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中國戲曲史

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溫寶麟 甘肅人民出版社 (2009-02出版)  作者:溫寶麟  頁數(shù):243  

前言

溫寶麟先生和我結緣,始于2000年夏秋之交,他好學不倦,從西北飛到東南,來南京大學中文系跟我進修了兩個學期。回首前塵,我還記得他問學金陵的往事。他原計劃是來進修“紅學”的,因為《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父祖輩世居金陵,我曾寫過曹雪芹江南家世的考證文章,所以他不遠千里而來,聽我講解“《紅樓夢》研究”和“金陵十二釵”的課題,課后實地考察曹家在金陵遺留的史跡,從而把東南文脈帶回西北。但有趣的是,當他得知我指導的博士生主攻方向是戲劇戲曲學以后,他又給自己增加了額外任務,要求同時進修“曲學”。他堅毅沉著,學風踏實,做到了“兼治紅學曲學兩不誤”。更為有趣的是,他本來從小就喜愛家鄉(xiāng)的地方戲秦腔,自“文革”以來,已有三十多年與戲曲絕了緣,卻不料到南京后跟著我看戲唱戲,竟勾起了他童年時代的戲趣,重新?lián)芰亮怂麗酆脩蚯男奶锘鹈纭N腋銘蚯返闹既な亲裱釒熽愔蟹蚕壬慕虒?,為繼承并發(fā)揚曲學大師吳梅先生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認知戲曲是綜合藝術,務必使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一定要結合舞臺演唱來進行教研活動。

內容概要

  中國戲曲起源于上占原始歌舞,漢魏百戲初具戲曲的扮相情節(jié),北朝民間的戲諺表演《踏搖娘》是男旦角色的發(fā)端,唐代參軍戲構成了“角色”行當”,“宋雜劇”宣告了中國戲曲的形成,南曲戲劇圈和北曲戲劇圈,兩個黃金時段——元雜劇與明清傳奇,明清傳奇造就昆曲成為“酉戲之師”,西秦腔引發(fā)“花雅之爭”繼麗催生京劇。

作者簡介

溫寶麟,1952年4月生,甘肅天水人。1982年畢業(yè)于西北師范學院中文系,鐘情文藝、通曉音律。2000-2001年,師從南京大學吳新雷教授主修中國戲曲史論、紅樓夢研究。現(xiàn)為中國紅樓夢學會會員、天水師范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戲曲史和明清小說的教學與研究,著有《明清小說概論》一部,先后在《紅樓夢學刊》、《明清小說研究》、《文史知識》、《西北師大學報》、《蘭州大學學報》、《飛天》等刊物發(fā)表論文30余篇。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章 中國戲曲的起源與形成第一節(jié) 中國戲曲的起源第二節(jié) 中國戲曲的形成第三節(jié) 戲曲發(fā)展中的兩個黃金時代第二章 元代雜劇第一節(jié) 元雜劇概說第二節(jié) 關漢卿和他的雜劇創(chuàng)作第三節(jié) 王實甫與《西廂記》第四節(jié) 白樸、馬致遠的雜劇創(chuàng)作第五節(jié) 紀君祥、康進之及其他雜劇作家第三章 南戲第一節(jié) 南戲概說第二節(jié) 高明與《琵琶記》第四章 明代戲曲第一節(jié) 明雜劇概況第二節(jié) 明代傳奇第三節(jié) 湯顯祖與《牡丹亭》第四節(jié) 吳江派與臨川派第五章 清代戲曲第一節(jié) 李玉和與《清忠譜》第二節(jié) 李漁的戲曲理論及戲曲創(chuàng)作第三節(jié) 洪異與《長生殿》第四節(jié) 孔尚任與《桃花扇》第六章 昆曲的消歇與京劇的誕生第一節(jié) 花雅之爭與昆曲的消歇第二節(jié) 四大徽班進京第三節(jié) 京劇的形成第四節(jié) 京劇的傳播第五節(jié) “四大名旦”與京劇的鼎盛繁榮第六節(jié) 秦腔對各地聲腔的影響參考文獻附中國歷代戲曲作品選輯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第三折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第四折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鬧簡第四本第二折拷紅第四本第二三折送別高明琵琶記第十出 杏園春宴第二十一出 糟糠自饜李開先寶劍記第三十七出 夜奔湯顯祖牡丹亭第七出 閨塾第十出 驚夢第十二出 尋夢第三十五出 回生洪異長生殿第一出 傳概第十四出 偷曲第二十四出 驚變第二十五出 埋玉第四十五出 雨夢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 卻奩第二十二出 守樓第三十八出 沉江第四十出 入道戲曲作品選輯采用底本索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6.戲劇是可以保留下來反復演出的。(《戲劇論叢》1957年第四輯)以此為衡量標準,歐陽予倩先生認為:優(yōu)孟扮孫叔敖不能算是戲劇,《東海黃公》不是戲而是帶些故事性的雜技表演,參軍戲就是一個即興的諷刺表演,它既不描寫人物也不敘述故事,它本身不是喜劇。只有具備以上條件,才能說名戲劇已經告別了昔日的雛形狀態(tài)走向正式形成的階段,因此,中國真正的戲曲只能形成于宋代的雜劇和南戲。三.中國戲曲形成于宋雜劇宋代的城市商品經濟得到長足發(fā)展,都市生活開始活躍,不像唐代的長安入夜實行宵禁,汴京城通宵夜市,買賣不絕。繁華熱鬧如此,則市民娛樂的夜生活也就必不可少。大量聚集而居的城市平民對文化娛樂的需求,催發(fā)了固定演出場所“瓦舍”和“勾欄”的出現(xiàn),這些類同現(xiàn)今的游藝場式的“勾欄”“瓦舍”里百戲雜陳,為各種百戲藝術的全面融合發(fā)展,適時提供了有利的文化市場。如此在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有了綜合發(fā)展的趨勢下,宋代承繼了古代的俳優(yōu)的傳統(tǒng)精神和參軍戲的表演成就,義吸納了其他歌舞伎藝的藝術營養(yǎng),于“瓦舍”和“勾欄”里出現(xiàn)了“宋雜劇”,宣告了中國戲劇的形成。北宋故都開封應是中國戲曲的搖籃。周密《武林舊事》錄有宋雜劇劇目280種,惜乎劇本均已不存。

后記

分布在全國各地的300多種地方戲曲劇種和數(shù)以萬計的傳統(tǒng)劇目,構成了蔚為大觀的中國戲曲區(qū)域性生態(tài)圖,這是中華文化引以為豪的豐厚資源。但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戲曲藝術在現(xiàn)代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已呈樓頭落日之勢。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所長劉文峰的調查表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國有368個戲曲劇種,至2005年,尚在演出的戲曲劇種僅存267個。前后50余年,平均每年消失2個劇種。這些保存了古老戲曲樣式與體制的瀕危劇種,是漫長歷史進程中保留下來的人類文明的活化石。全力保護和搶救瀕臨消亡的傳統(tǒng)戲曲樣式,是時下文化人的文化責任與歷史使命。為此,近年來中國文聯(lián)組織實施了中國京劇“晚霞工程、彩霞工程”;中央電視臺和江蘇廣播電視總臺聯(lián)合攝制完成了8集電視紀錄片《昆曲六百年》;學苑出版社推出了國家“十一五”圖書出版重點規(guī)劃項目《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與此同時,教育部于2008年3月頒布了在北京、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廣東、甘肅等10省市)中小學開展京劇進課堂試點,將京劇這一國粹納入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程。

編輯推薦

《簡明中國戲曲史》是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簡明中國戲曲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