲優(yōu)秀裁判長和裁判員的稱號。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太極螳螂拳的師承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太極螳螂拳的練功程序和學習方法
第三節(jié) 武德
第二章 太極螳螂拳的基本功和入門套路
第一節(jié) 基本功
一、手型
二、步型
三、正壓腿
四、側壓腿
五、正踢腿
六、側踢腿
第二節(jié) 入門套路
一、站樁
二、鉤子腳
三、斧刃腳蹬踏步
四、三捶
五、五捶
六、流星趕月
第三章 亂截和梅花路
第一節(jié) 亂截
第二節(jié) 梅花路
第四章 太極螳螂拳一至六段摘要
第一節(jié) 第一段摘要
第二節(jié) 第二段摘要
第三節(jié) 第三段摘要
第四節(jié) 第四段摘要
第五節(jié) 第五段摘要
第六節(jié) 第六段摘要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太極螳螂拳的師承與發(fā)展 太極拳系明末陜西省淳化縣王郎即王文成所創(chuàng)。王郎初練少林功夫,曾和習通背功的張琦比武失敗。在回鄉(xiāng)途中,看到螳螂斗鳥得到啟發(fā),回家后刻苦鉆研,取螳螂的活動特點,集十八家拳法的精華,編創(chuàng)出“崩步和八肘”兩套拳,并取名“螳螂十八湊”?! ⊥趵缮迫e家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他把太極拳、通背拳、貍拳等拳法的精華融進了螳螂十八湊,使它在技擊手法、勁路和發(fā)勁上不斷改進。因此,它活動起來陰陽分明,上下肢時時旋轉(zhuǎn)、劃弧,具有太極拳的特點。上肢上下旋轉(zhuǎn),四面旋繞,手的招式連綿不斷;發(fā)勁時張如馳,發(fā)勁結束或靜止時縮如球,兼有螳螂活動之特長。所以后來稱其為“太極螳螂拳”,也有人稱它“梅花螳螂”?! ≮w珠是此拳的第二代繼承人。他是山東省萊陽縣趙家疃人,從小攻文習武,文才橫溢,武技超人。明末文科會試得中進士,被放到陜西省淳化縣任縣令。其妹嫁王郎為妻。因系至親,王郎把螳螂拳傳給了趙珠。當時,社會武風敗壞,王郎不滿世風,再不傳人。趙珠把此拳帶回了萊陽,從此,螳螂拳在陜西淳化一帶滅跡?! ?/pre>編輯推薦
傳統(tǒng)武術,是歷代前輩們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久經(jīng)錘煉積累的結晶。李志紅寫《太極螳螂拳》的宗旨就是為了把這一結晶發(fā)揚光大,使之后繼有人。能讓廣大熱愛武術的鉆研者得到一些借鑒和啟發(fā),我就很高興了。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