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安徽師大 作者:俞曉紅//楊四平 頁數(shù):328
內(nèi)容概要
《文學研究導論》是為適應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方向課程《文學研究導論》的開課需要,由安徽師大文學院組織相關專業(yè)骨干教師編寫的教材。本教材由古代文學、現(xiàn)當代文學、外國文學三大板塊組成,有“緒論”和6章15節(jié)。各節(jié)均包括研究概述、范文選讀、范文評析、文獻鏈接四個部分。教材體系完備,選文經(jīng)典,文獻信息大,有學術含量,可以幫助中文專業(yè)本科生懂得文學研究的基本途徑,訓練初步的學術思維,提高本科學位論文寫作的能力,并為確定考研方向提供參考?! 段膶W研究導論》可作為高校中文專業(yè)教材,也可供相關研究人員參考使用。
書籍目錄
緒論 一、文學研究的對象與層面 二、文學研究的特點與目標 三、文學研究的意義與前提 四、學位論文的選題與寫作 第一章先秦至南北朝文學研究 第一節(jié)先秦至南北朝詩賦研究 一、出土文獻與文史研究 二、研究方法的多樣性 三、學術史研究熱點與難點 四、研究的新變 【范文選讀】 潘嘯龍:《(九歌)六論》 【文獻鏈接】 第二節(jié)先秦至南北朝散文研究 一、先秦歷史散文研究 二、先秦諸子散文研究 三、兩漢政論散文研究 四、《史記》研究 五、《洛陽伽藍記》、《水經(jīng)注》研究 【范文選讀】 袁傳璋:《王國維之司馬遷“卒年與武帝相終始說”商兌》 【文獻鏈接】 第二章唐宋文學研究 第一節(jié)唐宋詩研究 一、唐詩研究 二、宋詩研究 【范文選讀】 繆鉞:《論宋詩》 【文獻鏈接】 第二節(jié)唐宋詞研究 一、現(xiàn)代詞學研究的形成 二、唐宋詞研究的現(xiàn)狀 三、唐宋詞的閱讀與選題 【范文選讀】 楊海明:《試論唐宋詞所浸染的“南國情味”》 【文獻鏈接】 第三節(jié)唐宋文研究 一、唐代古文運動研究 二、韓愈研究 三、柳宗元研究 四、宋代古文運動研究 五、歐陽修散文研究 六、蘇軾散文研究 七、唐宋其他散文家研究 【范文選讀】 余恕誠:《文體交融與唐代詩文的變化革新》 【文獻鏈接】 第三章元明清文學研究 第一節(jié)元明清戲曲研究 一、戲曲文獻研究 二、戲曲史研究 三、曲家曲作研究 四、戲曲理論研究 【范文選讀】 徐扶明:《試論(鳴鳳記)的藝術構思》 【文獻鏈接】 第二節(jié)元明清小說研究 一、小說文獻研究 二、小說考證研究 三、小說文本研究 四、小說理論研究 【范文選讀】 趙慶元:《讀(三國演義)札記三則》 【文獻鏈接】 第四章現(xiàn)代文學研究 第一節(jié)現(xiàn)代小說研究 一、研究成果的歷史梳理 二、新時期以來多向度的研究格局 三、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范文選讀】 謝昭新:《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規(guī)約下的生命“追尋”主題——論 張恨水小說的文化思想價值》 【文獻鏈接】 第二節(jié)現(xiàn)代詩歌研究 一、中國現(xiàn)代詩學理論 二、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特征 三、西方文明對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影響 四、中國現(xiàn)代詩歌流派研究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范文選讀】 藍棣之:《“現(xiàn)代派”詩歌與歐美象征主義》 【文獻鏈接】 第三節(jié)現(xiàn)代散文研究 一、散文作家作品研究 二、散文理論與批評研究 三、散文史的構建 【范文選讀】 高遠東:《(荷塘月色):一個精神分析的文本》 【文獻鏈接】 第四節(jié)現(xiàn)代戲劇研究 一、戲劇史編撰研究 二、劇作家及作品研究 三、戲劇比較研究 四、新批評方法的運用 【范文選讀】 馬俊山:《論中國話劇現(xiàn)代性的生成機制——以“演劇職業(yè)化” 運動為支點的考察》 【文獻鏈接】 第五章當代文學研究 第一節(jié)當代小說研究 一、小說觀念與文體意識研究 二、當代小說現(xiàn)象與思潮研究 三、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四、當代小說研究思考 【范文選讀】 吳亮:《馬原的敘述圈套》 【文獻鏈接】 第二節(jié)當代詩歌研究 一、政治革命對思想異質(zhì)化的排除 二、政治一文化革命對思想同質(zhì)化的實現(xiàn) 三、新啟蒙精神鼓舞下的斷裂與傾斜 四、疏離后新人本主義的焦慮 五、喜劇氛圍下的差異與生成 六、重新做一個詩歌批評家 【范文選讀】 錢文亮:《道德歸罪與階級符咒:反思近年來的詩歌批評》 【文獻鏈接】 第六章外國文學研究 第一節(jié)歐美文學研究 一、文學思潮研究 二、作家作品研究 三、文論研究 【范文選讀】 方平:《安東尼奧的下場——談(威尼斯商人)中的友愛和性愛》 【文獻鏈接】 第二節(jié)東方文學研究 一、東方文學與中國文學關系研究 二、作家作品研究 三、文論研究 【范文選讀】 陳寅?。骸?/pre>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二、非“俗”非“典”的《九歌》“祭祀之禮” 倘若撇開上文考察的結論,對屈原為之作辭的《九歌》本身作一番研究,則它實在是一組令人起種種疑竇的歌樂。 王逸《章句·九歌序》以為,《九歌》無非是“沅湘之間”的“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那么,它就是一組地方性的祭神歌樂了。但是,流傳于“沅湘”民間的地方性祀樂,為什么偏偏要祭那與“沅湘”俗人毫無關系的黃河之神——河伯呢?歷來信從王逸之說的治騷者,沒有一人對這問題作出過滿意的解答,最后只好歸之于沅湘民俗的“信巫鬼、重淫祀”,因而非“楚之望也”的河伯,也莫名其妙地被列入了祭祀之列。 況且,《九歌》上祭東皇太一、日神、云神、司命,下祭河伯、湘神、山鬼,其問還有專祀捐軀將士的“國殤”,儼然一副“有天下者”郊祀上帝、遍祀群神的架勢。這樣的祭祀規(guī)模,又豈是沅湘“俗人祭祀之禮”所可比擬的?正是由于這一點,明人汪瑗毫不含糊地斷言:“此乃祭天之禮,楚國之典也,非民間之俗也。舊說以為楚俗信鬼而好祀,失之遠矣。如后祭云、祭日、祭山、河、國殤之類,豈可謂民間之俗乎?”著名學者聞一多也不相信王逸的說法,干脆把《九歌》認作《楚郊祀歌》,將它從沅湘俗人的祀神之樂提到了楚之祀典的地位。 如果《九歌》是楚郊祀歌,那么,其中的湘水之神自然也在國祀之列了。但是,奇怪得很,與楚國有著“十八世之盟”(秦《詛楚文》中語)的秦君后代,竟也不知這湘水之神!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二十八年,“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對曰:‘聞云,堯女、舜之妻,而葬此’?!奔老嫔裰Y若入楚之國典,秦始皇焉得不知!不僅如此,湘水之于楚,其重要性遠不如江、漢。若要祭祀山川之神,江、漢之水自是非祀不可,何以《九歌》卻不祀江、漢而祀湘神呢? 最重要的反證材料,是1965年、1977年在湖北江陵楚墓“望山一號”、“天星觀一號”出土的竹簡。編輯推薦
《文學研究導論》的課程性質(zhì)定位為“學術研究入門”。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