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與上帝

出版時間:2007-2-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董叢林  頁數(shù):23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龍”,中國及其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上帝”,基督教認定的宇宙唯一真神?!吧系邸弊詮那з苣昵拜氜D東來,就與“龍”開始接觸、沖突、融合的過程。鴉片戰(zhàn)爭以后,傳教士隨著堅船利炮而來,更在風云變幻的近代中國發(fā)生重要影響?;浇膛c中國傳統(tǒng)文化沖突的根源何在?中國近代層出不窮的教案說明什么?     本書生動具體地描繪了基督教在中國的命運,從政治與文化的角度,對 “龍”與“上帝”的關系作出深入細致的分析,旨在從不同文化的沖突、碰撞中,透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質,比較不同文化的差別,從而深刻地把握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

作者簡介

董叢林,1952年生,河北鹽山人。歷史學博士。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近代歷史的教學與研究。獨著合著有《燕趙文化的近代轉型》、《近代中國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變遷》、《百年家族:曾國藩》等多部,發(fā)表《“迷拐”、“折割”傳聞與天津教案》、《19世紀60年代直隸教案概觀》等80多篇論文。

書籍目錄

引言 霧中尋樓臺第一章 第一朵浪花 從大秦景教碑說起 柔弱的附庸 風雨飄零第二章 馬背上的異客 也里可溫的興亡  五根手指與一個拳頭第三章 磐石開裂 利瑪竇的成功 暗傷王化 同一基地的兩極第四章 乍暖還寒 詭譎多變的氣候 龍體透視 冰川下的暗流第五章 分合之道 大環(huán)境與小氣候 門戶獨立與血緣親合第六章 一抹淡虹 色光映神州 無形的沖擊 只是淡虹第七章 扭曲的十字架 上帝的新時代 三宗齊聚第八章 太平上帝 就神的蹊徑 南橘北枳 雙刃劍第九章 望海樓火 三大教案 積薪者和點火者第十章 頑強的堡壘 夢想與現(xiàn)實 孔子加耶穌第十一章 荒誕與合理 訛言的產(chǎn)生 蒙昧與敏感第十二章 新學的窗口 出版與興學 雙重拯救 借助和參與之間尾聲主要參考文獻附錄 插圖翻拍采擇書目后記

編輯推薦

  龍與上帝都自有共神秘之處,對二者分別進行探賾索隱不是本書的任務。本書旨在選點連綴式地考察二者之間的關系史,時間斷限是從唐代雙方遇合開始到清末。悠悠千余年間,龍與上帝幾度即離,幾多悲歡,既斥又吸,有打有和,千頭萬緒,復雜的事局也如同霧中樓臺,月下津渡。 在作者看來,龍與上帝的關系史中,始終貫穿著兩條基本線索,一條是文化關系的線索,一條是政治關系的線索。二者既相對獨立又相互絞合,故對其既不應混一又不能割裂。否則,對事局便難以把握肯綮,摸清真相。當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這兩條線索地位和作用的主次是不一樣的。以鴉片戰(zhàn)爭為界標,前后呈明顯差異?!洱埮c上帝:基督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即循此兩條線索,分鴉片戰(zhàn)爭前后兩大階段,對龍與上帝的關系史進行具體考察。不擬從純學理上進行兩種文化的比較,但著重于文化視野,特別注意從異質文化的撞擊中透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龍與上帝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6條)

 
 

  •   非常不錯……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龍與基督教中的上帝相聯(lián)系進行講解……
  •   龍與上帝:基督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
  •   才看了一點,作者以別樣的方式來解釋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于傳講上帝的救贖很有幫助。同時給本人也充了回大電。
  •   東西不錯,挺超值,贊一個。
  •   以前是網(wǎng)上下載打印的,又從當當買了本。
    總體還算是可以吧!書名太大,內(nèi)容有些簡略
  •   本校老師寫的書,董老師學識淵博,不久還會上百家講壇,是一本不錯的書。
  •   讀后對基督教在中國的發(fā)展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更加明白上帝和他的獨生子對中國的愛!在至高之處榮耀歸于神,在地上平安歸于他所喜愛的人!
  •   把基督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做比較的初衷就有種無病呻吟強作詞的感覺,讀了書本發(fā)現(xiàn),比這嚴重,全書根本不知道講的什么,
  •   書的寫作方式還是不錯的,連貫性也比較好。但是對于專業(yè)的人士來說是很顯淺的東西,探討的不深入。
  •   第一次在網(wǎng)上買書
  •   喜歡的內(nèi)容,值得反思
  •   買回后先大概翻看了一下,感覺內(nèi)容還不錯,對自己能有幫助。
  •   我當初是被這本書的題目——《龍與上帝—基督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吸引而開始閱讀這本書?!褒埮c上帝都自有其神秘之處……本書旨在選點連綴式地考察二者之間的關系史”這是作者自述的寫作目的。事實上,這本書比較簡要的講述了基督教在中國的發(fā)展史,從唐朝的景教開始,經(jīng)過元朝的“也里可溫”時代,到了明末清初,天主教重新進入中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閉關鎖國以后,因著戰(zhàn)爭的關系,國門再一次被打開,這時候出現(xiàn)了清末民初的一系列反教活動。這當中作者從比較客觀的角度,除了整理歷史資料以外,還有少量的分析,為什么基督教在中國的發(fā)展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讀者本書讓我重新簡單復習了一下基督教在華宣教史,我還看到,遠在一百多年以前的清朝,已經(jīng)有宣教士精辟地寫下了在華宣教的困難根由之一。作者引用了湯普生在《楊格非傳》以及顧長聲在《從馬禮遜到司徒雷登—來華新教傳教士評傳》里面的敘述,說道:“中國人似乎是我所見到和了解到的最漠不關心、最冷淡、最無情、最不要宗教的民族。他們有自己的圣人,自己的學者。他們以擁有這些人而自豪,把這些人當作神明崇拜,認定上帝遠遠比不上孔子和其他中國哲人,基督教的宗旨不論從深度和高度,都無法同他們自己圣人和智者的說教相比。中國人沉浸于唯物主義,可見之物就是一切。要他們用片刻功夫考慮一下世俗以外的、看不見的永恒東西,那是難上加難的。因為至圣先師說過,要敬鬼神而遠之。欲把福音的真理灌輸給這樣一個民族,是何等的困難??!”(本書166頁)。這次回國,我要花比以往更多的時間觀察我所身處的社會環(huán)境,因為無論是朋友,或者是親戚(甚至是至親)說很多話的作很多事的目的都是為了物質(錢)?,F(xiàn)在國內(nèi)的經(jīng)濟是不斷地飛速發(fā)展,但是物欲橫流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很多人都把更好的生活,賺取更多的金錢作為生活的目的,無論是生活在中下階層的,還是已經(jīng)步入“上流”社會的。就算金錢大概只是一個數(shù)字游戲,但是仍然竭力追求賺取金錢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貒屠吓笥牙贤瑢W見面的經(jīng)歷,我都會很自豪的表明自己是一個基督徒。很多同學朋友,就算自己不認識基督教,但仍然表示足夠的理解以及尊重,更加有一部分表示對于基督信仰有興趣。但是仍然不乏有一部分不了解信仰而且不愿意了解的同學,一聽說是信教的,脫口就說這是“邪教”。在本書的后面部分,作者不忌諱甚至(我自己覺得)不遺余力的列舉在清末“反洋教”的言論。當然,這些言論在任何一個受過基礎程度教育的人都能說出那些“反洋教”言論是如何荒誕,但是,在今天信仰真空的中華社會中,那些一邊認為基督教是“邪教”的人,另一邊又不可避免的被“一切向錢看”的社會風氣所感染,不能免俗于其中,做著那些違心卻又不能滿足自己心靈空洞的事情。就算那些自稱有信仰(如佛、道、儒)的人,大抵也是以此作為盾牌,把其它信仰拒諸門外。在閉關鎖國的年代,宣教士沙勿略在有生之年不能進入中國,在上川島帶著“磐石啊,磐石啊,什么時候可以開裂歡迎我主啊!”的嘆息離世。盡管基督信仰今天已經(jīng)在中國有一定基礎(某些數(shù)據(jù)表明有超過一億的基督徒),但是在我看來,今天的中國盡管還是極度需要信仰的力量讓國民在品行、素養(yǎng)上得著更新,但是磐石的口還是緊閉,不愿裂開,從多人對于信仰的了解以及接受程度可見一斑。從書中的言論立場看來,作者起碼在寫作的時候仍然不是基督徒,這也不是一本宣教的書籍,對于書的副題《基督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沒有進入非常深入的剖析,但是仍然可以一讀,權當了解或者復習基督信仰截至清末時期的在華宣教史。
  •   有點單薄除了史料記載搜集齊全外沒有別的特色并沒有從文化角度把基督教和佛教文化做對比解讀書名建議叫《淺說基督教在中國的流傳與發(fā)展》
  •   文字比較流暢,敘事也比較翔實。對于有意于中西文化比較學術、以及中國歷史現(xiàn)代化思潮等多個維度來學習的讀者而言,是一本很不錯的入門級普及性讀物。可以循著本書中點到又沒有鋪陳開來的一些觀點,做進一步的延伸閱讀。
  •   沒有看到自己渴望的內(nèi)容,龍的文化,對神州大地的浸淫!
  •   觀點還算獨到,分析還算嚴密。
    不過,作者的思想還是比較偏激的,把中國的儒家看的一文不值。
  •   這本書還可以,首先質量是沒問題的。至于內(nèi)容嘛,對于拓展知識面是有一定幫助的。是一本不錯的課外讀物。
  •   notimetoread,stillinthebox.
  •   簡略,通俗。
  •   內(nèi)容還不錯,就是字大了內(nèi)容就少了,感覺不大值得。
  •   太平淡了,有些稍顯老套
  •   感覺不錯,還可以。
  •   就是在閱讀上有點生硬,連貫性上似可更完善。
  •   這書寫的云山霧海的,簡直不知所云!還以為是中西文化的對比,本想研究一下,結果很失望??!還是不建議買,上當?shù)母杏X
  •   還my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