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肯自傳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zé)任公司  作者:(美)伊莎多拉·鄧肯  頁數(shù):276  譯者:王儲  
Tag標簽:無  

前言

前言我承認起初有人建議我寫自傳的時候,我不大敢寫。不是因為我的人生沒有像小說一樣精彩的情節(jié),或者如電影中一樣刺激。我相信,如果用心去寫的話,這部書很可能會是一部反響空前的重要傳記。但是,問題在于寫作本身。多年來,我奮斗不懈,苦苦努力并不斷研究,只是為了創(chuàng)造出一種簡單的舞姿。我很了解寫作這種東西,為了要寫好一個樸實、美麗的句子,必須要花費很多時間,而且必須全力以赴地學(xué)習(xí)。我常常有一種感覺,即使一個人跋涉千里到了赤道地區(qū),在那兒建立了豐功偉績,如果他試著記下這一切,結(jié)果也很可能是失敗的。反之,一個從來沒出過遠門的人卻可能栩栩如生地寫下在熱帶叢林中獵虎的實況,使讀者深信他一定身臨其境過。然而事實上,全都是子虛烏有。同樣的原因,我所經(jīng)歷過的種種奇特之事寫出來可能會毫無味道,只是因為我沒有塞萬提斯的生花妙筆,甚至連卡薩諾發(fā)的文采都趕不上。還有一種情況。我們?nèi)绾尾拍苷J識自我并真實地反映出來呢?我們真的已經(jīng)認識了自己嗎?我們經(jīng)常處在眾人的評價之中,有朋友對我們的評價,有自己對自己的觀點,有愛人對我們的看法,還有仇敵對我們的攻訐。所有的評價都可能不一樣。我很深切地了解其中的道理。有很多個早晨,當(dāng)我自己泡上一杯咖啡,讀到早報里對我的贊許,如說我美如仙子,具有天才的頭腦等,當(dāng)我還來不及喜悅的時候,就會被另一篇寫著我不但無才而且相貌丑陋的報道給打暈了。我很快就學(xué)會了不去理會外界對我的評價。我無法強求他人只給我贊美,也難以指責(zé)所有負面評價都是苛責(zé)。以前,曾有一位一直對我窮追猛打、肆意中傷的柏林音樂家指責(zé)我對音樂一竅不通。有一天,我寫信請他來與我見一面,從而證明他的錯誤。他來了,坐在茶桌對面,我花了一個半小時,滔滔不絕地向他講述從音樂所激發(fā)的靈感中創(chuàng)造出的舞姿。當(dāng)時我就發(fā)覺他十分茫然而且無動于衷,最后讓我哭笑不得的是:他居然從口袋里掏出一副助聽器,并告訴我他有非常嚴重的重聽,即使戴著助聽器,坐在劇院前廳的第一排位置上也聽不清交響樂的演奏!我居然為了這樣一個人對我的苛責(zé)而徹夜難眠!因此,如果別人眼中的我們都是大相徑庭的話,那么我們要如何認識自己,并在傳記中表現(xiàn)出來呢?那會是圣潔的耶穌之母瑪利亞?抑或是放蕩的麥薩萊納?還是從良的妓女瑪格達羅?這眾多的奇女子,哪一個才與我有著相似之處呢?我認為,與我相似的并不是一位或幾位,而是成百上千位,但是我的心靈超然物外,不受她們?nèi)魏稳说挠绊?。常言道:寫作最重要的是作者必須對所寫之事未曾體驗。如果硬是讓一個人用文字表達出一個人的切身經(jīng)歷,這些事就會變得虛無縹緲,捉摸不定?;貞洷葔艟掣y以捉摸。事實上,我的很多夢境似乎比真實的回憶要生動得多。人生無非南柯一夢,也幸虧如此,要不然,誰能真正熬過那些深重的苦難呢?只有在傳奇中的人們才會在一瞬間蛻變成長。在真實的人生中,一個人即使在遭遇巨變之后,也可能依舊和以往毫無二致,我們依然可以在蒙馬特爾的夜晚,看到榮耀盡失的俄國王公們一如既往地和歌伶舞女共用晚膳,就和戰(zhàn)前一樣,毫無二致。真實地記錄一個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創(chuàng)作一部偉大的作品。即使如此,也鮮有人敢真實地描述自己的人生。盧梭為人類在這方面作出了最徹底的犧牲,揭開自己靈魂的面紗,讓世人飽覽他最私密的行為與思想,偉大的著作《懺悔錄》就這樣誕生了。惠特曼將真實的自我獻祭給美國,其著作曾一度被看做“敗壞道德”而被禁止出版。從來沒有女性敢于講述她真實完整的生命經(jīng)歷,即使是那些最有名的女性自傳,也只是記載一些外在生活狀況,敘述一些瑣碎的趣聞軼事,根本無關(guān)她們真實的生命內(nèi)容。而那些大喜大悲的關(guān)鍵時刻,她們總是閉口不言。我的藝術(shù),不外乎盡力在舞姿中表現(xiàn)真實的“我”的存在。曾經(jīng)我為了找到一種純真的舞姿而付出了漫長的歲月。文字有著不同的含義。在那些想見我一面而蜂擁而至的觀眾面前我毫無保留,我已將靈魂最深處的動力都獻祭給你們。一開始,我的舞蹈就是在表現(xiàn)人生:孩提時,我舞出成長的喜悅;豆蔻年華,我舞出對生活悲劇性的領(lǐng)悟,以及對生命殘酷無常的覺悟。電影或小說里的英雄佳人偏離了真實的人性,他們常常擁有完美而卓越的品格,幾乎不可能犯錯。卑鄙的品格和罪惡都給了劇中的小人物和“壞女人”。然而我們都知道不能籠統(tǒng)地把一個人劃歸為“好人”或者“壞人”?;蛟S,我們不會觸犯“十誡”,但人人都可能犯錯。我們的內(nèi)心都蟄伏著犯罪沖動,一旦時機成熟就會爆發(fā)出來。所謂有德行的仁者只不過是還沒有受到真正的考驗,或者是他專心致志地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標,以至于沒有閑暇顧盼四周的風(fēng)景。常有人問我藝術(shù)孰高孰低,我一直都認為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藝術(shù)家即是獨一無二的愛人,只有藝術(shù)家才對美有著純粹的理解。而愛情,正是靈魂得以凝望不朽之美的時刻。我躺在家中的床上,試著去分析人們稱之為回憶的東西。我感受得到陽光的炙熱,聽得見孩子們在公園嬉戲的聲音,感覺得到自己身體的熱度。我注視著自己赤裸的雙腿,將它們伸直,我的乳房柔軟,雙臂經(jīng)常以柔軟的弧度起伏揮舞。12年來,我身心俱疲,這副胸膛蘊藏著無止境的痛苦,眼前的雙手上打著悲傷的烙印。獨自一人時,眼淚很少干過。從12年前的那天開始,淚水已經(jīng)流了12年!當(dāng)時,我躺在一張沙發(fā)上,突然被一聲大叫驚醒,轉(zhuǎn)頭看時,洛格林像個負傷的人,說:“孩子們都死了!”我記得當(dāng)時感覺到一種強烈的不適,喉頭灼熱,就像是生吞一塊燒紅的煤炭。但我還不明白他的話。我還非常溫柔地和他說話,試著讓他冷靜下來。我告訴他這絕不可能。后來,其他的人來了,我還是搞不清情況。最后又走進來一個深色胡子的男人,人們說他是醫(yī)生。“沒事,”他說,“我會救活他們!”我信任他,想跟他一起去,但人們攔住了我,因為不想讓我知道已經(jīng)無力回天了。他們怕我受到打擊而崩潰,但事實上我當(dāng)時已經(jīng)升華到另一種境界中去了。我感到周圍的人都在哭泣,但我沒哭,反而渴望去安慰每一個人。憶及往昔,我很難明了當(dāng)時的心境。是否我已看破紅塵,明白死亡并不存在?明白這兩具僵硬冰冷的尸體并不是我親愛的孩子,而只不過是他們脫下的外衣呢?我是懂得孩子們的靈魂依然存在,而且會永遠存在嗎?一位母親的哭泣,一生中只有兩次,也僅有兩次——在自己孩子出生和死亡時——當(dāng)我意識到這冰冷的小手再也無法緊緊握住我的手時,我聽見了自己的哭嚎,這跟我在他們出生時聽到的自己的聲音是一樣的。為什么會是一樣的呢?一個是無比喜悅的叫喊,另一個卻是錐心刺骨的哭喊,我不知道為什么,但我知道它們是一樣的!是否因為在整個宇宙中,只存在一種偉大的哭聲,這種哭聲包含了悲傷、喜悅、興奮、痛苦,以及母體創(chuàng)造生命時的哭喊呢?

內(nèi)容概要

  她勇于摒棄古典芭蕾,創(chuàng)立自成一格的全新舞蹈門類;她勇于藐視婚姻,向傳統(tǒng)道德觀念發(fā)出了挑戰(zhàn);她勇于承受磨難,親生孩子離她而去也沒能擊垮她;她是一個特立獨行、要求絕對自由的精靈,她是伊莎多拉?鄧肯。

作者簡介

  伊莎多拉?鄧肯(1878-1927),美國著名舞蹈家,世界知名的偉大藝術(shù)家,現(xiàn)代舞蹈之母。她找到了人體與音樂的最佳結(jié)合形式,創(chuàng)造了無與倫比的優(yōu)雅舞蹈。她不僅開創(chuàng)了世界現(xiàn)代舞的先河,還以特立獨行的作風(fēng)在觀念上影響了一個時代。除了自己,她不依靠任何人;除了愛與美,她沒有別的追求。
  本書是這位藝術(shù)家的自傳作品。在書中,她講述了自己在多災(zāi)多難的生活中抗爭坎坷命運的曲折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令人震撼而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她的一生是一個傳奇,更是一部艱辛而多姿多彩的奮斗史。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我的童年
第二章 我的成長
第三章 冒險旅程
第四章 劇團演出
第五章 紐約磨礪
第六章 前往倫敦
第七章 倫敦游浪
第八章 轉(zhuǎn)戰(zhàn)巴黎(上)
第九章 轉(zhuǎn)戰(zhàn)巴黎(下)
第十章 嶄露頭角
第十一章 享譽匈牙利
第十二章 朝覲夢想
第十三章 希臘之音
第十四章 相遇瓦格納
第十五章 沉醉瓦格納
第十六章 穩(wěn)步前行
第十七章 風(fēng)靡俄國
第十八章 開辦學(xué)校
第十九章 情人和女兒
第二十章 藝術(shù)掙扎
第二十一章 辦學(xué)探索
第二十二章 相識洛格林
第二十三章 兒子降生
第二十四章 感情插曲
第二十五章 痛失愛子
第二十六章 解救青年
第二十七章 隱忍療傷
第二十八章 難逃痛苦
第二十九章 戰(zhàn)爭陰云
第三十章重 舞美國
第三十一章 走向未來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第一章 我的童年孩子的性格是在母胎里就形成的。母親懷著我的時候,感到非常痛苦,寢食難安,只能吃些凍牡蠣,喝點兒香檳,受盡折磨。牡蠣和香檳,那可是愛與美的女神阿芙洛狄特的食物。一定是我從娘胎里就開始了舞蹈,才形成了我和舞蹈緊密聯(lián)系的一生。那時,母親就認為我一定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她常說:“這孩子出生以后一定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彼蟾乓詾槲視莻€怪物吧。我一出生就不停地舞動著手腳,母親說:“我說的沒錯吧,這孩子就像著了魔了。”當(dāng)我能站立的時候,只要一聽到音樂就會隨之起舞,家人和朋友們因此極其愛我。兒時第一場記憶是一場大火。那大概是兩三歲時候的事吧,我記得我被從一扇窗子里扔了出來,正好落在一個警察的懷里。我緊緊地摟著他的脖子,他似乎是個愛爾蘭人。我聽到母親大聲地喊著:“孩子!我的孩子!”她以為我兩個哥哥還在屋子里,但人們已經(jīng)把房子的入口塞滿了,她進不去了。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我的兩個哥哥正坐在一家酒吧的地板上穿鞋子,還坐到吧臺上喝茶。他們是多么幸運啊。我在海邊出生,一生中重大的事情都發(fā)生在海邊。我最初的舞蹈靈感就來源于大海的波濤。我是應(yīng)著阿芙洛狄特星降生的,它的光芒一直影響著我。這顆星閃耀大地的時候,我便暢通無阻,這顆星消逝時,我便多劫多難?,F(xiàn)在,人們已不像古埃及時代那么關(guān)注天象和星相了,但它卻指引著我們的命運。要是所有父母都能明白這一點,就會關(guān)注星相,生下聰明伶俐的孩子了。我相信,一個人的出生地的環(huán)境深深地影響著他。我出生在大海邊,我愛大海,??偸俏?;而高山則相反,讓我感到郁悶和壓抑,每次我住在高山的附近,就會覺得像被困在囚牢之中一樣。當(dāng)我仰望高山時,我沒有一般人那種贊賞的感覺,只想越過高山,遠走高飛。小時候,母親很窮,沒錢給我們雇保姆,這正好讓我的成長過程充滿了自由,而且,這種自由一直保留了下來。母親研究音樂,是個音樂教員,終日在別人家給一些孩子上課,無暇顧及我和哥哥姐姐。從學(xué)?;貋恚覀兙妥杂闪?。我們常常跑到海邊去,獨自玩耍,自由遐想。我們有過很多冒險的經(jīng)歷,跟那些有保姆跟著、舉手投足都要受限制的孩子相比,我們太幸福了。看到那樣的孩子,我們都會替他們傷心,他們還有什么空間?母親太忙,無暇顧及到孩子們會有什么危險,我和兩個哥哥就可以自由地出去游玩。母親要是知道我們那些冒險的經(jīng)歷一定會非常擔(dān)心,幸好她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說這是我們的幸運。正是這種自由的生活給了我創(chuàng)作舞蹈的靈感,去開創(chuàng)一種自由的舞風(fēng)。我從沒有過那種受鉗制、痛苦不堪的童年。5歲時,大概是母親虛報了我的年齡,我進了公立小學(xué)——母親覺得我必須得到一個可靠的地方去。我相信,一個人是什么樣子,一定是從小時候就顯現(xiàn)出來的。我那個時候就是一個叛逆的舞者,顯示出了與其他孩子不同的叛逆?zhèn)€性。母親出生于愛爾蘭的一個天主教家庭,原本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但是后來,她發(fā)現(xiàn)父親與她想象中的丈夫相去甚遠,就脫離了天主教,離了婚,獨自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們。從此,她成為天主教的叛逆者和無神論者,成了鮑勃?英格索爾的追隨者,經(jīng)常為我們讀英格索爾的文章。母親反對虛浮不實的情感,我也深受影響。母親很小的時候就告訴我圣誕老人的故事是假的。入學(xué)后,學(xué)校為了慶祝圣誕節(jié)給孩子們分發(fā)糖果,老師說:“看,孩子們,圣誕老人來給你們送糖果了?!蔽也幌嘈攀フQ老人的存在,也不相信有上帝,我站起來,嚴肅地說:“我不相信。根本就沒有什么圣誕老人。”老師生氣地說:“只有相信圣誕老人的人才能得到糖果?!蔽艺f:“那么,我不要糖果了?!崩蠋煴晃壹づ?,讓我坐到前面的地板上去。我走上去,然后轉(zhuǎn)過身子對全班大喊:“這些都是謊話!我的媽媽很窮,沒錢扮演圣誕老人,只有有錢的母親才能扮演圣誕老人,把東西送給孩子?!边@是我的第一次演講。兒時第一場記憶是一場大火。那大概是兩三歲時候的事吧,我記得我被從一扇窗子里扔了出來,正好落在一個警察的懷里。我緊緊地摟著他的脖子,他似乎是個愛爾蘭人。我聽到母親大聲地喊著:“孩子!我的孩子!”她以為我兩個哥哥還在屋子里,但人們已經(jīng)把房子的入口塞滿了,她進不去了。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我的兩個哥哥正坐在一家酒吧的地板上穿鞋子,還坐到吧臺上喝茶。他們是多么幸運啊。我在海邊出生,一生中重大的事情都發(fā)生在海邊。我最初的舞蹈靈感就來源于大海的波濤。我是應(yīng)著阿芙洛狄特星降生的,它的光芒一直影響著我。這顆星閃耀大地的時候,我便暢通無阻,這顆星消逝時,我便多劫多難。現(xiàn)在,人們已不像古埃及時代那么關(guān)注天象和星相了,但它卻指引著我們的命運。要是所有父母都能明白這一點,就會關(guān)注星相,生下聰明伶俐的孩子了。我相信,一個人的出生地的環(huán)境深深地影響著他。我出生在大海邊,我愛大海,??偸俏遥欢呱絼t相反,讓我感到郁悶和壓抑,每次我住在高山的附近,就會覺得像被困在囚牢之中一樣。當(dāng)我仰望高山時,我沒有一般人那種贊賞的感覺,只想越過高山,遠走高飛。小時候,母親很窮,沒錢給我們雇保姆,這正好讓我的成長過程充滿了自由,而且,這種自由一直保留了下來。母親研究音樂,是個音樂教員,終日在別人家給一些孩子上課,無暇顧及我和哥哥姐姐。從學(xué)?;貋恚覀兙妥杂闪?。我們常常跑到海邊去,獨自玩耍,自由遐想。我們有過很多冒險的經(jīng)歷,跟那些有保姆跟著、舉手投足都要受限制的孩子相比,我們太幸福了??吹侥菢拥暮⒆樱覀兌紩嫠麄儌?,他們還有什么空間?母親太忙,無暇顧及到孩子們會有什么危險,我和兩個哥哥就可以自由地出去游玩。母親要是知道我們那些冒險的經(jīng)歷一定會非常擔(dān)心,幸好她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說這是我們的幸運。正是這種自由的生活給了我創(chuàng)作舞蹈的靈感,去開創(chuàng)一種自由的舞風(fēng)。我從沒有過那種受鉗制、痛苦不堪的童年。

后記

一、她的余生    很明顯,這是一本未完的自傳。作為讀者,你一定和我一樣,遐想這位天才的舞者在后面的歲月中是如何舞動人生的。在這個自傳最后一句所描述的當(dāng)時當(dāng)?shù)兀嚳先缒阄乙粯硬恢烂\之神將如何安排她的“新生活”。鑒于1927年的意外,鄧肯已經(jīng)開始走進自己的生命后期。    1921年,鄧肯踏上了前往蘇俄的路,如她所說,那是一片“新世界”。1921年11月7日,她在莫斯科大劇院慶祝十月革命四周年的舞臺上表演了《國際歌》。列寧也在觀眾之中為她鼓掌。在蘇俄,這對于她來說是榮譽、是驕傲,但也正是因此,她在后來回到美國后遭到媒體的攻擊,還被剝奪了美國公民的資格。人生的各種戲劇性情節(jié)注定要在她身上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在1921年末或1922年初的一個小型聚會上,鄧肯與葉塞寧相識了。不能不承認,他們同為這世界上的天才,舞蹈的天才和詩的天才,而天才的相遇總會與眾不同。他們的相逢到底是愛的相聚,還是激情消退前的奮力一擊?葉塞寧在1925年末自殺,鄧肯在1927年下半年意外身亡。他們的相識,或許要為短暫而絢爛的人生抹上最后的濃重一筆。    鄧肯一生不主張結(jié)婚,但為了與葉塞寧在一起,她改變了自己的態(tài)度,開始了她一直拒絕的婚姻生活。不僅如此,考慮到葉塞寧的感受,本來已經(jīng)43歲的鄧肯在登記結(jié)婚的時候說自己只有35歲,縮小了和葉賽寧的年齡差距。其實,年齡對于這樣的兩個人來說,實在是代表不了什么。    1922年10月,剛剛結(jié)婚的他們回到了美國,但美國政府懷疑他們是來宣傳“赤色”主義的,拒絕他們?nèi)刖?。葉塞寧對富庶的美國社會、對與鄧肯的婚后生活的反應(yīng),與他美輪美奐的詩人形象相比,實在是讓人不忍提及。據(jù)說,他就像一個窮孩子一下子跑進一個繁華世界,日漸不能控制自己。關(guān)于這位詩人,與鄧肯相關(guān)的是,我們只看到他們相愛了,卻沒有看到他們相守。與鄧肯相愛的人,難道都不能長久地留在她身邊嗎?很快,他們就分開了,傳說他因為不能忍受鄧肯受到追捧的情形而離開了她?;橐?,更像是放在某一地方的擺設(shè)。是啊,對于特別明亮的星星來說,很多東西都是多余的。有人說他們離婚了,也有人說,特別是鄧肯自己也說,他們沒有離婚。而真實的情形只有在當(dāng)時當(dāng)?shù)氐闹魅斯拍苷f清楚吧。    1924年,鄧肯流亡到了法國,她收入微薄,寄身旅館,陪伴她的只有書和回憶了。大概就是這個時候,在朋友的鼓勵下,鄧肯開始寫自傳,有時自己寫,有時口述給速記員,寫作過程持續(xù)了2年多,其成果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一本泣血而成的自傳。因為她意外遇難,人生的后半段永遠隱匿在了時光的長廊中,定格成了她美麗的臉龐。    1925年,鄧肯的日子稍有起色,她又想辦學(xué)校,這個提議受到法共方面的歡迎,但這個計劃要成為現(xiàn)實卻很難,此時的鄧肯沒有了富豪資金支持,能做的只有等待,而法共方面能給她的消息也只有:繼續(xù)考慮。    1925年末,葉塞寧自殺了。這位詩人的情史請各位自行搜索吧,很多感嘆,此處留白。葉塞寧死后有30萬法郎的遺產(chǎn)按法律程序判與鄧肯。當(dāng)時的鄧肯確實非常需要錢,但她還是把這筆錢轉(zhuǎn)贈給了葉賽寧的母親和妹妹。錢,對于鄧肯的生活來說,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砝碼。對于葉塞寧的死,她說:“謝爾蓋的死使我大為震驚,我痛哭了好久。他似乎經(jīng)歷了人世間的一切痛苦。我自己也遭受了一系列的災(zāi)難,以至于時常想到隨他而去,不過我會選擇投海。但目前我還不能這樣做,我有一個計劃需要完成?!边@個“計劃”就是與法共合作辦一個千人規(guī)模的學(xué)校,她一直沒有放棄,也許鄧肯就是為這個理想而生的吧。她寫信給她的摯友瑪麗說:“我的眼里已經(jīng)沒有淚水可流了?!痹诮邮苡?lián)合報記者采訪時,她最后的話是:“現(xiàn)在全世界都在笑,而我卻在哭?!边@句話,現(xiàn)在聽起來很耳熟。    1926年,鄧肯拍賣了她在納伊爾的住宅——那個讓人完全心碎的地方。鄧肯兩個天使般的孩子,就是從那里出去,被塞納河水奪走的。此時的鄧肯負債累累,1922年的一筆3000法郎的欠款,利滾利,到1926年已超過1萬法郎。法院以31萬法郎的低價賣出了納伊爾的住宅。31萬法郎并沒有讓鄧肯喘一口氣,相反,這筆錢很快就被她以前欠的各種債務(wù)侵蝕一空。不久,她托身的呂特蒂阿旅館給她送來了一張9000法郎的賬單,信封內(nèi)附有通知:“如果這張賬單不能在當(dāng)晚付訖,鄧肯女士必須搬出此室。”這與她年輕時剛到英國遇到的旅店相差無幾,多年之前,她未成名,被趕出旅店;多年之后,她譽滿世界,一樣要被趕出旅店。    鄧肯的一位演員朋友伊奧爾斯卡在她最后的歲月里曾造訪她蟄居的小工作室,看到的是空蕩蕩的房間,連一只衣箱也沒有,鄧肯正在看書(這又讓我想起她年輕時的樣子)。伊奧爾斯卡問道:    “伊莎多拉,你隨身的東西呢?”    “在那兒,那只手提袋里?!?   伊奧爾斯卡走過去看了看:“這只有些紙。我問你的衣服放在哪?”    “衣服嗎,我都穿在身上了。那個手提袋裝著我的全部財富,它們是無價之寶——我賴以寄托感情的信件和回憶錄?!?   “伊莎多拉,你還剩多少錢?”    “來,咱們一起數(shù)數(shù)……哦,5法郎35生丁。”    “這太可怕了。你怎么還能坐著安心讀書呢?”    “我過得很好,我在讀《雅歌》。你能給我讀一段嗎?”    “現(xiàn)在?不行!伊莎多拉,答應(yīng)我,為生活作一次讓步,如果你能在香榭麗舍大街音樂廳工作兩周,他們就會付給你5000法郎,他們想馬上和你簽合同?!?   “你的好意我領(lǐng)了,我不會原諒任何背叛自己藝術(shù)的人。藝術(shù)是神圣的,除了兒童之外,藝術(shù)是世界上最圣潔的東西?!?   “伊莎多拉,你不是要辦學(xué)校嗎?辦學(xué)校離不開錢?。 ?   “說實在的,我并不怕沒錢。我最怕的是夜晚到來,我總在那時想起我的孩子,可憐的孩子……來,請給我讀《雅歌》吧?!?   伊奧爾斯卡為此寫了一篇文章,其中寫道:“當(dāng)她告訴我她僅有5法郎時,她還在笑著……當(dāng)她告訴我那個已被信件占去一半的手提袋裝有她的全部財產(chǎn)時,她仍在笑著……然而,當(dāng)她聽到《雅歌》時,卻淚流滿面!”《雅歌》里,藏著多少過去的歲月、希望、溫情、夢想?她流著淚,并不為了自己或者錢,她的心涌動著對生的希望和對美好的憧憬,涌動著對孩子們的回憶,這是她存于世間的唯一理由,也是她隨時離開的唯一理由。    1927年夏,鄧肯又見到了很多老朋友,她的摯友瑪麗·德斯蒂來到她身邊,還有那位“天使”,他又出現(xiàn)了。還有攝影師愛德華·斯泰肯,她的蘇俄養(yǎng)女艾爾瑪·鄧肯,等等,這讓鄧肯的生活變得稍有聲色。    1927年7月8日,鄧肯在莫加多爾劇院舉行了她一生中最后一場公開演出,節(jié)目是她自己精心挑選的,有舒伯特的《圣母頌》和瓦格納的《綺瑟之死》等。許多作家、記者、評論家都對那次演出寫過印象記,而且難得的是一致的贊美。關(guān)于那場公開演出有這樣一段描述:    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成功,沒有過這樣的令人入迷,甚至在她年輕時名聲顯赫的日子里,也不曾如此地動人心弦過。這里有一種神秘的、神圣的東西。當(dāng)她表演《圣母頌》時,觀眾的眼睛沒有一只是干的;所有在場的人,評論家、舞蹈家、美術(shù)家、音樂家、舞臺工作人員……都看得出神入迷,失去理智。表演剛剛結(jié)束,整個大廳的觀眾全體起立,鼓掌歡呼。啊,天啊,她取得了這最后一次勝利,多么美啊!    的確,作為舞者,她是至美的!    那年8月,鄧肯和瑪麗·德斯蒂等人啟程前往尼斯。在車上,瑪麗問鄧肯:    “伊莎多拉,你一生中最愛的男人是哪一個?”    鄧肯回答:“我也不知道。我愛他們中的每一個,愛得無以復(fù)加?,F(xiàn)在,我仍然全都愛……”    9月,鄧肯和瑪麗應(yīng)邀出席活動,結(jié)識了英俊的意大利司機本奧伊特·法爾凱托,他們很快成了好朋友。鄧肯喜歡各式各類的車,而法爾凱托很懂車,他們相約一起去兜風(fēng)。    13日,鄧肯到經(jīng)紀人奧托伊斯先生家,研究去法國其他地區(qū)舉行冬季巡回演出的可行性。一進家門,鄧肯不幸地看到了奧托伊斯的兒子。孩子是可愛的,然而越是可愛對于鄧肯來說就越殘忍。我們看到孩子明亮純真的目光,感覺會如沐春風(fēng),而她看到后只能感覺一片冰冷。鄧肯慘叫一聲,沖出房間,渾身發(fā)抖,之后一整天再沒出過自己的房間。瑪麗守在窗外,聽著令人心碎的抽泣聲。    第二天早晨,鄧肯對瑪麗說:“瑪麗,如果你對我有一點點愛憐之心,請你替我找一條出路離開這個可惡的世界吧!我一天也不想多活了,這14年來天天忍受著可怕的痛苦。任何事情都減輕不了這種痛苦。在一個藍眼金發(fā)的漂亮孩子隨處可見的世上,我不能活下去了,我不能!”    晚上,法爾凱托來接鄧肯了。一看見法爾凱托,鄧肯的心情好多了,她把一條又長又大的紅色的縐紗圍巾圍在脖子上,起身就要走。瑪麗望著她說:“你最好穿上我的外套,不然會著涼的?!?   “不用,我戴上了紅圍巾挺暖和。”    “伊莎多拉,早點回來,我有些不好的預(yù)感?!?   “我只是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很快就回來的。你又迷信了,瑪麗,抽支煙吧,心情會好些。”    鄧肯說完,快步朝汽車走去。    當(dāng)她正要彎腰進去時,又回轉(zhuǎn)身來,對著瑪麗喊道:“再見,朋友,我走向光榮去啦!”    這是伊莎多拉·鄧肯在人世間講的最后一句話。一分鐘后,汽車啟動,她的圍巾竟然在那一瞬間從左肩滑入車輪。汽車猛然加速,又戛然而止。法爾凱托哭著跑出來,失聲喊道:    “我殺死了圣母!是我殺死了圣母!”    鄧肯隨即被送往醫(yī)院,但她或許不需挽留,她的靈魂已經(jīng)如愿飛升,和孩子們團聚了……    二、吾看伊人    我常常翻看上個世紀藝術(shù)家的傳記和評論,羅丹、畢加索、曼·雷、梅蘭芳……不論是什么時候,這些男性所思考、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世界總是更能征服人。他們每一個人都以天才的光芒閃耀著,旋風(fēng)一樣席卷著世界的各個角落,他們被稱為“藝術(shù)家”。鄧肯,一個女性,也這樣被人稱呼,她更被現(xiàn)代舞者尊稱為“現(xiàn)代舞”的創(chuàng)始人。她稱自己的舞蹈為“自由的舞蹈”。她以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追求和人文積淀,在自然和自由中隨心所欲地舞蹈,把崇尚自然、表現(xiàn)自然、融入自然的清新之風(fēng)帶到了受古典芭蕾舞浸淫已久的舞臺上。她的舞蹈,真摯地反映了她的內(nèi)心,也反映了很多人壓抑著不敢沖破的心靈羈絆和渴望。她為自己而舞,也為更多人抒發(fā)內(nèi)心而舞;她展現(xiàn)美,也為更多人引領(lǐng)和創(chuàng)造美。這就是在舞臺上的她,從一個不甘演啞劇的小姑娘到一位受世人矚目的舞蹈家。    從舞臺回到生活中,我們該怎么描述她?有人說她是一個美人,有人說她是一個情婦,更有人說她是一個高級妓女。鄧肯沒有用任何方式否認人們對她的稱呼,我想,她根本就不在意人們到底把她歸納到歷史的哪一層收納箱中。她或許也曾試圖辯解,試圖請世人理解她的內(nèi)心和她的夢想,但最后她還是放棄了。一個人一旦成熟,就不再把外界的觸碰看得那么嚴重,管它是風(fēng)是雨或是冰雹,對于自己來說,定穩(wěn)自己的心思和軌跡才是最重要的。    年輕的鄧肯也和我們一樣相信愛情,相信這愛永遠都鮮活有力,相信一切事物都美好如晨間嫩草上的露珠,然而生活沒有給她從始至終的保證,露珠很快蒸發(fā),愛情稍縱即逝,只剩下輕輕的嘆息,只剩下她和他的妻子,在一起回憶鼠尾草的時候流下真誠的眼淚。    在之后的輾轉(zhuǎn)漂泊中,她與羅丹的相識和分離仿佛波瀾乍起而又復(fù)歸平淡。這也許是鄧肯的不幸,更或許是鄧肯的幸運??催^《羅丹的情人》之后,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偉大的藝術(shù)家”形象會頃刻間轟然倒塌。鄧肯難道已經(jīng)知道了這位偉大的人的另一面?鄧肯難道在愛與不愛之間,在膜拜與尊敬之間找到了理智的支點?慶幸的是,鄧肯沒有像羅丹那位可憐的情人一樣在瘋?cè)嗽豪飸K度余生,她贏得了別樣的人生,盡管這一生并不完美。    既然被譽為現(xiàn)代舞的創(chuàng)始人,鄧肯對舞蹈的追求和熱愛自不必說。然而在這部自傳中,我感到舞蹈并不是她的全部,最多只是一半。她生命的另一半,就是“情感”。這情感中有“愛情”,也有“親情”。它們交織纏綿在一起,一次次為鄧肯帶來甜蜜和收獲,卻也用更有力的方式回擊了這位特立獨行的奇女子。她見一個愛一個,她愿意做未婚媽媽,她不在乎孩子是不是因為私生子的名分而尷尬,她只是尊崇自己的內(nèi)心,去尋找未來的方向。難道是上天覺得她太“自以為是”?難道是冥冥中注定她必受喪子之痛?難道是她的所作所為冒犯了“神”?她的三個孩子都先她而去。據(jù)說,那兩個孩子坐在一輛沒有司機的汽車里,還有他們的保姆,車子忽然從山路上滑了下來,一直滑進了塞納河,孩子們被塞納河水奪走了。最小的孩子在出生不久也離開了她。這不幸的苦果,我想不能全歸咎于命運,也應(yīng)該責(zé)問鄧肯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和方式。你是你自己,孩子是孩子自己,但是孩子和母親,血肉相連,息息相關(guān),此之罪過,彼定代償。我恨種下這惡果的鄧肯,她不是一個好母親;我愛那天使一樣的孩子,我想他們一定就是天使。這枚苦果或許在警示給女人看,那些不可逾越的藩籬,終究是樹立在那兒,不管你真的沒看到,還是裝作沒看到。那些帶刺的籬笆,會在你特別癡狂的時候給你血的提醒。    作為一個女人,不管你追求什么,你所追求的事業(yè)是多么崇高和偉大,你都還是個女人。人對情感的渴求和自然賦予你的母性不會因為你的追求或事業(yè)而消失,它們流淌在每一個女人的血液里,是不能被改變的。所以,一向崇尚自然的鄧肯縱然灑脫,但還是會受到這種“失去”的煎熬。孩子們、舊愛們,不是能用橡皮擦擦掉的經(jīng)歷,而是刻在她心上的痕記。要愛就愛吧,要愛得熱烈,愛得霞光萬丈、除此皆空而又彼此相融,愛得渾然間不去考慮整個世界;要痛就痛吧,痛得刻骨,痛得一無所有、形影相吊而又妄自神傷,痛得愴然,不必留戀這個凡間。每一個女人都是一顆鉆石,都會放出璀璨的光芒,然而鉆石自己,也并不是都想那么引人矚目。鄧肯成了引人矚目的那一顆,她曾渴望自己的光芒放射,并為此不懈追求,她嘗到了世間甘露,享受到至美人生,又因這璀璨而飽飲苦酒,直至最后黯然離場。更多的鉆石,埋藏在土里、石頭里,最終隱匿了此生。    與鄧肯相比,與她同時代或稍晚時代的很多知名女性,也在書寫著自己的傳奇人生。為生活、為夢想、自然而然抑或不得已而為之的各種故事,在歐洲、在美國上演著。特別是那個時代的巴黎,很多為藝術(shù)夢想而孜孜追求的女性們,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留下了名字。然而,時間是殘酷的,如果它想忘記你,你無力抗拒。鄧肯已經(jīng)離開我們80多年,而我相信她的名字和她所代表的精神會在更長的時間里延綿,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每二個女人,都不想向命運屈服,我們不愿低頭乞討,我們會像這世間一切生命,向陽生長,向夢想生長。    這半部自傳,因為她的意外離世再難完整,我們也無法去猜測她是不是會對自己的一生有一個較全面或明確的評價。今天的我,在紙上看她、寫她。我邊寫邊想:怎樣評價這個我又愛又恨,又敬佩又可憐的人呢?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一個勇敢、率真的女孩,一個把整個春天都比下去的美人,一個充滿慈母之愛的母親,一個在舞臺上若仙若神的舞者,一個舞臺下放浪真摯的人!鄧肯與舞蹈,鄧肯與男人,鄧肯與孩子,鄧肯與其他藝術(shù)……鄧肯交織在各種走向的網(wǎng)路中間,最后走向神圣的天幕,正如她自己所說,她走向光榮去啦,成了一顆永遠獨特的星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看她,看自己,會有很多思考。她給我們美好、給我們感動、給我們某種暗示,她不枉此生,恰如浩瀚夜空中的一顆明星。我們也在這天幕上,也是一顆顆星星,也經(jīng)歷著聚變、裂變,自轉(zhuǎn)、公轉(zhuǎn)。來吧,騰身而起,俯瞰這片蒼茫如海的神圣星海,有些過程,瞬間即是永恒。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在我看來,一個人在學(xué)校里接受的教育沒有什么實際的作用。真正的教育是母親晚上為我們彈奏貝多芬的曲子,朗誦莎士比亞、雪萊的詩歌。我對芭蕾舞一向十分反感,因為這種舞蹈的動作實在做作、不自然,我從不把它列入藝術(shù)的范疇。  ——伊莎多拉?鄧肯

編輯推薦

《鄧肯自傳》編輯推薦:她勇于摒棄古典芭蕾,創(chuàng)立自成一格的全新舞蹈門類;她勇于藐視婚姻,向傳統(tǒng)道德觀念發(fā)出了挑戰(zhàn);她勇于承受磨難,親生孩子離她而去也沒能擊垮她;她是一個特立獨行、要求絕對自由的精靈,她是伊莎多拉?鄧肯。我對財產(chǎn)沒有什么偏愛,我覺得留給后代們最寶貴的遺產(chǎn),是讓他們能夠選擇自己的生活,有能力自己養(yǎng)活自己。有錢的人,留給后代多一份遺產(chǎn),那他們就多一份軟弱。最好的遺產(chǎn)就是讓他們有能力自奔前程。隨便在匈牙利哪條鄉(xiāng)間小路上,一位匈牙利農(nóng)民所演奏的吉普賽音樂,都要比這些精雕細琢的人工機器來得強。一個吉普賽音樂家抵得過全世界的留聲機。享有富裕和奢侈的生活的人不一定滿足,有錢的人想要成就有價值的事業(yè)似乎更加困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鄧肯自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1條)

 
 

  •   任何一種藝術(shù),要想達到一種全新的境界,必須要崇尚自然,自然賦予人靈性,鄧肯是,刀美蘭也是。
  •   鄧肯是一個不凡的女人,佩服她
  •   她的一生是一個傳奇,更是一部艱辛而多姿多彩的奮斗史。
  •   全書收錄了做這一生的感情宣泄,思想,理想,感情。讓我更好地了解到那個時代的人物背景以及對舞蹈的思想感情,值得推薦
  •   書中為我們展現(xiàn)的是一位偉大的舞蹈家腳尖上的世界,回歸生活的本源上尋找個人的點點滴滴,構(gòu)成了一部偉大而平凡的杰作。
  •   樂觀向上為藝術(shù)世界奮斗不息的女人.命運多舛,坎坷一生.
  •   不是學(xué)藝之人,對于藝人對藝術(shù)的忠誠,向她致敬
  •   女生的勵志書,敢想敢做敢創(chuàng)新!
  •   給孩子看,很好的勵志書
  •   喜歡她的一生,細膩精致又奔放不羈
  •   包裝很好,書到手后,沒有一點皺褶,外觀和印刷質(zhì)量都不錯,很喜歡,還沒來得及讀哩。
  •   書不錯,質(zhì)量印刷都很好!
  •   看完之后讓你心里有了不同的想法,挺不錯的書
  •   很好!下次還來
  •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   很不錯很便宜
  •   成長需要風(fēng)雨助行
  •   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得到 鄧肯老師的靈感
  •   有點凹了 不過包裝還不錯 書還沒有看
  •   應(yīng)該很值得女兒看看,只是還沒來得及看
  •   幫同事買的。感覺還是挺不錯的。
  •   很早就知道鄧肯這個人,但對她的具體事不是很了解,書看了,寫的一般。
  •   多看看自傳還是很不錯的。
  •   讀起來很不錯,推薦!
  •   可能是翻譯的原因,看的比較費力
  •   書沒得說,選了許久的,因為喜歡才購買。買書,還是亞馬遜!發(fā)貨及時態(tài)度好。
  •   我是聽人推薦的,不過這本書與我本來的期望值還是有距離的。
  •   我姐姐挺喜歡看的,卓越買書就是放心
  •   看傳記圖什么?一圖獵奇,二為勵志。鄧肯這個人實在是最合適的典型了。
  •   不錯,文字流暢,寫了鄧肯的很多故事
  •   有人說她是一個罕見的才女,有人說她是一位革命性的舞蹈家,還有人說她是一個“高級妓女”,而事實上她是一個集智慧堅韌和優(yōu)雅于一體的舞動的靈魂---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