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海天  作者:高子太級  

內容概要

《脈:我對山姆的回應》作者有在以色列希伯萊大學、約旦大學、美國杜克大學等學校的留學經歷,是我國一名文化外交官,其足跡遍至幾十個國家。作者在與不同國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交往中感到:“在我們看似有理有序合法的雙方合作中,在我們平??此票虮蛴卸Y的日常交往中,有那么一塊厚厚的、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實實在在存在的黑布掛在我們的心靈之間。雖然我們可以用英語來溝通交流,雖然我們可以用英語來討淪經濟學上講授的課程內容,但是我們不能用英語來進行思想和心靈上的溝通。”作者在與美國山姆教授的交流、交往中,由“黑布”導致的一次激烈爭論,發(fā)展到十多日的對話、談話,發(fā)展到用心講談、用心傾聽;他們之間的“黑布”瓦解、冰釋了。
《脈:我對山姆的回應》以紀實淡話文體形式,通過作者高子太極與山姆教授的問答內容,不僅向讀者展現了“黑布”,展示了美國民眾對于中國文化的不理解(甚至于曲解)和關心的問題,還昭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十大優(yōu)良品質:以和為魂、以德為本、和平主義、愛國主義、浪漫主義、兼容開放、勇于創(chuàng)新、重義輕利、自強不息、天下為公。作者娓娓話出的不僅是理性的思想結晶,還有在我們文化積淀中的詩詞文賦、史事佳話的華章韻味。
如果說他國人士不了解中國文化是一種遺憾:那么可以說我們國人不了解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良品質,便是一種悲哀。然而我們讀著作者對于姆教授一個個問題的“回應”,自能感觸到源自中華民族心靈深處的脈動,綿延不息:我們隨著作者漫步在中國文化的時空下,不啻是走在一個魂脈相連、通向悠遠的文化長廊中;我們是誰?是黃皮膚黑頭發(fā)的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是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賡續(xù)者傳播者…… 是有著共同文化血脈的人。
月是故鄉(xiāng)明,是人類共通的鄉(xiāng)情:我們心中的遺憾被中華民族之脈化解而無形。鐵肩擔道義,是高子太極們的選擇:中華民族之脈引振著我們的脈搏,震蕩而消彌我們心中的悲哀,振奮和勃起我們心中的自豪!

書籍目錄

自題小像?匹夫之勇開篇五題第一講 以和為魂第二講 以德為本第三講 和平主義第四講 愛國主義第五講 瀟灑浪漫第六講 開放兼容第七講 勇于創(chuàng)新第八講 重義輕利第九講 自強不息第十講 天下為公附錄跋

章節(jié)摘錄

1937年5月,商務印書館出版過一本叫做《中華民族的人格》的小冊子,這是一代出版家張元濟親手編寫的。他曾應《大公報》胡政之的約稿寫過《我國現在和將來教育的職責》一文,“近幾十年來,設學堂,講究新學,如今國內的大學有了幾十處,造就許多新人才,做成了許多新事業(yè),國家受了不少的益處,但是在社會上迷漫著一種驕奢、淫佚(逸)、貪污、詐偽、鄙賤、頹惰、寡廉鮮恥的風氣?!彼J為這是當時的教育普遍“只注重新知識,將人格扶植、德性的涵養(yǎng),都放在腦后”造成的,因此他主張教育要培養(yǎng)“堅苦卓絕的精神,高尚廉潔的節(jié)操”。為喚醒中華民族的人格,抵御強暴,抗拒橫逆,張元濟從《史記》《左傳》《戰(zhàn)國策》中選取八篇故事:《公孫杵臼程嬰》《伍尚》《子路》《豫讓》《聶政》《荊軻》《田橫》《貫高》,編成《中華民族的人格》一書。他在《編書的本意》中指出:“他們的境遇不同,地位不同,舉動也不同,但是都能夠表現出一種至高無上的人格。有的是為盡職,有的是為知恥,有的是為報恩,有的是為復仇,歸根結果,都做到殺身成仁,孟夫子說是大丈夫,孔圣人說是志士仁人,一個個都毫無愧色。這些人都生在2000多年以前,可見得我中華民族本來的人格,是很高尚的。只要謹守著我們先民的榜樣,保全著我們固有的精神,我中華民族不怕沒有復興的一日!”日本人很懼怕這本薄薄的小冊子,屢次想禁絕??谷諔?zhàn)爭勝利后,張元濟曾經說過:“敵軍欲亡我國,嚴禁此書,妄冀消滅我國人之人格。豈知消滅不了,反益發(fā)揚。欣喜之佘,書此記痛……日寇禁售此書,其用意可想而知。愿我國人無忘此恥……孔子曰殺身成仁。所謂仁者,即人格也。生命可擲而人格不可失……”2005年1月,國內翻譯出版了美國學者亨廷頓的著作《我們是誰?》。亨廷頓考慮的問題是,今日的美國是否能夠避免遭受昔日斯巴達、羅馬等強大帝國的命運?他認為,有的社會當生存受到嚴重挑戰(zhàn)時,也能夠推遲其衰亡,遏制其解體。辦法就是重新振作國民身份和國家特性意識,振奮國家的目標感,以及國民共有的文化價值觀。亨廷頓提出:要知道我們的利益是什么,就得先知道我們是什么人。國家認同的意義真有那么重大嗎?那么美國人是誰?亨廷頓給出的回答是:美國的國家認同應該由美國建國時就確立的主流文化,即盎格魯——新教文化來確定。凡認同這套文化的,才是真正的“美國人民”。亨廷頓認為,今日美國的一個重大問題在于,美國的國家特性正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概而言之,挑戰(zhàn)在于美國一部分重要精英人士輕視國民身份而重視全球身份和跨國身份,一些特殊利益集團抬高人種身份、性別身份等國民層次以下的身份,而貶低國民身份。這與美國公眾高度重視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價值觀的態(tài)度形成越來越大的差距。另一個重大問題是移民社會的變化對美國主流文化的沖擊。原來促進移民同化的那些因素處于弱勢或不復存在,同時越來越多的移民保持著雙重國籍、雙重國民身份和雙重忠誠。最嚴重的是,講西班牙語的人(主要是墨西哥裔人)在移民中居于多數,這種現象的結果是出現拉美裔化的趨勢,美國變成雙語言、雙文化的社會。這種“文明沖突”有可能撕裂美國。亨廷頓在他撰寫的《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引用了一個世界文明的譜系圖,其中現在世界上存在的各大文明譜系與文明定性都非常清楚,如埃及文明與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產生了地中海文明與迦南文明,發(fā)展到現在形成了明確的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古印度文明發(fā)展到現在形成了印度文明;中國古代形成中國文明,而這一中國文明發(fā)展到現在已不知其文明的明確性質,即現在的中國文明既不是傳統(tǒng)的中國文明,又不是現在的西方文明,只好以一個“?”來描繪現在中國文明的狀況。中國的文明是“?”嗎?一個國家不能沒有自己的文明;文明在,國家在。一個民族不能沒有人格;人格在,國家在。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的人格,無論如何滄海桑田,都將延綿不斷、與時俱進、生生不息。中華民族的人格取決于中華民族的文明,中華民族的文明注定要由我們自己來詮釋。黑布掛在我們的心靈之間2005年8月14日,我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青年干部赴美培訓班”一行63人,登上了赴美國的航班。63人組成兩個班,分別去芝加哥和杜克大學學習公共政策管理。作為文化部的一名代表,經過國家外國專家局嚴格的英語考試,我有幸搭上了去杜克大學培訓的航班,為期半年。我所在的班共有31人,除我之外,一同參加培訓的還有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其他部委和單位的30名45歲以下的優(yōu)秀的司長和處長。按照美國人的理解,我們這批人都是“中國政府官員中的精英人士,能夠對中國未來的發(fā)展起到相當大的影響”。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是美國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學。它位于北卡羅來納州的達勒姆市(Durham),在大西洋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與郁郁蔥蔥的杜克林區(qū)相連。它建于1924年,2004年在美國大學中排第5名。根據國家外國專家局和杜克大學簽署的合作協議,考慮到我們培訓的時間只有四個半月,杜克大學為我們31個人專門開了一個班,從本校和哈佛大學等美國一些知名的高校請來教授(還有當地的議員)專門為我們講授有關經濟學、財政、稅收、金融、國際貿易、國際政治、美國政治、美國文化、美國歷史、環(huán)境保護、領導學等課程。此外大學還為我們安排一些實地考察和參觀活動,如參觀當地的市政廳,和市長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參觀當地的法院、警察局、消防局;到華盛頓訪問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活動。杜克大學對我們的培訓相當重視,給我們上課的教授中,云集了一批在美國學術領域有相當影響的精英教授;如給我們講授國際政治的金得爾森教授,是當年美國副總統(tǒng)戈爾競選總統(tǒng)時候的外事顧問,也是被美國高校中采用最多的《美國外交政策》教材的作者。同時,校方還為我們專門配備了一名類似于班主任角色的年輕教授——山姆教授。山姆教授畢業(yè)于哈佛大學,給我們講授計量經濟學課程,他對中國的經濟也很有研究。按照國家外專局和杜克大學的要求,培訓結束時,我們每個學生除了完成日常作業(yè)和考試外,還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用英文完成一篇結業(yè)論文。我當時的結業(yè)論文的題目是:Culture Motivation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文化動力)。同時,我還準備了一篇:Civilizationcrisis and Global security(文明危機和全球安全)。第二篇論文和杜克大學出版社也談過出版事宜。山姆教授是我的論文指導老師。正是在這兩篇論文的準備過程中,我和山姆教授開始了對話,一段相當激烈的對話。通過我和山姆教授的對話,加上我和杜克大學出版社編輯的對話以及和美國其他老師及社會各界的對話,我深深切切地感受到:在我們看似有理有序合法的雙方合作當中,在我們平??此票虮蛴卸Y的日常交往中,有那么一塊厚厚的、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實實在在存在的黑布掛在我們的心靈之間。雖然我們可以用英語來溝通交流,雖然我們可以用英語來討論經濟學上講授的課程內容,但是我們不能用英語來進行思想和心靈上的溝通。山姆教授對我、對中國人、對中國文化有太多的不了解和誤解。當我說到關于我、關于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一些好話的時候,山姆是那樣地拒絕和抵制,好像我在撒一個彌天大謊;當我說到關于他、關于美國人和美國文化一些不好的話時,山姆是那么地無所謂,那么地不屑一顧,好像我在癡人說夢。于是我和山姆教授等開始了對話,有的時候是爭執(zhí)甚至是吵架。通過對話,我發(fā)現,山姆教授對我、對中國人、對中國文化開始有了點了解;通過對話,我對山姆教授、對美國人、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后記

我們處里加上我一共四個人,除我之外,他們分別是馬老師,張老師和許老師,平均年齡33歲。雖然我是處長,但是他們三位,或是碩士生,或為在讀碩士,只有我一人是學士學位,在處里地位最低。他們給我布置的主要任務是打水掃地擦桌子,順便研究研究什么是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危機及其出路。馬老師是學日語的,曾經在我駐日本大使館文化處工作,沒事喜歡給別人出腦筋急轉彎的題目或者一個人作“數獨”;張老師是學英語的,曾經在我駐巴基斯坦和加拿大使館文化處工作過,在大學期間就出過詩集,同時是我的書法老師,對書法的結構有較深理解,圈內人都管他叫“張結構”;許老師是學英語的,曾經在我駐南非大使館文化處工作,對美術和音樂的造詣較深,每天根據她的心情來給我們講音樂,根據她的衣服顏色來給我們講美術。我們的任務是把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產品介紹到國外。每周一我們處里會開一個處務會,一般是馬老師先說開會,然后張老師說,然后許老師說,然后馬老師說散會。我主要是搞好服務。他們都很聰明,工作非常認真,投入。生活有品位,有追求。我為有這樣的同事驕傲,我常想,中國有這樣的年輕人,何愁沒有希望。他們給我這本書出了很多好的建議,不僅幫助文字校對,而且為這本書的書名絞盡腦汁,最后,張老師一錘定音:文化照耀中國。雖然書名沒有被采用,但我內心還是非常感謝他們。我對他們說,如果書真的能出版,我請他們吃大餐:吃門丁肉餅喝小米粥。在我的家里一共三個人,除我之外,還有我的女兒和妻子。在家里我的地位也是最低的,主要擔當車夫的角色,只要不在外出差或是有事情,基本上能保證兩位“領導”的用車。我喜歡在我寫書的時候,有妻子和女兒的鋼琴、古箏的伴奏聲音陪伴;雖然她們都是初學者,但她們練琴的聲音,使我的寫作變得輕松愉快。奢侈的時候,女兒也可以給我一個聽眾點播的機會,那還是很愜意的。我喜歡女兒趴在我的肩膀上,讀我寫的中國文化的優(yōu)秀特征。她有一次問我:“爸爸,《三字經》里面說:古六藝,今不具。我還要練琴嘛?”我說,那是在批評今人不如古人。她又說:“老爸,這可不對了,冰生于水而寒于水啊,現在的人應該比古代人強啊。”我說:“水,不是自然而然就會成冰的,它也可能成為污水。你是愿意成為冰還是成為污水?。俊彼f:“誰愿意成為污水啊,多臟啊。我還是愿意成為冰?!贝藭某霭?,我還要特別感謝紀志龍先生和于志斌先生。我們都是上個世紀60年代出生,雖然彼此相識時間不長,但是內心深處,好像都有一種弘揚光大中國文化的使命感。紀先生在出版方面有很多領導經驗,他的《中華圣賢經》使我受益匪淺,他為本書的“仙人指路”,使我倍受鼓舞。于先生作為責編,我不僅要感謝他為本書付出的心血,更被他那種“日日填海,夜夜心智不滅”的精神所鼓舞。從紀先生和于先生身上,我更加堅定了自己對中國文化的判斷。中國有這樣一大批中年人,自當振興。當然,還有很多為此書的出版提供過很多有益的和必要的幫助的人,我會牢記在心。我僅以此書做引玉之石,望各方大家、前輩先賢為弘揚我中華文明而共同奮斗!在我的結業(yè)論文的結尾處我寫道:Good LuckGood luck to China, my great mother country.Good luck to the great Chinese people, my flesh and blood compatriots.Good luck to my dear classmates, my brothers and sisters.I have to thank my Dad and Mum for making me born Chinese that I am lucky and proud to be. I am ready to devote my body and blood to my people and to my country. 好運祝愿我偉大的祖國——母親祖國好運祝愿我偉大的人民——骨肉同胞好運祝愿我親愛的同學——手足兄弟好運感謝我的父母讓我生為中國人,這是我的榮幸與自豪。我要把我的身體和血液貢獻給我的人民和國家。最后,想說一句話: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編輯推薦

《脈:我對山姆的回應》是一本談中華文化核心價值觀念的書。該書以紀實淡話文體形式,通過作者高子太極與山姆教授的問答內容,不僅向讀者展現了文化交流中的“黑布”現象,展示了美國民眾對于中國文化的不理解(甚至于曲解)和關心的問題,還昭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十大優(yōu)良品質:以和為魂、以德為本、和平主義、愛國主義、浪漫主義、兼容開放、勇于創(chuàng)新、重義輕利、自強不息、天下為公。作者娓娓話出的不僅是理性的思想結晶,還有在我們文化積淀中的詩詞文賦、史事佳話的華章韻味。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