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 作者:(愛爾蘭)伏尼契|主編:周殿富|譯者:張阿麗 頁數(shù):232 譯者:張阿麗
Tag標簽:無
前言
偉大的思想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讀書雖則不能延伸一個人的生命之長,但卻可以拓其生命之寬;讀書不僅可以使人知世明理,也可以使人活得更有高度、更有深度。數(shù)百年來,文學名著為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的寶貴財富,在世界的作家行列里一直人才輩出,燦若星辰,現(xiàn)實主義作家如高爾基、羅曼·羅蘭、海明威等;現(xiàn)代主義文學精英如艾略特、卡夫卡、普魯斯特、馬爾克斯等。他們的作品浩如煙海,令人目不暇接?! ∶砸恢摈攘Σ粶p,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名著所包含的人物命運極度的悲劇色彩感染本善的讀者心靈,也不僅僅是因為那些震撼人心的愛情或多或少的缺憾給人以似曾相識的錯覺,更重要的是因為它與每一位讀者息息相關,每一位人物的個體都是現(xiàn)實中的每一位讀者,他們時而偉大,時而渺小,使得每一位閱讀這些名著的人,在輪番上演的各類悲喜劇中,看到了自己真實的人生。除此之外,讀者更多地會從這些名著里得出特別的思想,這些思想或者能拯救他們的心靈,或者能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慰藉。所以,面對這個世界,盡管人們時時處在喧囂與忙碌中,時時面臨欲望之海的威逼,及至于到達絕壁深崖,人們卻一直沒有放棄文學名著的閱讀。因為只有在名著的閱讀中,迷失和疲憊的現(xiàn)代人才能重溫躺在母親懷里的溫暖,才能像遠走他鄉(xiāng)的游子回到故土一樣,讓自己的心靈“詩意地棲居”?! ∮谑?,我們經過多年的數(shù)十次論證、調研,組織眾多資深人士編譯了這套《世界文學譯叢》。對我們來說,這是一項長期而宏偉的工程,因為肩負著為讀者奉獻巨大精神財富的重擔;對你們來說,或許你眼前的這部《世界文學譯叢》就是一條通往書山的捷徑,是你采擷文學海洋中無數(shù)浪花的墊腳石。
內容概要
當牛虻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時,人們看到的是一個飽經憂患、意志堅強、機智勇敷的革命者牛虻對革命的無限忠誠激起讀者對他的無限崇敬之感,而作品結尾對牛虻慷慨就義的描寫.則是特別精彩的一筆。
作者簡介
伏尼契(1864-1960),女,1864年生于愛爾蘭科克市。原姓蒲爾,父親喬治·蒲爾是個數(shù)學家。她早年喪父,隨母由愛爾蘭遷居倫敦。1892年,她和波蘭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結婚,并與丈夫一起積極參與俄國流亡者的活動。伏尼契擔任了流亡者辦的《自由俄羅斯》雜志的編輯,她還出版了《俄羅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譯介紹了果戈理和亞·尼·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伏尼契結識了普列漢諾夫、札蘇里奇,并曾到恩格斯家里做客?! ?897年,小說《牛虻》出版.此后還創(chuàng)作了其他的一些作品。其中有小說《杰克·雷蒙》,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奧利芙·雷瑟姆》,敘述“牛虻”離家出走后13年的經歷的小說《中斷了的友誼》?! 》崞跬砟赀w居美國紐約,1960年7月27日在紐約寓所去世。
書籍目錄
第一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二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三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尾聲
章節(jié)摘錄
亞塞坐在比薩神學院的圖書館里,瀏覽看一堆布遭用的手稿?! ∵@是六月的一個十分悶熱的晚上,他把窗戶全都打開,百葉窗卻是半掩著,因而有些涼意。神學院院長蒙特尼蕾神甫停下筆來,慈祥地看著埋在手稿里的亞塞。 “Carino(意大利語:親愛的),找不到嗎?不要緊的,那一節(jié)我再寫一遍,或許是被撕掉了,讓你白忙活了這么長時間?!薄 ∶商啬崂俚穆曇舻统炼鴾喓?,這給他的話語增加了一種別樣的魅力。只有一位天生的演說家才會具有這種抑揚頓挫的語調。他在和亞塞說話時,語氣中始終含著一種愛意。 “不,Padre(意大利語:神甫,天主教徒對教士的稱呼。這個詞還可指父親。亞塞一直稱蒙特尼蕾為“Padre”,由此可知他對蒙特尼蕾有深厚的感情),我非要找到它,我敢保證您是放在這兒的。即使您再寫一遍,也不可能和從前的一模一樣?!薄 ∶商啬崂龠€在伏案工作。一只懨懨欲睡的金龜子落在窗外,寂寥地嗚叫?! 安葺?!草莓!”水果小販的叫賣聲從街的那頭傳來,很長又很凄涼?! 啊堵轱L病人的治療》,就在這里?!眮喨麖姆块g那頭走過來,他步伐輕盈,總讓他的家人感到慍怒。他長得很是瘦小,不像是三十年代的一位英國中產階級青年,倒像是十六世紀肖像畫中的一位意大利人。亞塞那長長的眉毛、敏感的嘴唇以及小巧的手腳,讓人覺得他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太過于精致,太弱不禁風了。若要是靜靜地坐在那里,別人準會誤認為他是一個穿著男裝的女孩,是那么的美麗動人。然而當他在走動的時候,他那輕盈而敏捷的體態(tài)總使人想到一只已經被馴服了的沒有了利爪的豹子。 “你真的找到了嗎?亞塞,如果沒有了你,我可怎么辦呢?我準會老是丟三落四的。算了,我這會兒就不寫了。咱們到花園去吧。我來幫你復習功課,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他們走進了修道院的花園。花園里很是幽靜,綠樹成蔭。如今神學院所占的建筑曾是多明會的一座修道院。就在兩百多年之前,這個四四方方的院落還被拾掇得整整齊齊。
編輯推薦
《牛虻》一書是作者伏尼契受到身邊革命者的獻身精神的激勵寫成的。它生動地反映了19世紀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對奧地利統(tǒng)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tǒng)一的斗爭,成功地塑造了革命黨人牛虻的形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