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吳東海,王國春 頁數:637
內容概要
本書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風濕性疾病的特殊臨床診療技術,包括自身抗體的檢測、關節(jié)穿刺、滑液分析和常見風濕性疾病的影像學改變等。詳細地介紹了常用抗風濕藥物的臨床藥理及具體應用方法和原則。全面而系統(tǒng)闡述了各種風濕性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的具體方法及預后。本書內容豐富,資料新穎,具體實用,可供內科醫(yī)師風濕病學專業(yè)和非風濕病學專業(yè)人員以及相關學科如骨科醫(yī)師或放射可醫(yī)師參考之用。作者包括國內相應領域多位權威專家;該書反應了近年風濕病臨床診斷和治療的最新進展(包括近年新認識的一些風濕性疾病的種類);突出臨床實用性和指導性。全書80萬字,圖數100幅左右。
書籍目錄
第一篇 風濕病診斷技術 第一章 風濕病的實驗室檢查 第二章 關節(jié)穿刺及滑液分析 第三章 腦脊液分析 第四章 胸腔積液分析 第五章 關節(jié)檢查法 第六章 風濕病的骨關節(jié)影像學檢查第二篇 風濕病的常用藥物及其他治療方法 第七章 非甾體抗炎藥 第八章 緩解病情抗風濕藥 第九章 骨關節(jié)炎治療藥物 第十章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第十一章 抗痛風藥物 第十二章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第十三章 風濕病的生物治療 第十四章 血漿置換 第十五章 干細胞移植治療風濕病進展第三篇 風濕性疾病 第十六章 類風濕關節(jié)炎及其亞型 第十七章 脊柱關節(jié)炎 第十八章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 第十九章 干燥綜合征 第二十章 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第二十一章 抗磷脂抗體綜合征 第二十二章 硬皮病 第二十三章 特發(fā)性炎性肌病 第二十四章 血管炎 第二十五章 風濕熱 第二十六章 骨關節(jié)炎 第二十七章 晶體相關性關節(jié)病 第二十八章 骨質疏松癥 第二十九章 其他類型的風濕性疾病 第三十章 自身免疫性肝病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 風濕病診斷技術第一章 風濕病的實驗室檢查臨床指標在風濕病的診斷和治療中起很重要的作用,風濕病的各種診斷標準中無不含有臨床指標也說明了這一點。然而,實驗室檢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它在確立診斷、監(jiān)測病情、評估預后、探討發(fā)病機制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臨床上常常要考慮做哪些檢查。有一種傾向是“大撒網”,其好處是不會遺漏項目。但這樣做,會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還會使診斷重點不突出,甚至會延誤診斷。正確的方法應是詳細詢問病史、仔細進行體檢,在此基礎上經過分析綜合,確定應做何種項目。在解釋實驗結果時,——首先應考慮實驗方法的敏感性、特異性、方法本身的可靠性及實驗室之間的差異性。國內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連續(xù)3年進行了自身抗體的質量控制,參加單位分別為48家、50家和73家。抗核抗體的正確率分別為47%、85.4%和86.2%;抗DNA抗體的正確率分別為70%、81.8%和75.4%;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體的正確率分別為46%、36.9%和62.7%;抗線粒體抗體的正確率分別為95%、66.7%和100%;抗平滑肌抗體的正確率分別為40%、50%和61.1%。檢測的準確性雖然進步很快,但仍有很大改進空間,而且參與質量控制的單位相對較少,都是大醫(yī)院,以此推之,我國的整體檢測水平更有待提高。 ——其次,還要考慮臨床指標。如果一個病人抗核抗體陰性,但臨床癥狀符合紅斑狼瘡;另一個病人抗核抗體陽性,但無任何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臨床癥狀。醫(yī)師應對前者給予更多關注?!€應把與之相關的一組實驗結果放在一起考慮。如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factor,RF)陽性,則紅細胞沉降率(血沉,ESR)可能升高,也可能會有貧血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因為孤立的陽性結果值得懷疑。即使真是陽性,可能會有其他解釋,比如假陽性、其他疾病所致等。
編輯推薦
《臨床風濕病學》內容豐富,資料新穎,注重臨床,具體實用。主要供風濕病專業(yè)和內科醫(yī)師學習使用,也可供骨科和放射科醫(yī)師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