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名詞:張永和的作文本

出版時間:May 01, 2006  出版社:田園城市  作者:張永和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作為華人建築世界裡,最是觀瞻動見的張永和,藉著這本跨越二十餘年的文字書寫紀錄,讓我們有機會找到梳理他允文允武生涯過程時,一個重要眺看的平臺位置點?!瓘堄篮痛丝痰奈恢命c,有其隱性卻強大的重要性,他在本書中的陳述與宣示,都可能對未來中國的城市與建築,乃至於社會文化發(fā)展,開啟出他全面的影響。而張永和以寬廣的文化與社會性角度來思考建築,也同時讓我們可以再次透過微觀的建築,觀看到更大層次的宏觀現代性問題。──〈遊園不驚夢〉,阮慶岳
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系主任及教授的建築師張永和,為當刻中國火紅的新銳專業(yè)學者及建築教育家。本書收錄其1980年代至今陸續(xù)發(fā)表的三十餘篇文章,全書依文章撰寫時間先後作編輯,架出讀者得以循序捲軸閱讀的縱深可能,也隱約描繪出作者的思考與關注點,隨著時空變異轉化的拓痕與輪廓。同時這些充滿個人意趣的文章即使脫離了建築的線索,仍能提供讀者閱讀上的愉悅。在建築初始的概念設計中,文本構成了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所以這些文章也占了本書最主要比重;其他文章則包括對某些建築學問題的討論,如空間、城市等。

作者簡介

九○年代曾任教於美國保爾州立大學、密西根大學、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等建築系所,1999年於北京大學成立了建築學研究中心並擔任主任教授,後並因其豐富之教學經驗,以四十歲資歷獲聘擔任2002 -2003年哈佛大學設計研究學院丹下健三建築講座教席教授,成為歷年來最年輕的亞裔建築師。2004年更獲聘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系主任及教授。
除學術領域專業(yè)研究外,他同時主持「非常建築」,積極投入建築領域,將研究學理應用於實際專業(yè)領域,完成眾多創(chuàng)新之建築設計作品,其建築設計曾在一系列國際建築設計競賽中獲獎,成為中國大陸及當代國際備受矚目與肯定之新生代中國建築師。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建築名詞:張永和的作文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6條)

 
 

  •     趁著還記得這書上寫了啥,說下自己的感受吧。
      
      對豆?jié){叔原來并不熟悉,見過二分宅,還有好像是做過的一個車展留下了些印象。然后記得好像曾經匆匆瞥過的簡介中,此人活躍于美國的印象讓我在讀此書的最開始,并沒對作者的哲學觀和文化觀有多大期待。前有多篇短文寫的是在美國的故事。訪問匡溪學院等包括自己在MIT教書的經歷和引發(fā)的思考。
      隨著本書的深入,讓我看到了豆?jié){叔不一樣的空間認識。(并不完全西化)也引發(fā)了我對此人的興趣,原來年輕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是在中國度過的,北京人,東南大學畢業(yè)后留美攻讀碩士。
      此書名為作文本,與大部分空間論的結構無異,無數據,以自我感受為中心開展,拋擲出各種思考,質疑,迷惑。時間軸大概從大叔研究生畢業(yè)后開始到2006年左右?;旧献x過的日本空間論的書(除論文集外)都是這個形式。
      
      既然名為作文本,可想而知文字比重。較為有趣的是大叔以文字的角度切入去分析建筑。多次以文學著作及電影中提供的場景來揣摩建筑空間。如《后窗》中對于空間已經立面的描述,《巴黎圣母院》作者對于中世紀建筑的態(tài)度等。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fā)便是讓我認識到了空間能從別的途徑中被感知和學習,而空間的表達和學習也決計不停留在圖面這一種手段上。
      
      在我們從事設計的過程中,我總是想以精準和簡練的方式去經濟地傳達我們要表達的的東西。(尺度,材料,空間秩序,場景感)卻不知道什么樣的方式是精煉的,似乎很難以一種表達方式讓對方認識到你的設計意圖。同時我也有如此的顧慮那就是,我們認為最精確的表達它一定是精確嗎?
      
      但似乎有時候表達又可以變得極其簡單和傳神。
      
      我從小不愛讀書,但我爸酷愛文學的情節(jié)讓我的成長必定要與教科書以外我不懂的那些詩歌多少產生些交集。
      其中李白的《夜宿山寺》因朗朗上口讓我一直記憶猶新,
      如此下里巴人的詩,我當時也從未咀嚼過其中的意思,只是將其當作任務背誦下來,直到看此書時讓我聯想到它所表達的尺度感和場景感。
      詩的開頭從以計量單位表達,百尺的概念。
      但尺這個概念在每個時代是有出入的唐朝時的單位大概一尺是在30米左右。
      百尺的概念也很模糊具體是多少,李大詩人不曾交代且按照100尺來估計。
      那就是3000多米,很明顯李大詩人的尺度感不太準確,把高度夸大過了。
      后句手可摘星辰。以視覺和心理距離再次描寫了建筑的高。
      讀到這邊的時候,我對這個樓具體有多少高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形象。
      后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再以次以物理距離渲染并強調了樓的高度。
      短短的4句話里,高的這個概念不僅很好的傳達給了讀者,更是把場景感和時間感表達的惟妙惟肖。
      關鍵詞——夜,高,靜,冷,孤獨,興奮。
      
      作文本一書中多次提到文字對于尺度,材料,燈光的描寫所產生空間遐想。我個人認為那可能是個比效果圖更為生動更加能讓人容易理解的表達手段。
      常常我們在表達中,會無限將一樣東西具體化,假設這塊地方用來飲茶,我們就會具體到把喝茶的人以至于茶杯的造型都一齊表達出來。而場所這個東西恰恰是個不需要用具體事件和場景去鎖定他的一樣東西。每個人所體驗場景的經驗是不同的,所對場景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一味的去限定場所的意義就意為著限定場景的可能性。也因此會削弱空間的各種特殊魅力。
      但恰恰在設計課程中,我們面對的是跟我們具備同樣切入點的建筑學老師。他們一定會刨根問底問你這里是干什么的,如果你只是在一個場景中簡單的用文字說明顯然他們不會接受。然后我們配于家具,植物,等一切能產生場具體場景感的東西。然后質疑聲又呼之欲出,放幾個這個會真的被利用么,它對交流一定會積極么。這就限定了我們對于一樣東西的描寫往往會走入一個基調,一種時間感。而空間所賦予人的行動提示也應遠遠超越于此。
      
      豆?jié){大叔在此文中也曾波及到,國畫和西方畫對于透視的表達是不同的,因此所體現出來的場景感以及尺度感也是不同的。這其中不存在誰表達的更好或更準確的問題。
      
      大叔還提到了困惑我多年的問題,那就是建筑學教育的問題。什么樣的建筑學教育是有效或者實際的,這個反映在各種院校之中,其他國家我不太了解,但就中國和日本來說其教育方法非常相似,無論是牛逼閃閃的清華,同濟,還是野雞大學,其大概路數就是由單體住宅切入,規(guī)模上不斷擴大,從私建到共建讓學生全部都熟悉一遍,無論是思考方式還是技術規(guī)范。
      可這里面存在這的一個疑惑那就是,為什么將其順序反置是不行的。我想可能是因為在做類似于劇場、圖書館之類的時候牽涉到更多規(guī)范上以及結構上的問題所以相對學生來說以住宅入手最為容易。但這就同時給學生帶來了規(guī)模小的建筑一定比規(guī)模大的建筑好做的錯誤印象,而將建筑的難點一味的集中于構造,規(guī)范,流線等基本問題上。當然各種優(yōu)秀建筑院校的學生在這方面一定被培養(yǎng)的非常扎實,可以說即戰(zhàn)力一流。但同時也限定了對建筑設計更加深入的思考,以及誤解建筑的難點往往是偏向于工程的。
      其次,大叔戳中了全國建筑教育的痛點,建筑系學生建造無能這一點。大叔提出美術與建筑并無密切聯系,要說有聯系也是與藝術有一定聯系,而藝術級別卻是在建筑之上的。而大多建筑系學生在大一大二時必須接受各種美術方面的訓練。培養(yǎng)對于單純建筑造型的審美能力。而不能從更多的角度去觀察建筑的美。(空間,材料,秩序)大叔提出應今早培養(yǎng)建筑學生對于材料的識別性,養(yǎng)成學生多方面觀察建筑的眼光。而不是將建筑物視作藝術品。
      這美術與建筑的關系這一話題上也已是老生常談,或許除了我們看上去“品相好”“有意思”“有趣味”的建筑以外,硬性的評價建筑設計的標準是不存在的,所以當告之他人是從事建筑學專業(yè)的時候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肯定很會畫畫。而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探討的。
      
      
      其中很多篇文章都特別有意思,很能引發(fā)人思考,暫時就寫到這兒。稍后補上筆記。
  •     《作文本》并不是張永和先生在同一時期的寫作集成,而是收錄了他從美國讀書開始二十多年來的零散文字。按照時間的順序集結在這本書內。
      
      書中記錄了張永和先生讀研究生時期的設計體會,美國游記,在美國做教師時候的教學方法以及在國內的建筑實踐和建筑觀察等。這本小書展現了張不同時期的思考,是其建筑生涯的真實記錄。
      
      所以不管是學生,教師,還是實踐者都能從書中找到對于自己的啟示。尤其是在最后張永和總結出的當代中國的建筑實踐態(tài)度對于我們更有啟迪意義。
  •     當年在泉城的小書店里看到這本書的時候,還遠沒考慮專業(yè)的問題。等到后來我很想讀它的時候,那書早已尋遍泉城無覓處了。
      
      于是,開學打開OPAC第一件事就是搜索這本書的序列號和存放位置。結果是沒有。我傷心了好一陣子。
      
      后來去了資料室,還好那里是有的,只是距離遠,半周要還我又不太有時間保證看完就沒有借。
      
      最后竟是被8個學分的那個核心課整得精神相當崩潰,無論是人品還是品味我都很是無語,最終還是去借了這本書。那時候我手頭有已經被人預約了的《空間與建筑師》,有空間限定的大作業(yè),可是我居然快快地把這本書看完了。
      
      第一,這說明這本書有意思。第二,這說明我認為我們的基礎課程很失敗。
      
      首先是做了兩個豆列。這兩個豆列足以說明一個真正的建筑師應當是跨界人士,擁有多種多樣的興趣點,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追求著自身對意義的領會,這樣,無論是一個建筑,還是建筑師所做的一篇短文,都能夠做到“有意思第一”。雖然我看過的條目只是其中一部分,可是已經足以感受到建筑師在思想上的存在了。
      
      書中涉及的書籍,建筑與文學:http://book.douban.com/doulist/821126/
      書中涉及的電影,建筑與電影: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821158/
      
      
      我認為無論是從業(yè)者還是學生,熱情都是最重要的。這份熱情不應該來源于可觀的收入或者超高的積點,而是對“人”、“生活”這種基本概念的人文關懷。而這也是現在經濟危機后全球建筑最熱的基地中國所最缺乏的。
      
      即使是不切實際又怎樣呢?如果連年輕人都不可以擁有夢想的話,人要怎么樣進步呢?
      
      所以我們看到非常工作室的許多設計,出發(fā)點也許是與建筑毫不相關的但是絕不空洞的概念,比如自行車,交點透視法,小說邏輯,哲學概念,。最終它的結果要符合使用的秩序,而不是保守刻板的所謂的形式美的金科玉律。我起初很驚訝,書的前半部分,寫于上世紀80但是依然有人年代,可是有些概念現在看起來依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好的建筑設計應當是具有前瞻性的,雖然這可能以失去中標的可能為代價。
      
      我覺得這是公正的。沒有業(yè)主,沒有巨額的材料支出,沒有對個人生計問題的擔憂,付出的代價只不過是低一點的積點和自己的精力以及略帶懊喪的心情而已,卻可以創(chuàng)造出不一樣的東西,眼看著各種不同的方法與材料相融合,讓不能一點點接近可能,不斷突破舊有的自己,這難道不是很“賺”很“值”嗎?——這就是我的設基作業(yè)略帶悲劇的原因和目的。
      
      書的內容,我目前還沒有能力評價。希望感興趣的人,無論是否是專業(yè)在此,都去看看本書,和豆列中的相關項目,相信你的心中就會有一本厚厚的你自己的《作文本》了,像內容最豐富的速寫本一樣寫滿奇思妙想資料索引etc。
      
      
  •     能買到這本書也是機緣巧合。
      在《人物》中看過一期張永和的訪談,覺得這個人很有趣,知道他有本書叫《作文本》。世界設計大會時,在央美的展廳翻看了幾頁,之后一直尋找,但是網上一直缺貨。
      四月去上海考察,慕名去了趟渡口書店,真是超級小。但是書選的很貼心,也有養(yǎng)眼的店小妹。問店小妹是否有《作文本》,店小妹說抱歉。
      心想‘賊不走空’,總要帶點什么回去,于是有一句沒一句的和店小妹聊。
      
      在這個大城小店中的我,可以想像當時的表情肯定是內斂且摟不住的猥褻。店小妹趕緊拿出其他的張永和的書,來為自己擺脫困境。很巧正是我需要的。只不過是繁體版而已。書籍的紙張散發(fā)著木香而不是墨香,很奇妙。
      
      此書開篇《自行車的故事》和后面關于建筑教育的文章寫得相當耐看。最后還要提一下,印刷和裝幀很棒。
  •     對于建筑門外漢來說真的只能看個熱鬧了,理性思維太過于濃重以致連文科出身的我連知識都不能說有所增長。
      驚詫于作者的文學功底,恐怕能有所發(fā)言權的,也就是唯一看懂點的就是文學與建筑這篇了,偉大如莎士比亞、艾科、卡爾維諾,都在思考著實踐著文學與建筑的關系,建筑,隱含了人類的思維智慧,竟然也隱喻著人的靈魂與精髓,建筑是事件的發(fā)生地,也促進事件向著建筑的內延發(fā)展。生存與毀滅,并不僅僅是人類的話題。
      深有所思!
  •     -----------我是寫給我自己看的,看不懂我文章的不要發(fā)言----
      在 作文本 里有個有趣的理論,住120平的人更容易住在房間里。住在40平的人更容易住在城市里。
      
      40平的房間功能可能就是只有一張床。SO, OWNER就把大部分的時間都可以分布在OFFICE, CAFE,SQUARE,MALL, CINEMA.
      
      為什么會有24小時書店或者餐廳或者INTERCAFE?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在HK,TOKYO,這樣的高密度的城市里,夜晚的人非常多,不夜城。然后OWNER回家后就只是SHOWER AND SLEEP。
      
      而在美國,或者在澳洲(本來人就少),就不太可能在下班后看到什么人。。。
      
      而事實上就是這樣的。雖然我沒有去過美國。。。不過只是暫時的。
      
      
      似乎可以在晚間觀察當地人的數量就可以判斷房間的大小?
      
      我是個小房間。所以我更喜歡外面這個大房間。
      -----------------------------------
      其他的,
      1.7/11. 我一直以為7ELEVEN是24HOURSOPEN的意思。但是書里面給了新的解釋。
      
      2.文學和建筑的關系。其中有個部分講述了1種寫作方法。就如同用鏡頭說話一樣。
      
      3.建筑師的良心。這個很短,可以寫。一個FARMER要求一個建筑師幫他修建一個HOUSE在FARM旁,周1-5住里面,周末回家。最后建筑師反復思考后建議FARMER買一輛車就INSTEAD OF BUILDING A HOUSE.顯然這個建筑師是一個人品沒有問題的善良人。張也比較欣賞這樣的人。
      
      4.3宅1生的逆觀點。雖然這個觀點是好且有趣的,但是我頂討厭他衣服的價格的。
      
      顯然,張老師是個涉獵很廣的建筑師。估計和長久不看電視有關?;蛘咚苊?。
      
      
      
      
      
      
      
      
      ------------------------attached-------- i am sorry-----
      
      city of desire (not sex city)
      
      zhang wrote: 集強大的建設力與破壞力于1身的新興市場經濟創(chuàng)造了1個文化斷層,從而引發(fā)了1場文化大轉型。
      
      培養(yǎng)了新型的新型業(yè)主。
      
      “這些業(yè)主年輕,樂觀,思想開放,沒有偏見,在經濟成功的刺激下干勁充沛野心勃發(fā)。但同時在意識形態(tài)上,在審美上處于混亂狀態(tài)”。(AESTHETICALLY CONFUSED)
      
      他們要去消費世界之最,至少是世界名牌。
      
      ----------------------------------
      
      然后我在書上寫了 狂笑ING。。。
      
      他學到:從美國回到中國后(他恐怕也調整自己了很久)
      
      FOR ME,把建筑2個字換成 工作,,或者就是教育--
      
      既對社會和文化負責同時堅持建筑理念是可能的,但身心都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因此,只是從年輕時代開始的使命。也需要終身來實踐。
      
      作為年輕的建筑師(4 ME,教育工作者),他有野心活力創(chuàng)意,夢想,多少有理想主義,容易激動,緊張又焦慮,同時又很可能沒有自己的工程甚至沒有工作。。(待業(yè)是好是壞呢)然而,這是向現實--每個人身邊的現實---學習的最好時刻。
      
      
      
      我是一刻不停地想踩剎車。
  •     看了有兩年了吧,算是這幾年看的書里印象比較深刻,覺得有看頭的書,作者讀空間的把握力度讓我著迷,不多說了,有空去看吧,不管是想建筑的還是不學的,每個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最需要閱讀。
  •     張永和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今年去他的工作室談一個項目的合作,他人在美國,他的主任設計師接待我,整個感覺應該也是他的做派,外表態(tài)度溫和內心想法堅毅,我們圍坐在乒乓球案子改造的會議桌邊看他的作品,陽光從破舊的紗門投射過來,幾間小平房形成的工作室,安靜,平和,就像他的《作文本》。這里面的文字都十分安靜,但你可以透過這些文字看出一種對觀點堅持和執(zhí)著的堅毅,這也印證了我的觀點:那些內心強大的家伙,通常會以溫和示人。而建筑師大多很白癡,請原諒我這么說,但真的如此,大多只不過是畫圖員而已,真正有想法的很少,造成這結果的是教育,我們的教育體系,容易出白癡。
  •     文學、電影和建筑之間,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解決建筑的問題,往往答案在建筑之外。作者在思考建筑時,選擇電影或文學的視角來切入,想必也是這樣一種緣故吧。
      反過來,我們通過閱讀建筑,也常常獲得超出于建筑之外的收獲,引發(fā)我們向著更廣闊的空間探尋。
      《作文本》是我特別喜歡的一本書,喜歡作者平實的語言,也簡短明了地傳達出他對建筑和空間以及人的思考,思想著實清晰深刻.
  •     說真的,買這本書純粹是因爲它的封面設計很吸引。看來這跟作者本身或者書本身扯不上多大的關係。
      買回來后,閲讀了一些篇章后,第一感覺是:完全看不懂。畢竟我不是建築係的學生,而作者又剛好是建築師。第一本書,當然我是不會看得懂的。我一點背景材料都沒有,閲讀就是爲了閲讀。看著看著就覺得想睡覺,就覺得很boring。
  •     《作文本》是張永和累積了二十多年的零散作文,時間跨度之大、范圍之廣讓我真的很難說出對整書有怎樣的印象,只好說說啟發(fā)最大的題目了。
      
      作為一個學工程出身的人,我的本職其實就是做好一個“工匠”。根據國標規(guī)范,行業(yè)慣例和潛規(guī)則(說潛規(guī)則,就是有時候大家都覺得這么畫是有問題的或者都說不出這么做有什么道理,可就是行業(yè)里有這么做的傳統,所以大家還是要繼續(xù)把它做下去),手冊上的指示,像一臺機器一般地制出設計圖和施工圖。不論是做課程設計還是在之后工作中,都有一種糾纏在數不盡細節(jié)中的無奈以及似乎無法把握所學事物本質的無力感。我比較接受系統性的知識和理論體系,有邏輯性的東西容易理解而且也放心??墒钦f句老實話,這四年的學習并沒讓我有對這些工程問題有一個理論層面的認識。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恐怕還是無休止地改動施工圖,以及一種無時無刻存于心中的“這么死板的問題我都無法駕馭”的觀念。
      而同時,我又對建筑系,對那些大一就開設的美術類必修課有種強烈的憧憬,好像那些但凡與藝術沾邊的專業(yè)都比我們高出幾個檔次。
      
      而在張永和談及建筑,甚至建筑的教學時,經??吹剿麑τ趶姆课莸浇ㄖ醋韵露系乃季S的重視。他的“雙向”建筑教學的一向就是:“在基本的材料、建造、使用的規(guī)律與邏輯中發(fā)現并歸納建筑的思維方式和形式語言。在這里,建筑師是能思想的工匠……”而且他還提到“美術建筑實際上將建筑師定義為畫建筑圖的繪圖員/美術家,而不是蓋房子的工匠/建造家。導致一些建筑系學生乃至建筑師潛意識里認為藝術家更優(yōu)越,鄙視工程師,對建造缺乏興趣。”“它(建筑與美術)和建筑與科學或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并無不同。因此,這個關系更可能是建立在思想方法的層面上,而不僅僅是在審美標準、審美趣味或技能上。”
      
      看到這些其實我滿感慨。我們平時接觸很多的用觀念指導設計的思維,自上而下的“形而上”過程,好像不論研究還是事物的管理都要按照這種規(guī)律。而這只是“雙向”教學的一向。原來自下而上的“形”也是如此之重要,它應該和“形而上”是平等的。
      張永和對建筑學的描述很像哲學。即做一個方案之前總是先探索一件物體或一個空間的本質是什么。設計到底是創(chuàng)作、表現,還是研究、發(fā)現?對現實中的城市建筑的態(tài)度總是批判性的。
      這本談建筑學的書不是平時經常能看到的一些建筑學優(yōu)美的圖冊。整本書除了封面包裹著一張說明性的圖紙,以及目錄之前的圖畫版?zhèn)商叫≌f,就再沒有一張圖了。
      
      我想這本書不僅給了我另一個角度看工程,看看了解材料、建造與技術的重要性,讓我覺得我自己先得“看得起”自己所學的專業(yè)。還提醒我這些具體操作中瑣碎的問題是可以歸納出一些思維方式和形式語言的。系統性也許不是不存在,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去發(fā)現。
  •     平淡建筑,在細微中感覺空間,生活建筑,在人本中思索行為...總感覺那是一種仰望的境界,探討的寓意,平等,又滿含智慧...看完后有再品一次的欲望....
      
  •     領軍人物的作文本
      
      
      作文本里面的文章,有些斷斷續(xù)續(xù)讀過,依稀有些印象,不深。書本身是個集合————設計說明,隨筆,當然也有些純議論性質的好文章,褒貶現狀,這一類寫的比較入骨。只是這一類文章不多。
      
      張老師給自己的這本集子定義為作文本,有些隨筆,的確就象成年人作文一樣。中國建筑師,幾乎都是從理科學院畢業(yè),在學院受到的教育,也是工程多于人文,(或者說,學校教育部分的工程和文科教育在分量上是平齊的,只是老師們更善于教導工程類的學科,受對于文科本身的積累和其它所限,并不擅長傳授此類)因此結果是,大部分的建筑師,并不擅長于糾纏文字,就算能把設計說明寫的通順而不矯情的,也不多見。張老師的這本書,句式簡單,結構清晰,邏輯明朗。這些特點,也很符合一個作者的身份身份————一個擅長于邏輯推理的建筑師。
      
      按照我給文章分的類別來說:
      設計說明
      比如《書房————建筑師會所》《垂直玻璃宅》等,這些設計說明之所以有較強的可讀之處,最簡單的原因是因為里面有清晰的分析————在設計說明里面,這一點較為罕見,更多的說明我更愿意把它理解為對甲方的忽悠,辭藻華麗內容空洞?!蹲魑谋尽防锩孢@類文章,通常都是從對已存在的平?,F象出發(fā),然后引出作者的思考,進而引出一個新的東西。不過按照理想的情況,寫出通順的設計說明也是建筑師能做到的。
      
      隨筆
      《泰山和克里斯托的啟示》《煙斗————概念性物體》等。這一類文章張寫的比較順手,因此數量在本子里面也比較多。同上,大多數的文章出發(fā)點都是生活中的細節(jié),然后組織發(fā)展,上升到設計的高度再加以評論。所有人都在生活但并不不是每個人都這么敏感。每天都有蘋果因為這個或者那個原因砸在人的腦袋上面,但并不是每個蘋果都可以砸出一個定理來。張顯然就是那種一砸就可以出定理的人。這點很讓同行值得學習。記得幾年前看丹凱利的作品集,里面丹凱利說設計和生活的親密關系。張的文章也是一再強調這一點。只是這些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好懂,畢竟經歷差異大,讀起來有些會覺得張?zhí)^于敏感了,什么都可以拿出來分析。大自然本身就是這么平靜和諧,就讓其和諧平靜去好了。
      
      議論
      這是這個本子里面最值得細讀的文章?!端暮贰蛾P于建筑教育》等。“當前的建筑教育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問題”,這個句子是《關于建筑教育》的第一段。文章的開頭就這么一句話,亮堂堂的擺在那個地方。讓人很敬畏的佩服張的底氣。老師該讀這些文章,這樣可以聽見一些真實的聲音以修改自己的工作方向。學生該讀這些文章,這樣可以明白自己到底走在一條怎樣的路上,不被自己那些小情趣迷失了方向。雖然一直也有老師學生在說這方面的事情,但是更多的說話因為作者的底氣不足顯得不夠讓人信服。
      
      上了半年班才看這本書,稍顯晚了,但是還好的是,還是看了。
      
  •     當初買作文本是因為可愛的畫和CUTE的COVER,心想作者應該是很有童真且靈動的人。最近在ZING雜志上看了很張先生聊建筑,都沒有意識到是這個張先生。而看了他的言論和作品后覺得很樸素且人文。
      這個人的心是放開的。最后一頁簡單介紹了張先生是WHO.才想起哦。是這個張先生亞。
  •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這話聽上去有點兒殘酷,尤其是對讀書人來說;然而,卻是無法顛覆的事實,這又讓人無奈。這有點兒像站在地球上觀望宇宙,即便是借助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你又能看到多少呢?但讀書人如我等卻是賤材,雖然知道這事兒永遠無法圓滿,但總是樂此不疲,一面感嘆著“知也無涯”,一面私下里總是想著能多知道一點兒算一點兒。我常對自己的部下說,做編輯的,要當雜貨鋪,要盡可能知道的多一點,就算成不了看門道的內行,能看看熱鬧也好,——起碼要做個“知道分子”。
      
      于是,我的書單就無所不包了,譬如剛剛讀完的張永和的《作文本》。讀這本書,有三個理由,——其一,名頭兒響名字熟;其二,好友 阿木 的推薦;其三,喜歡這個人的建筑設計。
      
      張永和是個建筑師,而且出身于世家,——他的父親張開濟先生設計了天安門觀禮臺、革命歷史博物館、釣魚臺國賓館這樣的著名建筑,但是,父子倆的設計觀念卻完全不同,——這一點,去長城腳下看看“公社”里張永和設計的那座“土宅”就知道了。
      
      《作文本》是本什么書,其實很難歸類,但里面談論的基本上和建筑有關。之所以說它難以歸類,實際上指的是它的文體,這里面有隨筆、書信,還有類似筆記的東西;按照敦促張永和出這本書的史建先生的看法,“這本張永和的隨筆集應該是‘前無古人’的‘元文本’”,而且這些文字是即便“脫離了建筑的線索也能提供閱讀愉悅的”。
      
      的確如此。這本書里的文字,都是張永和作為一個建筑師對于建筑的相關思考,例如空間、材料、環(huán)境、建筑理念、都市化問題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說,《作文本》不是為大眾準備的,而是一個建筑師的個人思考,無論從認知方式還是論述方法上說,都是如此。張永和在本書的序中向讀者致歉,說這些文字“可能即便對于建筑專業(yè)的讀者來說也難免莫名其妙”,就是這個意思。 但是,在我看來,這些文本,雖然很個人化,但同時其涉及的內容又不僅僅是個人的,——畢竟,建筑是一件公共的事情,所以,即便我是一個建筑學的外行,仍然看得很熱鬧,因為從中我可以看出一個建筑師認真的思考,而且我大致得知,如果把一座城市或者一所房子交給張永和,我們可以得到什么。
      
      這本書其實寫得很有意思,雖然寫的是建筑的事兒,但是文筆很干凈很白話,甚至很文學,讀來讓人感到興味頗濃。抄兩段:
       ——羅德尼住在下城。下城,市中心,是個難得見到人影的地方。如果白天尚能見到幾個上班的人出沒,晚上就是想撞上個鬼也不容易。(《策劃家居》)
       ——我是在一個水平城市中長大的,從空中看,這座城市像是一個向天際展開的坡屋頂的海洋。打破這灰色瓦浪的只是院落中飄出的蔥蘢的綠色以及城中城輝煌的金色,也有若干不同形式的塔企圖反抗這宏大、統一的建筑蔓延,但只能被其所吞沒。(《物體城市》)
      
      說白了,這是一本很好玩的書,在建筑學和文學之間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讀起來不僅不枯燥乏味,而且會引得人一讀再讀,——你不僅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未知的知識,而且可以從作者獨特的視角中得到一些認識論層面上的啟發(fā),例如怎樣從建筑的角度去看希區(qū)柯克的《后窗》或者圣??颂K佩里的《小王子》,甚至羅伯-格里葉的《嫉妒》。
      
      正如張永和自己在那篇題為《寫作文》的序言中所說,“建筑,蓋房,設計結構,搭接材料,建造空間;寫作,排字,建立框架,組織詞句,制作文本”,實際上這說明建筑和文學有共通之處。于是,這個看似名詞的書名《作文本》,更進一步地變成了一個動賓詞組,又有了另外一個更為深層的含義,亦即“制作文本”。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我這樣一個看熱鬧的外行看來,讀罷此書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形式是思想的顯現方式,形式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夠清晰明白、通俗易懂地表達思想,選擇什么樣的表達形式,真的是可以隨心所欲。
      
      另外的一個結論是,假如我要蓋房子或者造園子,一定會請張永和來做建筑師,當然,前提是我要請得起,或者我真的可以自己買地蓋房或者造園。一笑。
      
  •     作家不僅創(chuàng)作文本,也創(chuàng)作建筑。好的作家未必都是好的建筑師,但留心建筑的作家往往都是大師??ǚ蚩?、喬伊斯、普魯斯特、三島由紀夫、雨果、曹雪芹??柧S諾關心隱身城市,艾柯擅長利用建筑學彌補他趣味上天賦上的不足,二者在此處皆小勝對建筑不甚敏感的同類作家。伍迪艾倫讓人物走進杜尚的畫中亂打一氣,將“無邏輯的理性主義”展示地輕而易舉。在童話中,這種狀況最不值大驚小怪,我們稱之為“愛麗絲夢游奇境”。
      
      我們稱之為“夢”的,就是這樣一種現實。
      
  •     2005年敲的文字
      ————————————————————
      
      近日慕名買了一本張永和的《作文本》,睡前醒后讀之,甚歡。
      張永和是我最為喜歡的建筑師,他與另一個建筑師提出的"基本建筑"對我影響比較大。那時我還在學校,好像是大三,某天逃課跑去三聯書店看書,翻到某本雜志,正好有張的文章,說到他們的建筑理念,大意是基本建筑并不等于極簡主義的建筑,極簡主義是一種裝飾的,追求形式上的簡潔,其與人的關系是繁復的、修飾的,忽略了建造--基本建筑主要是指建造的基本。建筑不是造型藝術,沒有審美,只是"造房子"而已。當時我還喜歡著艾未未,喜歡他為自己造的房子,喜歡他所說的"反設計"的立場。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思索自己的專業(yè)--服裝設計。與建筑一樣,服裝也是一種與人發(fā)生關系的人造物,在某種意義上,服裝與建筑探討的是同一個問題:如何用"物"來塑造"人"?只不過服裝的空間與建筑的空間有所不同而已。張是國內罕見得具有獨立思考深度的建筑師,而在服裝界很難遇到這種人。也許這與服裝的時效性相關,急速的變化與快速的工作節(jié)奏使服裝設計師普遍浮躁,在建筑界看來,是一群"趨炎附勢"的人。但是,其中也不缺乏具有獨立思考的人,比如Hussein Chalayan, Rei Kawakubo,Yohji Yamamoto(最近他在巴黎舉行了一個名為just the clothing的展覽)等,而國內,我想來想去,可能王一楊、張達也有這方面的思考吧!
      張永和是一個可以稱為"大師"級的人物,由于出生于建筑世家,本身具有理性思考的天性,留學美國的背景,加上對文學、電影、藝術、哲學等方面的"感性"的興趣,使其作品獨具魅力(比如席舒書屋的自行車書架、長城公社里的夯土屋),重要的是,他自始至終都貫穿了對中國性的追求,堅持以批判的立場參與到當下中國的建設里面來。
      讓我饒有興味的是他對偵探小說的興趣--他所主持的"非常建筑"到處可以看到偵探元素,電影《后窗》中的窺視結構,自行車,他甚至深深迷戀福柯對馬格利特的《煙斗》的解讀……
      這些在《作文本》里都一一呈現,他的行文風格非常簡潔,就幾個字、詞,或者簡單的一句話,就成立一個段落,在另起一行。幾乎每個詞語都暗含了邏輯結構--字面的意思到了,更重要的意思不用寫出來,讀者自然會思考到。《書城》的評論是"一種理性的冷漠"。
      每次看到他討論文學與建筑、過程思想等一些思考痕跡時,我就忍不住地想把"建筑"一詞換成"服裝"一詞。以前買過一本羅蘭·巴特的《流行體系》,也是從語義學的角度分析時尚雜志的語言與時尚之間的關系,不知是翻譯的問題還是論題本身的深度,我堅持讀了幾頁,就在也進行不下去了,就更不用談從中獲取服裝表義系統的認知了。而張的文章很好讀,一點都不晦澀--不像他的一個同事出的一本《極少主義》,極為難讀,根本不像中文,但還好,我零零碎碎地看了一些,至少獲得一些思辨的感覺。
      說實在話,讀這些書是有目的的,用張永和的話說就是"讀書的功利性",即讀著讀著就不免聯想起自己的問題:假如是我呢?服裝難道不是也像自行車一樣承載了太多的社會功能嗎?現代的成衣工業(yè)體系下,服裝的意義是什么?難道就是時尚?在"人"的塑造中,服裝的侵入到底達到了一種什么樣的程度?電腦網絡對于人類思維的重塑是不是也跟服裝對人的塑造一樣?……總之,我喜歡能從張永和對建筑的關注里尋找到一些思考的線索、啟發(fā)。
      
      
      他的網站:http://fcjz.com/
      
  •     張永和長的慈眉善目,說話也是談笑風生,不過從他的書里嫩感覺出他強大的、令人望而卻步的心靈,他對建筑、文學、電影的執(zhí)著無不體現...書中雜七雜八,是很多零散的想法拼湊在一起的,跳躍性很強,當然這類書有她獨特的魅力——持久的啟發(fā)性
  •     【讀品·城市】建筑師的思想錄
      
      這本談建筑的書,如果你把它當作哲學書來讀,也許更合適。這么說,實際上是假定談建筑的書與哲學書應當有所區(qū)分。對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這個假定的確是存在的。建筑究竟應該怎么談?我(們)未必清楚,不過,張永和還是使我(們)產生了疑惑:竟然這樣談建筑,可以嗎?不可以嗎?
      
      顯然,張永和了解這種疑惑,要不,他不會把自己的工作室叫做“非常建筑”。在漢語中,“非常”這個詞值得玩味,它的字面意思是“不同尋常”,有一部電影,中譯作“非常嫌疑犯”(The Usual Suspects),跟原片名完全相反,但與內容卻十分貼切,是很好的意譯。“非?!钡牧硪粋€習慣用法則是作程度副詞,相當于“很”、“十分”。這樣,“非?!钡那耙粋€意思是表示與usual相反,也就是unusual;而后一個意思則是表示比usual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就是more than usual。這是漢語多義或模糊的又一個例子。
      
      回到“非常建筑”這個話題,我們既可以把它理解為unusual architecture,也可以把它理解為very architecture。前一種理解,可以說是站在一種外在的立場;后一種理解,也許更符合張永和自己的立場。事實上,“非常建筑工作室”的作品集出版,他把書名先后取為“非常建筑”(1996)和“平常建筑”(2002)。
      
      從非常建筑到平常建筑乃至基本建筑,不能不說其中有深意存焉。張永和后來更多用“平常建筑”以及“基本建筑”這些提法,這是基于他對建筑本質越來越趨于刪繁就簡的理解:建筑實踐意味著面臨如何理解、限定、設計、研究建筑等等問題,而如果把建筑動詞化,這些問題即可簡化為“如何建筑?”(如何蓋房子?)。
      
      全書由長短不一的三十多篇文字構成,短的幾百字,最長的也不過萬把字,即使是長文,相信讀者也不會把它混同于那些發(fā)表在Journal上的論文,我想,這自然是因為作者采用了一種格言或斷片式的寫作方式,簡潔、跳躍、質地密集,令人想起維特根斯坦的那些著名的哲學筆記。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多年:1982—2004。作者的身份從加州伯克利分校建筑系的研究生到北京大學建筑學教授。而風格(語言以及思維傾向)似乎從一開始就確立了,將最早的《自行車(的故事)》與最晚的《我的紅樓夢,或三考》做一比較,如果不看寫作日期,你想不到這中間隔了二十二年。這似乎又一次應證了我的一個觀念:人的重要品質在二十幾歲就已形成,之后的學習與經歷作用甚微。
      作為一名教師,張永和有機會把自己對建筑的獨特理解灌輸給學生,因此,從他有關建筑教育的論述——主要是《四函》與《關于建筑教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建筑理念。
      
      《四函》寫于1985年,時作者在美國印地安納州的保爾州立大學建筑系教大學二年級的設計課,這四封信所錄的是他寫給學生的設計任務書。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些任務書沒有向學生布置什么技術性指標,而是引導學生對建筑基本概念進行反思。第一封信——練習,要求學生研究生活事件與人造環(huán)境之間的微妙關系,特別提醒學生重視細節(jié)。第二封信——過程,告訴學生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并傳授給他們一個經驗,那就是:在練習時堅持做筆記,把所有的思考和想法都記錄下來。事實上,張永和自己就是這樣做的,收在本書中的很多篇文字就是他的思考素描。有關過程的思想,后來他有進一步的發(fā)揮,參見寫于1988年的《過程思想》。第三封信——舞臺,教導學生建筑不過是提供我們行為發(fā)生的一個背景或舞臺,設計必須為人的活動服務。第四封信——經歷,這封信是這門課的總結,鼓勵學生向自己的經理學習,并提供給學生三件工具:一是寫作,給所設計的方案加上一段不相干的故事或劇情;二是把一個局部或一個細節(jié)作為設計的起點;三是繪圖必須具體,要十分注意細節(jié)。通過這門課,張永和旨在卸下學生的思想包袱,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對建筑及其設計的理解。
      
      《關于建筑教育》寫于2001年,時作者在北大建筑學研究中心主事,其中不僅有對以美術為基礎的傳統建筑教育的全面反思,還有對新建筑教育模式的積極建構,依我看,是中國建筑教育的一份劃時代文獻。在文中,張永和放膽倡言,要重新定義建筑學基礎:美術不是建筑學的基礎,建筑學的基礎是基本設計活動(思維),取代建筑專業(yè)美術基礎課的是藝術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藝術范疇不局限于繪畫、雕刻與設計,應涉及電影、戲劇等諸多領域。事實上,張永和本人就有很好的藝術素養(yǎng),他對世界電影、文學、繪畫作品了解之廣、理解之深,令人驚嘆,讀者只要細按《文學與建筑》、《文學與空間》兩篇自可判斷,毋庸在此多言。
      
      如果說傳統建筑教育理解下的建筑是一種美術建筑,那么,張永和所提倡的建筑也許可以稱之為觀念或理論建筑。必須說,這種想法并非他一個人的發(fā)明,早在1982年訪問匡溪藝術學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建筑系時,他就與“理論建筑”相遇而大受刺激,詳《匡溪行》篇。而在國人中亦不乏友聲:臺灣著名建筑學家漢寶德(1934— )在1980年代即云:“也許建筑根本就不是一門學問,而是一個思想的范疇。如果這樣的解釋是正確的,我也許可以把建筑家定義為思想家?!保ā吨袊ㄖ幕v座》,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1月版,16頁)
      
      張永和當然是一個建筑師,并且是在美國注冊的建筑師。他也要蓋房子,他也要與雇主打交道,在這些方面,他與一般建筑師沒什么兩樣。但是,在他身上,你總會感到有什么不同。是什么不同呢?不錯,他在名牌大學讀書教書(2002年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丹下健三講座教席,2005年9月起MIT建筑系主任),他獲得各種國際大獎(1987年日本新建筑國際住宅設計競賽一等獎第一名,1996年美國進步建筑優(yōu)秀建筑工程設計獎,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貢獻獎,2004年WA中國建筑獎優(yōu)勝獎),但這恐怕都不是什么要緊的,要我說,最大的不同可能是,一般的建筑師滿足于作為工匠,而張永和則夢想成為能思想的工匠——在這個意義上,不妨說,本書就是他的《思想錄》。
      
      帕斯卡說,人是一支會思考的蘆葦。昆德拉則說,人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而我知道,現實是,不思考的人、不會思考的人是多么的多啊。
      
      張永和著:《作文本》,三聯書店,2005年6月,21元。
      
      [法]勒?柯布西耶基金會編:《勒?柯布西耶與學生的對話》,牛燕芳等譯,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年9月,20元。
      
      來源:【讀品】十三期
  •      小時候寫的東西有少數曾經被語文老師安排在作文課上朗讀。
       作為非A類學生,比起A類生朗讀時候的順理成章,我無疑有點緊張然后會有顫音。
       有的語文老師會笑笑說,習慣就好了,有的會皺眉頭什么都 不說。
       我媽會高興,然后說我沒什么出息。
       撓撓頭,佯裝鎮(zhèn)定。我會避開這個話題。
       然后下次寫作文時會想,怎樣寫,才會繼續(xù)得“優(yōu)”呢?
      
       而直到現在讀工作匯報,我還是會有顫音。
      
       作文本始終是一個特別的文字組合。
      
       只要你寫過。
      
       張永和 這本書挺好讀的,如果你讀就會發(fā)覺。而且,讀起來也很輕松,輕松又有所得。
       不是道理上的,領悟上的。
       很多地方他會說起做事的方式方法。
       在我看來,有了實用手冊的功能。
      
       比如他說場景練習,舞臺構建。
      
       分析下生活里自己對周遭一切的正用、誤用、錯用,呵呵,會得個無巧不成書的結論。
      
       然后想想:
      
       對作文本正確使用是什么?
      
       哈哈哈,別聽我說太多,一本好書,可以讓我想太多太雜太摸不著道了。。。。
      
       寫這頁是因為,這本好書,我讀過了。
      
       沒有其他的。
      
      
      
      
  •     海外學者的書,好像都不會有那么多的感情流露,讀起來自然,不象國內同一期的作家,用了太多的修飾,感性的肉酸。象張不用說。Berkeley的建筑系主任,這本書的很多可能只是他肯對外的講稿,或是一篇不那么正規(guī)的論文。拿大眾的文學和電影來聯系建筑。給非專業(yè)的我們有了認識的可能。
      
      以理性的思維來看待文學,看待藝術,以一種理性的方式看待生活,這樣的書不會那么討喜,喜歡的也應該不那么喜歡。但是換一種口味來閱讀。沒有報什么目的去閱讀(其實我們平時的閱讀難道不是為了排遣?),或許得到什么意想不到。
      
      
      最開始我買它的原因是書的封面上作者隨手的涂鴉,是自己設計的犯罪現場的插圖(張也是克里斯蒂迷)。讓我以為這本書有多趣,多私人。其實還好
  •     這本書的內容和封面一樣干凈。這樣的文本方式,簡潔、跳躍、概念、充滿可能性,有點象創(chuàng)作開始的時候,在一張白紙上隨機想到一些詞匯先記錄下來,至于之間有什么關系和意義,需要進一步運用觀念與邏輯把他們勾連起來。
      說得多和說得少,都不一定是學問。關鍵的概念創(chuàng)造在于看事物的角度。張永和說對他最有意義的的揭示是向現實中的任何事物學習的可能,這導致他總比別人看到的東西更豐富有趣。
      作為一個建筑師,他發(fā)現在街頭騎小自行車玩極限的小孩子也是建筑師,但是他們不建造,而是通過運動和使用(包括濫用、錯用)促使建筑元素發(fā)生質變,臺階、坡道、路障,都轉化成一處處游戲的險要,城市空間出乎意料的得以重新組合。
      當具備這樣觀察事物轉換的能力,就可以到麻省理工學院建筑系當主任了。這個職務的空間當然要比一個建筑師的空間來得大,就象文本的空間比一個實體的建筑空間更富有伸展性。
      
  •     作文本。四年級的時候寫作文就很費力的建筑師出了這本書《作文本》。在書架上插著的時候,就喜歡這樣拙劣的名字。
      他是文字的外行,我是建筑的外行。所以外行與外行看熱鬧。
      
      作文本。把封皮拆開,是個黃色的大大娃娃,在各種圖片之中,俏皮地笑。繪圖是可愛的,關于窗的投影,關于園的寫法。簡單的線條,簡單的形狀們,好好的排在一起,就像是幼兒園的小孩子們。
      
      看文字。文學與建筑,文學與空間,物體城市,時間城市……像他說的那樣,即使無法懂得建筑的人,也會獲得文字的愉悅。
      
      張永和的英文比中文好??此挠⑽氖橇鲿车氖娣?,Time becomes the primary ordering device of the city.
      Speed is
      Density.
      張永和的中文有七零八落的可愛。所以,在他忙于選擇詞語說事的時候,就忘記的權威的口吻。
      
      這樣一個建筑師想寫偵探小說,漸漸漸漸就寫出了這本叫作《作文本》的東西,夾在文學的書中,確是美妙。
  •     偶讀建筑師張永和的《作文本》里的一篇隨筆“關于建筑教育”。里面介紹了一個有趣的概念--美術建筑,即以美術的思維方法和以美術的設計訓練完成的建筑。這種建筑最大的詬病在于過分強調表現,忽視人與建筑空間的關系,把建筑當作一個大到能夠允許人進出、居住的雕塑。于是建筑師被定義成畫建筑圖的繪圖員/美術家。其實長期以來,我一直困惑于為什么中國的建筑如此不實用又如此丑陋,比如以酒瓶放大而來的辦公大樓,銅錢形狀、香爐形狀的寫字樓,和頂層有各種各樣奇怪結構的居民樓。中國又為什么有那么多雕塑家、畫家改行作建筑師。現在,腦中的迷霧仿佛一下被撥開了。原來這就是美術建筑的典范和由此而來的建筑師的定義。我不得不為張永和一針見血的批評喝彩,也不得不為他明晰簡潔的說理而折服。同時,也覺得“建筑師被定義成畫建筑圖的繪圖員/美術家”一句可與我的“常規(guī)設計和實驗設計”中的“智能接口”互聞。呵呵。
      
  •     我想找個好房子
      我想生活在一個好城市
      有可以散步的青石板路
      有可以看著發(fā)呆的莫乃
      穿著舊布鞋走走不會迷路
      穿著小禮服不會無奈
      這個城市就像是我的一部分
      我就像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
      平衡在我和城市之間
      平衡在古老和現代之間
      平衡在人與人之間
      誰都不會迷失了自己
      可是這個城在哪里
  •   豆?jié){大叔
  •   看了你的評論,很想看看這本書呢
  •   值得1看。
  •   eyesfetish的書評寫得不錯呢
  •   同意樓上諸人意見??!
    看??!得看~~
  •   呀。 我看不懂。什么意思嘛。
  •   很早就買了這部書,看得沒樓主細
  •   樓主看得真是很細 呵呵
    張老師家沒有電視 而且他和他太太一直過著清談的生活 為人樸實
    作為世家卻有著自己的個性走著與父親完全不同的道路
    當年他剛從美國回到北京時的境遇頗讓人心酸不已 也是在國內廣大有理想有追求的建筑師的悲哀
  •   我看過他的專訪。但是后來他還是買了電視機了。我喜歡這樣恬淡的人。
    他現在應該比較安逸了吧。
  •   精神上他和他太太一直很安逸的(他們沒有孩子) 前些年即便是他很多同年回國的同行開著豪車 他還是恬淡的踩著自行車載著妻子 張老師喜歡做他自己的小房子 所以經濟上一直不是很富有 建筑界像他這樣的人還是很多的 追求自己夢想的話必須要耐得住寂寞 不過很開心他的這本書樓主你還有很多朋友會看的這么細 呵呵 真得很高興的
  •   深刻,期待一讀。。。。
  •   說實在的,這本集子出的水平不是很高。把過去給學生布置的作業(yè),給別人做的序都拿了過來。沒有了語境,很多東西看的都是云里霧里。不過封皮設計的還不錯。
  •   樓上真有水平!
  •   同是土木的也覺得自己的專業(yè)很機械 向往建筑學的 聽你這么說準備看看這書。。
  •   看起來好像跟阿倫《幸福的建筑》歸屬同一類,這就去找來看。
  •   喜歡游泳池那個說的,建筑是我們游上岸休息的場所,整體是個大游泳池。
    還喜歡外面包的那張紙
  •   您這“熱鬧”看得很深刻啊,得是個多睿智的人,值得學習。
  •   寫這個書的人,是有功利性的,所以用功利性的眼光來讀,是最好的方式.
    這本書我讀過,不喜歡,但是應該承認寫書的人還是有很多思想的
  •   張永和對建筑的評論確實精到,確實有大師氣度,旁征博引、洞若觀火。而在其他方面,則有些差強人意。以《不得不》為例,他引用了《金閣寺》與《巴黎圣母院》想說明建筑在文學中的反映,其中關于三島由紀夫《金閣寺》的理解,我認為有少許偏差。日本人對美的追求是無止盡的。會對金閣寺產生毀滅的沖動,應該從三島由紀夫個人入手,而不應該理解為民族共性。
  •   覺得他有些觀點,如 減法設計、消極褶皺變積極因素 等觀點,與原研哉的觀點很相似。
  •   As a sophomore in Architecture, thanks for ur thinking and thoughts of this subject, or rather this category of thoughts.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