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 作者:斯文·赫定 頁數(shù):281 譯者:王鳴野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原名《穿越戈壁》(AcrosstheGobiDesert),著者為瑞典著名考古學家、地理學家、探險家斯文·赫定。斯文·赫定是20世紀最著名的探險家之一,他在中國西部的探險與考察橫跨時間長達40余年。他屢次深入中國的新疆、西藏、內(nèi)蒙古各地,搜集了大量有關地理、地質(zhì)、人文等方面的珍貴資料,被后人譽為“西域探險之父”。本書是斯文·赫定撰寫的一部有關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在中國西部探險考察的紀實游記。曾發(fā)生于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這次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的活動,無論在新疆探險史上,還是在中外合作探險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的組建,中國學者第一次在中國土地上的探險考察中有了自己的地位,并第一次成功地進行了中外合作的多學科的大型科學考察。1926年冬天,已經(jīng)61歲的斯文·赫定來到中國,他帶來了一支由瑞典人、德國人及丹麥人組成的探險隊,準備對中國西北進行新的地理考察。但考察隊還在籌備中,就遭到以北京大學的學者們?yōu)榇淼闹袊鴮W術(shù)界的普遍反對。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中國政府不得不考慮學者們的意見而與外方做出交涉。經(jīng)過近6個月的談判,達成了如下協(xié)議:本次考察由中瑞雙方共同組成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北京大學教務長徐炳昶和斯文·赫定分別擔任雙方團長,團員有中方人員10人,歐洲人員17人(瑞典5人,丹麥1人,德國11人)??疾靸?nèi)容包括地質(zhì)學、地磁學、氣象學、天文學、人類學、考古學、民俗學等??疾靾F采集和挖掘的所有動植物標本、文物礦物質(zhì)樣品等都是中國的財產(chǎn)。
內(nèi)容概要
《從紫禁城到樓蘭: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險》是20世紀著名的探險家、地理學家,也是被后人譽為“西域探險之父”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撰寫的一部有關上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在中國西部考察的紀實探險游記?! ≡l(fā)生于上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這次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的活動,不論在新疆探險史上還是在中外合作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中瑞聯(lián)合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的組建,中國學者第一次在中國土地上的探險考察中有了自己的地位,第一次成功地進行了中外合作的多學科的大型科學考察?! ?926年的冬天,斯文·赫定來到中國,他帶來了一支由瑞典人、德國人及丹麥人組成的探險隊。但考察還在籌備中,就遭到北京學術(shù)界的一致反對。經(jīng)過近六個月的談判,斯文·赫定和北京的中國學術(shù)團體協(xié)會就即將進行的考察達成了如下協(xié)議:本次考察由中國瑞典雙方共同組成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北京大學教務長徐炳昶(旭生)和斯文·赫定分別擔任雙方團長,團員有中方人員10人,歐洲人員17人(瑞典5人,丹麥1人,德國11人)??疾靸?nèi)容包括地質(zhì)學、氣象學、人類學、考古學、民俗學等。考察團采集和挖掘的一切動植物標本文物礦物質(zhì)樣品等等,都是中國的財產(chǎn)。 1927年5月9日,斯文·赫定和徐炳旭率領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離開北平,前往中國西北開始長達7年的考察活動。實地考察一直持續(xù)至1933年。 在《從紫禁城到樓蘭——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險》這部探險游記中,斯文·赫定以通俗生動的筆法記錄了1927年—1933年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的整個考察探險過程,記錄了考察路途中許多有趣和罕見的人文、民俗、地理等景觀,以及考察隊一路上遭遇和發(fā)生的一系列或有趣或悲傷的事件,給讀者栩栩如生描畫出了探險考察隊的一路所見所聞和所感,呈獻給讀者許多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逸聞趣事?! 稄淖辖堑綐翘m: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險》文筆生動活潑,記事精彩,融通俗性、趣味性、獵奇性于一體。同時又具有較高的學術(shù)研究價值,是一本具有較高可讀性的探險游記譯作。
作者簡介
作者:(瑞典)斯文·赫定 譯者:王鳴野王鳴野,史學博士,現(xiàn)為中國石油大學人文社科部副教授。長期從事中亞問題、地區(qū)性國際政治問題和中國近代邊疆歷史地理研究。曾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邊疆史地中心。近年出版和翻譯的主要作品有:《美國的歐亞戰(zhàn)略與中南亞五國》、《民族自決還是民族分裂》、《中亞史綱》,《泛突厥主義文化研究》,《列國志:亞美尼亞》、《東突的歷史與現(xiàn)狀》《西極探險》等。有20余篇(部)作品獲得中央級、省市級和海外獎項。
書籍目錄
譯序 第一章 終于離開了 第二章 土匪出沒的地方 第三章 蒙古會師 第四章 合眾之城 第五章 任務之一:氣象觀測 第六章 考察縱隊 第七章 在呼圖爾圖古爾的最后一天 第八章 駱駝暴動 第九章 在13號營地的戰(zhàn)爭會議 第十章 善德廟之旅 第十一章 在駱駝受難的路上 第十二章 抓賊 第十三章 從神話島到黑城 第十四章 田園牧歌般的營地 第十五章 中國節(jié)日和德國信使 第十六章 泛舟額濟納河 第十七章 經(jīng)由蘇泊淖爾到嘎順淖爾 第十八章 1號氣象站第十九章 沙漠行軍和沙暴 第二十章 寒冬臘月 第二十一章 焦慮的日子 第二十二章 戈壁圣誕 第二十三章 新疆將不會和我們發(fā)生任何關系第二十四章 終抵哈密 第二十五章 經(jīng)善鄯和吐魯番前往迪化第二十六章 新疆省主席楊增新 附錄:羅布泊,游移的湖
章節(jié)摘錄
中國正在經(jīng)歷著一個躁動不安的過渡時期,這就是我面對的特殊時代。在北京的靜謐的公使館里,我遠距離注視著漢口、上海和南京的變亂,那些將軍們之間紛爭糾結(jié)的混亂場景一幕幕在我腦海閃過。此時的我也一直身陷于一個小型風暴的中心,攻擊直指探險隊——我的計劃有被破壞的危險。終于,我離開的日子到了。眼下只有探險隊的醫(yī)生戴維·胡莫博士跟隨著我,我不知道我們倆誰在5月8日那天干活更多。除了一起打包外,我還來來往往忙碌著把我的名片送到各公使館去。在冬季和春天的那些日子里,英國人、美國人、德國人、丹麥人和挪威人都對我非常慷慨,我向V·K.亭博士、W·H.翁博士和格拉堡博士辭行,這最后一位朋友許諾關照我在北京的事情。最后我與著名的蒙古探險家羅依·查普曼·安德魯斯在一起待了一個多小時的美好時光,從他那里我得到了一些有價值的幫助,當然這不僅僅是由于他賣給了我65匹訓練有素的駱駝——他已不再需要這些牲畜了,由于局勢不穩(wěn)定,他已決定不再在即將到來的夏天去蒙古進行發(fā)現(xiàn)之旅了。胡莫博士和我與瑞典大臣奧斯卡·艾威羅夫一起度過了最后一個晚上。艾威羅夫精力充沛、善解人意且機智多謀,從一開始,不管什么時候只要我需要,他都會說服中國政府許可我在動蕩的年代進行一次偉大的探險。在最后的幾周里,他的練達和忠誠幫助探險隊繞過了一系列可能使探險擱淺的暗礁?,F(xiàn)在,我們清除了所有的障礙。出發(fā)的日子越來越近,5月9日早晨探險隊的行李被放在德斯瓦根斯一里茨旅館前面的人行道上。這些行李要裝在銀行的汽車上,銀行的汽車將會帶來我們在旅途中使用的大部分裝銀兩的箱子?;疖囋谥形?1時50分出發(fā),汽車來遲了,因而我們只剩下45分鐘了。汽車停好后行李被放了上去,行李太重,一根彈簧被壓斷了,于是我們打電話要了別的車。我提前馳往西直門附近的車站,這里有一群中國人,他們是準備參加這次和平跨越亞洲活動的5名學者和5名學生,他們大部分是國立大學的教授、董事會的成員以及一個作為我們的協(xié)助者的委員會的成員——在調(diào)研過程中該委員會承擔的是保護者的角色。接下來的30分鐘令人激動?;疖囘M站了,撥給我們使用的車廂中滿是中國人和他們的行李。已經(jīng)是中午12時30分了,站長解釋說他只能再等10分鐘。運送銀兩和旅行包的車還未到達——我不能將所有的錢就交給胡莫一個人去管,我必須留在這兒。讓火車走吧,雖然我很不情愿這樣做,北京的報紙將會說在最后一刻不可逾越的障礙橫在了我的道路上。好在一些送行的朋友許諾說他們會擔保將銀子送來,所以我同意離開。忽然,站前的廣場上卷起一片塵土,三四輛汽車疾馳而來。“是胡莫!”瑞典大臣奧斯卡·艾威羅夫大叫一聲。真是載著銀兩和行李的車來了,能干的醫(yī)生胡莫救了我們。一群苦力上前幫忙將沉重的箱子拖進了車廂,一切安頓就緒后,我們向艾威羅夫和其他朋友揮手作別,火車也隨之向前移動。“真是謝天謝地?!蔽蚁?,“現(xiàn)在終于開始了橫越亞洲大地的旅行了?!北本┲饾u消失在我身后,南口如一道天然門廊通向群山。早先的色彩單調(diào)的灰藍色群山,現(xiàn)在卻變得色彩鮮明起來。鐵路在右手通往明陵,在空洞的地下,永樂大帝已在他那令人敬畏的陵墓中安睡了五百多年。鐵路兩邊是寬闊的沖積平原,村莊、茅屋,還有灰色的院墻點綴其上。楊柳初長,蔭翳漸成。田野已現(xiàn)綠意,耕地成灰褐色的小塊狀。突然,一陣塵暴席卷谷地,周圍的一切都被包裹在一層厚厚的霧氣之中。順著山勢蜿蜒而去的古老城墻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車廂中的東西全都遍覆黃塵。但這并未破壞我們的“假日”心情,不僅是那些中國人,其他人也都很高興能夠離開。當局撥給我們使用的車廂原來是用來拉牛的,在車廂的中央和兩邊安置了窄窄的長凳,四邊的墻上則開了一些長方形的窗口。在歐洲或美洲,從來沒有一節(jié)車廂如這般骯臟,不過這又算得了什么?塵土充塞的所在對我更有吸引力。胡莫和我坐在前面,我們可以在那兒煮茶、做早飯。緊挨著我們的是3位考古學家,他們很快就會顯示出尋找史前村落的高超本領。另外一組的徐炳昶教授一直在與兩個同事談話。學生們打開旅行包拿出吃的東西。另一邊,年輕的攝影師匡則試圖將狹窄的南口谷地的一段保存完好的長城攝入相機,但他沒有成功。離我們不遠處坐著李教授,他身穿西服,面容酷似歐洲人。他是一個地理學教授,他要求乘坐我們的專用車廂和他的5個學生一起旅行到包頭,我們很高興地接受了他們。李教授友善合群,向他的學生和我們介紹谷地的地理狀況。徐教授是探險隊中的中方工作人員的領隊,他和李教授都是我們早餐和午餐桌上受歡迎的客人?,F(xiàn)在經(jīng)過的地方我以前也來過。第二天,火車到達了綏遠地區(qū)的首府歸化城,火車在此停留了20分鐘,我們很高興在此地見到地理學家艾里克·諾林博士,他正在這里為旅隊的中方工作人員購買補給?;疖嚱又珠_動了,一個又一個小時慢慢過去了。單一而枯燥的平原伸向遠方,在那里,巨大的黃河在兩道河灣處閃閃發(fā)光。果園里萬花競放,為兩邊的灰色村莊增添了秀色和嫵媚。極目遠眺,北邊低矮的陰山一直向西蜿蜒而去。太陽通過窗口把溫暖的光線送了進來,中國人有的沉沉入睡,有的吞云吐霧,有的則不停地喝著他們帶來的茶葉。置身于這17個中國人之中,我們兩個瑞典人則討論著模糊的、無法預料的將來和我們的偉大計劃。夕陽西下,遠處出現(xiàn)了包頭的影子。傍晚7時30分火車停下了,我的8位德籍工作人員已在車站等候,他們當中有我提名做工作人員首領的赫姆波爾少校和主管天文觀測及無線接收設備的霍德博士,還有瑞典考古學家夫克·伯格曼以及翻譯H·蘇——他與一個德國人結(jié)婚,能說一口流利的德語。兩名警察前來查驗證件。胡莫和另外幾個人護送著一輛裝著銀兩的牛車前往去冬租住的一處農(nóng)舍,其余的人則騎上俊美的駱駝先行向城里進發(fā)。
編輯推薦
《從紫禁城到樓蘭: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險》:發(fā)生于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的活動,不論在新疆探險史上還是在中外合作探險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的組建,中國學老第一次在中國土地上的探險考察中有了自己的地位,并第一次成功地進行了中外合作的多學科的大型科學考察活動。1926年冬天,已經(jīng)61歲的斯文·赫定來到中國,這次他帶來了~支由瑞典入、德國人及丹麥人組成的探險隊,準備對中國西北地區(qū)進行新的地理考察。但考察隊還在籌備中,就遭到北京學術(shù)界的~致反對。經(jīng)過近6個月的談判,雙方達成如下協(xié)議:本次考察由中瑞雙方共同組成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北京大學教務長徐炳昶和斯文·赫定分別擔任雙方嗣長,團員有中方人員10人,歐洲人員17人(瑞典5人,丹麥1人,德國11人)??疾靸?nèi)容包括地質(zhì)學、氣象學、人類學、考古學以及民俗學等。考察網(wǎng)采集和挖掘的所有動植物標本、文物礦物質(zhì)樣品等都是中圜的財產(chǎn)。1927年5月9日,考察團從北京出發(fā),經(jīng)包頭、百靈廟至額濟納河流域,于1928年2月到達迪化,即今烏魯木齊。實地考察持續(xù)至1933年。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