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的對外認識

出版時間:2011-12-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郭麗  頁數(shù):30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近代日本的對外認識:以幕末遣歐美使節(jié)為中心》為應(yīng)對西方列強的壓力,幕末的日本陸續(xù)派出六個外交使節(jié)團出訪歐美。使者們在出訪期間留下的大量日記,其內(nèi)容不但包括對歐美各國政治、軍事、科技、社會各方面的客觀記述,對被殖民統(tǒng)治國家的近距離觀察,也包括撰寫者對二者的主觀感受與價值判斷,以及對日本自身出路的思索。
  以這些材料為依據(jù),《近代日本的對外認識:以幕末遣歐美使節(jié)為中心》剖析了那個劇變時代的親歷者的精神世界和深層心理;并認為,正是傳統(tǒng)華夷思想與近代西方叢林法則的雙重作用,構(gòu)成了近代日本亞洲政策的思想基礎(chǔ),而大國情結(jié)則是小國日本對外認知和行動的內(nèi)在動因。

作者簡介

  郭麗,歷史學博士,現(xiàn)任教于南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曾赴日本立教人學訪學兩年半,其間搜集、整理并翻譯了本書的大部分原始資料。有多篇學術(shù)論文發(fā)表在《外國問題研究》、《比較教育研究》、《外國教育研究》等刊物上。

書籍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幕末日本遺使歐美始末
 第一節(jié) 外患風云與開國事始
  一、北地邊患與海防論抬頭
  二、“黑船來航”與開港開市
 第二節(jié) 德川幕府遣使歐美
  一、萬延元年遣使美國
  二、文久二年遣使歐洲六國
  三、元治元年遣使法國
  四、慶應(yīng)元年遣使法英
  五、慶應(yīng)二年遣使俄羅斯
  六、慶應(yīng)三年遣使法國
 第三節(jié) 遣歐美使節(jié)及其出使日記
第二章 萬延元年遣美使節(jié)的美國體驗
 第一節(jié) 副使村垣范正的美國印象
  一、社會禮俗
  二、政治外交
  三、科技軍事等
 第二節(jié) 隨從玉蟲左太夫的美國理解
  一、社會禮俗
  二、政治文教
  三、科技軍事等
 第三節(jié) 隨從佐野鼎、木村鐵太的美國探索
  一、社會禮俗
  二、政治文教
  三、科技軍事等
 第四節(jié) 副使與隨從之比較
第三章 幕末遣歐使節(jié)的歐洲見聞
 第一節(jié) 文久二年的歐洲六國探索
  一、使節(jié)團的“探索報告”
  二、使節(jié)團成員的六國考察
 第二節(jié) 元治、慶應(yīng)年間的歐洲印象
  一、元治元年遣法使節(jié)
  二、慶應(yīng)元年遣法英使節(jié)
  三、慶應(yīng)三年遣法使節(jié)
 第三節(jié) 歐洲見聞的特點
第四章 幕末遣歐美使節(jié)西洋認識評析
 第一節(jié) 日本的華夷世界秩序觀
  一、“日本型”華夷思想
  二、日本中心主義論調(diào)
 第二節(jié) 幕末遣歐美使節(jié)的西洋觀
  一、“漢學者”使節(jié):褒貶全般
  二、“洋學者”使節(jié):專注科技
 第三節(jié) “和魂洋才”論
第五章 幕末遣歐美使節(jié)的中國認識
 第一節(jié) 香港、上海識見
  一、香港見聞
  二、上海印象
 第二節(jié) 海外華人與中國事情
  一、邂逅海外華人
  二、關(guān)注中國事情
 第三節(jié) 幕末使節(jié)中國認識的特點
  一、評價嚴苛
  二、視角偏頗
第六章 幕末遣外使節(jié)福澤諭吉的對外認識
 第一節(jié) 福澤諭吉的西洋文明觀
  一、三次出訪歐美與“切割售賣”西洋文明
  二、文明開化初期針對西洋文明的獨立意向
  三、明治十年前后對西洋文明展開攻勢
  四、近代日本西洋認識的縮影
 第二節(jié) 福澤諭吉的亞洲霸權(quán)論
  一、弱肉強食:亞洲霸權(quán)論的認識基礎(chǔ)
  二、內(nèi)安外競:亞洲霸權(quán)論的形成過程
  三、源遠流長:亞洲霸權(quán)論的歷史傳承
第七章 幕末的開國論及其對外認識
 第一節(jié) 開國論的形成
  一、尊王攘夷論
  二、倒幕開國論
 第二節(jié) 開國論者的西洋文明觀
  一、吉田松陰:“保存神州之本體,采用萬國之器械”
  二、橫井小楠:“明堯舜孔子之道,盡西洋器械之術(shù)”
  三、佐久間象山:“東洋道德,西洋藝術(shù)”
 第三節(jié) “大攘夷”與近代化胎動
  一、“大攘夷”論
  二、日本近代化論
終章 日本對外認識的邏輯——從“攘夷”、“師夷”到“制夷”
 第一節(jié) 從“和魂漢才”到“和魂洋才”
  一、中國認識的演變
  二、西洋認識的演變
 第二節(jié) 大國情結(jié)與“師夷長技”
  一、樂于與強者為伍
  二、善于以強者為師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日文部分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日本位于東亞一隅,四面環(huán)海,島嶼眾多。若欲與外部世界接觸,要么外國人渡海前來,要么日本人渡航海外。早在7、8世紀時,日本就曾十數(shù)次派遣大規(guī)模的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國以尋求新技術(shù)、新知識。這些使節(jié)以及隨行的留學生、學問僧學成歸國后,移植來大陸先進的生產(chǎn)方式和政治制度,對盛唐文化予以全方位的吸收,促進了古代日本社會與文化的發(fā)展飛躍。之后,跨越萬里波濤,前往中國以及天竺(印度的舊稱)、呂宋(菲律賓的舊稱)、暹羅(泰國的舊稱)等東亞、東南亞國家的日本人絡(luò)繹不絕。然而,在16世紀40年代之前,西洋以及居住于西洋的白種人,對于日本人來說完全是個陌生的存在。天文十二年(1543年)八月二十五日,①一艘載有葡萄牙商人的中國帆船,在遭受狂風巨浪侵襲破壞后漂流到日本南端的大隅(今屬鹿兒島縣)種子島。葡萄牙商人的到來,揭開了日本人與西方人交流往來的序幕。關(guān)于葡萄牙人初來時的情景,薩摩藩的禪僧南浦文之在《火槍記》(1606年)中記載道:漂流而至的船只上乘坐有一百多人,其中有些人的容貌是迄今從未華夷世界秩序觀予以評析,以期對幕末日本對外認識的大體情況及特點做出較為全面、準確的描述。其次,選取幕末遣歐美使節(jié)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個例——福澤諭吉,對其對外認識發(fā)展變化的整體情況進行個案考察。再次,結(jié)合幕末開國思想的形成、演變情況,對日本幕末至明治初期的對外認識——明治維新的思想基礎(chǔ)進行剖析、闡釋。最后,梳理日本歷史上與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文化交流和外交關(guān)系的變遷過程,在此基礎(chǔ)上概括分析其對外認識的發(fā)展規(guī)律或邏輯。

編輯推薦

《近代日本的對外認識:以幕末遣歐美使節(jié)為中心》是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近代日本的對外認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應(yīng)該說,幕末日本對外的歷史研究考察,是日本走向近代化的一個重要的步驟,為日本盡快找到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道路進行了摸索和探尋,為日本近代化的飛速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跨時代性的非凡意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