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庫0705

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張立憲  頁數(shù):31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Mook《讀庫》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圈內(nèi)語)張立憲主編的綜合性人文社科讀物,取“大型閱讀倉庫”之意,一般每兩月推出一期。叢書側(cè)重對當今社會影響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報道,回憶和挖掘文化熱點,對文藝類圖書、影視劇作品、流行音樂等進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為讀者提供珍貴罕見的文字標本和趣味盎然的閱讀快感,從內(nèi)容、裝幀方面,被業(yè)界稱為當下“Mook出版潮流”中最具含金量的一本雜志書?!    皵[事實不講道理”是《讀庫》的編輯方針。其收入的作品從篇幅而言屬于五千至五萬字之間的中篇讀本;內(nèi)容而言,《讀庫》強調(diào)非學(xué)術(shù),非虛構(gòu),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結(jié)合,探究人與事、細節(jié)與談資,不探討學(xué)術(shù)問題,不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所選書評影評等文體則強調(diào)趣味性,通過真實的表象給讀者帶來閱讀快感和思想深度。此書在編撰時奉行“三有三不”原則:有趣、有料、有種和不惜成本、不計篇幅、不留遺憾。

作者簡介

  張立憲,著名出版人,現(xiàn)居北京。曾任現(xiàn)代出版社副總編輯,策劃過《大話西游寶典》、《獨立精神》等,并出版有個人著作《記憶碎片》。其06年憑一己之力推出的《讀庫》系列被譽為近年來“MOOK出版潮流中最具含金量的一本雜志書”,成為很多精英知識分子和愛書家們收藏的“私房書”。《讀書》、《讀庫》、《讀品》(讀書界稱為“三讀”)已成為人文知識分子閱讀的風(fēng)向和標桿。

書籍目錄

城市記憶·解放遙遠的市聲撲面而來謝英?。喊驳脧V廈千萬間協(xié)力建房在蘭考“帝卒”遷移關(guān)于金子美鈴的想像附:下關(guān)一夜  追憶逝去的金子美鈴金子美鈴草木狀緣分把歷史延伸  “杜高檔案”收藏散記杜高檔案文本的新發(fā)現(xiàn)安息之地《遠山》拍攝散記再看你一眼動漫年華留下一些動聽的名目卡拉瓦喬的欲望金庸識小錄(上)科學(xué)生活指南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閱讀是件很酷的事情,閱讀《讀庫》當然很酷,特別是"紫禁名媛"老六做的書,焉能不酷?打開《讀庫》,迎面一股清雅的酷,直奔肺腑。老六的語言世界中,老愛說"討厭",但老六做的《讀酷》絕不討厭。老六還愛說"賤",但他的《讀酷》基本不亮劍,高手從來不亮劍,因為高手的目光就是劍,看你一眼,你就死?! ?-大仙    在我看來,我喜歡讀庫的最大的原因在于:在中國,很多真正的能人是很內(nèi)斂的,他們很少會主動把自己的東西說出來,而在讀庫這個平臺上,我看到了很多這樣的人愿意袒露心聲,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其他的人。這絕對是你在其他的地方所無法得到的財富。  我相信這完全是老六的人格的魅力。與其他無關(guān)?! ?-網(wǎng)友thebeatlesguru    五十年后,人們回顧起來,會發(fā)現(xiàn)中國有一半的著名作家都曾經(jīng)在里面寫過文章,創(chuàng)造了另外一種格局和審美的中文?! ?-和菜頭    你可以在其中摸索到一根似曾相識但恍若隔世的精神主線,感受到一絲睥睨世俗白眼朝天的邊緣氣質(zhì),體會到一種渴望真誠又怕被現(xiàn)實傷害的緊張情緒--這一切,來自上世紀80年代。  《讀庫》系列,依舊在延續(xù)著這樣看似徒勞的挽救。換個說法,黃集偉老師說《讀庫》系列在為一些文化人的思想和文本尋找后路的說法,可能過于悲觀。在我看來,《讀庫》是在這個只有業(yè)余玩家的時代,保留一些"不瘋魔,不成活"的超級票友精神--從郭德綱系列到《周星馳龍?zhí)准易濉泛汀逗萌R塢電影俗套》,無不如此;《讀庫》在只有全民娛樂、大眾狂歡的時代,提示我們莫忘精英審美和小眾關(guān)懷,《香港詞人記痕》《名劇的兒女們》和《誰令騎馬客京華》,都是這樣;《讀庫》在這絞盡腦汁去計算利害、權(quán)衡得失的日常生計中,告訴我們還可以試試有"不計成本、不惜篇幅、不留遺憾"的職業(yè)態(tài)度,嘗嘗"有趣、有料、有種"的魏晉風(fēng)度,據(jù)說即將面世的《讀庫0602》中有一篇《啟蒙年代的歌聲》,述盡一代大師在他們的童年時代唱過的歌,走過的路,委實讓人期待?! ∵@是在為我們恐懼、煩惱、焦躁、郁悶、忙碌的生活狀態(tài)尋找出路啊,哪里是黃集偉老師所言的退路?作為理性人、現(xiàn)實人,你可以不相信《讀庫》系列能為"鋼筋水泥綜合征"找到解藥,但是不能不去尊敬這次或許浪漫、或許懷舊、或許動情、或許悲壯的審美搶救和青春打撈---我們理想主義的沉船,其實就在現(xiàn)實混濁、油膩的水面之下?! ±狭牟┛蜕?,記錄了《讀庫》從孕育到分娩的全過程。他說,去年9月的一個大霧的晚上,從石家莊回北京的大巴上,他似乎聽到了上帝的聲音:做一本符合自己理想的書,一本有閱讀價值和保留價值的書。  他做到了。雖然我們還有更高的期待?! ?-《一次理想主義的打撈》,載于《京華時報》    ◆ 《讀庫》:三位一體的出版策略    為什么選擇做《讀庫》?  記者看到,《讀庫》在出版形式上,有點類似于《老照片》、《當代先鋒》、《經(jīng)濟學(xué)家茶座》等MOOK(Magzine+Book)圖書的形式,有較為固定的出版周期,每兩個月出版一輯。不過,畢竟還是圖書的形態(tài),煥發(fā)出來的也是書的質(zhì)感。這套叢書在內(nèi)容編輯上,有個"頗為轟動"的選稿口號--"有趣、有料、有種"。目前,該叢書已經(jīng)像《讀書》雜志一樣,被稱為"一些人的私房書",成為資深讀書人喜歡閱讀和收藏的佳品,平均每輯發(fā)行量已經(jīng)達到15000冊左右。  為什么偏偏選擇《讀庫》作為產(chǎn)品的切入點呢?記者首先搜索了一下張立憲的從業(yè)背景:中國人民大學(xué)新聞系畢業(yè),先在報社和雜志社工作,后到出版社擔(dān)任副總編輯,曾經(jīng)策劃過當年暢銷一時的《大話西游寶典》。"離開出版社后,我在設(shè)想未來的從業(yè)方向,突然間有個想法,做一套能夠滿足自己職業(yè)榮譽感、有閱讀價值和保留價值的書,有一定品位同時也有一定市場的書。"張立憲向記者追溯著他在2005年秋天的最初想法?"自己有什么樣的資源呢?這些年來積累人脈資源、作者資源,還有就是媒體的資源。做一套讀書人很喜歡看的書,不是用雜志的形式,而是用圖書的方式,設(shè)想兩個月出一輯,一年出六冊。這個想法很有誘惑力。"  "但是,你的這個設(shè)想,和《讀書》、和《讀者文摘》、和賈平凹主編的《美文》有什么區(qū)別呢?"記者毫不客氣地追問。  "在長期的編輯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有一類讀書人非常喜歡看的文章,處于三不管的地帶,就是所謂的中篇讀本。很尷尬的是篇幅在五千字到五萬字的好文章,這種篇幅的文章沒有太多的發(fā)表平臺:五千字以下在報刊上能夠發(fā)表,五萬字以上能夠單獨出書,正好這個篇幅沒有出口?! ?那么,如果我用連續(xù)出版的圖書來搭建這個平臺,就能夠占據(jù)"中篇讀本"的這個出版空白點。而這么多年的編輯生涯中,我認識了很多非常優(yōu)秀的作者,他們手頭已經(jīng)積累了很多這樣的稿件資源,但是沒有發(fā)表的平臺。我想《讀庫》能夠比較順利地做下來,可能跟這個平臺的獨特性有關(guān)系。"  "顧名思義,最終取名為《讀庫》,暗含著閱讀倉庫的意思,舉凡人物、紀實、小說及關(guān)于閱讀、觀影、愛樂等各類文字都可入庫。"張立憲對記者解釋,"這些文字或許看似互不相關(guān),但有內(nèi)在的統(tǒng)一標準:擺事實不講道理。要細節(jié),要故事,要人物;不要觀點,不要結(jié)論,不要評判。"而對于"有趣、有料、有種",張立憲認為:有趣,就是一定讓讀者覺得過癮好玩,所謂"重度發(fā)燒";有料,是要求這作者從細節(jié)上、沖突上、故事上提供"干貨";而所謂有種,是要做一點有個性魅力的東西。張立憲強調(diào):"《讀庫》是用來閑讀的,在睡前、飯后、衛(wèi)生間里,是給大家?guī)黹喿x快感的。不一定有什么教育意義或?qū)I(yè)有用。"    "閱讀倉庫"是怎么建成的?  張立憲"單槍匹馬"編輯《讀庫》叢書,把自己此前積累的資源全部整合起來。對于封面,張立憲的理念是,在圖書封面都很搶眼的時刻,《讀庫》則要顯示出不同一般的樸素和寧靜。記者看到,"讀庫"兩個字很不顯眼地默默地豎列在封面的正上方,整體看起來沒有一點裝幀的感覺。為了給愛讀書的人以不同凡響的增值體驗,張立憲在每本《讀庫》的扉頁,都放置了一個"藏書票",第一冊《讀庫》的藏書票是臺灣著名畫家蔡志忠的一幅漫畫,2006年的六輯為港臺漫畫名家繪制的精美作品;2007年開始,又由張守義、王弘力等內(nèi)地畫壇名宿操刀。而為了讓《讀庫》增加"書卷氣感覺",張立憲特地選擇了質(zhì)地柔滑的純質(zhì)紙,使得《讀庫》的紙張開支上漲了將近四分之一。而此后,他又換了三次紙張,雖然紙的規(guī)格一樣,但不同的蓬松度,使得讀者翻閱時的質(zhì)感稍有不同。雖然張立憲知道讀者不一定能感覺到這種變化,但仍然偏執(zhí)地認為它必須這樣在每個細節(jié)上做到特立獨行。  為了讓更多的作者參與到《讀庫》的供稿、策劃中來,張立憲把他策劃《讀庫》的想法、《讀庫》的編輯出版進度等在他的博客上"全程直播",不斷有熟悉的朋友或陌生網(wǎng)友留言"支招",使《讀庫》從一開始就凝聚了一群人的智慧和力量。"貌似我一個人在編這本書,事實上是在吸納眾多的高智慧頭腦來參與這本書的編輯工作,乃至于還發(fā)展了一大批未來的訂戶。"張立憲解釋,"實際上,我做得更多的工作是牽頭為各個環(huán)節(jié)配備最合適的人或機構(gòu)??此茮]有組織,其實正好可以隨時結(jié)合成最好的組織。"    怎樣把這套書賣出去?  對于如何才能讓更多讀者知道《讀庫》并且購買這套書,張立憲首先深入思索了該書的目標讀者群。"現(xiàn)在提起目標讀者群,比較專業(yè)的說法是:來自什么城市、有什么樣的教育背景,每個月多少收入,甚至穿什么牌子的衣服,開什么牌子的車。--對于讀書人,我感覺似乎這樣劃分并不合適,因為讀書人可以分布在任何領(lǐng)域、任何地域、任何職業(yè)、任何收入、任何階層,一個收入幾萬塊錢甚至年收入上百萬的老總,他可能不一定愿意買一本書。而有很多工資只有一兩千塊錢的人甚至還有學(xué)生,可能會拿出自己收入的一半來買書。"  張立憲對記者說:"和傳統(tǒng)圖書宣傳恰恰相反,《讀庫》的讀者有著自己的判斷力和眼光,如果他們覺得這本書好,不需要你的推薦,自己會費盡周折來買這本書;如果不喜歡這本書,用多少個報紙版面來介紹,甚至白送給他,他也不一定會看。所以,我就選擇用干擾度最小的私人博客的方式,來對《讀庫》進行推介。一開始,去我的博客的都是一些我認識的老朋友,后來很多朋友又在他們的博客上對我的《讀庫》進行宣傳,他們博客上的讀者大多是我完全不認識的人,這樣逐漸就把我的博客變成一個公共空間了。一天有幾百個點擊量,最好的時候一天有一兩千的點擊,呈現(xiàn)爆炸式傳播之勢。借助于網(wǎng)絡(luò)的推廣渠道,因此突破了地域、領(lǐng)域、職業(yè)這種限制概念,能夠慢慢讓散落在祖國大地的讀書人、愛書人、買書人得到它。他看到這本書,如果適合他讀他會買,如果不適合他就不會要,這樣有一個比較緩慢但是有效的篩選過程。這個過程之后,慢慢物以類聚,形成一個讀者、作者團體。而且讀者在博客的留言,給了我對圖書的改進機會。所以說,《讀庫》絕對不是我一個人做起來的,真是各種力量、各種智慧綜合起來的產(chǎn)物。"  記者了解到,《讀庫》試刊號的誕生過程是全程網(wǎng)上直播,《讀庫》在"圈內(nèi)"形成強烈沖擊波,而后通過網(wǎng)絡(luò)迅速躥紅,各大媒體紛紛開始關(guān)注張立憲及其《讀庫》,最終形成張立憲創(chuàng)立的有著濃厚情感色彩的"編讀共建"的出版模式。也許沒有網(wǎng)絡(luò),《讀庫》的影響不可能擴張得如此迅速?! ?-《中國圖書商報》

編輯推薦

  從本輯《讀庫》開始,除了傳統(tǒng)的中國連環(huán)畫專題之外,我們又開辟了一個新的系列,回顧對生于七、八十年代人造成極大影響的卡通和動畫作品,《動漫年華》一文是其楔子。燃燒吧,小宇宙?! ”据嫴貢庇衫浔ㄏ壬O(shè)計?! ?949年,北平、天津、上海、廣州、重慶相繼解放,民眾迎來一個歡欣鼓舞的年代,一個不茍言笑的年代,一個光明和迷惘并存的年代。田曉青先生試圖“繞到那些標準而籠統(tǒng)的敘述和正統(tǒng)的回憶錄后面,直接看一看實際發(fā)生的事情”。他翻閱當年各大城市的報紙,通過見諸報章的通訊、言論、通信、廣告、問答,輯錄了本輯專題《城市記憶?解放》。所謂解放,是一個龐雜混亂、眾聲喧嘩的社會被格式化、被整合、被融入統(tǒng)一的宏大主題的過程;所謂解放,是由千千萬萬的個人命運和方方面面的生活細節(jié)的改變組成。  謝英俊是一個臺灣建筑師,“9?21”大地震后,他的建筑工作室致力為世界上人數(shù)最少的民族建房。然后,他來到大陸,在河北晏陽初鄉(xiāng)村建設(shè)學(xué)院,用茅草、樹枝、舊木頭,和一群沒有建筑經(jīng)驗的志愿者蓋起了生態(tài)廁所與幾棟生態(tài)樓房。這些歐式房屋看上去都很氣派,全沒有老輩子人記憶里“泥巴房子”的土氣樣子。村民們進去看一看,確實不錯,絕對不會影響給兒子說媳婦?! ?006年3月18日,在河南省蘭考縣葡萄架鄉(xiāng)賀村,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十一個農(nóng)民與學(xué)生志愿者,以及賀村合作社生態(tài)建筑隊的十四名隊員,一同參加蘭考春季生態(tài)建筑工作營培訓(xùn)。謝英俊聲稱,中國八億農(nóng)民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通過合作建房,住上漂亮的歐式小樓?! 】苎佣∨康膬善獊碜越ǚ康谝痪€的文章,讓我們看到,這些房子是怎么蓋起來的。  四百多名中國工人來到德國多特蒙德,要將一座稱為“帝座”的焦碳廠整體拆遷,運往中國。他們的工作熱情讓德國人感到震撼:他們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一周工作七天,每個月掙四百歐元,卻干著德國工人給四千歐元也不愿干的工作;德國人以為需要三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他們一年半就完成了……紀錄片《贏家輸家》走進由中國工人在魯爾工業(yè)區(qū)構(gòu)起的獨立王國,記錄兩種文化的沖突,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導(dǎo)演呂肯說:“這必須由觀眾自己決定。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德國和中國工人都是失敗者:中國工人拼命的工作,卻看不到一點美好的前途;德國工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關(guān)閉了祖輩相傳的礦井,心靈的苦悶難以表述。至于更多的內(nèi)涵,需要觀眾自己去體會?!薄 〉聡幕娕_的報道說:一部偉大的電影,盡管獲得很多的大獎,但是很可惜目前只能在德國的電影院看到這部片子。《“帝座”遷移》一文則詳細描摹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在導(dǎo)演人性化的鏡頭下擦出的火花?! £P(guān)于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鈴,越來越受到追捧,乃至網(wǎng)上有了“絕色金子美鈴”的主題網(wǎng)站。本輯《讀庫》中的金子美鈴專題,由金子美鈴詩集《向著明亮那方》的策劃人金瑩小姐編撰,追思這位寧靜而傳奇的詩人二十六歲的生命,并收錄了《向著明亮那方》一書沒有收入的金子美鈴生平照片和相關(guān)書影?! ∠蛑髁聊欠健 ∠蛑髁聊欠?。  哪怕一片葉子  也要向著日光灑下的方向。  灌木叢中的小草啊?! ∠蛑髁聊欠健 ∠蛑髁聊欠健! ∧呐聼沽顺岚颉 ∫惨w向燈火閃爍的方向?! ∫估锏娘w蟲啊。  向著明亮那方  向著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寬敞  也要向著陽光照射的方向?! ∽≡诙紩暮⒆觽儼??! 罾讼壬摹对谌松牧硪欢恕房l(fā)于《讀庫0701》,激起許多讀者對墓園文化的感喟。張小強先生獻出他珍藏的一冊《一部寧靜的文化史》,里面是安葬在莫斯科“新處女公墓”的部分俄羅斯藝術(shù)家的墓碑圖。當年高莽先生編撰《俄羅斯墓園》一書時,他都沒舍得奉獻出來。感謝中華版權(quán)代理公司協(xié)助解決版權(quán),本輯《讀庫》彩印了其中二十座墓碑,讓我們得以目睹那些大師的長眠之地。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讀庫0705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1條)

 
 

  •   田曉青輯錄的《城市記憶•解放》使用了一種比較獨特的創(chuàng)作形式,將1949后1月24日至1950年初刊載于《北平日報》、北平《新民報》、上?!洞蠊珗蟆?、重慶《新民報》天津和《進步日報》等報刊上的若干關(guān)于解放的報道摘錄編輯,以描述解放前后中國人的民生百態(tài),用一種別樣的真實來回憶過去的城市。從《謝英?。喊驳脧V廈千萬間》一文得知臺灣有一位立志于實現(xiàn)八億農(nóng)民合作建房理想的建筑師,他建的房子成本低,使用原生材料,基本沒有污染。四百名中國工人于2003年至2004年間在德國將整整一座焦炭廠拆運回國,《“帝座”遷移》一文確實讓孤陋寡聞的我長了見識,也慨嘆我們工人有力量。
  •   酷讀《讀庫》
    《讀庫》不是風(fēng)卷殘云的快餐,也不是膩人的滿漢全席,它適合私自淺斟細酌?!坝腥?、有料、有種”,這是他的精神主張。這是一種需要慢速閱讀的書,它所對抗的除了聒噪的浮華噪音外,還有飛逝的時間。生命當然不會就此延長,但生命在我們理智、刻意、對抗性的減速過程中將有可能呼吸到久違的純氧,并因此改變我們?nèi)諠u渾濁的血,骯臟的心和黑糊糊的肺?! ?br />   在今日的出版圈,這種極簡主義的風(fēng)格、擦亮歷史的動機使得它和之前所有的mook讀物并不相同。喧囂塵世,每天幾十億噸的文字**誕生,豬油一樣糊滿我們求知、求智的雙眼。幸有《讀庫》,因為制造者的冷靜、認真、胸懷遠大,成了**時代的一個另類。讀,不可以獨,《讀庫》是一塊可以分享的心靈園地。希望《讀庫》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私房書。
  •   老六的讀庫從0601就開始買了,很不錯的珍藏。百度不到的文字,歷史的記憶,各方面都有涉及,值得細細品味閱讀。
  •   讀庫里面的文章具有一種別樣的魅力與感覺,雖然沒有名篇大作,文章整體搭配比較合理,照顧了各個欣賞品味的人閱讀,不錯!
  •   讀庫是我一直鐘愛的刊物,紙張的質(zhì)量,內(nèi)容的質(zhì)量都沒得說,用脫俗來形容應(yīng)該比較恰當,品味確實不俗,張立憲,你要堅持下去,永遠出淤泥而不染!
  •   讀庫買的多,評論成累贅了。反正書不錯,當然也不是期期都那么精彩,但是2個月1本,20左右,一個月10塊錢,當買雜志了
  •   已經(jīng)流行一段時間的金庸熱告訴我們另外一個道理:文雅,是否文,是否雅,主要在人。一個物件,俗人談?wù)撝畡t俗、惡人談?wù)撝畡t惡。若是本身便是文雅之人,便如武林高手:飛花落葉皆利器。流行音樂、漫畫書、電子游戲,在《讀庫》里,能記載歷史、印證時代、感悟人生!
  •   本期讀庫中的好文章很多,城市記憶,遙遠的市聲鋪面而來,都很打動人。
  •   讀庫系列確實是好書,精美的藏書票和插圖提高了書的檔次,5折的價錢買得值!
  •   我是從2010年開始接觸讀庫的,感覺這書很有些看頭,就陸陸續(xù)續(xù)買了以前的來看。越早的越值得看
  •   讀庫可以記錄我們這個時代以及過去的那個時代。
  •   讀庫都比較耐讀
  •   主要是為了了解臺灣建筑家謝英俊先生的故事,頗為巧合的是,謝的原生態(tài)住房始于臺灣地震之后,而我讀這書后不久,四川發(fā)生地震了。希望謝先生可以把他的寶貴經(jīng)驗傳授給更多的大陸人民
  •   本期中介紹金子美玲的那片文章尤其喜歡,所以又定了《向著明亮那方》這本書,非常喜歡。
  •   當當?shù)木庉嬚厥拢棵髅魇切聲?,位置放這么靠后,怕顧客容易發(fā)現(xiàn)是嗎?0705非夾到06系列里,莫名其妙。
  •   相當不錯的一本雜志,我?guī)缀趺科诒厥铡?/li>
  •   單本的沒有貼膜,運輸過程中有的書角破損了。
  •   認真的人做的好書,非常支持
  •   老六的書,本本精品
  •   喜歡書內(nèi)附的精美藏書票
  •   每期都好。
  •   真是一本好書~~沒想到當當竟然能買到絕對好絕對好
  •   讓我覺得受益匪淺!?。?!
  •   《讀庫》的內(nèi)容挺不錯的,書的紙張和封面摸著也格外舒服,值得收藏的好書
  •   非常棒!喜歡這種裝幀,拿著看著都十分舒心!
  •   《讀庫0705》讀了讓人感慨良多啊。一是開篇的《城市記憶·解放》《遙遠的市聲撲面而來》兩組文章,讓我很是困惑了一陣子。當時解放初期反對的、取締了的很多東西,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是社會上習(xí)以為常的了。不知如果當時進城的解放軍戰(zhàn)士活到今天,看到現(xiàn)在的社會,再回想當日的情景,會有些什么想法?二是由寇延丁女士二文得知謝英俊其人其事。謝英俊是行動者,借造屋參與改造社會,其意義遠大于設(shè)計城市地標建筑。他所推廣的生態(tài)房屋讓我很生向往啊,可惜不能親臨現(xiàn)場去看一看。希望他們這項事業(yè)能在中國推廣開來,讓更多的人受益。不過,我自己是有些悲觀的。好事情未必得到推行,這在中國是很常見的了。三是《帝座遷移》一文中,德中兩國工人、管理層的處事方式、思維理念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引人深思啊。最讓人震撼的是關(guān)于金子美鈴的三篇文章。讀金子美鈴的《向著明亮那方》,知道她是位英年早逝的作家,但內(nèi)心一直以為是因為疾病才奪去了她的生命。沒想到,她竟然有如此波折的人生,竟然是因為不忠的丈夫而感染了當時是不治之癥的梅毒。又是因為不能忍受離婚的丈夫奪走女兒而自殺的!由金子美鈴詩集《向著明亮那方》的策劃人金瑩小姐編撰的這組文章,追思了這位寧靜而傳奇的詩人二十六歲的生命,并收錄了《向著明亮那方》一書沒有收入的金子美鈴生平照片和相關(guān)書影。
  •   讀庫的07系列里,05算是好的了。報紙摘抄的“解放”讀起來很有歷史感,對金子美玲的介紹也不錯,因此而進了金子美玲的《向著明亮那方》。即便是廣告,做的也不差。
  •   內(nèi)容豐富而不雜亂,作者文筆老練精妙。這是一個了解多種文化的好途徑。我喜歡這種帶有濃厚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文集。而且金子美鈴的介紹是我希望已久的。裝幀設(shè)計很樸實,印刷非常不錯。
  •   當歷史學(xué)家將目光聚焦于人類史上的重大人物重大事件時,還有人沉默地去關(guān)注“百年以來、50個人名”以外的人和事情,這本身就需要勇氣。宏大的歷史難免被權(quán)力或者=資本左右著曲解,而這些被宏大歷史掩蓋的小人物事件才是人類歷史上真正的底色。因為是百年內(nèi)的、讀之猶如為自己的父祖輩、以及當下留下典藏。因為張立憲所倡導(dǎo)的只敘述不評論,因此很容易在當下人人強加人以觀點的時代脫穎而出。這是一個老實人編的老實書,是可以老老實實留存下去的。
  •   這一期中有關(guān)謝英俊在中國搞的協(xié)力造屋運動值得向大眾推薦。
  •   獨特的選材、新穎的角度。很適合作為私人讀物,但很難流行。畢竟里面的題材過于寬泛,不可能網(wǎng)羅太多的支持者。
  •   打開書,濃濃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
  •   從南方人物周刊上得到該書信息,是一本“特別”的書,值得看和收藏
  •   自上次無意中買到后,一直想買全,今天算是如愿了.
  •   RT有信息量有深度沉靜內(nèi)斂
  •   就是買不全
  •   很好,心靜來讀
  •   經(jīng)典,要一直支持下去
  •   讀庫好書
  •   拿到書以后發(fā)現(xiàn)品相很差。
  •   這本書比較一般。
  •   讀起來沒勁,是不是被和諧了
  •   這個是本什么書啊,開始看評論得時候大家給得評價還挺高.翻開書后,就有一種不知所謂,莫明其妙之感,上當
  •   這期的內(nèi)容不適合我看,下次要看準了再買
  •     哈哈
      又是圖書館借的,再喊一句賺到了!
      這就是本雜書,雜的不能在雜。但是很喜歡。
      0705中,有解放初期一些主流思想的揭示,現(xiàn)在看頗有些好笑,但是確實當時的主流思想,看到一個濃妝艷抹的女人就心生厭惡,素顏的女兵就不由自主的覺得親切,每每解答一些問題的時候,定要上升到革命主義精神,那種極其明亮,毫無瑕疵不容任何人質(zhì)疑的態(tài)度。
      有關(guān)生態(tài)房的介紹,謝英俊在鄉(xiāng)村推廣生態(tài)房,平均成本2-3萬,如是城市有了類似的房子,是不是根本不會有人因為買不到房子叫苦連天了,不過,城市的用地似乎沒有那么好申請
      金美玲子的童謠,俄國文人的墓地,日本漫畫的解析,金庸小說部分情節(jié)的解析,還有油畫介紹……
      審判裘千仞里面,洪七公的大義凜然,自信滿滿。
      籃球飛人中湘北10號的櫻木花道,和那首著名的現(xiàn)在聽起來還激情澎湃的動畫片片頭曲。
      金美玲子頗有些悲劇的人生和她給后人留下的詩歌,活在一個并不那么如愿的環(huán)境中,支持著走下去的應(yīng)該是心中強大的信念,西條八十評價見到的金美玲子,身上因為生活布滿了煙火氣,但是,還是一雙清澈的眼睛。
      
      書 讀得越多,人會變得越謙遜,不是因為性格變了,而是自慚形穢,因為你發(fā)現(xiàn),你所知道的,學(xué)習(xí)的,了解的,真的太少太少……那些人那些事,可能你記得的只是些支離破碎的細節(jié),但是,你的視野會越來越寬……
  •     在這一本舊的《讀庫》上看到姬十三寫的《科學(xué)生活指南》,引言很有意思——
      “對于這個世界,我們的認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用科學(xué)來指南生活,得注意火候?!?br />   
      具體是怎么一回事呢?網(wǎng)站上有一些“打著科學(xué)的旗號”的帖子,告訴公眾某某新聞報道了經(jīng)過某某專家的某某科學(xué)研究而得出的某某結(jié)論,比如“荷爾蒙決定愛情最多只能維持兩年”、“戶外使用手機易遭雷擊”、“手機通話實驗?zāi)馨央u蛋煮熟”、“辦公桌上的平均細菌數(shù)目是廁所馬桶蓋上的四百倍”等,貌似理論完備、出處嚴謹,大家也覺得很科學(xué)、很靠譜,因而口口相傳,甚至造成飯桌、辦公桌小圈子交談中的一度恐慌。
      
      大部分人因此盲從了“科學(xué)”。而小部分人呢,也許有一點點疑惑,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未去查證。不過幸好,作者幫助我們做了這項工作,追本溯源,弄明白某某專家到底是何種水準的專家,某某科學(xué)研究到底采集了多少樣本,某某實驗到底是否符合邏輯,某某結(jié)論首次出現(xiàn)于期刊論文中時到底是如何表述的,等等。
      
      讀完這10頁的篇章,你會發(fā)現(xiàn),傳播的力量是多么強大,而被傳播的事情是如何從一開始的這個樣子漸漸變成了后來的那個樣子;你還會發(fā)現(xiàn),“科學(xué)”是個多么受人景仰的名詞,大眾對有這個名詞作reference的信息是多么趨之若鶩……
      
      當然你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發(fā)現(xiàn)更多,然后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失真,討論眼界不高、理論不深的人的張狂(或許可以用上“半罐水響叮當”一類的說法,恨鐵不成鋼一番),討論閱讀的益處(擴展視野,聽取關(guān)于某種說法的N種意見,云云),以及討論批判性思維——畢竟,養(yǎng)成懷疑的品質(zhì)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我們在浩瀚的、真假并存的信息海洋中,更接近萬事萬物的真相。
      
      當然,在提煉出如上所述的眾意義的同時,我們不要忘記所謂“閱讀(悅讀)”帶來的最根本的愉悅感——試想在某個周末的中午,陽光燦爛,我們打開書本,在好幾百字的關(guān)于“辦公桌上的平均細菌數(shù)目是廁所馬桶蓋上的四百倍”的分析及清潔液巨頭高樂氏(Clorox)公司贊助相關(guān)研究的目的猜測之后,我們看到了下面這段話:
      
      “最后,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另一項接踵而至的好消息,有研究稱,經(jīng)常使用消毒液,能殺死桌面細菌的百分之二十五。如果我沒計算錯的話,那的確能顯著地降低我的桌面細菌含量,使之達到廁所的三百倍?!?br />   
      ——不免樂哉。
  •      這一期,沒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文章。
       《城市記憶》看了幾篇,自以為適合有興趣時,翻幾篇。
       兩篇紀錄片的介紹,更喜歡《“帝座”遷移》,篇幅長些也有關(guān)系吧,感覺《“遠山”拍攝散記》說自己的多了些。
       《安息之地》里的墓碑都很有特色,也許了解下安息之人,對這些墓碑會更了解吧。
       《緣分把歷史延伸》似有賣弄之嫌,也許是小人之心了吧。
       《關(guān)于金子美鈴的想像》感覺是畫蛇添足,雞蛋好吃,母雞下蛋未必好看(十分不恰當?shù)谋扔?,水平很有限)?br />    《留下一些動聽的名目》,十分想看下那些點錄盒套。
  •     引言
      
      “流水行云”原是我?guī)啄昵俺霾顣r給愛人小牛所寄明信片的總稱,不過是自嘲“流水賬似的邊走邊說”,是匯報,也是自白。2008年7月整理訪書翻書日志時,想著這題目挺適合的,便拿來一用?,F(xiàn)在挑出有關(guān)《讀庫》的文字,按各輯出版時間重新排序(原來是隨翻隨寫),寫作時間附于其后。誠如網(wǎng)友所言,“現(xiàn)代信息繁多,不可能每個人擅長每件事,書籍不再是‘我宣揚你接受’的單方模式,網(wǎng)絡(luò)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交流可能,大家共同進步便是!”我將有關(guān)《讀庫》的文字整理發(fā)布于此,便是意在與同好互動。今后若有新篇,將陸續(xù)增加。
      
      《讀庫0705》(張立憲主編,新星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由寇延丁二文得知謝英俊其人其事,是我閱讀《讀庫0705》的最大收獲。謝英俊是行動者,借造屋參與改造社會,其意義遠大于設(shè)計城市地標建筑。李莧的《“帝座”遷移》,為讀者打開觀察世界的一扇窗,和寇延丁的文章異曲同工。此輯中最逗的文字當屬花之靜的《動漫年華》,其行文幽默,蓋過了所述漫畫帶來的陌生感。與之相比,作者此后的同系列文字,就事論事,對我來說味同嚼蠟。此外,田曉青對老報紙所載歷史“跡象”的讀解、李輝對舊書攤傳播歷史的感嘆,都頗得我心。
      本輯有兩處值得商榷。P220既點明“下起了大雪”,何來“半個月后就要回家夏收”?P223說:“1909年,大清銀行發(fā)行了印有攝政王載灃頭像的紙幣,這是中國首次推出紙幣”——那宋代發(fā)行的“交子”呢?【080731】
      
      
  •     從老白那里知道了這本書的存在,說明我很大眾。
      所以我就以大眾的眼光看完了這本書,每日早晨起來,打開床頭燈,看書至10點左右,歷經(jīng)三日。
      以紀實為主的宗旨體現(xiàn)得比較透徹,也有很多關(guān)于回憶的文字,不過在我這個年齡暫時似乎還不適合太多回憶。不過有些文字真的很美:《金子美玲草木狀》中的蒲公英和彼岸花,讓人心生憐惜和敬慕。
      至于《再看你一眼》和《動漫年華》讀來有些味道,但是無甚同感,我很土鱉,小時候沒有看過任何《圣斗士》的漫畫和動畫,對于北京胡同更是隔得甚遠,此次從北京回到校園,我唯一對北京的印象就是:我不喜歡這座城市正如這座城市不喜歡我一般。
      
  •     曾經(jīng)在一個并不知名的網(wǎng)絡(luò)寫手的文章里面看到過這樣的話:“我跟自己說過的,當對一些現(xiàn)實束手無策的時候,書本是最好的藥劑,它增添新的角度,讓我不至沉悶于自個兒造的死局?!笨春?,心戚戚然。
      那一天,當我滿心憔悴的回來后,蒙頭睡了一個大覺。被人輕賤的滋味真的是不好受。這一覺,是我半年來睡的最甜的一次。然后,起身,從圖書館拿回了兩本書,一本是孔慶東的《生活的勇氣》還有一本就是張立憲編的這套《讀庫》。沒有看到今年的,只是去年的一本,但就是這樣的兩本并不起眼的書,讓我走出了自己的困境,依然像往常一樣去奮斗,盡管一切的結(jié)果都還不能確定。
      《讀庫》是一個小眾的書,發(fā)行并不大,如不是長久關(guān)注書市的人,自是不能發(fā)現(xiàn)這樣一本的。因了是小眾,所以也就什么都能寫,什么都能說,天南海北,暢所欲言。從文學(xué)到社會思潮,從歷史故紙堆到先鋒派文藝。因此看這本書就像實在瀏覽一個完整的社會,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只慢慢讀來,卻讓人感到了一絲沁入心脾的暖意。雖大部文字都留下了依稀淡淡的哀,但確是“哀而不傷”,總歸是能帶來美好希望的。
      0705這期里面,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刊登了田曉青對于一些舊報的整理,都是解放前夕和剛剛解放后,《大公報》、《新生晚報》、《北平日報》上面的文字,其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實在是令我這個立志于新聞業(yè)的人汗顏,而其所要傳遞的信息,自也讓我感到震撼。時逢大變,社會個個階層都在努力適應(yīng),雖是百般狼藉,但也總歸是在往前走。看看那些時日的風(fēng)土民情,看看那些人在報紙上發(fā)表的心靈獨白,曾經(jīng)一個活生生的歷史就展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正如田曉青自己所說的:“在此期間,我像一個隱身人,出沒于那一時期各大城市的街頭巷尾?!比硕颊f,今天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這里我們是真正的從新聞中尋找到了那段歷史的軌跡,就像一部對比鮮明的黑白電影,娓娓道來的,是那一段先民的生活,快樂而又悲傷、混亂而又明晰。
      然而,此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對于一個日本童謠作家的描述,她死在1930年,只有26歲。她叫金子美玲。寫童謠,是需要童心的,涉世越深,越是對這樣的文字無法下手。在她26年的生命里,只經(jīng)歷了一場愛情的悲劇,正是這場愛情悲劇,給了她致命的打擊,因丈夫的傳染,她得了梅毒。在那個得梅毒就等于判死刑的年代里,為了給自己一點尊嚴,她選擇了自己結(jié)束生命。最終在1930年的春天,她服下了安眠藥,光身而來,光身而去?!俺抗饫?凋落的花/麻雀也會/伴它飛舞。暖風(fēng)中/凋落的花/晚鐘也會/為它歌唱。夜里凋落的花/誰來陪他/夜里凋落的花/誰來陪它?!?br />   有時候,生活真的讓人束手無策,只有把滿腔的情感投入到了這一堆永遠不會背叛你的文字里面。生活是險惡的,而文字卻是溫暖的。
      經(jīng)過這么些年,走走停停,看身邊的人來了有去,只有我,在繞了一個大圈子后,又回到了原點。但生活,總歸是要試驗著來的,沒有確定的結(jié)果,也沒有現(xiàn)成的路子,摸著石頭過河,就算跌倒,也算是感受了一次河水的凜冽。
      在金子美玲的詩句中,有一篇是描寫彼岸花的,這種花,在中國叫做石蒜,或許是中國人太功利,太世俗了吧,相對而言,我還是喜歡彼岸花或相思華這兩個韻味無窮的名字。在日本,彼岸花大多是長在墳?zāi)古赃叺?,在中國也有彼岸花摘不得的說法,因此便有了“悲傷記憶”的花語。夏目漱石的一首詩句,我自是萬分的喜歡:“秋風(fēng)門前過,彼岸花開一點紅?!庇洃浭潜瘋模€是要堅強的生活下去,因為沒有你,這個世界可能都會改變。
      向著明亮那方
      向著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葉子
      也要向著日光灑下的方向。
      灌木叢中的小草啊。
      向著明亮那方
      向著明亮那方。
      哪怕燒焦了翅膀
      也要飛向燈火閃爍的方向。
      夜里的飛蟲啊。
      向著明亮那方
      向著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寬敞
      也要向著陽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會的孩子們啊。
      
  •     我讀書的習(xí)慣是喜歡同時看很多部,性格如我,一般情況下都不能從一而終。還經(jīng)常跳躍性地看著言情、武打、哲學(xué)、理論、音樂、偵探什么亂七八糟的,單位一堆家里書桌上一堆,床頭一堆,電視桌旁邊一堆。真正耐心看到最后,全部完成的,并不太多。
      今年全部看完的,不過就是全部的《讀庫》、大部分的《讀書》,還有若干三聯(lián)和生活周刊,若干時尚雜志......
      《讀書》是多年后重又拾起的一部陪我走過很長年少時光的雜志。
      《讀書》是三聯(lián)非常小眾的一本雜志,至今已經(jīng)有28年的歷史,依然,在風(fēng)雨中飄搖,吉兇難卜。甚至連從84年念初中就開始細細品讀的我,都在90年代末期由于種種因素放棄了追逐。我不知道,她該不該存在,該向那個方向發(fā)展。
      我曾真心喜歡過,很多本舊的,十幾年歷史的破舊雜志,一直都舍不得丟掉,這些破爛書,曾經(jīng)有四個人看過分享過,分別是念書時候的密友,老公和飛仙小朋友,尤其是飛仙小友,是在多年后重讀,讓我很是欣慰。一本書能夠讓四個人翻看,也算不枉她來世界上一遭了。
      實際最近還有件讓我心里不舒服的事情。三聯(lián)后期又掙扎著出了《愛樂》雜志,初期是印量每期5000冊,到了后期,就根本不再標注了,還好老公一直堅持著買,昂貴的很,薄薄一冊,動輒要30多,印刷插圖當然沒得說,可價格,在蕓蕓眾雜志當中,算是頂貴的了。今年訂閱打折,三年要打到7折。我有一搭沒一搭問老公,干脆定三年算了,他老人家有一搭無一搭的嘟囔,她們能不能堅持到明年都說不好,還三年之約那。我信心十足,《讀書》都堅持了快30年了,《愛樂》堅持三年都堅持不了嗎?其實打內(nèi)心里還真就不大放心她們的堅持。 離題萬里,根本不是今天想說的。打住。
      
      還是繼續(xù)說《讀書》和《讀庫》。
      《讀庫》是06年張立憲也就是著名的老六,曾經(jīng)寫過《記憶碎片》(好好像也不怎么出名),強烈推薦《查令十字街86號》那本書的老六主編的雜志(真啰嗦)。印成一部書的樣子,文字考究,插圖精美,大開本,20個印張,賣到30塊,也真是貴。當初第一次買他就是因為貴,想看看到底有什么膽量敢把文字類雜志賣成這個價錢。不想,一發(fā)不可收拾。我是真心喜歡,樸素的文字、大膽的選材、精美的黑白插圖,美術(shù)設(shè)計、構(gòu)思等等環(huán)節(jié)真的做的無懈可擊,難得的是,每到年終歲尾,總有非常精美的贈品,今年的,是美麗的筆記本,讓人一見鐘情,至少我是。
      他們的共同點是,小眾,不會有太多的讀者不會有太大的發(fā)行量,但是,內(nèi)容十分的豐富耐讀,很多文字,多年后,重又回想起來,仍然覺得微微的感動,另外,他們都是,艱難的掙扎成長的。
      不同是,讀庫更加貼近時代,插圖和印刷質(zhì)量非常好,創(chuàng)意也美,服務(wù)也超群。昨天下單子定了一年,回信中很溫情的叫出我們的名字,點滴見真誠,是一部做的非常用心的雜志。還有自己的博客,自己的交流平臺,自己的網(wǎng)絡(luò)傳遞方式,在這樣一個浮華的年代,搞一部這么樣的又沒有背景的東西,實在是不簡單也吧容易的。原本在當當買,為了支持一下,定了全年,我不大喜歡這樣的方式,但也算是對他的一份敬意吧。我非常敬佩他們的堅持。
      其實《讀書》更是一部非常溫情的雜志,160多頁,那么大的信息量,堅持著不漲價,只賣到6塊錢,即使有廣告,有贊助,有支持,我想,也是杯水車薪的吧。那么他們靠的是什么那?當然會有一部分的經(jīng)費支持,會有一部分的廣告收入,但看著逐漸萎縮的發(fā)行量,她也會嘆息吧。這浮華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淡漠,網(wǎng)絡(luò)閱讀的拓展,真正看書、買書的,都不大多了,更何況一本品論的雜志。我有時甚至再想,他們?yōu)槭裁磿^續(xù)?賺錢是根本不用考慮的事情,為了個人的理想?為了人生的追求?又有些牽強。后來漸漸的有了點醒悟,也許,他們是為了一份愛書的心吧,在荒漠當中,至少,該保存唯一的水源;在逆境之上,至少該留有最后的火種吧?
      當然《讀書》和《讀庫》也各有各的毛病?!蹲x書》八股勁也是挺足的,時常會拽出些看不懂的東東,如何能讓市場真正接受那?
      《讀庫》所選有時又過于脫離主流社會,二三線的作者,一起寫著二三流的事情,有時基調(diào)又過于哀怨,看著心里有時也會添堵。
      我很希望二者的結(jié)合,或許會有一線新的生機。要么,他們的明天,真的不知是否會繼續(xù)。
      把我曾經(jīng)非常喜愛的《明天還是要繼續(xù)》粘在這里,真心希望,他們的未來。未來歲月雖然不可期待,但哀愁之余請千萬別忘記,明天,還是要繼續(xù)。
      對于成串的往昔
      我有太多的眷戀
      但我從來不嘆息
      我不反對你哭泣
      為你曾經(jīng)失去的
      但我卻毫不遲疑
      
      我不想去浪費生命
      就讓我豁然的心
      像個純真的孩子
      愛我生活里
      值得去收集的回憶
      未來歲月不可期
      哀愁之馀別忘記
      明天還是要繼續(xù)
      
      
      
  •     這類讀物注定是小眾的。
      首先因為它的選題廣。
      其次是文章的內(nèi)涵深。
      廣,卻不是標題黨的虛張聲勢,
      深,無有知音體的令人作嘔。
      它的溫暖,籍由白胖信封,密麻的文字,精致的彩印,獨特的藏書票,沉甸甸的份量,灌頂而入人心。
      
      我也不愿意它太著名,怕被肚大腸肥的巨頭私吞了或利用了。
      極品鉆石,
      絕世青花,
      留給有緣的賤民吧。
      
      就這么賤著,我愿意。
      
      
      
  •     也許是因為太多開國時期的文章,總感覺編輯這次偷懶偷大了。組不到稿子開始拿老報紙充數(shù)了。
      最喜歡生態(tài)房屋那兩篇。
  •   我今年也是一狠心定了全年的《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不想郵遞還真有點問題,我至今才收到四期。而且,說實話,10元的生活周刊遠不如6元的時候吸引我。其實,周刊不該弄那么多內(nèi)容,應(yīng)該求精才對。呵呵,有點扯遠了,讀書和讀庫比,我更喜歡讀庫,希望可以堅持下去,因為確實太不容易了。
  •   不會的,如橙花一般,許多人忽視,依然散發(fā)馨香。不過老六的生意是越來越大了,希望能夠有個人替他分擔(dān)一些瑣事
  •   不是這樣的,老報紙那篇是0705的精華。
  •   收集老報怕也是不容易吧
    我覺得有些看著很有意思,時代感很強啊
  •   看了有一種革命的沖動啊!
  •   基本同意,老報紙那篇精簡點更好。
  •   老報紙那篇的確是精華,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諷刺。
  •   不會吧,我倒是覺得編輯選摘文章其實是很用了心的……呵呵……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