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1-30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嘎瑪仁波切 頁數(shù):256 字數(shù):15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前言時下,科技進步帶動了社會進步,濃縮起來,其實也就是速度與時間的交換,一切都“快”字當頭。如果不符合這一規(guī)則,就會被疏遠、淘汰。最后的結果一定是城市領導鄉(xiāng)村,城市生活成為了社會生活的標桿。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繁華都市,生存環(huán)境充滿了競爭和擠迫,困于種種壓力,人們的生活變得機械化了,許多人漸漸在忙碌和疲憊中丟掉了靈魂,心變得空落落,孤獨成了好多人的口頭禪,親情和友情這些人類本來很正常的感情都已在人類生活的大提速中變成了奢侈品。人們貪嗔癡慢疑的不良情緒有逐漸加重的趨勢,這些情緒就像一張無形的網(wǎng),由不得你不被束縛,由不得你不煩惱,想逃脫出去也變得非常困難。想改變這種局面,唯一的答案就是:用信仰來安頓我們失落的心靈,用信仰讓我們生命的能量變得逐漸強大。因為信仰是我們正確理解和丈量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定心丸。有了信仰,就可以讓我們的言語和身體隨著善心走。即便如此,仍不可避免有各種各樣的利益沖突,不可避免有各種各樣的情緒波動,如果事到臨頭又如何應對呢?這就需要我們來修好“忍”,佛陀說過最難修行的就是“忍”。能忍則忍,忍不了就暫時讓一讓,冷處理比趁熱打鐵更經(jīng)得起檢驗。這是現(xiàn)代人必須具備的心態(tài),是改善自我情緒的有效方法。修行就是要不斷完善和修正我們本身的各種習氣,“了煩脫俗”是我們修行進階的一個目標。人生有了大目標、大方向,那些小障礙、小挫折就不算什么了。
內容概要
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書,告訴人們認清人生的本質,從俗世煩憂中解脫出來,從而獲得趨向人生圓滿的方法。
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未知數(shù):我來這個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標是什么?我在這個世界生存的價值是什么?活佛嘎瑪仁波切告誡我們:我們每個人都具備可以開放的潛能。一個含苞待放的蓮花和一個完全開放的蓮花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該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聰明”越煩惱,一日三省吾身,為獲得永恒的快樂而自我修養(yǎng),達到心靈上的逍遙和自在。
作者簡介
嘎瑪仁波切(祖古顏班),1968年生。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人,藏族。自幼聞思修之學習速度與圓滿異于常人,獲大堪布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頒授堪布之稱號,又被寧瑪巴噶陀寺莫扎法王認證為玉札寧波之轉世、噶陀寺祖師旦巴德協(xié)三大聞法頓悟弟子之一希熱將參的轉世?,F(xiàn)任寧瑪巴昌列寺(位于馬爾康)住持。著有《生命的覺醒》《用好你的富緣》《與心對話》等。
書籍目錄
卷一 想想這輩子值不值
你有安全感嗎
從喬布斯看人生的真價值
我們究竟獲得了什么
我們真的需要這些嗎
馬車理論
可貪的福德
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求福報的方法
這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希望與奢望
海市蜃樓的障眼法
為眾生而求
“愿”與“貪”的一念之差
“就只有這一點點要求”
增長正面的力量
怕因不怕果
近朱者赤
去種自己的地
卷二 我們都有的疑心病
庸人何自擾
有煩沒惱
越聰明,越煩惱
我們都有的疑心病
傲慢與猜疑的可怕
傲慢的人身上留不住優(yōu)點
面子的虛榮
莫要中毒
人生充滿了未知數(shù)
自我捆綁是痛苦的根源
無常的變化讓人所求不得
卷三 保護我們的方法
被鋸掉的腳還在痛
在乎者多傷害
借刀傷己
保護我們的方法
假伏藏師的故事
龍樹菩薩之舍生
為什么要懺悔
用正知正念改過
難陀的出離
能治病的佛陀
卷四 尊重生命
從讓人崩潰的科學實驗說起
不只是人類的平等
一個億萬富豪的遭遇
由放生得到的……
鹿野苑:世界上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qū)
什么時候會哭
安寧地離去和快樂地活著一樣重要
人和人的相聚都是短暫的
誰也躲不過的生老病死
佛陀表演的人生
卷五 心若得了自在
是毒還是藥
心賊伺機而動
安心與安家(一)
安心與安家(二)
我這輩子什么都不缺
學佛不消極
修行的誘餌
人最不容易了解的是自己
心若得了自在
佛像和寺廟本身并不是佛法
一日三省吾身
蓮花的能量
咖啡酥油茶不能混著喝
建造自己的住所
為明天做準備
卷六 對眾生應有的態(tài)度
人的多面
富貴在心
愛財不戀財
假設角色替換
不要去接他的茬
惡語傷人
善巧的兩舌
親仇之間
狗兒子與真兒子
照顧好父母就是大供養(yǎng)
百善孝為先(一)
百善孝為先(二)
“老小孩”
怎么會對最親的人說最難聽的話
人不自私脾氣好
愛有多難
愛的承擔
從水里救人要先會游泳
卷七 完滿的境界
隨緣是讓緣分成熟
心念的過濾
還是現(xiàn)在不自在點好
如果欲望本身是一件好事
“你是好樣的”
感恩所有人
吃虧是福
己所欲,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洗心革面
加持是心愿力量的匯集
清凈的信仰
觀世音菩薩的手
價值是在往外奉獻時得到的
卷八 快樂不僅僅是心情
快樂的人是向善的
什么時候最快樂
為別人高興
助人為快樂之本
知足者常樂(一)
知足者常樂(二)
有錢了為什么也不快樂(一)
有錢了為什么也不快樂(二)
獲得永恒的快樂
為盡力付出而高興
代后記 慈之悲憫,善之智慧——專訪嘎瑪仁波切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奉獻的心態(tài),就好像農民播種的時候不去擔心會不會有收成,想著只要好好地呵護著就一定有好收成,而不是動不動就拔出來看看有沒有進展。好比我們做功德,今天布施了一百元,馬上想知道明天會不會有回報,這種欲望很快就把你做的功德給燒毀了。在寺院,有的信眾拿著高香,連大殿的門還沒邁進、菩薩還沒見到,就開始想待會兒要向菩薩求什么、給賺多少錢、要買多少房子。還沒見到菩薩,就開始討價還價。等見到菩薩,就開始念叨“菩薩,我把這個香給你,你要給我多少多少”。去寺院本是為了清凈、做功德,結果還助長了自己的貪念,適得其反。 求福報是要有方式方法的。先要把自己的心量放大,要有奉獻的精神,再好好幫自己發(fā)愿。只有播種完了,才會有收獲。我常常對一些弟子講:如果你真的功利心那么強,那么最起碼等香燒完了、離開大殿了,再跟菩薩談條件嘛。香還沒插好、腳還沒邁進就開始談條件,菩薩也很“可憐”啊,還要想著怎樣才能保佑你。一炷香多少錢?一根蠟燭多少錢?菩薩給你十倍、百倍,夠不夠?怎樣都滿足不了你的貪欲??! 記住,從內心觀察我們的身口意,用純潔的心去做慈善事業(yè),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心不但會變得完美,還會變得很堅強。所有的福報,不需要你求,都會自然而然地來到,為你的生活錦上添花。當你沒有福報的時候,即便有人雪中送炭,你家里也不一定有打火機可以點燃;有人給你送工作送事情做,也必定會做得一塌糊涂。 有個弟子在美國拿了博士學位,回國工作,可每去一家公司上班,公司一上市他就會被開除。他就東家呆呆,西家做做,錢也賺不少,但就是做不長久。后來,父親讓他回家打理家族生意,把所有技藝都傳授給了他,結果不到三年公司就負債累累。父親很詫異,他們是給人做裱畫的公司,人家拿畫來裱好就行,怎么還能虧錢?后來我告訴他,還是沒有福報的問題,讓他出去打工最好,不然家底都要敗光。有的人就是這樣:不管你多有才華,工作有多努力,就是做什么都做不好,一輩子就是打工的命。所以,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不管怎么努力也無法成功,你還不如工作之余念經(jīng)持咒放生,行善積德,累積福報。周末可以去醫(yī)院、老人院、孤兒院等做義工,為社會做奉獻,哪怕只是做幾天,慢慢地你的福報就累積起來了。
編輯推薦
《了煩脫俗》編輯推薦:了什么煩?脫什么俗?嘎瑪仁波切說:“我們的心好比野馬,正念就像將馬兒綁在柱子上的繩索,將心牢牢綁在善法上?!边@是我們圓滿生活的途徑和辦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