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名家

出版時間:2002-1  出版社:浙江攝影出版社  作者:吳常云  頁數(shù):200  

內(nèi)容概要

《中國攝影》是當前國內(nèi)辦得最好的攝影期刊之一。吳常云,現(xiàn)任該刊副主編,原該刊編輯部主任,十多年來,他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同仁們一起把一本專業(yè)攝影讀物辦成為一本全國一流的刊物,在國際上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除了多年的積累以及和圈內(nèi)人士良好的關系外,他對攝影的鉆和造詣也頗具獨到之處。就拿他在《中國攝影》雜志上開辟的“影友談心屋”欄目來說,他和攝影家們的談話,不僅僅是問答式的訪談,他對談話對象的了解,對談知主題及火侯的把握均能做到恰到好個……

作者簡介

吳常云,1944年生于浙江雁蕩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編審,現(xiàn)任《中國攝影》雜志副主編,2001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

書籍目錄

編者的話前言序看不夠的灰色頭腦比相更重要思緒漫漫連廣宇路,寬闊亦艱難商海搏擊須從容對視覺形象和形象內(nèi)容的解析我只不過是一名攝影記者“年輕”的發(fā)燒友與天地對話寧靜以致遠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走近名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真知灼見
      ——讀《走近名家:攝影創(chuàng)作十人談》
      
      范達明
      
      讀完《走近名家:攝影創(chuàng)作十人談》(吳常云編著,浙江攝影出版社2002年3月版),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這是本讀了令你頗有收獲的攝影書,一本有真知灼見的書。
      
      真知灼見首先是來自本書作者走近的十位名家。這十位名家,不管他們是拍風光的(嚴鐘義、陳長芬、牛犇東、于天云)還是人文景觀的(徐勇),是搞紀實報道的(王文瀾、曾璜、賀延光、)還是影樓人像的(于仲安),或者是從事畫意攝影的(簡慶福),應當說都是在當今中國攝影圈子里堪稱最出色、最富創(chuàng)作成就的一流攝影家,也是名氣最大的攝影家。他們的言談雖不屬長篇大論,不構(gòu)成系統(tǒng)的理論,但均為最有專業(yè)水準的話題,又均是出自他們自己長年創(chuàng)作實踐的切身體會,這就是所謂“實踐出真知”,而他們的“灼見”又正是來自于他們的“真知”。比如攝影家嚴鐘義對于“灰色”的體會,就是一種真正專業(yè)水準的“真知”——他的“看不夠”的“灰色”情結(jié),使得他選擇“陰天”、“下雨天”來拍攝風光;他喜歡“冬天的樹所表現(xiàn)的出的鮮明的性格”,認為“樹和人一樣,是有性格的”,而“長滿了葉子的樹就好像穿上衣服的人,很難看出它的本來面貌”——這就是他的“灼見”,是來自于他對大自然切身體會的“真知”的。又如王文瀾既強調(diào)新聞紀實攝影的“瞬間的價值”,又肯定自己的“作品是表現(xiàn)大于反映”,認為“藝術的因素可以用于藝術攝影,也可以在新聞攝影中去嘗試”;但最終認為,“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去經(jīng)營”——從這些辯證的見解,分明可以看出這些出于攝影家切身感悟了“真知”的思想脈絡究竟是怎樣的。顯然,王文瀾的這一思想是“真”思想,是一元的,即辯證地統(tǒng)一的。
      
      真知灼見又是來自本書的編著者吳常云先生。顯然,“走近名家”的不是別人,首先是造訪這十位名家并與他們對談的吳常云先生。吳常云是《中國攝影》雜志的常務副主編。本書的內(nèi)容全部是來自于他此前在《中國攝影》“影友談心屋”欄目中親自撰寫的一批訪談錄。他在本書“前言”中說,“讀者不僅需要看圖片,還希望攝影師介紹一下這些圖片是怎樣拍攝出來的,在拍攝時運用了哪些特殊的手法,在作品中輸入了一些什么樣的想法”。這就是本書中那些文章產(chǎn)生的初衷。作為訪談錄,它是一種對話體文字,有所謂“甲方/乙方”即“造訪者/受訪者”的人物關系:訪談的目標雖然是名家,后者卻是處在受訪地位;處在主動出擊位置上的恰恰是造訪者,是吳常云先生。而成功的訪談很大程度上是要由造訪者根據(jù)自己造訪的目的與受訪目標對象的特點,來確定并把握一個主要的話題或話題的主題,不至于信馬由韁地讓受訪人想到哪兒說到哪兒。猶如汽車司機把握與調(diào)節(jié)方向盤,造訪者往往是通過自己對受訪者言談的悉心聽取進而作出及時、主動的發(fā)問,來對整個訪談進程加以引導,使之切合于自己目標的初衷與主題。此處也是見出造訪者本人是否具有真知灼見的地方。造訪者不需自己也是名家,卻應當具有與名家所從事的行當相對應的資質(zhì)。以行家對名家,當是成功的訪談的基本條件。吳常云先生當然是完全有這種資質(zhì)的行家,從書中可以見出他應對十大名家既從善如流,又從容不迫。在本書的十篇被稱為“對談”(而不是通常的所謂“訪談”)中,我覺得最能體現(xiàn)吳常云先生“訪談”的“對談性”(甚至“挑戰(zhàn)性”)因而見出其真知灼見之處的,是他與富于理論色彩的攝影家曾璜進行的那次“對談”(這里無法一一細說,主要是吳先生未必茍同曾璜認為“在報道攝影這個大的概念范圍之內(nèi)”包含著“媒體攝影、新聞攝影和紀實攝影”的“三個小方塊”的說法,因為吳先生顯然認為后三者之間并非“處于界面清晰的狀態(tài)”;另外,像曾璜咬定“紀實攝影的作品必須是成組的”的看法,也未見得為吳先生所認同,筆者也覺得此點甚為偏激)。這種造訪者對受訪者的立場與觀點保持一定距離與獨立性的態(tài)度(尤其當受訪者的言談有偏頗之時),正是顯示訪談錄文章立場之處,也是體現(xiàn)高明的造訪者自己的真知灼見之處。在本書中,吳先生的真知灼見,當然還表現(xiàn)在他為全書寫的那篇“序”中(如作者認可一幅好照片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第一,可視性;第二,可欣賞性;第三,趣味點;第四,含蓄性;第五,獨創(chuàng)性;第六,情感性)。
      
      最后,我想說的是,本書的真知灼見還來自它的責任編輯丁珊女士。誠然,把原來刊印在雜志里的文章匯編成集,也許哪一個責任編輯都會做;但是選編什么文章、由誰來選編、最終選編成為一本什么樣的書,卻是有講究的。作為某項專業(yè)的出版社的一名編輯,未必個個能成為這一專業(yè)的真正的行家——(編輯不是被稱為“雜家”嗎?)然而在我看來,丁珊女士(其技術職稱為副編審),至少在浙江攝影出版社里,當數(shù)其中最熱愛攝影也最懂行攝影的極少數(shù)的幾名行家編輯之一。如果說吳常云先生“走近名家”的訪談錄是“以行家對名家”取勝,那么丁珊責編吳常云編著的《走近名家》一書,則是以“行家對行家”取勝了。
      
      我們常常聽說,匯編的“論文集”不如“理論專著”學術價值高,事實并非一定如此;《走近名家》匯編的甚至還不是“論文”,它只是“對話錄”的合集,但是在它有現(xiàn)場感的生動的“對話”形式中(或許還應當像寫戲劇小品那樣再略有對當事人動作或效果聲的提示?)仍然讓我讀后有獲真知灼見的感受。真知灼見未必都潛藏在長篇大論中,只要有“真知”,就能生成“灼見”——就訪談錄或談話錄而言,在外國文藝理論的名著中,就有愛克曼輯錄的《歌德談話錄》、葛賽爾筆錄的《羅丹藝術論》等出色的先例;而古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的藝術與美學理論,就是用膾炙人口的真正的“對話”形式撰寫出來的。
      
      如果說“假知”的讀物(若裝出“真知”的樣子)或許能一時糊弄人,但一讀起來,你必定會覺得乏味,并對它失去信任。相反,對于一個求知的讀者來說,真知灼見——盡管哪怕是在長篇大論中,它也常常只是三言兩語——卻總是吸引人的,因為它有知識價值,有邏輯的力量與真理的魅力。希望有更多這樣的富有真知灼見的好書問世。
      
      2002年7月20日于杭州梅苑閣
      
      原載《中國攝影報》2002年8月20日(第66期)第2版“書屋”時有刪節(jié),本文為全文本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