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地球的另一邊

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梁二平  頁數(shù):267  
Tag標簽:無  

前言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的面積被海洋覆蓋,人類近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在沿海生活。從人類生活的角度講,海只有和陸地發(fā)生緊密關系的那部分,才對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和意義。比如,海岸、島嶼、半島,海峽……同樣,與海緊密接觸的人類活動,也深刻地影Ⅱ向了人類的歷史進程。本書搜集了上百幅古地圖,確切地說是上百幅與海有關的、廣義上的古海圖。這些圖以現(xiàn)存最早涉及海洋的地圖為起點,止于19世紀末:其描繪空間囊括了陸地、近海、島嶼、海岸線、海峽、海航線、入??凇⑺拇笱蠛蜆O地;其內(nèi)容涉及原始航海、大航海、海盜劫掠、海上戰(zhàn)爭、海洋分割及列強稱霸世界的地理圖景。西方的歷史是從海洋起筆的,西方的地圖繪制,也從一開始就著眼于海洋。比如繪于13世紀的“比薩航海圖”,就因其海岸線的繪制精準至極被地圖史學家稱為“最早的真正的地圖”;相比之下,歐洲精準的地形圖要到16世紀前后才出現(xiàn)。由于航海的復雜需要,使得海圖不僅在精準性上先于陸圖,其空間延展也走在了陸圖的前面,先有了新大陸的航海圖,而后才有了整個美洲的地理描繪。誰在地球的另一邊——本書嘗試以“圖說”的方式,反映被海洋隔絕的世界是怎樣被一步步地被發(fā)現(xiàn),又怎樣被一幅幅有趣的地圖聯(lián)系在一起。從中人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地圖繪制者,對空間有著不同的理解,描繪世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種各樣的世界觀,感受文明的~步步演進。正是這些不斷進步的地圖,為人類描述了世界的邊界,從而構成了完整無缺的世界圖景。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本關于世界觀與世界史的另類解讀的書,通過百余幅經(jīng)典古代海圖,描述了人類海上交往活動的歷史進程,以及由大航海所帶來的大發(fā)現(xiàn)、大變革:地球不是方的、赤道非洲是可以繞過的、西半球有一個新大陸、南半球還有一個未知大陸;同時,也可以看到由香料、黃金、黑奴貿(mào)易……引發(fā)的大海戰(zhàn)、大侵略、大移民:世界通過各種各樣的海洋活動被一步步認識,并在血雨腥風中,形成了幾家歡樂幾家愁的今日格局——這一切都被古代的制圖家以地圖的形式記錄下來。    本書搜集了上百幅經(jīng)典古代地圖,確切地說是上百幅與海有關的、廣義上的古海圖。這些圖以現(xiàn)存最早涉及海洋的古地圖為起點,止于19世紀末。這些記錄歷史,甚至創(chuàng)造了歷史的經(jīng)典古代海圖,構成了一部色彩迷人的另類世界史??梢哉f,它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也肯定是一本讓人長見識的書。

作者簡介

梁二平,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曾獲中國新聞獎,中國晚報新聞獎,深圳青年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1980年代中期開始,從事旅行寫作,著有《關東風情》《中國風情》《旅游攝影》等。足跡走遍全國各地,走入世界四大洲。2000年起,研究古代海上交往史,先后進行了“重走鄭和路”、“尋訪哥倫布”、“尋訪麥哲倫”、“從好望角到火地島”等“大航海系列”報道。參與策劃制作“海洋三部曲”系列電視專題片。
另著有散文集《肢體的游戲》《身體的迷霧》《花樣生活》《秀場與看客》等。

書籍目錄

序 創(chuàng)造歷史的古代海圖第一章 泡在“苦水”里的大陸 圣賢的想象——世界應有最完美的形狀 最早的世界地圖——巴比倫泥板地圖 洪水過后的“天下三分”——“T-O”地圖 英格蘭的多種圓形世界地圖 反傳統(tǒng)的“四分天下”——貝亞吐斯“四大洲”地圖 最大的中世紀世界地圖——赫里福德地圖 東方的“世界觀”——耆那教的瞻部洲 重新發(fā)現(xiàn)偉大的托勒密 半個地球即世界——易德里西的世界地圖 希臘地理學與世界分帶地圖 不斷擴展的“托勒密扇子”第二章 結網(wǎng)為圖與羅盤定位 揚帆沖出舊世界 活著的原始航海圖——波利尼西亞編織航海圖 中世紀的“波托蘭”航海圖 最早的航海圖——“比薩航海圖” 擺脫文字走向獨立的維斯康特航海圖 最早的“航海地圖集”——加泰羅尼亞地圖集 瓦爾斯格普的航海圖 大航海前夜的世界航海地圖 最大幅的中世紀航海圖——毛羅地圖 墨卡托投影法使航海圖邁向現(xiàn)代化第三章 繞過非洲開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線 大航海的尖兵葡萄牙 西非之角航海圖 繪出好望角的新世界地圖 英國人拓展的“黑三角貿(mào)易” 從西非到南非的掘金之路 逐步印滿列強足跡的非洲全圖第四章 從印度到東印度的香料之路 西方世界迫切需要的“發(fā)現(xiàn)” 炮艦打開的印度洋商路 阿拉伯與印度的貿(mào)易中心——果阿港 印度洋上的“人間天堂”——錫蘭 被不斷“發(fā)現(xiàn)”的亞洲 西方最早繪制的單幅中國地圖 歐洲人描繪的日本群島與朝鮮半島 葡萄牙率先進入香料群島 荷蘭在東印度的“后來者居上” “海上馬車夫”對香料核心區(qū)的軍事控制 西方人描繪的“東印度” 倫勃朗學生參與描繪的印度洋全圖 困在印度洋里的阿拉伯目光 十八世紀的亞洲詳細地圖第五章 跨越大西洋發(fā)現(xiàn)新大陸 西班牙引領史上最大的殖民潮 指導哥倫布西行的航海圖 哥倫布繪制的美洲第一圖 卡伯特為英格蘭發(fā)現(xiàn)北美洲——最早描繪北美的航海圖 “亞美利加”陰差陽錯的命名 加拿大的“大家拿”路線圖 瓜分北美的早期地圖 百慕大群島土地分割圖 新西班牙的可可地圖 葡萄牙人占領紅木巴西 南美食人族地圖 最時尚的美洲掛墻地圖第六章 穿過新大陸的環(huán)球航行 環(huán)球航行開創(chuàng)的“全球化” 神秘的皮里.雷斯航海圖 誤導了麥哲倫的航海圖 “疑似”海峽的拉普拉塔河口 麥哲倫船隊環(huán)球航行圖 皮加費塔的關島及摩鹿加航海圖 東西半球最初的地理描述——本初子午線雙球世界地圖第七章 發(fā)現(xiàn)澳大利亞與新西蘭 誰率先登上“南方大陸” 從傳說中慢慢現(xiàn)身的澳大利亞 荷蘭人的東印度及西澳航海圖 庫克拉開的澳大利亞殖民序幕 不完整的澳大利亞和新幾內(nèi)亞地圖 弗林德斯的澳大利亞海岸線全圖 荷蘭與英國輪番命名新西蘭 不列顛帝國的”日不落”世界第八章 爭奪天下的大海戰(zhàn) 海上戰(zhàn)爭與瓜分世界 《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分割大西洋的子午線 《薩拉戈薩條約》分割太平洋的子午線 奧斯曼帝國的海上擴張——包圍馬耳他 古代海戰(zhàn)史上參戰(zhàn)船最多的海戰(zhàn)——塞浦路斯爭奪戰(zhàn) 英格蘭遠洋征戰(zhàn)的先聲——德雷克的西印度之戰(zhàn) 海上爭霸——英格蘭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荷蘭與葡萄牙的東印度萬丹戰(zhàn)役 荷蘭與葡萄牙的東印度望加錫戰(zhàn)役 奧斯曼帝國攻占克里特島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中的加的斯灣海戰(zhàn) 一只耳朵引發(fā)的西印度戰(zhàn)爭 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最后一役——約克敦大戰(zhàn)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中的英法土倫海戰(zhàn) “七年戰(zhàn)爭”中的布列塔尼海戰(zhàn) 英法烏尚特海戰(zhàn) 西班牙對直布羅陀的最后一次包圍 帆船時代規(guī)模最大的海戰(zhàn)——英法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第九章 從游戲到諷刺的漫畫版圖 花花草草和動物兇猛 三葉草的世界地圖 飛馬佩加索斯的亞洲 洼地里的“獅子” 紙牌中的英國和世界 英國皇家地理娛樂地圖 船形中呈現(xiàn)的法蘭西王國 維多利亞女王的英格蘭 西班牙與葡萄牙”結婚” 俾斯麥與威廉一世的普魯士 拿破侖炮火中的歐洲 沙俄帝國的爪子與魚鉤第十章 九大海峽的命名與極地探索 海的通道與地球之極 大力神駐守的地中海出口——直布羅陀海峽 阿拉伯的門鎖——霍爾木茲海峽 古今兵家的必爭之地——英吉利海峽 歐亞橋梁——博斯普魯斯海峽 大航海趟出的新航路——莫桑比克海峽 兩洋通道——馬六甲海峽 溝通世界的那條”溝”——麥哲倫海峽 海盜發(fā)現(xiàn)的天盡頭——德雷克海峽 “陸橋”上的——白令海峽 地分兩極,為何上北下南 北方樂土——希臘神話中的北極 巴倫支的北極航海圖 以腳遮天——假想中的南極大陸 奧特里烏斯堅信“南方大陸”的存在 威爾克斯首次繪出南極大陸海岸線圖 英國與挪威角逐南極點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章 泡在“苦水”里的大陸圣賢的想象——世界應有最完美的形狀人類首先是認識自己,而后才是認識世界。所以,以自我為中心看世界,應是第一世界觀;我是世界的一部分,應是第二世界觀。在華夏大地創(chuàng)造出“中國”一詞的時候,西方世界也創(chuàng)造了“歐羅巴”和“亞細亞”。中國是以中原為核心自我確認,而所謂的歐亞,則是以愛琴海為中心的,日落的海岸——歐羅巴,日出的海岸——亞細亞。確認自我的各國先民,多將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央,但隨著文明的腳步的移動,先民們發(fā)現(xiàn)天外有天,地外有海,似乎感到這個世界是沒有邊界的,這種原始的地理思想,促生了先民們對“世界”或者“天下”的探索。最早提出“地球是圓的”這一命題的是著名幾何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公元前6世紀),他從宗教的觀念出發(fā)推想大地既然是神創(chuàng)造的,就應該是完美的形狀,而最完美的幾何形狀,即是球形。所以,古希臘最早創(chuàng)建了“地球”一詞,而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的古希臘的數(shù)學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埃拉托斯特尼,最早計算出了地球的直徑,并將“地球”與“寫”這兩個詞組在一起,創(chuàng)建了“地理”一詞,用以表示研究地球的學問。埃拉托斯特尼是地圖學的偉大先驅(qū),他為地圖科學設計出經(jīng)緯度系統(tǒng)。這位阿基米德的好友,在埃及托勒密三世時,被指定為亞歷山大圖書館的館長。在那里他制作了當時已知世界的地圖,從不列顛群島到錫蘭(今斯里蘭卡)、從里海到埃塞俄比亞。遺憾的是這些地圖都佚失了,更遺憾的是地中海泛希臘文化的大時代,后來被羅馬帝國所取代。

后記

在這篇后記中,首先要交待清楚寫作此書時,我的特殊身份:深圳海洋文獻館特約館員。既然是特約,說明我還有一個正式的職業(yè),即所謂媒體人。作為一個媒體人,我為什么會弄這樣一本書呢。一切緣于首屆深圳海洋文化論壇。2007年,深圳鹽田區(qū)文化局在籌劃首屆深圳海洋文化論壇時,提出建立一個海洋文獻館的動議。參與策劃論壇的我,受局長陳瓊英之邀介入此館籌建工作。此館運作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建一個古代海圖館。2008年,經(jīng)過一年的準備,在第二屆深圳海洋文化論壇召開之即,古代海圖館正式與觀眾見面了。古代海圖館,受到了葛劍雄先生、劉申寧先生、鄭明將軍等專家的鼓勵,也出乎意料地受到大眾的追捧。人們在看過展覽后,都覺得那些圖,那些說明,那些地圖背后的故事,能集結成書會更便于大家賞鑒和收藏。于是,海洋文獻館的李峰、尹麗棠二位館長策劃了這本書,由我這個特約館員來完成寫作任務。本書是借古海圖來說事的,由于中外古代海圖過于龐雜,最后,選擇了外國經(jīng)典古代海圖這一視角。此書雖是用兩年多寫出來的,但這些地圖的搜集與研究,早在2003年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重走鄭和路”的大型采訪做準備工作時,我就已開始收集相關材料與古地圖了。這些地圖,有的出自我在世界各地購得的地圖與地圖集,還有很多是梁大平先生在海外幫助搜集的,所以,要特別感謝他的支持。

編輯推薦

《誰在地球的另一邊:從古代海圖看世界》:收錄改變世界的百幅經(jīng)典古代海圖,重現(xiàn)千年人類海上交往的歷史進程,解讀大航海帶來的大發(fā)現(xiàn)、大變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誰在地球的另一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這是一本關于世界觀與世界史的另類解讀的書,通過百余幅經(jīng)典古代海圖,描述了人類海上交往活動的歷史進程,以及由大航海所帶來的大發(fā)現(xiàn)、大變革:地球不是方的、赤道非洲是可以繞過的、西半球有一個新大陸、南半球還有一個未知大陸;同時,也可以看到由香料、黃金、黑奴貿(mào)易……引發(fā)的大海戰(zhàn)、大侵略、大移民:世界通過各種各樣的海洋活動被一步步認識,并在血雨腥風中,形成了幾家歡樂幾家愁的今日格局——這一切都被古代的制圖家以地圖的形式記錄下來。
    本書搜集了上百幅經(jīng)典古代地圖,確切地說是上百幅與海有關的、廣義上的古海圖。這些圖以現(xiàn)存最早涉及海洋的古地圖為起點,止于19世紀末。這些記錄歷史,甚至創(chuàng)造了歷史的經(jīng)典古代海圖,構成了一部色彩迷人的另類世界史??梢哉f,它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也肯定是一本讓人長見識的書。
  •   這些海圖相當不錯,很能讓人對那個時代產(chǎn)生向往。只是,地圖如果能再大再清晰一點就更好了。
  •   一直在當當買書,非常滿意!
  •   知識性很突出,中學生應該讀讀。
  •   已經(jīng)讀了一部分,感覺頗好
  •   精致!物有所值。
  •   說不好的感覺,是個歷史的、海圖索引的書,我是看報紙的書評買的,不可靠啊
  •   要結合圖看的書。
  •   一般吧!就是圖片不是很清晰
  •   內(nèi)容還好。挺有知識內(nèi)涵
  •   圖是好圖,但是翻譯得差,用戶沒法用,還得自己去考證圖的來源、信息,費勁不費勁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